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變“送”文藝為“種”文藝

星光藝術團隊員在盟群藝館排練新節目。

12月10日, 記者在盟群藝館看到, 聲樂愛好者何霞正和她的同伴練習演唱曲目《我愛你中國》。

何霞告訴記者, 自己從小就喜歡唱歌, 退休以後經常參加社區組織的文化活動及公益演出, 但由於缺少專業指導, 演唱水準始終沒有提高。 去年11月開始, 她參加了群藝館免費為聲樂愛好者開設的培訓班, 接受了專業系統的聲樂訓練, 這讓她的歌唱技巧有了明顯進步。 “我現在一有時間就過來學習, 跟其他聲樂愛好者一起唱歌, 交流學習聲樂技巧。 ”何霞說。

連日來, 習近平總書記給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們的回信, 在我盟廣大文藝工作者中引起熱烈反響。 “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精神食糧、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文化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既是我們黨對文藝戰線工作者一貫的要求,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創作的根本價值取向。

”盟群藝館館長助理韓勇說, 近年來, 盟群藝館以“文化為民、服務群眾”為宗旨, 廣泛開展廣場消夏文化活動、消息小品大賽、鋼琴大賽等文化活動, 激發了廣大群眾參與藝術創作的熱情。

今年以來, 盟群藝館積極組織文藝骨幹力量, 開展公益性文化培訓班, 著力提升群眾文化藝術素養。 現在群藝館舉辦的書法、陶布秀爾、舞蹈等義務輔導班已形成常態化培訓模式。 目前, 已開辦輔導班15期, 培訓千餘人。

在盟群藝館的排練廳裡, 阿左旗新華街道辦南田社區星光藝術團的隊員們正在抓緊排練新節目, 該藝術團成員任淑萍認真地練習著每一個動作。 十幾年來, 跳舞已經改變了她的生活, 家門口的文化廣場成為她每天必去的健身場所。

“現在我們有專業的舞蹈老師免費教大家跳舞, 以前我們都是自己學自己跳, 舞蹈動作不規範, 也不美觀。 如今有了老師的耐心指導, 我們學得快, 舞蹈類型更加豐富, 動作也顯得更專業, 大家心裡別提多高興了!”任淑萍笑著說。

星光藝術團隊員徐玉霞起初只是跟著鄰居們跳跳廣場舞鍛煉身體, 現在她每天雷打不動地參加學習、排練, 節假日還會參加社區的文藝演出。 “現在我們經常參加盟、旗組織的各類文藝活動, 消夏晚會還給我們藝術團組織了專場演出, 前段時間的駱駝那達慕大會我們也表演了節目, 感覺自己越跳越自信。 ”徐玉霞說。

正值歲末年初, 盟群藝館又制定了一個新計畫,

即從全盟各社區文藝團體精選精品節目進企業、進社區、進校園開展文藝演出, 大力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 弘揚烏蘭牧騎精神。 這幾天, 盟群藝館組織的“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企業”首場演出隊伍走進了阿拉善經濟開發區, 為企業生產一線的工人們奉上精彩演出。 阿左旗南環街道辦長青藝術團演員劉中明告訴記者:“這次活動在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同時, 也為演員們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臺, 希望我們的演出能給企業廣大職工帶來精神享受。 ”本報記者 閆琛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