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沈樹鏞與晚清印人交遊考略——以碑帖鑒藏印為中心

沈樹鏞與晚清印人交遊考略——以碑帖鑒藏印為中心

文 / 桑椹

沈樹鏞(一八三二─一八七三), 字均初, 一字韻初, 號鄭齋, 齋號漢石經室、寶董室、靈壽花館、校經廬等, 松江府川沙城廂(今上海浦東新區川沙鎮)人。 咸豐九年(一八五九)舉人, 官至內閣中書。 先世商, 至沈樹鏞則以收藏名世, 著有《漢石經室金石跋尾》《書畫心賞日錄》《補寰宇訪碑錄》(與趙之謙合撰)等。

沈樹鏞是晚清最有影響的碑帖收藏家之一。 光緒七年(一八八一), 楊守敬在與日本書家日下部鳴鶴的筆談中, 談到當時中國的“好古家”時說:“碑第一則南匯沈樹鏞。

”吳大澂在為沈樹鏞遺稿《漢石經室金石跋尾》所作序中也說:“數十年來, 大江以南言金石之學者, 前有嘉興張叔未, 後有川沙沈韻初, 收藏之精, 且富甲海內, 尤非張氏清儀閣比。 ”可見, 沈樹鏞在晚清碑帖收藏界的執牛耳地位, 是得到普遍公認的。

上海圖書館藏有《鄭齋金石題跋記》一卷, 由潘承厚、吳湖帆在《漢石經室金石跋尾》原稿基礎上增輯而成, 共著錄秦漢魏南北朝碑刻拓本八十四種, 隋唐及以後拓本二十種, 帖十四種, 這無疑只是沈樹鏞全部碑帖收藏中的一小部分。 從他生前幾筆較大規模的碑帖購入來看, 沈氏收藏的碑帖總數應該十分可觀。 例如, 他收藏的劉喜海舊藏拓本即多達五千多種, 僅同治五年(一八六六)三月,

即一次性從劉氏後人處購得周秦至宋元以及朝鮮石刻拓本三千種。

楊買山地刻石 浙江省博物館藏

沈樹鏞的碑帖收藏不僅數量大, 而且精品多, 尤多宋明舊拓, 不少系海內孤本。 就筆者聞見所及, 目前海內外公私收藏的沈氏舊藏善本碑帖有:初拓《裴岑紀功碑》、明拓《鄭固碑》、初拓《王稚子雙闕》、明拓《尹宙碑》、宋拓《熹平石經》、明拓《廣武將軍碑》(以上故宮博物院藏), 明末清初拓《孔彪碑》、明拓《張猛龍碑》、初拓《董美人墓誌》(以上中國國家圖書館藏), 初拓《修梵石室志銘》、舊拓《狄梁公碑》(以上北京大學圖書館藏), 明拓《天發神讖碑》(北京市文物公司藏), 明拓“因”字未損最舊本《曹全碑》、明拓《中嶽嵩高靈廟碑》、明拓《常醜奴墓誌》(以上上海博物館藏),

《沙南侯獲刻石》原石拓本、宋拓孤本《許真人井銘》、清初拓《水牛山文殊般若經碑》、明初拓《龍藏寺碑》、宋拓“四歐堂”本《化度寺碑》、宋拓《李思訓碑》、宋拓大字《麻姑仙壇記》(以上上海圖書館藏), 宋拓《太室石闕銘》(上海圖書公司藏)、《楊買山記》原石拓本(浙江省博物館藏)、原石出土初拓本《王居士磚塔銘》、宋拓《張從申書茅山李玄靜碑》(日本東京台東區立書道博物館藏)、宋拓《王洪範碑》(日本東京三井紀念美術館藏)、舊拓《楊大眼造像》(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元明間拓《禮器碑》(美國翁萬戈藏)、水拓本《瘞鶴銘》(美國安思遠藏)、宋拓《王子晉碑》(西泠印社二〇一二年秋季拍賣會拍品)、舊拓《劉熊碑》(朵雲軒二〇一三年春季拍賣會拍品)等。

