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特別策劃」實體書店 強勢逆襲

最近一年的成都書店業, 勁爆消息一個接著一個。

去年年末, 趕在元旦節的前幾天, 言幾又成都國際金融中心旗艦店開門迎客。

4000平方米的巨大賣場裡, 除了時下流行的“書店+咖啡+創意市集”的模式之外, 還引進了進口超市、美髮店、照相館、鮮花作坊等。 如此與眾不同, 令愛湊熱鬧的成都市民紛紛前往“嘗鮮”。

時隔半年, 今年6月6日, 號稱“中國最美書店”的鐘書閣在成都銀泰in99正式營業, 這也是鐘書閣在西南的第一家店。 設計上延續了鐘書閣富於立體空間感的特徵, 天花板鋪上鏡子, 盡顯魔幻色彩, 暗紅色的磚牆與黑色書架和柵欄形成強烈視覺對比, 極具有現代感。 一波又一波客人慕名而至, 拍照、上傳微信朋友圈, 引以為時尚。

緊隨其後, 8月25日, 擁有超大體量和唯美設計風格的“文軒Books”旗艦店在成都九方購物中心開業。 占地近1萬平方米的“文軒Books”九方店, 由臺灣誠品設計師李偉瑉、上海鐘書閣設計師李想連袂打造,

投資團隊高起點、大手筆的決心和底氣可見一斑。

一年來, 三家大型實體書店的相繼開業, 以其充滿美學元素的空間設計和貼心周到的服務品質, 為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購書體驗。

這一現象不由得令人想起10年前的景況。 受網上書店、電子書衝擊, 加之店鋪租金等運營成本高漲, 大量實體書店關門, 有資料顯示, 從2007年到2011年, 全國倒閉的民營書店超過1萬家。 2011年11月, 當時國內最大的民營連鎖書店“光合作用”在北京的兩家直營店關閉, 更是讓書店經營者心寒, “書店消亡”的聲音不絕於耳。

而近兩三年, 成都實體書店回暖跡象明顯。 短短幾年時間, 實體書店“逆風飛揚”, 從關閉潮起到華麗轉身,

這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

民營書店方所

讓書更好地與人相遇

在實體書店風雨飄搖之際, 首先讓成都購書客震撼不已的, 是方所。

約莫3年前, 方所在成都遠洋太古裡附一樓試營業的消息不脛而走。 在寸土寸金的春熙路商圈, 作為高端購物中心的太古裡彙集了眾多國際大牌名品,

而一家民營書店, 在行業整體不景氣的情況下, 躋身繁華商圈奢侈品雲集之地, 意欲何為?

呈現在消費者眼前的, 是一座前所未有的“地下藏經閣”——8米的挑高、37根哥特式切面造型的立柱、滿壁的書籍、鋪滿行星軌跡的地面……5500平方米的闊大空間, 令方所成都店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民營書店。 這也是方所在全國開設的第二家店。

2015年1月29日, 方所成都店正式開業。 此前2個月試營業期間, 平均每日人流量就達到七八千人次。 成都這座酷愛讀書的城市, 讓方所如魚得水, 短時間內落地生根。

方所的出現, 一時間攪動了沉寂多年的實體書店市場。 此後, 方所又先後在重慶和青島開店,

以其獨樹一幟的風格引領行業風騷, 頗具“標杆”意義。

日前, 本報記者走訪方所成都店時瞭解到, 在前不久由四川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發佈的一份全省書店購書額排行榜中, 前十名僅方所一家民營書店入圍, 其餘均為新華文軒旗下書店。 最新統計資料顯示, 方所成都店10月銷量再創新高。

四川方所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公共事務處總監徐敏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稱, 目前方所成都店平日客流量保持在3000-5000人次之間, 週末則達到每天1.2萬-1.5萬人次, 節假日最多時能達到2萬人次左右。 “雖說我們是跨界經營, 有咖啡、時裝等商品, 而且圖書零售業利潤並不高, 但圖書銷售收入仍然占到全店銷售總收入的50%以上。 方所一直以來堅持做‘生活方式的提供者’, 而不僅僅是一個書店。這是一個非暴利行業,我們追求的是厚積薄發。”徐敏告訴記者,“近年來,政府加大了對實體書店的扶持力度,我們也得到了相關部門在稅收政策和資金方面的一些優惠和補貼。”

