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酸棗仁的功效與作用,它的好處有很多,具有補肝生津等

酸棗核, 別名棗仁、山棗、酸棗仁, 為中藥材。 酸棗核始載于《神農本草經》, 列為上品, 為中藥中安神藥的養心安神藥的一種。 《名醫別錄》三人三雲:“生河東叫澤,

八月采實, 陰乾。 ”《新修本草》曰:“此即樲棗實也, 樹大如大棗, 實無常形, 但大棗中味酸者是。 ”《開寶本草》記載:“此乃棘實, 更非他物。 若謂是大棗味酸者, 全非也。 生長于陽坡或乾燥瘠土處, 常形成灌木叢。 酸棗仁是鼠李科植物酸棗的乾燥成熟種子。 主產于河北、陝西、遼寧等地。 本品甘、酸、平, 入心、肝、膽經。 具有養心益肝、安神、斂汗的功效。

入藥部位

鼠李科植物酸棗的乾燥成熟種子。

性味歸經

【性味】甘、酸、平。

【歸經】歸肝、膽、心經。

用法用量

9~15g。

禁/宜人群

凡有實邪鬱火及患有滑泄症者慎服。

炮製方法

酸棗仁:除去殘留核殼。 用時搗碎。

炒酸棗仁:取淨酸棗仁, 照清炒法炒至鼓起, 色微變深。 用時搗碎。

功能主治:補肝, 寧心, 斂汗, 生津。 用於虛煩不眠,

驚悸多夢, 體虛多汗, 津傷口渴

酸棗樹屬落葉灌木, 枝上帶刺, 葉呈長橢圓形。 初夏開花, 果實如大小不一, 小如珍珠, 大如葡萄, 味酸甜。 野生酸棗成叢莽。 酸棗喜歡溫暖乾燥的環境, 耐鹼、耐寒、耐旱、耐瘠薄, 不耐澇, 適應性強。 無論山區、丘陵、平原, 只要有紮根之處,

都能生根、開花、結果。 野生酸棗樹喜陽, 一般在陡峭的山坡上比較常見, 酸棗樹根能不斷分蘖, 繁殖很快, 在乾旱的丘陵和山區, 是自然綠化的先鋒樹種。 酸棗仁經濟價值很高, 被山區群眾稱為“山裡的珍珠”。 特別適合中國北方地區如河北、陝西、山西、山東等乾旱貧瘠地區發展種植。

酸棗樹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 高1~3米, 鼠李科棗屬植物。 老枝褐色, 幼枝綠色。 枝上有兩種刺, 一為針形刺, 長約2釐米, 一為反曲刺, 長約5毫米。 葉互生;葉柄極短;托葉細長, 針狀;葉片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 長2.5~5釐米, 寬1.2~3釐米, 先端短尖而鈍, 基部偏斜, 邊緣有細鋸齒, 主脈3條。 花2~3朵簇生葉腋, 小形, 黃綠色;花梗極短1萼片5, 卵狀三角形;花瓣小, 5片, 與萼互生;雄蕊5,

與花瓣對生, 比花瓣稍長;花盤10淺裂;子房橢圓形, 2室, 埋於花盤中, 花柱短, 柱頭2裂。 核果近球形, 直徑1~1.4釐米, 先端鈍, 熟時暗紅色, 有酸味。 花期4~5月。 果期9~10月。 [3]

酸棗樹全身是寶:棗仁是貴重藥材;棗面可做清涼飲料;棗殼可做活性炭;棗花是最好的蜜源;酸棗枝幹木質堅硬、耐磨, 是制做農具的好材料。

食療價值

秋末冬初採收成熟果實, 除去果肉, 碾碎果核, 取出種子, 曬乾。 生用。

[性能]味甘、酸, 性平。 能滋養心肝, 安神, 斂汗。

[參考]含多量脂肪油和蛋白質, 並含甾醇、三萜類、酸棗仁皂甙、多量維生素C。

有鎮靜、催眠、鎮痛、抗驚厥作用;有一定的降壓作用;對子宮有興奮作用。

[用途]用於陰血不足, 心悸怔忡, 失眠健忘;體虛多汗。

[用法]一日10~15g。 煎湯, 煮粥;研末服, 每次3~5g。

[附方]

