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加班的人最懶

(本文由國館原創, 點擊上方關注)

赫胥黎說過:“時間最不偏私, 給任何人的都是二十四小時;時間也最偏私, 給任何人的都不是二十四小時。 ”

但現實生活中, 總有人過得很輕鬆, 怡然自得;也有人起早貪黑, 烏煙瘴氣, 雞飛狗跳。 這些人看起來像勞動模範, 事實上很大一部分人是因為不會時間管理, 效率低下。

天天加班的人, 在戰術上很勤奮, 在戰略上卻顯得有些懶惰。 更好的方法是在時間管理上多下功夫,

在相同的時間裡, 做好更多的事情。

——國館君按

現代人的時間似乎總是不夠用

總聽到這樣的抱怨,

“我的時間總是不夠用。 ”

“一整天下來, 感覺自己很忙,

可是似乎什麼都沒幹成。 ”

“每晚都忙到淩晨,

可是究竟在忙些什麼呢?

該做的事情, 還是一件沒做。 ”

在豆瓣看到新月君的自述:

“忙碌一天, 回家累死,

趴在床上動不了。

覺得自己做了很多事情。

但是睡覺前仔細想想,

感覺什麼事情都沒有做成,

瞬間就覺得很焦慮。

一焦慮了吧。

就想打開電腦, 看點動漫,

一看吧, 就過了晚上1點了。

看著看著, 就覺得要吃兩口零食。

最後, 到了很晚很晚才睡覺。 ”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故事,

“因為時間管理混亂,

你遇到最嚴重的後果是什麼?”

一位網友說自己的父親病危了,

但那個時候自己正在開會,

匆匆忙忙買了當晚機票,

開完會被客戶催合同,

恍然想起昨晚合同制定到一半,

實在太困了, 於是睡了,

合同沒有做好, 意味著明天無法簽約。

回到辦公室,

爭分奪秒, 掐著時間。

但工作進行到一半,

領導又派人來問他某個專案的先行調查報告。

他一拍腦袋:

“一周前的任務了,

當時忙, 擱置著, 想著過幾天再做,

結果就給忙忘了。 ”

“事情在那一刹那像洪水一樣沖過來。 ”

那天晚上, 是他度過生命中最黑暗的一段時間,

飛機沒有趕上, 父親的最後一面沒有見到;

合同編寫得很潦草,

調查報告寫得超級爛,

兩項錯誤, 直接被公司炒魷魚了。

“其實, 如果當時我下定決心,

去他媽的工作, 至少,

我能見到我爸最後一面。 ”

忙忙碌碌, 什麼事情都沒做。

這就是缺乏時間管理意識的第一現象,

忙忙碌碌, 幹到淩晨,

什麼事情都沒做,

或者只做了瑣碎的事情,

投入產出嚴重失衡。

總覺得時間不夠用。

混亂是很多人的常態

你有沒有過很混亂的時刻,

往往在做這件事情時,

突然想起另外一件事,

做另外一件事時,

客戶又來催你做這件事,

手忙腳亂, 毫無頭緒。

還記得畢業剛入職的時候,

我就是這樣。

上午忙著準備領導開會的資料,

人力部問我昨天的表格填好了沒?

我這才想起來,

昨天人力部讓我填一份表格,

昨晚忙到很晚,就忘記了;

於是臨時去填表格,

同事打電話來問,

昨晚資料做好了沒,

這才想起來:

“啊,對,還有一份資料。

昨天下午做到三分之二,

被領導拉出去開會了,

本來想晚上做完,

結果開會開到很晚,

回家就忘了。”

匆匆填完表格,

去做剩下的資料。

做到中午了,

領導秘書問:

“開會的資料準備好了嗎?”

臥槽,這才想起來,

開會資料準備了一半,

匆匆去整理。

到點了也才整理四分之三,

被領導冷著眼狠狠瞪了一眼,

瞬間覺得自己能力真的好差勁。

明明總是在忙,總是在工作,

卻還是做不好工作,

每一天的都過得很混亂。

這就是缺乏時間管理意識的第二現象,

總是在忙,

總是在幹,

但毫無條理,

渾渾噩噩,

混混亂亂。

明明自己在努力,

卻還被領導罵沒能力。

所謂時間管理,就是讓時間更加有效

經濟學家薩繆爾森講過一個小故事,

一個村子裡,

甲是生產糧食的高手,

卻在製作布料方面有所欠缺,

乙世代是制布的,

在製作布料這一塊,

不僅效率高,而且品質好。

如果甲乙老死不相往來,

那麼甲就要拿出大塊的時間和精力,

去製作布料做衣服穿,

乙呢,要吃飯,

也要拿出很大一部分時間生產糧食。

相反,如果甲乙可以交易,

那麼甲所有的時間,

都可以用來生產糧食,

不僅產量高,品質也好;