據瞭解,方所創始人毛繼鴻曾是一名設計師。他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自己頭一次去臺灣誠品書店,就扛回了21箱書,是個不折不扣的嗜書人。產生開辦方所的念頭後,他專門找到臺灣行人文化實驗室創始人、曾參與創建誠品書店的廖美立擔任方所總顧問。在毛繼鴻看來,“擁有一本書,是此時此地此刻的體驗”,而方所的功能,就是要創造讓書“更好地與人相遇的氛圍”。方所作為一個城市複合式公關文化空間,像是藝術實驗般地混雜了書籍、美學生活品、設計師品牌服飾、咖啡、植物、文創產品、展覽空間、文化講座等。

言幾又書店

從成都飆出的“黑馬”

在成都方所開業後幾個月,2015年5月27日,又一家進駐商業綜合體的跨界書店——西南地區首家言幾又在成都面世。作為成都凱德天府商場的主力商戶之一,言幾又經營面積達3600平方米。

言幾又,取意源於“設”字。言,語言、溝通方式;幾,差異、別致;又,多元遞進。這是一處融合了多元素的設計空間,也是一處彙聚了多個時尚品牌的以書為媒的創意生活體驗一體店,承載了閱讀空間、咖啡館、藝術畫廊、餐廳等功能。

說起來,言幾又是不折不扣的成都本土商家,其脫胎於2006年起步的“今日閱讀”社區書店,當時每個店面積僅40-100平方米。發端于成都本地的言幾又,卻將首店開到了位於北京中關村的創業大街。言幾又相關負責人曾表示,北京首店的開業,標誌著城市文化新地標的開啟。

2016年9月,言幾又的全新子品牌“言幾又·見”第一店亮相成都來福士廣場。以跨界聞名的言幾又,當時的創新點是打造“理想生活=閱讀+美食”的複合式空間,並首度讓閱讀退居幕後成為這種複合式空間的背景與氛圍提供者。

2016年12月24日,言幾又成都IFS旗艦店開業。作為全國第三家言幾又、全國第一家言幾又品牌旗艦店,IFS店開創了全新的“店中店”模式,與11家品牌取得合作,每一家入駐的品牌都擁有獨立運營空間,最大的達到700平方米。

以書為特色,多業態並存,重視空間設計……言幾又如一匹“黑馬”,發展勢頭迅猛,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杭州、廈門、成都、重慶等多個城市開設近40家門店,主要包括3000-5000平方米的“言幾又”大型店和500-1000平方米的“言幾又·今日閱讀”小型店兩種。據透露,其90%的單店已經處於盈利狀態。

2017年,言幾又捷報頻傳:7月8日,言幾又在“亞洲書店論壇”上獲得城市文化地標大獎;11月5日,言幾又獲評哈佛商業評論——新物種商業TALK2017年度空間大獎。今年,他們還獲得了1.2億元的B輪融資,並計畫到2019年年底在全國的16個城市將門店開到100家。

2017年競爭升級

“最美”“巨無霸”比肩

在方所進入之前,除傳統新華書店、購書中心之外,成都影響力和知名度較大的跨界混合經營型書店,還有西西弗、軒客會·格調等連鎖書店,但其單店規模均無法與方所和言幾由相提並論。今年夏天,成都書店業的格局發生了變化,號稱“中國最美書店”的鐘書閣和面積近萬平方米的“巨無霸”書店文軒Books,一前一後緊挨著亮相高新區天府大道附近,彼此相距不過2公里。

鐘書閣於2013年在上海創立,是一家在上海做了20多年教輔銷售的鐘書書店的升級版,定位為高端新概念書店,目前已在上海、蘇州、杭州、揚州、成都等地開店。“將書店做成書店,成為讀書人的歸宿”的經營理念,使鐘書閣並沒有發展成為一個“複合型”經營場所,而是專注於書籍銷售,輔以為閱讀配套的咖啡空間。