1、酸棗仁粥:酸棗仁10g, 生地黃15g, 粳米100g。 棗仁、地黃水煎取汁, 入粳米煮粥食。

源于《聖惠方》。 本方以酸棗仁滋養安神, 生地黃養陰清心。 用於心陰不足, 心煩發熱, 心悸失眠。

2、棗仁人參粉:酸棗仁20g, 人參12g, 茯苓30g。 共研為細末。 每次5~6g, 溫水送服。 亦可入粥中煮食。

源于《普濟方》(原無方名)。 本方以酸棗仁斂汗, 人參補益肺氣, 茯苓安神。 用於體虛自汗、盜汗。 因三者又能養心安神, 故也可用於虛煩不眠。

文獻論述

⒈《本草圖經》:酸棗仁,《本經》主煩心不得眠,今醫家兩用之,睡多生使,不得睡炒熟,生熟便爾頓異。而胡洽治振悸不得眠,有酸棗仁湯,酸棗仁二l,茯苓、白術、人參、甘草各100克,生薑300克。六物切,以水八l煮取三l,分四服。主虛不得眠,煩不可寧,有酸棗仁湯,酸棗仁二l,乾薑、茯苓、芎窮各100克,甘草50克炙,並切,以水一鬥,先煮棗,減三l,後納五物煮,取三l,分服。一方,更加桂50克。二湯酸棗並生用,療不得眠,豈便以煮湯為熟平。

⒉朱震亨:血不歸脾而睡臥不寧者,宜用此(酸棗仁)大補心脾,則血歸脾而五藏安和,睡臥自寧。

⒊《綱目》:酸棗仁,甘而潤,故熟用療膽虛不得眠,煩渴虛汗之證;生用療膽熱好眠。皆足厥陰、少陽藥也,今人專以為心家藥,殊昧此理。

⒋《本草經疏》:酸棗仁,實酸平,仁則兼甘。專補肝膽,亦複醒脾。熟則芳香,香氣入脾,故能歸脾。能補膽氣,故可溫膽。母子之氣相通,故亦主虛煩、煩心不得眠。其主心腹寒熱,邪結氣聚,及四肢酸疼濕痹者,皆脾虛受邪之病,脾主四肢故也。膽為諸髒之首,十一髒皆取決於膽,五臟之精氣,皆稟於脾,故久服之,功能安五臟。

⒌《本草切要》:酸棗,性雖收斂而氣味平淡,當佐以他藥,方見其功,如佐歸、參,可以斂心;佐歸、芍,可以斂肝;佐歸、術,可以斂脾;佐歸、麥,可以斂肺;佐歸、柏,可以斂腎;佐歸、苓,可以斂腸、胃、膀胱;佐歸、芪,可以斂氣而灌溉營衛;佐歸、地,可以斂血而營養真陰。又古方治膽氣不和,甚佳。如膽氣空虛,心煩而不得眠,炒用可也。

⒍《本草匯言》:酸棗仁,均補五藏,如心氣不足,驚悸怔仲,神明失守,或腠理不密,自汗盜汗;肺氣不足,氣短神怯,乾咳無痰;肝氣不足,筋骨拳攣,爪甲枯折;腎氣不足,遺精夢泄,小便淋瀝;脾氣不足,寒熱結聚,肌肉羸瘦;膽氣不足,振悸恐畏,虛煩不寐等症,是皆五藏偏失之病,得酸棗仁之酸甘而溫,安平血氣,斂而能運者也。

⒎《藥品化義》:棗仁,仁主補,皮益心血,其氣炒香,化為微溫,藉香以透心氣,得溫以助心神。凡志苦傷血,用智損神,致心虛不足,精神失守,驚悸怔忡,恍惚多忘,虛汗煩渴,所當必用。又取香溫以溫肝、膽,若膽虛血少,心煩不寐,用此使肝、膽血足,則五臟安和,睡臥得寧;如膽有實熱,則多睡,宜生用以平服氣。因其味甘炒香,香氣入脾,能醒脾陰,用治思慮傷脾及久瀉者,皆能奏效。

⒏《本經逢原》:酸棗仁,熟則收斂精液,故療膽虛不得眠,煩渴虛汗之證;生則導虛熱,故療膽熱好眠,神昏倦怠之證。按酸棗本酸而性收,其仁則甘潤而性溫,能散肝、膽二經之滯,故《本經》治心腹寒熱,邪氣結聚,酸痛血痹等證皆生用,以疏利肝、脾之血脈也。蓋肝虛則陰傷而煩心,不能藏魂,放不得眠也。傷寒虛煩多汗,及虛人盜汗,皆炒熟用之,總取收斂肝脾之津液也。