乙呢,全部的時間都可以用來製作布料,

產量高品質好,

雙方一交換,

都可以吃到最好的糧食,

穿到最好的衣服。

如此,薩繆爾森得出結論:

“管理,就是對稀缺資源的有效利用。”

所謂時間管理,其本質就是對時間的有效利用。

在這個故事裡,時間就是稀缺資源,

每個人的工作時間都是一樣的,

一天只有24個小時;

如果讓甲拿出大把時間來製作布料,

乙拿出大把時間來生產糧食,

這就是時間的低效運用,

因為他們都沒有把時間花費在效率最高的事情上,

相反,讓甲專心生產糧食;讓乙專心製作布料,

這才是時間的高效利用。

時間管理的前提是,

你不能將時間視作你的生命,

而是視作你手裡的資源,

像財富、權力一樣的資源,

你必須要去想,怎樣才能讓手裡的時間效益最大化,

就像想,怎樣讓手裡的錢,掙到更多的錢一樣。

時間管理和財富管理一樣,

都是為了讓自己手裡的資源,

效益最大化。

請深刻意識到你的時間很貴

高效時間管理的第一點,

必須深刻意識到你的時間很貴。

臉書網總裁紮克伯格在還是學生時,

就告訴自己:“你的時間很貴,

值1000美元/小時,所以,動起來。”

你也會有覺得自己浪費時間的時刻吧,

你也會有覺得自己時間無效的時刻吧,

大多數人的時間是被兩種情況浪費掉的,

第一是,瞎忙。

“那個誰,能幫我列印一份資料嗎?”

“那個誰,能幫我查一下資料嗎?”

“那個誰,幫我整理份檔。”

想一想,一天之中,

你有多少時間是在忙自己的事情?

有多少時間是在幫別人做一些瑣碎的事情,

做那些你本可以拒絕做的事情,

做本來是別人工作分內的事情。

你以為你在忙,

你的時間,都被別人打雜花掉了。

第二是,無所事事。

朋友圈又有紅點了,

今日頭條又推送了好玩的東西了,

忍不住,於是停下手裡的工作,

點進去看,一看就是半個多小時,

等看完刷完,

工作狀態已經切入到休閒模式,

想要重新進入,已經很難了,

索性放棄吧,

一個下午過去,

看起來你在上班,

其實你無所事事了一整個下午。

當你意識到你的時間很貴時,

你就必須首先學會拒絕,

拒絕同事的瑣碎幫忙請求,

明確告訴他,你有自己的事情要忙,

你不是他的打雜的,

他的工作,應該他自己完成。

其次,學會遠離干擾。

當你真正投入到工作時,

關閉手機,

或者遠離手機,

不去想朋友圈,

你要告訴自己,

時間不能被這些無聊的事情打斷。

當你學會拒絕和遠離手機時,

其實你便遠離了來自同事和外界的干擾,

你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整塊的、獨立的時間,

你下一步需要做的,

就是讓這些時間效益最大化。

時間管理第一步,做事有輕重緩急的意識

職場作家賀嘉老師講過自己曾經出糗的故事,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

他的工作、生活,

是完全混亂的,

剛開始工作那會兒,

他參加一個活動策劃,

不僅要出活動策劃方案初稿,

落實各種細節性方案,

還有負責協調各方面人員,

大咖、觀眾、嘉賓、網紅等等。

有一次,他正在琢磨策劃方案初稿,

突然接到一個任務,

給一隊策展網紅做培訓。

於是,他便放下策劃方案的事兒,

去給網紅做培訓。

一隊網紅12個,

要讓這12個網紅全部弄懂培訓內容,

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兒,

賀嘉老師天天加班兒,

終於算是把培訓專案做完了。

可是卻忘了方案初稿這回事兒,

領導問他要,

他實在沒法推脫,

於是只好說:“還沒做完?”

領導當時就氣炸了:

“什麼?距離開展日期不到一周了,

你初稿還沒做好?”

差點因為這事兒撤了他的職。

一位老同事跟他說:

“賀嘉,你為什麼不先把方案初稿做好,

然後專心培訓一個網紅,讓她培訓剩下的人呢?

這樣豈不是輕鬆很多?”