鐘書閣成都店選址城南高端購物中心銀泰in99,於6月6日開業,設計風格沿襲該品牌一貫的大膽誇張,空間設計部分仍然由上海唯想國際的創始人李想操刀。雖然1000多平方米的面積不算特別大,但其複式結構和高大書牆圍合而成的多個小空間,增加了整個書店的空間延展性、私密性和錯落感,加之很好地結合了巴蜀元素和西洋風格,著實美得令人眼前一亮。

80天后,8月25日,更加令人震撼的文軒Books九方店開業。三個樓層、9000多平方米的超大面積,精緻唯美、高端大氣的整體形象,大有傲視同儕之態。

文軒Books九方店店長陳勇告訴本報記者,該店是新華文軒旗下的高端子品牌書店,也是該品牌在全國的首家門店。為了這個“巨無霸”的誕生,新華文軒的籌備團隊前後醞釀了一年時間,並專門請到臺灣誠品設計師李偉瑉、上海鐘書閣設計師李想共同擔綱店面形象設計。置身這家書店,精緻溫暖的裝修帶來視覺上的享受,無處不在的綠色植物給人安靜怡然的感受,恰是適合人徜徉于書本的一方天堂。

在多家民營書店主動思變、積極應對行業蕭條的背景下,作為國營書店老字型大小“新華系”的代表之一,文軒此番大動作,引發業界普遍關注。文軒方面稱,此舉也是為了響應政府“振興實體書店”號召所做的一次嘗試。適逢新華書店誕生80周年,新裝登場的文軒Books成為新華文軒的標誌性事件。據悉,此次文軒Books是新華文軒與中航九方購物中心合作打造的“閱讀+地產”專案,九方購物中心作為物業方提供裝修硬體支援,而文軒Books負責內核內容運營。

“這邊風景獨好”——寬敞舒適的美好閱讀空間、大量品類豐富的圖書,以及每週、每月的文化活動,吸引來大量讀者,也為原本生意冷清的九方商城帶來可觀的客流量,因而有了“一家店救活一個商城”的說法。據陳勇介紹,該店開業3個多月以來,銷售規模僅次於市中心的方所,顧客平均滯留時間達到1.2小時。

記者手記

那些投身書店的年輕人

為了完成這組稿件,記者走訪了大大小小多家書店。這些書店的美,自然是令人賞心悅目,書店的幾位元年輕人,也給記者留下深刻印象。

孫暢從中國傳媒大學畢業後,在中央電視臺8套工作過2年,然後去往英國名校萊斯特大學,攻讀全球傳播專業碩士學位。學成歸國回到家鄉,在成都一家藝術美學雜誌工作沒多久,她就被方所的招聘廣告吸引,成為方所一員。

“這是我最滿意的一份工作!”在孫暢眼裡,方所是一個特別的地方,溫暖、包容,給了她足夠的個人成長空間。“每天早上走進方所,這樣的環境氛圍,可以讓人的心一下子變得沉靜起來。到辦公室的第一件事,通常是打開電腦郵箱,處理來自四面八方的郵件。每週要組織兩三場活動,最多的一周達到5場。”孫暢覺得這份工作富有挑戰,忙並充實著、累並痛快著。

原來,方所成都店這些年舉辦的數百場活動,都出自孫暢所在部門的5個年輕人之手。這些跨界講座活動,內容豐富,涵蓋當代藝術、設計、建築、時尚、電影、音樂、文學、歷史等文化領域,邀請到國內外許多文化界代表人物前來開講座、做交流,引起巨大反響。

文軒Books九方店店長陳勇,踏實、幹練,30歲出頭的他,已具有豐富的職場經歷。“大學學的經濟管理,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大型連鎖房屋仲介公司,很快就做到門店經理,雖說收入也不錯,但那不是我理想的事業。”陳勇說,離開房屋仲介公司,他去了肯德基,一干就是5年,在這個被稱為連鎖行業黃埔軍校的外企學到很多東西。之後,他成為言幾又凱德天府店負責人,獨當一面,積累了豐富的大型實體書店管理經驗。

“我很感激新華文軒領導給我的信任和支持。”陳勇說,他帶領著一支以90後為主的年輕團隊,近百名員工,大家肯學肯幹、創新能力強,目前文軒Books九方店的運行情況良好,九方購物中心也因此成為全國獨一無二的一家以閱讀為主題的商場。