初拓“因”字未損本《曹全碑》 上海博物館藏

此外, 民國年間各大出版機構影印的碑帖中, 也不乏有出自沈氏舊藏者, 如藝苑真賞社《漢王稚子二闕》《漢景君銘》《漢孔宙碑》《漢白石神君碑》《齊文殊般若經》, 有正書局《吳天發神讖碑》《初拓鄭文公碑》《隋熒澤令常醜奴墓誌》《隋上方寺塔盤遺刻》, 文明書局《明拓衡方碑》、寶霞印社《東魏李仲璿修孔廟碑》等, 可惜這些印本的底本目前大都已下落不明。

沈樹鏞英年早逝, 去世時年僅四十一歲, 他的收藏生涯其實並不長, 而能在短短的十餘年間, 一躍成為晚清首屈一指的碑帖收藏大家, 可以說是投入了巨大的財力、精力和熱情。

沈樹鏞致魏稼孫信劄

沈樹鏞在致好友魏稼孫的信中, 曾如此形容自己每聞有佳本出售時的心情:“心膽刻刻提起,

至極著想時, 如場前等榜一式。 ”

每遇善本, 他往往不惜代價:

“弟近況窘甚, 每購佳拓, 必須變賣字畫套帖, 而出價不吝, 所以外人見之如出兩手, 背謬處甚多, 自知之而不能改, 亦癖好太過之故也。 ”

“前年已向親戚轉貸, 然仍要買物, 實在無錢, 只得將字畫賣去, 可憐可歎!”

同治二年, 購得黃易舊藏宋拓漢《熹平石經》, 即耗資二百金, 以至好友趙之謙也不由感歎道:“價可謂大矣。 ”又如同治五年, 購入劉燕庭舊藏碑帖三千種, 不得已, 只好“售去惲王卷冊, 籌款償之”。

沈樹鏞本人的生活經歷其實頗為坎坷。 一方面科場屢屢失意, 短短幾年之內, 又接連遭受喪偶、連失二子的人生大悲劇。 在給魏稼孫的信中, 有多處袒露心扉, 言及自己當時心境之淒苦:

“每一轉念,幾無生人之樂矣!然遭此境遇,時運所迫,若竟日悶坐,可以成病,所以廠肆仍時往搜求,聊以排遣耳。

“弟近來心境愈劣,而金石之志愈堅。然求拓本竟不能得,唯自問北朝碑刻搜羅不少,非久居北地不能也。”

可以說,訪碑、藏碑、讀碑,已成為他的全部精神寄託,而沈樹鏞的個人際遇,也正是晚清不少酷嗜金石的學者、藏家內心感情世界的一個縮影。

在珍愛的善本碑帖上,鈐蓋上由名家篆刻的收藏印鑒,無疑是每個收藏家夢寐以求的書齋雅事。從傳世沈樹鏞舊藏碑帖上鈐蓋的印章統計,其日常使用的鑒藏印數量至少在一百方以上。上海博物館編《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著錄了其中的二十六方,盧輔聖主編《近現代書畫家款印綜匯》收錄三十四方,顯然還遠不能反映其鑒藏印的全部。

沈樹鏞的鑒藏印,多為當時名家篆刻,趙之謙所刻尤多,此外如吳熙載、錢松、胡震、徐三庚等,也都系一代印壇鉅子。本文擬以印章為線索,結合相關信劄等文獻史料,對沈樹鏞與晚清印人的交往情況略作探討。

