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國家寶藏》為何一夜刷屏?看過才懂:這才是最該追的綜藝啊!

最近朋友圈被《國家寶藏》給刷屏了。

也許很多人跟小編一樣, 乍看這個名字的時候, 首先想到的是一本正經的紀錄片。 幸虧朋友圈不厭其煩地推薦, 才讓小編沒有錯過這個好看得不像實力派的綜藝。

豆瓣評分已從9.3升至9.5

一開場, 就被深深地吸引了

看這高大上的舞臺效果

感覺經費在燃燒

無論是燈光還是背景音樂,

都讓人感到熱血沸騰。

大氣, 磅礴。

節目由“鐵齒銅牙”講解員——

張國立老師主持。

開場, 張國立老師說:

“我們是一個年輕的節目,

有多年輕?

上下五千年。 ”

那一刻, 你們心中是否能感受

到一股由心底而起的驕傲與自豪?

那一刻, 小編好像看到了

五千年的時光從我身邊飛速流逝,

深厚的、磅礴的、

自信的、堅韌的……

一股股豪情蓬發,

讓小編深深地為之感動。

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底蘊。

《國家寶藏》到底是怎樣的一個節目呐?

小編帶你來看看。

以“故宮看門人”單霽翔院長為首的

9大博物院院長坐鎮點評,

李晨、王凱、梁家輝等

27位明星守護人以小劇場的形式,

傾情講述27件“大國重器”的前世故事,

隨後邀約國寶的守護人講訴它們的今生故事。

可謂脈脈相承,

向我們傳達工藝、歷史、傳承的理念。

中國的國寶也“活起來”了, 有人說,

這就是中國版的“博物館奇妙夜”。

01

國寶不僅僅是傳承

當《千里江山圖》徐徐展開時, 相信很多人都發出了驚歎的聲音。

山河壯麗, 咫尺千里, 色彩明亮, 又極其細膩。

“鼎盛王朝, 就該海納百川”

王凱演繹的乾隆和瓷母的故事, 承包了整期節目的笑點。 裡面的瓷母集齊了從宋代到清代17種最具代表性的釉彩。 從外觀來看, 大瓶顯得有點浮誇, “農家樂審美”。

各種釉彩大瓶

但劇中王凱說:就是要過!就是要花!就是要炫!

“我就是在炫,我炫的是景德鎮的匠人,炫的是大清的盛世!鼎盛王朝,就該海納百川!”

是的,炫麗的背後是物質的豐富,文化的繁榮,以及工藝的高超,是國家的強盛與自信。

第三件寶物,幾塊灰溜溜的大石頭,其貌不揚,卻有著重大的歷史文化意義。

石鼓

石鼓的明星守護人是梁家輝,雖然說話帶著滿滿的港味,但他儒雅的氣質和極有實力的演技,非但沒有出戲,還讓人覺得驚豔。

如梁家輝所說:“就因為這石鼓上留下來的,是祖宗給後世子孫的漢字。香港和陝西距離很遠,陝西話和粵語的差別也很大,但是呢,我們能夠彼此理解,彼此認識,就因為漢字是中國人的精神,是中國人的根,是它把千千萬萬的中國人緊緊連接在一起。”

02

對國寶每個人都應該尊敬

“對話歲月,萬語千言,

歷史這本書,我們一起慢慢翻;

一眼千年,光陰似箭,

守護的故事裡,已過滄海桑田;

再多溢美之詞都顯得蒼白。”

開啟每一個博物館的故事,

串聯每一個守護人的講述,

點燃修復歷史記憶的火種,

扛起延續中華文明的旌旗。

很多人表示聽哭了,

任何語言都無法表達畫面和音樂

帶給我們的驚豔和震撼。

在《國家寶藏》的開播儀式上,

張國立還爆了好友王剛的料:

王剛守護的是曾侯乙編鐘,

在節目拍攝現場王剛跟我說,

他第一眼看到曾侯乙編鐘時大氣都不敢喘,

恭敬地鞠了個躬,

然後脫了鞋幾乎是爬進去的。

我們每個人在國寶面前,

都有著發自內心的尊敬。

03

讓國寶活起來

有人說節目會不會太大眾,顯得不正經,裡面的內容也沒有深入研究,淺嘗輒止。

但正如張國立老師所說:“讓國寶活起來”,要先讓大家喜歡上文物,改變人們腦海中那個高高在上的印象。

它們從來不是塵封的古董

通過節目,讓更多的人瞭解文物,對於文物的傳承也是極好的。

正如去年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在網上熱播後,很多年輕人自發去故宮做志願者,願意跟隨大師學習,傳承即將消失的傳統技藝。