除了方所等大型書店,成都的大街小巷還藏著一些特色分明的小書屋,如寬巷子的見山書局、蜀華街上的葆光書店等。在離春熙路不遠的下東大街義學巷,有一家叫“琦竻”的24小時不打烊書店,與眾不同。木質窗戶、老式收音機、風琴、80年代人們最愛的牡丹電視機、雪花冰箱……濃郁的懷舊風格,把人帶回從前的舊時光。

這是兩個年輕人一拍即合的產物,店名“琦竻”就是取自兩人的名字。肖琦,成都本地人,一位年輕的室內設計師;羅竻來自深圳,重慶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畢業,做過6年服裝生意。平時,這個小書店裡裡外外主要由羅竻打理。

“小時候家裡經濟條件不太好,我喜歡看書,和不少朋友一樣,有過一段‘混書店’的日子。”羅竻說,“生意場上的一些做法,讓我心累,尋思著開個小書店,為和我們當年一樣想找個地方安靜讀書的年輕人提供一些方便。”現在,每天都有不少人來琦竻看書、做筆記,清風雅靜中,只聽得到翻書頁的聲音,夜色中一屋溫暖的燈光,為這個繁華都市增添了一抹寧靜的亮色。

關於書店你應該知道的

2016年6月,由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11部門聯合出臺了《關於支援實體書店發展的指導意見》,2017年5月,在紀念新華書店成立80周年座談會上,時任中宣部部長劉奇葆要求“擦亮新華書店品牌,做強出版發行主管道”。在四川,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實體書店建設和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四川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甘霖向四川新華發行集團和新華文軒做出了振興實體書店,“打好出版社九張牌、新華書店一張網”的重要指示。四川是全國率先發佈“全民閱讀‘十三五’規劃”的省份之一,還打造了“書香天府,全民閱讀”的著名品牌。黨和政府的關心和支援,讓實體書店有了發展的底氣和動力。

而不僅僅是一個書店。這是一個非暴利行業,我們追求的是厚積薄發。”徐敏告訴記者,“近年來,政府加大了對實體書店的扶持力度,我們也得到了相關部門在稅收政策和資金方面的一些優惠和補貼。”

據瞭解,方所創始人毛繼鴻曾是一名設計師。他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自己頭一次去臺灣誠品書店,就扛回了21箱書,是個不折不扣的嗜書人。產生開辦方所的念頭後,他專門找到臺灣行人文化實驗室創始人、曾參與創建誠品書店的廖美立擔任方所總顧問。在毛繼鴻看來,“擁有一本書,是此時此地此刻的體驗”,而方所的功能,就是要創造讓書“更好地與人相遇的氛圍”。方所作為一個城市複合式公關文化空間,像是藝術實驗般地混雜了書籍、美學生活品、設計師品牌服飾、咖啡、植物、文創產品、展覽空間、文化講座等。

言幾又書店

從成都飆出的“黑馬”

在成都方所開業後幾個月,2015年5月27日,又一家進駐商業綜合體的跨界書店——西南地區首家言幾又在成都面世。作為成都凱德天府商場的主力商戶之一,言幾又經營面積達3600平方米。

言幾又,取意源於“設”字。言,語言、溝通方式;幾,差異、別致;又,多元遞進。這是一處融合了多元素的設計空間,也是一處彙聚了多個時尚品牌的以書為媒的創意生活體驗一體店,承載了閱讀空間、咖啡館、藝術畫廊、餐廳等功能。

說起來,言幾又是不折不扣的成都本土商家,其脫胎於2006年起步的“今日閱讀”社區書店,當時每個店面積僅40-100平方米。發端于成都本地的言幾又,卻將首店開到了位於北京中關村的創業大街。言幾又相關負責人曾表示,北京首店的開業,標誌著城市文化新地標的開啟。

2016年9月,言幾又的全新子品牌“言幾又·見”第一店亮相成都來福士廣場。以跨界聞名的言幾又,當時的創新點是打造“理想生活=閱讀+美食”的複合式空間,並首度讓閱讀退居幕後成為這種複合式空間的背景與氛圍提供者。