⒐《本經》:主心腹寒熱,邪結氣聚,四肢酸疼,濕痹。

⒑《別錄》:主煩心不得眼,臍上下痛,血轉久泄,虛汗煩渴,補中,益肝氣,堅筋骨,助陰氣,令人肥健。

⒒《藥性論》:主筋骨風,炒末作湯服之。

⒓《本草拾遺》:睡多生使,不得睡炒熟。

⒔王好古:治膽虛不眠,寒也,炒服;治膽實多睡,熱也,生用。

⒕《本草匯言》:斂氣安神,榮筋養髓,和胃運脾。

⒖《本草再新》:平肝理氣,潤肺養陰,溫中利濕,斂氣止汗,益志,聰耳明目。

臨床應用

治療失眠

每晚睡前1小時左右服生棗仁散或炒棗仁散,或兩者交替服用,每次3g、 5g和l0g,最多有1次服30g者,連服7日。治療失眠患者87例,有效率為73.5%,並表明生品與炒用同樣有效,據此認為“多眠用生”恐系不確之談。有7例一次口服生或炒棗仁散20— 30g,未發現任何副作用及麻醉作用。又用以酸棗仁、延胡索為主藥的複方酸棗仁安神膠囊,每次服1粒(重0.5g,相當原生藥5g),睡前半小時溫開水吞服,連服3日為1療程,一般1— 2療程。治療失眠症172例,有效率為84.15%,優於朱砂安神丸(有效率67.06%),與 安眠酮(有效率 81.61%)相仿。以耳穴貼炒酸棗仁,主穴為耳神門、皮質下,配穴為心、腎、腦點。每次選1--2穴,雙耳同時應用。一般5日換藥1次(夏季3日),4次1療程。一般1療程。觀察30例,結果9例顯效,19例進步,2例無效。

治療不射精症

酸棗仁30g,細茶末60g,共研細末。人參須6g,煎水送服藥末,每次6g,每日2次。治療不射精症4例,均愈。(《現代中藥臨床研究》)

治心脾氣血兩虛

白術3g,當歸3g,白茯苓3g,黃芪3g,龍眼肉3g,遠志3,酸棗仁3g,木香1.5g,甘草1g,人參3g.加生薑、大棗,水煎服。方中酸棗仁寧心安神,為佐藥。歸脾湯(《正體類要》)

⒋治陰虧內熱,心神不寧證:生地黃120g,人參15g,丹參15g,玄參15g,白茯苓15g,遠志15g,桔梗15g,五味子30g,當歸身30g,天門冬30g,麥門冬30g,柏子仁30g,酸棗仁30g。上藥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三、五錢為衣,臨臥竹葉煎湯下三錢,或圓眼湯佳。方中酸棗仁養心安神,為臣藥。天王補心丹(《校注婦人良方》)

⒌酸棗仁配生梔子,治心火過盛之煩躁,多夢,失眠。用於虛煩不眠,驚悸多夢,體虛多汗,津傷口渴。

常用配方

⒈治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仁二升,甘草50克,知母100克,茯苓100克,芎窮100克。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棗仁得六升,納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金匱要略》酸棗仁湯)

⒉治骨蒸,心煩不得眠臥:酸棗仁100克。以水二大盞半,研濾取汁,以米二合煮作粥,候臨熟,入地黃汁一合,更微煮過,不計時候食之。(《聖惠方》酸棗仁粥)

⒊治膽虛睡臥不安,心多驚悸:酸棗仁50克。炒熟令香,搗細羅為散。每服10克,以竹葉湯調下,不計時候。(《聖惠方》)

⒋治心臟虧虛,神志不守,恐怖驚惕,常多恍惚,易於健忘,睡臥不寧,夢涉危險,一切心疾:酸棗仁(微炒,去皮)、人參各50克,辰砂(研細,水飛)25克,乳香(以乳缽坐水盆中研)0.5克。上四味研和停,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粒,溫酒化下,棗湯亦得,空心臨臥服。(《局方》寧志膏)

⒌治膽風毒氣,虛實不調,昏沉睡多:酸棗仁50克(生用),全梃蠟茶100克,以生薑汁塗炙,令微焦,搗羅為散。每服10克,水七分,煎六分,無時溫服。(《簡要濟眾方》)