用《國家寶藏》製片人、總導演于蕾的這段話來總結:

我們很榮幸,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一次把文博領域跟大眾娛樂、綜藝形態結合在一起。

我們希望能讓更多的人走進博物館,更希望大眾能意識到——文物與我們血脈相連。

我們希望看完節目的你,會有一種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真正的弘揚優秀傳統。

每一件文物的真正價值,不是它值多少錢,而是它背後的人文精神、民族性格,以及它所代表的我們整個民族的歷史進程。

節目播出之後,很多國人都為自己能夠瞭解國寶的過去和現在,而感到驕傲自豪,大家都想走進博物館。

這就是《國家寶藏》最大的成功。

它們從來不是塵封的古董,

它們有傳奇的前世今生,

它們是活在民族血液中的基因密碼,

記錄著我們的過去,

也昭示我們的未來,

每一個人都可以是國寶守護者,

每一件國寶都是活著的傳承。

讓我們一起,

把最美好的留給未來的孩子們。

各種釉彩大瓶

但劇中王凱說:就是要過!就是要花!就是要炫!

“我就是在炫,我炫的是景德鎮的匠人,炫的是大清的盛世!鼎盛王朝,就該海納百川!”

是的,炫麗的背後是物質的豐富,文化的繁榮,以及工藝的高超,是國家的強盛與自信。

第三件寶物,幾塊灰溜溜的大石頭,其貌不揚,卻有著重大的歷史文化意義。

石鼓

石鼓的明星守護人是梁家輝,雖然說話帶著滿滿的港味,但他儒雅的氣質和極有實力的演技,非但沒有出戲,還讓人覺得驚豔。

如梁家輝所說:“就因為這石鼓上留下來的,是祖宗給後世子孫的漢字。香港和陝西距離很遠,陝西話和粵語的差別也很大,但是呢,我們能夠彼此理解,彼此認識,就因為漢字是中國人的精神,是中國人的根,是它把千千萬萬的中國人緊緊連接在一起。”

02

對國寶每個人都應該尊敬

“對話歲月,萬語千言,

歷史這本書,我們一起慢慢翻;

一眼千年,光陰似箭,

守護的故事裡,已過滄海桑田;

再多溢美之詞都顯得蒼白。”

開啟每一個博物館的故事,

串聯每一個守護人的講述,

點燃修復歷史記憶的火種,

扛起延續中華文明的旌旗。

很多人表示聽哭了,

任何語言都無法表達畫面和音樂

帶給我們的驚豔和震撼。

在《國家寶藏》的開播儀式上,

張國立還爆了好友王剛的料:

王剛守護的是曾侯乙編鐘,

在節目拍攝現場王剛跟我說,

他第一眼看到曾侯乙編鐘時大氣都不敢喘,

恭敬地鞠了個躬,

然後脫了鞋幾乎是爬進去的。

我們每個人在國寶面前,

都有著發自內心的尊敬。

03

讓國寶活起來

有人說節目會不會太大眾,顯得不正經,裡面的內容也沒有深入研究,淺嘗輒止。

但正如張國立老師所說:“讓國寶活起來”,要先讓大家喜歡上文物,改變人們腦海中那個高高在上的印象。

它們從來不是塵封的古董

通過節目,讓更多的人瞭解文物,對於文物的傳承也是極好的。

正如去年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在網上熱播後,很多年輕人自發去故宮做志願者,願意跟隨大師學習,傳承即將消失的傳統技藝。

用《國家寶藏》製片人、總導演于蕾的這段話來總結:

我們很榮幸,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一次把文博領域跟大眾娛樂、綜藝形態結合在一起。

我們希望能讓更多的人走進博物館,更希望大眾能意識到——文物與我們血脈相連。

我們希望看完節目的你,會有一種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真正的弘揚優秀傳統。

每一件文物的真正價值,不是它值多少錢,而是它背後的人文精神、民族性格,以及它所代表的我們整個民族的歷史進程。

節目播出之後,很多國人都為自己能夠瞭解國寶的過去和現在,而感到驕傲自豪,大家都想走進博物館。

這就是《國家寶藏》最大的成功。

它們從來不是塵封的古董,

它們有傳奇的前世今生,

它們是活在民族血液中的基因密碼,

記錄著我們的過去,

也昭示我們的未來,

每一個人都可以是國寶守護者,

每一件國寶都是活著的傳承。

讓我們一起,

把最美好的留給未來的孩子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