2016年12月24日,言幾又成都IFS旗艦店開業。作為全國第三家言幾又、全國第一家言幾又品牌旗艦店,IFS店開創了全新的“店中店”模式,與11家品牌取得合作,每一家入駐的品牌都擁有獨立運營空間,最大的達到700平方米。

以書為特色,多業態並存,重視空間設計……言幾又如一匹“黑馬”,發展勢頭迅猛,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杭州、廈門、成都、重慶等多個城市開設近40家門店,主要包括3000-5000平方米的“言幾又”大型店和500-1000平方米的“言幾又·今日閱讀”小型店兩種。據透露,其90%的單店已經處於盈利狀態。

2017年,言幾又捷報頻傳:7月8日,言幾又在“亞洲書店論壇”上獲得城市文化地標大獎;11月5日,言幾又獲評哈佛商業評論——新物種商業TALK2017年度空間大獎。今年,他們還獲得了1.2億元的B輪融資,並計畫到2019年年底在全國的16個城市將門店開到100家。

2017年競爭升級

“最美”“巨無霸”比肩

在方所進入之前,除傳統新華書店、購書中心之外,成都影響力和知名度較大的跨界混合經營型書店,還有西西弗、軒客會·格調等連鎖書店,但其單店規模均無法與方所和言幾由相提並論。今年夏天,成都書店業的格局發生了變化,號稱“中國最美書店”的鐘書閣和面積近萬平方米的“巨無霸”書店文軒Books,一前一後緊挨著亮相高新區天府大道附近,彼此相距不過2公里。

鐘書閣於2013年在上海創立,是一家在上海做了20多年教輔銷售的鐘書書店的升級版,定位為高端新概念書店,目前已在上海、蘇州、杭州、揚州、成都等地開店。“將書店做成書店,成為讀書人的歸宿”的經營理念,使鐘書閣並沒有發展成為一個“複合型”經營場所,而是專注於書籍銷售,輔以為閱讀配套的咖啡空間。

鐘書閣成都店選址城南高端購物中心銀泰in99,於6月6日開業,設計風格沿襲該品牌一貫的大膽誇張,空間設計部分仍然由上海唯想國際的創始人李想操刀。雖然1000多平方米的面積不算特別大,但其複式結構和高大書牆圍合而成的多個小空間,增加了整個書店的空間延展性、私密性和錯落感,加之很好地結合了巴蜀元素和西洋風格,著實美得令人眼前一亮。

80天后,8月25日,更加令人震撼的文軒Books九方店開業。三個樓層、9000多平方米的超大面積,精緻唯美、高端大氣的整體形象,大有傲視同儕之態。

文軒Books九方店店長陳勇告訴本報記者,該店是新華文軒旗下的高端子品牌書店,也是該品牌在全國的首家門店。為了這個“巨無霸”的誕生,新華文軒的籌備團隊前後醞釀了一年時間,並專門請到臺灣誠品設計師李偉瑉、上海鐘書閣設計師李想共同擔綱店面形象設計。置身這家書店,精緻溫暖的裝修帶來視覺上的享受,無處不在的綠色植物給人安靜怡然的感受,恰是適合人徜徉于書本的一方天堂。

在多家民營書店主動思變、積極應對行業蕭條的背景下,作為國營書店老字型大小“新華系”的代表之一,文軒此番大動作,引發業界普遍關注。文軒方面稱,此舉也是為了響應政府“振興實體書店”號召所做的一次嘗試。適逢新華書店誕生80周年,新裝登場的文軒Books成為新華文軒的標誌性事件。據悉,此次文軒Books是新華文軒與中航九方購物中心合作打造的“閱讀+地產”專案,九方購物中心作為物業方提供裝修硬體支援,而文軒Books負責內核內容運營。

“這邊風景獨好”——寬敞舒適的美好閱讀空間、大量品類豐富的圖書,以及每週、每月的文化活動,吸引來大量讀者,也為原本生意冷清的九方商城帶來可觀的客流量,因而有了“一家店救活一個商城”的說法。據陳勇介紹,該店開業3個多月以來,銷售規模僅次於市中心的方所,顧客平均滯留時間達到1.2小時。