⒍治睡中盜汗:酸棗仁、人參、茯苓各等分。上為細末,米飲調下半盞。(《普濟方》)

注意事項;

一定要根據醫生的規定按規定使用,本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詳細諮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文獻論述

⒈《本草圖經》:酸棗仁,《本經》主煩心不得眠,今醫家兩用之,睡多生使,不得睡炒熟,生熟便爾頓異。而胡洽治振悸不得眠,有酸棗仁湯,酸棗仁二l,茯苓、白術、人參、甘草各100克,生薑300克。六物切,以水八l煮取三l,分四服。主虛不得眠,煩不可寧,有酸棗仁湯,酸棗仁二l,乾薑、茯苓、芎窮各100克,甘草50克炙,並切,以水一鬥,先煮棗,減三l,後納五物煮,取三l,分服。一方,更加桂50克。二湯酸棗並生用,療不得眠,豈便以煮湯為熟平。

⒉朱震亨:血不歸脾而睡臥不寧者,宜用此(酸棗仁)大補心脾,則血歸脾而五藏安和,睡臥自寧。

⒊《綱目》:酸棗仁,甘而潤,故熟用療膽虛不得眠,煩渴虛汗之證;生用療膽熱好眠。皆足厥陰、少陽藥也,今人專以為心家藥,殊昧此理。

⒋《本草經疏》:酸棗仁,實酸平,仁則兼甘。專補肝膽,亦複醒脾。熟則芳香,香氣入脾,故能歸脾。能補膽氣,故可溫膽。母子之氣相通,故亦主虛煩、煩心不得眠。其主心腹寒熱,邪結氣聚,及四肢酸疼濕痹者,皆脾虛受邪之病,脾主四肢故也。膽為諸髒之首,十一髒皆取決於膽,五臟之精氣,皆稟於脾,故久服之,功能安五臟。

⒌《本草切要》:酸棗,性雖收斂而氣味平淡,當佐以他藥,方見其功,如佐歸、參,可以斂心;佐歸、芍,可以斂肝;佐歸、術,可以斂脾;佐歸、麥,可以斂肺;佐歸、柏,可以斂腎;佐歸、苓,可以斂腸、胃、膀胱;佐歸、芪,可以斂氣而灌溉營衛;佐歸、地,可以斂血而營養真陰。又古方治膽氣不和,甚佳。如膽氣空虛,心煩而不得眠,炒用可也。

⒍《本草匯言》:酸棗仁,均補五藏,如心氣不足,驚悸怔仲,神明失守,或腠理不密,自汗盜汗;肺氣不足,氣短神怯,乾咳無痰;肝氣不足,筋骨拳攣,爪甲枯折;腎氣不足,遺精夢泄,小便淋瀝;脾氣不足,寒熱結聚,肌肉羸瘦;膽氣不足,振悸恐畏,虛煩不寐等症,是皆五藏偏失之病,得酸棗仁之酸甘而溫,安平血氣,斂而能運者也。

⒎《藥品化義》:棗仁,仁主補,皮益心血,其氣炒香,化為微溫,藉香以透心氣,得溫以助心神。凡志苦傷血,用智損神,致心虛不足,精神失守,驚悸怔忡,恍惚多忘,虛汗煩渴,所當必用。又取香溫以溫肝、膽,若膽虛血少,心煩不寐,用此使肝、膽血足,則五臟安和,睡臥得寧;如膽有實熱,則多睡,宜生用以平服氣。因其味甘炒香,香氣入脾,能醒脾陰,用治思慮傷脾及久瀉者,皆能奏效。

⒏《本經逢原》:酸棗仁,熟則收斂精液,故療膽虛不得眠,煩渴虛汗之證;生則導虛熱,故療膽熱好眠,神昏倦怠之證。按酸棗本酸而性收,其仁則甘潤而性溫,能散肝、膽二經之滯,故《本經》治心腹寒熱,邪氣結聚,酸痛血痹等證皆生用,以疏利肝、脾之血脈也。蓋肝虛則陰傷而煩心,不能藏魂,放不得眠也。傷寒虛煩多汗,及虛人盜汗,皆炒熟用之,總取收斂肝脾之津液也。