賀嘉老師一臉懵逼。

“在你心裡,難道分不清楚,

什麼事才是重要的,

什麼事是不重要的嗎?”同事說,

“你對事情有自己的區分方法嗎?

你做事分輕重緩急嗎?”

賀嘉後來回憶:

“這一問,真的把我給問住了,

因為我心裡真是沒有這個概念。”

其實,很多人心裡都沒有這個概念,

只知道做事,不懂輕重緩急。

但不知道什麼時候做什麼事,

什麼事應該先做,什麼事應該後做,

什麼事應該認真做,什麼事應該敷衍做。

時間管理第二步,帕累托最優

1897年,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研究英國人的財富與收益模式。

在研究中發現,大部分的財富,

流向了小部分人的手裡。

而且,在其它國家中,

也存在這種現象,

即,社會上20%的人,掌握80%的社會財富;

這是二八定律的最初理論來源,

也被稱之為帕累托最優原則。

後來,人們將這一原則廣泛運用到社會各個領域,

在時間管理領域,

人們發現,

真正能體現你工作價值的,

是20%的那小部分事;

而你工作中80%的,

其實都是無關輕重的小事。

即,一個人工作中20%的事情,

是最具有價值的;

其餘80%的事情,往往都是雜事。

當你意識不到這一點時,

你就會將80%的時間投入到這80%的工作雜事中來,

什麼點外賣、列印、

説明同事整理資料、整理資料、

會前準備等等,

這些事情,其實都挺瑣碎的。

而真正體現你工作價值的,

例如客戶關係維護、

使用者運營、

報告撰寫,

反而被你忽視,

只用剩下20%的時間解決。

正確的做法是:

用80%的時間,做好最能體現你工作價值的那些20%的事情,

剩下80%的瑣事,用20%的時間搞定。

時間管理專家為一群商學院的學生講課。

時間管理專家說:“我們來做個小測驗”

他出一個一加侖的廣口瓶放在他面前的桌上。

隨後,他取出一堆拳頭大小的石塊,

仔細地一塊放進玻璃瓶。

直到石塊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

他問道:“瓶子滿了?”

所有學生應道:“滿了”

時間管理專家反問:“真的?”

他伸手從桌下拿出一桶礫石,

倒了一些進去,

並敲擊玻璃瓶壁使礫石填滿下麵石塊的間隙。

“現在瓶子滿了嗎?”他第二次問道。

但這一次學生有些明白了。

“可能還沒有。”一位學生應道。

“很好!”專家說。

他伸手從桌下拿出一桶沙子,

開始慢慢倒進玻璃瓶。

沙子填滿了石塊和礫石的所有間隙。

他又一次問學生:“瓶子滿了嗎?”

“沒滿!”學生們大聲說。

他再一次說:“很好!”

然後他拿過一壺水倒進玻璃瓶直到水面與瓶口平。

抬頭看著學生,問道:“這個例子說明什麼?”

一個心急的學生舉手發言:

“無論你的時間表多麼緊湊,

如果你確實努力,你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不!”時間管理專家說。

“那不是它真正的意思,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

如果你不是先放大石塊,

那你就再也不能把它放進瓶子了。

所以,要先放大石塊。

那麼,什麼是你生命中的大石頭呢?

與你愛的人共渡時光,

你的信仰、教育、夢想?

切記得先去處理這些大石塊,

否則,一輩子你都不能做!”

這便是帕累托最優在時間管理上的具體運用,

請切記,花大把的時間,

去做最重要的事情,

而不要浪費在瑣碎的事情上。

在時間管理領域,

最常用的方法便是四象限法則:

如圖,把你所有的事情,

列入上述四個象限中,

第一象限代表“既重要,又緊急的事情”;

第二象限代表“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

第三象限代表“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

第四象限代表“既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情”。

當你陷入混亂時,

一定是你在第三象限花了太多世間,

做了很多“緊急,但是不重要的事情。”

例如臨時幫同事一個忙;

例如臨時準備會議資料;

例如整理資料。

從而導致不得不壓縮花在第一象限,

和第二象限的時間。

對於四象限時間管理法則,

有學者提出了四種做事原則:

·馬上做:

緊急而重要的事情,立刻做,

決不能拖拖拉拉。

如果你總是有緊急而重要的事情去做,

說明你時間管理上出現了混亂,

你需要改善。

·計畫做:

盡可能地把時間花在重要但不緊急(第二象限)的事情上,

長期規劃對自己有意義的事情,

不斷改善自己的工作狀況,

這樣才能減少第一象限的工作量。

·授權做:

對於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的處理原則是授權,讓別人去做。

如果無法授權,那就花盡可能少的時間,

快速完成這一象限的工作。

·減少做:

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情儘量少做。

時間管理,說起來複雜,

其實也很簡單。

做好時間管理的秘訣就是:

“有條理的強制自己關注那些重要的事情,

抑制住對緊急的事情的衝動。

人類天生喜歡關注那些需要立即回應的事情,

比如手機響了,

但是對那些最重要的事情都是會拖延到後面才回去管的,

比如去健身房。

你需要把這兩種情況反轉,

抵抗你的大腦和人類的習性。”

重要的是,你一定要有管理自己的能力。

紮克伯格是一位時間管理大師,

他的時間管理理念是7句話:

【1】時間常有,時間在於優先;

【2】當你在狀態時,就多幹點,不然就好好休息;

【3】重視你的時間,你的時間值1000美元/小時,你得動起來;

【4】不要多工,要專心;

【5】養成工作習慣,並持之以恆;

【6】做完比做好重要;不要用完美主義逼迫自己;

【7】給所有的事情設一個期限,不能讓工作無休止地進行下去;

作家赫胥黎說:

“時間最不偏私,

給任何人的都是二十四小時;

時間也最偏私,

給任何人的都不是二十四小時。”

願你的一生,

活出遠遠不止一生。

◎ 本期編輯 ✎ 斧子

◎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國館編撰原創,轉載請注明

國館:用文化溫暖人心,讓好書滋養心靈,以好物點綴生活。品味有內涵的好書,遇見精緻有品的美物。

昨晚忙到很晚,就忘記了;

於是臨時去填表格,

同事打電話來問,

昨晚資料做好了沒,

這才想起來:

“啊,對,還有一份資料。

昨天下午做到三分之二,

被領導拉出去開會了,

本來想晚上做完,

結果開會開到很晚,

回家就忘了。”

匆匆填完表格,

去做剩下的資料。

做到中午了,

領導秘書問:

“開會的資料準備好了嗎?”

臥槽,這才想起來,

開會資料準備了一半,

匆匆去整理。

到點了也才整理四分之三,

被領導冷著眼狠狠瞪了一眼,

瞬間覺得自己能力真的好差勁。

明明總是在忙,總是在工作,

卻還是做不好工作,

每一天的都過得很混亂。

這就是缺乏時間管理意識的第二現象,

總是在忙,

總是在幹,

但毫無條理,

渾渾噩噩,

混混亂亂。

明明自己在努力,

卻還被領導罵沒能力。

所謂時間管理,就是讓時間更加有效

經濟學家薩繆爾森講過一個小故事,

一個村子裡,

甲是生產糧食的高手,

卻在製作布料方面有所欠缺,

乙世代是制布的,

在製作布料這一塊,

不僅效率高,而且品質好。

如果甲乙老死不相往來,

那麼甲就要拿出大塊的時間和精力,

去製作布料做衣服穿,

乙呢,要吃飯,

也要拿出很大一部分時間生產糧食。

相反,如果甲乙可以交易,

那麼甲所有的時間,

都可以用來生產糧食,

不僅產量高,品質也好;

乙呢,全部的時間都可以用來製作布料,

產量高品質好,

雙方一交換,

都可以吃到最好的糧食,

穿到最好的衣服。

如此,薩繆爾森得出結論:

“管理,就是對稀缺資源的有效利用。”

所謂時間管理,其本質就是對時間的有效利用。

在這個故事裡,時間就是稀缺資源,

每個人的工作時間都是一樣的,

一天只有24個小時;

如果讓甲拿出大把時間來製作布料,

乙拿出大把時間來生產糧食,

這就是時間的低效運用,

因為他們都沒有把時間花費在效率最高的事情上,

相反,讓甲專心生產糧食;讓乙專心製作布料,

這才是時間的高效利用。

時間管理的前提是,

你不能將時間視作你的生命,

而是視作你手裡的資源,

像財富、權力一樣的資源,

你必須要去想,怎樣才能讓手裡的時間效益最大化,

就像想,怎樣讓手裡的錢,掙到更多的錢一樣。

時間管理和財富管理一樣,

都是為了讓自己手裡的資源,

效益最大化。

請深刻意識到你的時間很貴

高效時間管理的第一點,

必須深刻意識到你的時間很貴。

臉書網總裁紮克伯格在還是學生時,

就告訴自己:“你的時間很貴,

值1000美元/小時,所以,動起來。”

你也會有覺得自己浪費時間的時刻吧,

你也會有覺得自己時間無效的時刻吧,

大多數人的時間是被兩種情況浪費掉的,

第一是,瞎忙。

“那個誰,能幫我列印一份資料嗎?”