(一)吳熙載

吳熙載(一七九九—一八七〇),是繼鄧石如之後,“皖派”最重量級的人物。他比趙之謙大三十歲,比沈樹鏞大三十三歲,雖長年僻居泰州,但聲名遠播。在同治初年的印壇,吳熙載的地位非同尋常,被視為鄧石如篆刻的正脈傳人,當時的印人多以“魯殿靈光”視之。同治二年(一八六三)秋,魏稼孫自閩赴京途中,曾過泰州,拜會吳熙載,此行也受了好友趙之謙、沈樹鏞的請托。趙之謙請吳熙載為《二金蝶堂印譜》作序,而沈樹鏞則請其刻印並書寫“鄭齋”匾額。魏稼孫臨別前,還特意鈐蓋了吳氏印稿二部,一冊自存,另一冊則贈送給了沈樹鏞。同治三年(一八六四)三月十四日,沈樹鏞在致魏稼孫的信中,對此表示感謝:“讓翁書額……六面銅印又拓本一一領到,費神感感……讓翁字篆隸固不必言,楷法實有古拙之趣,傾倒之至,擬再求之。”

然而,他“擬再求之”的想法,似乎未能如願,兩人之間後續的交往並不愉快。吳熙載年老昏愧,往往收到來信甚至潤筆,也不回復,終於引起沈樹鏞的不滿。一年以後,在給魏稼孫的信中,沈樹鏞抱怨道:“吳熙載其人可惡至極!弟去年求書,送伊拓本及潤筆並信,至今杳然,所以揚州人多痛駡之不誣也。”

吳熙載刻贈沈樹鏞的印章原石,僅見二方:一方上海博物館藏“沈樹鏞印”壽山石白文印,另一方方節庵舊藏白文“鄭齋藏本”煨石印。

(二)錢松 胡震

錢松(一八一八—一八六〇)作為“西泠八家”之殿軍,摒棄了浙派末流一味切刀之陋習,其用刀披削兼施,輕淺取勢,線條頓挫起伏,古厚生澀,尤為趙之謙所推重。傳世錢松刻贈沈樹鏞的印章原石僅見二方:一方“沈樹鏞”青田石白文印,今藏上海博物館;另一方“韻初”壽山石朱文印,曾出現于西泠印社二〇〇九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上。

此外,錢松曾為沈樹鏞刻過“寶董室”一印,後歸吳湖帆,今不知所在。寶董室這一齋號,源于沈家舊藏董源《夏山圖卷》。上海圖書館藏吳湖帆舊藏《董美人墓誌》及《宋拓皇甫誕碑》拓本冊上均鈐有此印。《董美人墓誌》冊後有吳湖帆題跋:

“先外祖韻初沈公藏董北苑《夏山圖》卷及《溪山行旅圖》軸,遂以寶董名其室,仁和錢叔蓋(松)為之制印,歲戊午,余得董文敏臨摹魏晉隋唐宋元書真跡十卷,表史沈君湘之因二圖已歸他姓,即以寶董小印貽余,距錢氏刻在己未適六十年矣。昔之所寶北苑者易寶香光矣。丁卯又得此志,不啻與董有前緣雲。湖帆又識。”

據吳氏題跋可知,拓本上“寶董室”這方印脫,即為錢松刻贈沈樹鏞者。錢松刻印時間在咸豐九年(一八五九),是年九月,沈樹鏞赴杭州參加鄉試,隨身就攜帶有《夏山圖卷》,曾請戴熙題跋。錢松此時也居杭城,故此印有可能是在觀賞董源畫卷之後,應沈樹鏞之請求而刻。此印傳世諸種錢松印譜中均未見著錄,也可謂錢松篆刻研究上一個新發現。

除了錢松外,胡震、趙之謙等也都曾為沈樹鏞刻過“寶董室”印。

胡震(一八一七—一八六二)與錢松相交甚契,印風也深受錢松影響,故後世以“錢胡”並稱之。胡震不輕為人作書、刻印,作品流傳較少。傳世胡震為沈樹鏞所刻印章見有三方,其中“寶董室”白文、朱文印各一方,另有一方“韻初所得金石文字”白文印,刻于咸豐十一年(一八六一)。胡震曾刻有一方“曾經滄海”自用印,邊款雲:“咸豐十有一年五月十七日,由四明杭海至滬,刻此記之,鼻山。”張鳴珂《張遷碑》題跋中也提到:

“咸豐辛酉(一八六一),避亂滬上,沈均初同年介予乞胡鼻山人書宋拓《張遷碑》箋。是冬,川沙寇警,均初迻書,雲藏弆珍玩,盡皆散失,唯《張遷碑》無恙。”

