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被匈奴扣押19年,始終心向大漢,該如何評價蘇武?

文|史弟

西元前100年, 劉徹派蘇武出使匈奴, 表達對且鞮侯單于甘願做小弟的嘉獎。

換句話說, 蘇武出使匈奴本是一樁好事, 按理說不存在什麼風險, 奈何從蘇武告別長安的那一刻起, 一曲可歌可泣、流傳千古的悲歌, 就此譜下。

說起來蘇武比竇娥還冤。

當蘇武到達匈奴, 面見單于之後, 一切交接手續、外交儀式都沒有問題。

問題在於單于內部, 一個叫緱王和一個叫虞常的人, 想把一個叫衛律的大漢奸給幹掉, 然後再挾持單于的母親, 重新回歸漢朝懷抱。

而為了讓自己的功績能夠得到劉徹的常識, 他們兩人找到了蘇武的一個叫張勝的副手,

只因他們之間是故交, 將此事和盤托出。

張勝答應了, 卻沒有告訴蘇武。

陰謀當然是失敗了, 緱王戰死, 虞常被抓, 一無所知的蘇武, 厄運由此開始。

在且鞮侯單于和衛律看來, 緱王和虞常謀反, 以蘇武為首的這些使團絕對脫不了關係, 甚至就是劉徹的一個陰謀。

蘇武也知道自己有口說不清、難以脫身, 為了避免白受罪, 有損國家榮譽, 第一時間想到了自殺。

真正讓蘇武絕望的是衛律的勸降, 說虞常已經承認是漢朝代表團的指使, 希望蘇武能夠向自己學習, 不要再做一個小小的漢使, 趕快投靠單于的懷抱, 立馬就會擁有一片草原和一群牛羊。

對於衛律的蠱惑, 蘇武說了一句話之後就給自己來了一刀:屈節辱命,

雖生, 何面目以歸漢?

單于看到蘇武這麼有氣節, 心中也不免生出一絲敬意, 但更多的是一種征服的心理, 他相信人終歸是有弱點的, 蘇武也不例外。

可惜, 單于小看了蘇武。 死了一次的蘇武, 已經想通了, 既然死神都拒絕我, 那我一定要活著回到漢朝。

面對死亡的威脅, 蘇武反而大聲呵斥:如果匈奴不怕死, 要跟漢朝鬥氣, 那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 匈奴之末日將因我而起。

蘇武為何會說出這番話?只因在於, 曾經, 南越殺漢使, 劉徹一怒, 血流千里, 直接將南越化成九個郡;大宛殺漢使, 宛王的屍首被砍掉, 頭顱懸掛于長安北門;朝鮮殺漢使, 朝鮮被屠, 夷為四郡。

且鞮侯單于聽到蘇武的話, 立馬就來氣了,

竟然如此貶低我匈奴, 是可忍孰不可忍, 乾脆把蘇武丟到一個暗無天日的地窖裡, 沒吃沒喝, 等你蘇武來跪著求我。

數天過去了, 蘇武猶如已經餓死一般, 沒有哼一聲, 也沒有求一聲。

就在大家以為蘇武真的已經餓死的時候, 才發現蘇武還活著, 他之所以能夠活下來, 吃的是羊毛和雪水。 羊毛是自己皮衣上面的, 雪水則是天上降下來的。

連老天都捨不得讓蘇武死, 可且鞮侯單于偏偏不信這個邪, 他把蘇武流放到北海(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 一說甘肅民勤), 讓蘇武拿著漢朝符節去牧羊, 並說, 等哪知公羊能夠擠出奶水, 我就放你回去。

公羊是擠不出奶水的, 就像公雞是下不了蛋, 男人生不了孩子一樣。

時光飛逝, 轉眼之間就是十九年,

不知道這十九年蘇武是如何生存下來的, 每天會想些什麼, 但他終歸生存了下來。

在這十九年裡, 且鞮侯單于死了, 劉徹也死了。 恰逢匈奴內亂, 無力再跟漢朝打仗, 此時即位的漢昭帝派出使者, 要求匈奴放回蘇武等人。 可匈奴騙使者說蘇武已死。

第二次, 漢昭帝又派出使者, 花錢瞭解內情之後, 向匈奴單于編了個故事, 說:“我們皇上在上林園射下了一隻大雁, 大雁的腳上拴著一條綢子, 是蘇武親筆寫的一封信。 他說他在北海放羊。 您怎麼可以騙人呢?”

單于聽了嚇了一大跳, 說:“蘇武的忠義感動飛鳥了!”他向使者道歉, 答應一定送回蘇武。

該如何評價矢志不渝、雖九死而不悔蘇武的這種氣節?想到魯迅先生的一句話,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

就有埋頭苦幹的人, 就有拼命硬幹的人, 就有為民請命的人, 就有捨身求法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