“那個誰,能幫我查一下資料嗎?”

“那個誰,幫我整理份檔。”

想一想,一天之中,

你有多少時間是在忙自己的事情?

有多少時間是在幫別人做一些瑣碎的事情,

做那些你本可以拒絕做的事情,

做本來是別人工作分內的事情。

你以為你在忙,

你的時間,都被別人打雜花掉了。

第二是,無所事事。

朋友圈又有紅點了,

今日頭條又推送了好玩的東西了,

忍不住,於是停下手裡的工作,

點進去看,一看就是半個多小時,

等看完刷完,

工作狀態已經切入到休閒模式,

想要重新進入,已經很難了,

索性放棄吧,

一個下午過去,

看起來你在上班,

其實你無所事事了一整個下午。

當你意識到你的時間很貴時,

你就必須首先學會拒絕,

拒絕同事的瑣碎幫忙請求,

明確告訴他,你有自己的事情要忙,

你不是他的打雜的,

他的工作,應該他自己完成。

其次,學會遠離干擾。

當你真正投入到工作時,

關閉手機,

或者遠離手機,

不去想朋友圈,

你要告訴自己,

時間不能被這些無聊的事情打斷。

當你學會拒絕和遠離手機時,

其實你便遠離了來自同事和外界的干擾,

你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整塊的、獨立的時間,

你下一步需要做的,

就是讓這些時間效益最大化。

時間管理第一步,做事有輕重緩急的意識

職場作家賀嘉老師講過自己曾經出糗的故事,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

他的工作、生活,

是完全混亂的,

剛開始工作那會兒,

他參加一個活動策劃,

不僅要出活動策劃方案初稿,

落實各種細節性方案,

還有負責協調各方面人員,

大咖、觀眾、嘉賓、網紅等等。

有一次,他正在琢磨策劃方案初稿,

突然接到一個任務,

給一隊策展網紅做培訓。

於是,他便放下策劃方案的事兒,

去給網紅做培訓。

一隊網紅12個,

要讓這12個網紅全部弄懂培訓內容,

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兒,

賀嘉老師天天加班兒,

終於算是把培訓專案做完了。

可是卻忘了方案初稿這回事兒,

領導問他要,

他實在沒法推脫,

於是只好說:“還沒做完?”

領導當時就氣炸了:

“什麼?距離開展日期不到一周了,

你初稿還沒做好?”

差點因為這事兒撤了他的職。

一位老同事跟他說:

“賀嘉,你為什麼不先把方案初稿做好,

然後專心培訓一個網紅,讓她培訓剩下的人呢?

這樣豈不是輕鬆很多?”

賀嘉老師一臉懵逼。

“在你心裡,難道分不清楚,

什麼事才是重要的,

什麼事是不重要的嗎?”同事說,

“你對事情有自己的區分方法嗎?

你做事分輕重緩急嗎?”

賀嘉後來回憶:

“這一問,真的把我給問住了,

因為我心裡真是沒有這個概念。”

其實,很多人心裡都沒有這個概念,

只知道做事,不懂輕重緩急。

但不知道什麼時候做什麼事,

什麼事應該先做,什麼事應該後做,

什麼事應該認真做,什麼事應該敷衍做。

時間管理第二步,帕累托最優

1897年,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研究英國人的財富與收益模式。

在研究中發現,大部分的財富,

流向了小部分人的手裡。

而且,在其它國家中,

也存在這種現象,

即,社會上20%的人,掌握80%的社會財富;

這是二八定律的最初理論來源,

也被稱之為帕累托最優原則。

後來,人們將這一原則廣泛運用到社會各個領域,

在時間管理領域,

人們發現,

真正能體現你工作價值的,

是20%的那小部分事;

而你工作中80%的,

其實都是無關輕重的小事。

即,一個人工作中20%的事情,

是最具有價值的;

其餘80%的事情,往往都是雜事。

當你意識不到這一點時,

你就會將80%的時間投入到這80%的工作雜事中來,

什麼點外賣、列印、

説明同事整理資料、整理資料、

會前準備等等,

這些事情,其實都挺瑣碎的。

而真正體現你工作價值的,

例如客戶關係維護、

使用者運營、

報告撰寫,

反而被你忽視,

只用剩下20%的時間解決。

正確的做法是:

用80%的時間,做好最能體現你工作價值的那些20%的事情,

剩下80%的瑣事,用20%的時間搞定。

時間管理專家為一群商學院的學生講課。

時間管理專家說:“我們來做個小測驗”

他出一個一加侖的廣口瓶放在他面前的桌上。

隨後,他取出一堆拳頭大小的石塊,

仔細地一塊放進玻璃瓶。

直到石塊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

他問道:“瓶子滿了?”

