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科普丨東北大花布不土,那是你不懂的國際范兒

人們都以為紅配綠的大花布是東北特產,

可它實際上是蘇聯產的進口貨。

花布是怎麼火遍中國的?

為什麼曾經幹部學生帶頭穿的時髦布料, 最後成了國民床單?

大花布上, 又印過什麼讓你意想不到的圖案呢?

紅綠花的大花布, 這種鄉土氣息十足的撞色, 幾乎成為東北的標誌。 可這種風格並不是東北鄉土特產, 還曾經是非常洋氣的國際范兒。

花布出現在中國的土地上, 還得感謝社會主義老大哥——蘇聯。

19世紀中期, 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推行改革, 工業化從紡織業起步, 俄羅斯也變成一個紡織大國。

俄羅斯也變成一個紡織大國

俄羅斯的傳統審美喜歡華麗的花紋, 最典型的是17世紀開始流行的霍赫洛馬裝飾風格, 印染的棉布大量採用顏色鮮豔、繁複的花紋。

1951年, 蘇聯花布生產過剩, 為了幫“老大哥”渡過難關, 中國進了一大批貨。

為了幫“老大哥”渡過難關, 中國進了一大批貨

花哨的布料顯然不符合當時國人的審美, 國家號召幹部們帶頭穿花襯衣、花裙子, 這種衣服那時叫做愛國衣。

雖然花衣服遇冷, 但用作床單被罩窗簾, 卻意外地收到中國群眾歡迎。 從五十年代起, 中國的紡織業就模仿蘇聯設計中國花布。

中蘇關係破裂後, 人們穿回藍白黑, 花布生產卻繼續發展, 滿足了人民群眾對鮮豔衣服和床單被罩的需求。 從此, 蘇聯來的大花布走上中國特色發展道路。

各地紡織廠用中國傳統動植物圖案, 配上麥穗、拖拉機、大煙囪、延安寶塔山等具有時代感的元素, 讓花布呈現出一種革命浪漫主義。

70年代過後, 傳統元素的印花成了主流。 龍鳳、牡丹、鴛鴦這些吉祥喜慶的圖案, 一個個出現在原本象徵著紅色友誼的花布上, 給我們留下了國民床單的共同記憶。

時代的大潮潮起潮落,大花布也從國際范兒變成了鄉土風,恰好迎合了影視劇對東北鄉土氣息的塑造。

只有那些掛在東北菜館裡的大花布,還默默訴說著過去的大國興亡。

北理工科協

給我們留下了國民床單的共同記憶。

時代的大潮潮起潮落,大花布也從國際范兒變成了鄉土風,恰好迎合了影視劇對東北鄉土氣息的塑造。

只有那些掛在東北菜館裡的大花布,還默默訴說著過去的大國興亡。

北理工科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