由此推測,兩人始有交往,應在咸豐十一年前後,次年胡震即病故,因此,兩人實際交往時間並不長。

日本《書道》雜誌曾發表過一封胡震致沈樹鏞信劄,此信應書於兩人相識之初,現將全信抄錄如下:

“均初先生閣下。鄙人往來滬瀆,已七年矣。所逆名流詞章之士居多,間有一二講石墨者,皆從事剔括,誠不知書法源流也。丙辰歲(咸豐六年,一八五六),王君茝卿述及先生酷好收藏,私心竊冀一見得廣見識,奈茝卿雖篆學囿於翻板,與之討論格不相入,此公疏遠,介紹無人,是以一面之緣,慳至今日。雖然人之相知,貴相知心,有同處一室而視同隔膜者,有相去千里而通以夢寐者,交之淺深,果不系乎見與不見也。

“去月黃君受益,陡然問及拙刻潤數,鄙人少時留有此癖,道光己酉,獲交故友錢叔蓋,始知摹印一道,不必從事於刀,留心金石文字,方得入漢人之室。見其印存,手無所措,是故己酉以來,手生荊棘矣。受翁問及,姑妄言一數目,竊以為價大則應酬必少,無非杜絕之意耳,豈知先生意有嗜痂之癖,且惠潤過多,卻之似矯,受之近貪,直令無地自容也。金石著錄,鄙人卻有管見,妄參末議,未免推倒前賢,既承下問,敢不縷縷。即希裁削。敬請著安。不具。小弟胡震頓首。”

沈樹鏞通過友人介紹,向胡震求印,兩人得以正式結識。因沈氏奉上的潤筆較為豐厚,胡震回此信以示答謝。胡震不僅工篆刻,本人碑帖收藏也十分豐富。兩人同嗜漢碑,對書法淵流見地相近,故彼此有相見恨晚之感。《鄭齋金石題跋記》中著錄有《西狹頌》一種,系胡震舊藏。沈樹鏞在跋中,對這段舊誼頗為緬懷:“此彭尺木先生舊藏本,後為富陽胡鼻山所得,鼻山故後,篋中古刻皆為其滬上知交分散,此本不知何時流轉吳中。古人往矣,得此展閱,用證舊盟。”

(三)趙之謙

沈樹鏞長趙之謙三歲,兩人有同年之誼。咸豐九年(一八五九),因太平天國佔領南京,江南鄉試借闈杭州,沈樹鏞赴杭州應試,始與趙之謙相識。同治二年初(一八六六),趙之謙同胡澍同船自閩入京,參加會試,與四年前早已抵京的沈樹鏞再度相逢。是年八月,魏稼孫也從福建抵京,四人“皆嗜金石,奇賞疑析,晨夕無間”,成為莫逆之交。趙之謙同治二年九月所刻“績溪胡澍川沙沈樹鏞仁和魏錫曾會稽趙之謙同時審定印”,正是記錄了這段為後人津津樂道的風雅韻事。居京期間,趙之謙曾一度寄居沈宅,時間長達一年之久。從同治二年至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八月,趙之謙離京返浙,這三年間,可謂兩人交往最為密切的時期。從傳世有年款的印拓來看,趙之謙為沈樹鏞所刻印章,也大部分集中於這一時期。

現存趙之謙印作原石,總數大約在二百方左右,為沈樹鏞所刻即有三十余方。浙江桐鄉君匋藝術院收藏有其中二十九方,系錢君匋先生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在天津購得,西泠印社收藏有一方“靈壽華館”青田石朱文印,系張魯庵先生捐贈。這三十余方印章中,有年款的十一方,其中最早一方是同治二年八月所刻“沈樹鏞審定金石文字”青田石章。此外,無明確年款,但署悲庵款的有九方,署無悶款的有七方。因趙之謙同治元年(一八六二)後號悲庵,同治三年(一八六四)後更號無悶,故可大致框定上述印章的篆刻時間,署悲庵款的大致刻于同治二年前後,署無悶款的刻于同治三年至四年之間。