所有學生應道:“滿了”

時間管理專家反問:“真的?”

他伸手從桌下拿出一桶礫石,

倒了一些進去,

並敲擊玻璃瓶壁使礫石填滿下麵石塊的間隙。

“現在瓶子滿了嗎?”他第二次問道。

但這一次學生有些明白了。

“可能還沒有。”一位學生應道。

“很好!”專家說。

他伸手從桌下拿出一桶沙子,

開始慢慢倒進玻璃瓶。

沙子填滿了石塊和礫石的所有間隙。

他又一次問學生:“瓶子滿了嗎?”

“沒滿!”學生們大聲說。

他再一次說:“很好!”

然後他拿過一壺水倒進玻璃瓶直到水面與瓶口平。

抬頭看著學生,問道:“這個例子說明什麼?”

一個心急的學生舉手發言:

“無論你的時間表多麼緊湊,

如果你確實努力,你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不!”時間管理專家說。

“那不是它真正的意思,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

如果你不是先放大石塊,

那你就再也不能把它放進瓶子了。

所以,要先放大石塊。

那麼,什麼是你生命中的大石頭呢?

與你愛的人共渡時光,

你的信仰、教育、夢想?

切記得先去處理這些大石塊,

否則,一輩子你都不能做!”

這便是帕累托最優在時間管理上的具體運用,

請切記,花大把的時間,

去做最重要的事情,

而不要浪費在瑣碎的事情上。

在時間管理領域,

最常用的方法便是四象限法則:

如圖,把你所有的事情,

列入上述四個象限中,

第一象限代表“既重要,又緊急的事情”;

第二象限代表“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

第三象限代表“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

第四象限代表“既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情”。

當你陷入混亂時,

一定是你在第三象限花了太多世間,

做了很多“緊急,但是不重要的事情。”

例如臨時幫同事一個忙;

例如臨時準備會議資料;

例如整理資料。

從而導致不得不壓縮花在第一象限,

和第二象限的時間。

對於四象限時間管理法則,

有學者提出了四種做事原則:

·馬上做:

緊急而重要的事情,立刻做,

決不能拖拖拉拉。

如果你總是有緊急而重要的事情去做,

說明你時間管理上出現了混亂,

你需要改善。

·計畫做:

盡可能地把時間花在重要但不緊急(第二象限)的事情上,

長期規劃對自己有意義的事情,

不斷改善自己的工作狀況,

這樣才能減少第一象限的工作量。

·授權做:

對於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的處理原則是授權,讓別人去做。

如果無法授權,那就花盡可能少的時間,

快速完成這一象限的工作。

·減少做:

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情儘量少做。

時間管理,說起來複雜,

其實也很簡單。

做好時間管理的秘訣就是:

“有條理的強制自己關注那些重要的事情,

抑制住對緊急的事情的衝動。

人類天生喜歡關注那些需要立即回應的事情,

比如手機響了,

但是對那些最重要的事情都是會拖延到後面才回去管的,

比如去健身房。

你需要把這兩種情況反轉,

抵抗你的大腦和人類的習性。”

重要的是,你一定要有管理自己的能力。

紮克伯格是一位時間管理大師,

他的時間管理理念是7句話:

【1】時間常有,時間在於優先;

【2】當你在狀態時,就多幹點,不然就好好休息;

【3】重視你的時間,你的時間值1000美元/小時,你得動起來;

【4】不要多工,要專心;

【5】養成工作習慣,並持之以恆;

【6】做完比做好重要;不要用完美主義逼迫自己;

【7】給所有的事情設一個期限,不能讓工作無休止地進行下去;

作家赫胥黎說:

“時間最不偏私,

給任何人的都是二十四小時;

時間也最偏私,

給任何人的都不是二十四小時。”

願你的一生,

活出遠遠不止一生。

◎ 本期編輯 ✎ 斧子

◎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國館編撰原創,轉載請注明

國館:用文化溫暖人心,讓好書滋養心靈,以好物點綴生活。品味有內涵的好書,遇見精緻有品的美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