記者手記

那些投身書店的年輕人

為了完成這組稿件,記者走訪了大大小小多家書店。這些書店的美,自然是令人賞心悅目,書店的幾位元年輕人,也給記者留下深刻印象。

孫暢從中國傳媒大學畢業後,在中央電視臺8套工作過2年,然後去往英國名校萊斯特大學,攻讀全球傳播專業碩士學位。學成歸國回到家鄉,在成都一家藝術美學雜誌工作沒多久,她就被方所的招聘廣告吸引,成為方所一員。

“這是我最滿意的一份工作!”在孫暢眼裡,方所是一個特別的地方,溫暖、包容,給了她足夠的個人成長空間。“每天早上走進方所,這樣的環境氛圍,可以讓人的心一下子變得沉靜起來。到辦公室的第一件事,通常是打開電腦郵箱,處理來自四面八方的郵件。每週要組織兩三場活動,最多的一周達到5場。”孫暢覺得這份工作富有挑戰,忙並充實著、累並痛快著。

原來,方所成都店這些年舉辦的數百場活動,都出自孫暢所在部門的5個年輕人之手。這些跨界講座活動,內容豐富,涵蓋當代藝術、設計、建築、時尚、電影、音樂、文學、歷史等文化領域,邀請到國內外許多文化界代表人物前來開講座、做交流,引起巨大反響。

文軒Books九方店店長陳勇,踏實、幹練,30歲出頭的他,已具有豐富的職場經歷。“大學學的經濟管理,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大型連鎖房屋仲介公司,很快就做到門店經理,雖說收入也不錯,但那不是我理想的事業。”陳勇說,離開房屋仲介公司,他去了肯德基,一干就是5年,在這個被稱為連鎖行業黃埔軍校的外企學到很多東西。之後,他成為言幾又凱德天府店負責人,獨當一面,積累了豐富的大型實體書店管理經驗。

“我很感激新華文軒領導給我的信任和支持。”陳勇說,他帶領著一支以90後為主的年輕團隊,近百名員工,大家肯學肯幹、創新能力強,目前文軒Books九方店的運行情況良好,九方購物中心也因此成為全國獨一無二的一家以閱讀為主題的商場。

除了方所等大型書店,成都的大街小巷還藏著一些特色分明的小書屋,如寬巷子的見山書局、蜀華街上的葆光書店等。在離春熙路不遠的下東大街義學巷,有一家叫“琦竻”的24小時不打烊書店,與眾不同。木質窗戶、老式收音機、風琴、80年代人們最愛的牡丹電視機、雪花冰箱……濃郁的懷舊風格,把人帶回從前的舊時光。

這是兩個年輕人一拍即合的產物,店名“琦竻”就是取自兩人的名字。肖琦,成都本地人,一位年輕的室內設計師;羅竻來自深圳,重慶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畢業,做過6年服裝生意。平時,這個小書店裡裡外外主要由羅竻打理。

“小時候家裡經濟條件不太好,我喜歡看書,和不少朋友一樣,有過一段‘混書店’的日子。”羅竻說,“生意場上的一些做法,讓我心累,尋思著開個小書店,為和我們當年一樣想找個地方安靜讀書的年輕人提供一些方便。”現在,每天都有不少人來琦竻看書、做筆記,清風雅靜中,只聽得到翻書頁的聲音,夜色中一屋溫暖的燈光,為這個繁華都市增添了一抹寧靜的亮色。

關於書店你應該知道的

2016年6月,由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11部門聯合出臺了《關於支援實體書店發展的指導意見》,2017年5月,在紀念新華書店成立80周年座談會上,時任中宣部部長劉奇葆要求“擦亮新華書店品牌,做強出版發行主管道”。在四川,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實體書店建設和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四川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甘霖向四川新華發行集團和新華文軒做出了振興實體書店,“打好出版社九張牌、新華書店一張網”的重要指示。四川是全國率先發佈“全民閱讀‘十三五’規劃”的省份之一,還打造了“書香天府,全民閱讀”的著名品牌。黨和政府的關心和支援,讓實體書店有了發展的底氣和動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