⒐《本經》:主心腹寒熱,邪結氣聚,四肢酸疼,濕痹。

⒑《別錄》:主煩心不得眼,臍上下痛,血轉久泄,虛汗煩渴,補中,益肝氣,堅筋骨,助陰氣,令人肥健。

⒒《藥性論》:主筋骨風,炒末作湯服之。

⒓《本草拾遺》:睡多生使,不得睡炒熟。

⒔王好古:治膽虛不眠,寒也,炒服;治膽實多睡,熱也,生用。

⒕《本草匯言》:斂氣安神,榮筋養髓,和胃運脾。

⒖《本草再新》:平肝理氣,潤肺養陰,溫中利濕,斂氣止汗,益志,聰耳明目。

臨床應用

治療失眠

每晚睡前1小時左右服生棗仁散或炒棗仁散,或兩者交替服用,每次3g、 5g和l0g,最多有1次服30g者,連服7日。治療失眠患者87例,有效率為73.5%,並表明生品與炒用同樣有效,據此認為“多眠用生”恐系不確之談。有7例一次口服生或炒棗仁散20— 30g,未發現任何副作用及麻醉作用。又用以酸棗仁、延胡索為主藥的複方酸棗仁安神膠囊,每次服1粒(重0.5g,相當原生藥5g),睡前半小時溫開水吞服,連服3日為1療程,一般1— 2療程。治療失眠症172例,有效率為84.15%,優於朱砂安神丸(有效率67.06%),與 安眠酮(有效率 81.61%)相仿。以耳穴貼炒酸棗仁,主穴為耳神門、皮質下,配穴為心、腎、腦點。每次選1--2穴,雙耳同時應用。一般5日換藥1次(夏季3日),4次1療程。一般1療程。觀察30例,結果9例顯效,19例進步,2例無效。

治療不射精症

酸棗仁30g,細茶末60g,共研細末。人參須6g,煎水送服藥末,每次6g,每日2次。治療不射精症4例,均愈。(《現代中藥臨床研究》)

治心脾氣血兩虛

白術3g,當歸3g,白茯苓3g,黃芪3g,龍眼肉3g,遠志3,酸棗仁3g,木香1.5g,甘草1g,人參3g.加生薑、大棗,水煎服。方中酸棗仁寧心安神,為佐藥。歸脾湯(《正體類要》)

⒋治陰虧內熱,心神不寧證:生地黃120g,人參15g,丹參15g,玄參15g,白茯苓15g,遠志15g,桔梗15g,五味子30g,當歸身30g,天門冬30g,麥門冬30g,柏子仁30g,酸棗仁30g。上藥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三、五錢為衣,臨臥竹葉煎湯下三錢,或圓眼湯佳。方中酸棗仁養心安神,為臣藥。天王補心丹(《校注婦人良方》)

⒌酸棗仁配生梔子,治心火過盛之煩躁,多夢,失眠。用於虛煩不眠,驚悸多夢,體虛多汗,津傷口渴。

常用配方

⒈治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仁二升,甘草50克,知母100克,茯苓100克,芎窮100克。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棗仁得六升,納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金匱要略》酸棗仁湯)

⒉治骨蒸,心煩不得眠臥:酸棗仁100克。以水二大盞半,研濾取汁,以米二合煮作粥,候臨熟,入地黃汁一合,更微煮過,不計時候食之。(《聖惠方》酸棗仁粥)

⒊治膽虛睡臥不安,心多驚悸:酸棗仁50克。炒熟令香,搗細羅為散。每服10克,以竹葉湯調下,不計時候。(《聖惠方》)

⒋治心臟虧虛,神志不守,恐怖驚惕,常多恍惚,易於健忘,睡臥不寧,夢涉危險,一切心疾:酸棗仁(微炒,去皮)、人參各50克,辰砂(研細,水飛)25克,乳香(以乳缽坐水盆中研)0.5克。上四味研和停,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粒,溫酒化下,棗湯亦得,空心臨臥服。(《局方》寧志膏)

⒌治膽風毒氣,虛實不調,昏沉睡多:酸棗仁50克(生用),全梃蠟茶100克,以生薑汁塗炙,令微焦,搗羅為散。每服10克,水七分,煎六分,無時溫服。(《簡要濟眾方》)

⒍治睡中盜汗:酸棗仁、人參、茯苓各等分。上為細末,米飲調下半盞。(《普濟方》)

注意事項;

一定要根據醫生的規定按規定使用,本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詳細諮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