從印文內容看,以字型大小、名號、齋號印,以及金石審定、考藏印記居多,鮮見閒章。從篆刻風格看,有模仿古鏡銘者,如沈韻初收藏印(朱文)、沈氏吉金樂石(朱文)、壽如金石佳且好兮(朱文);擬六國古幣者,如鄭齋所藏(朱文);擬石鼓文者,如沈樹鏞印(白文);擬秦印者,如鄭齋(朱文);擬漢磚者,如鄭齋(朱文);擬漢銅器銘者,如沈韻初校金石刻之印(朱文);擬漢銅印者,如沈樹鏞(白文);學漢代石刻者,如靈壽花館(白文,學《褒斜道刻石》)、沈樹鏞同治紀元後所得(白文,學《祀三公山碑》);學浙派丁敬者,如韻初(朱文);學黃易者,如沈氏金石(白文),以及兼學浙皖兩派者,如樹鏞審定(白文)等,可謂風格多樣,氣象萬千。

在沈樹鏞的收藏印中,趙之謙所刻不僅數量最多,而且也是最精彩的部分,有些可謂趙氏的代表性作品,如趙之謙論印名句“取法在秦詔漢燈之間,為六百年來模印家立一門戶”,即出自同治二年十月為沈樹鏞所刻“松江沈樹鏞考藏印記”的邊款。以下有幾方印章,因與沈樹鏞得碑經歷直接相關,故特為拈出,略加討論。

⒈漢石經室

此印為青田石,朱文,印高七釐米,印面縱橫均二點九釐米,桐鄉君匋藝術院藏。款署:“小蓬萊閣漢石經殘字,聞尚在人間,韻初將求而得之,銘其室以俟。癸亥秋,悲庵刻。”“是歲除夜,韻初來告,已得石經。元日早起,亟走相賀,出此縱觀,歡喜如意,遂紀于石。”

此印刻于同治二年(一八六三)秋,用沖刀法,線條清新流利,風神駿爽,屬擬漢代鏡銘一路風格。“漢石經室”這一齋號,源自沈樹鏞同治二年所得宋拓漢《熹平石經》殘字。由趙之謙印章邊款知,沈氏用“漢石經室”命其齋號在前,而得碑卻在之後,也可想見當時心情之急迫。沈樹鏞藏有宋拓《熹平石經》殘石二種:一為黃易舊藏,一為孫承澤舊藏。孫承澤舊藏本今已下落不明,黃易舊藏本存《尚書》“盤庚篇”五行、《論語》“為政篇”八行、“堯曰篇”四行,凡一百二十七字,後經萬中立、劉鶚、端方、完顏衡永等諸家遞藏,今歸故宮博物院,此本或以為宋人重摹本。

趙之謙還曾刻過一方“如願”青田石朱文印,也與沈樹鏞得漢石經宋拓本有關。此印邊款雲:“韻初求《熹平石經》一年,風雨寒暑,幾忘寢食,除夜書來,知已得之,因依故事,刻石志賀。同治三年甲子元日,之謙記。”

若兩印邊款並觀,則得碑細節與刻印經過便更為豐富與清晰:同治二年初,沈樹鏞聞知此拓本下落,便開始訪求,時間前後長達一年之久,“風雨寒暑,幾忘寢食”,所曆辛苦,誠非外人所能身感。到了是年秋天,事情應已大致有了眉目,沈樹鏞便迫不及待欲以“漢石經室”名其齋,並請趙之謙先刻一印。至歲末,寶物才正式歸沈氏所有。除夕夜,趙之謙接到沈樹鏞來信,得知這一喜訊,正月初一一大早,便急忙趕赴沈宅觀賞,刻“如意”一印以志賀,又在先前所刻“漢石經室”印上補刻邊款二行。這兩方印章,也成為沈樹鏞此段訪碑經歷的最重要證物。

⒉韻初藏寶

此印為青田石,朱文,印高四點二釐米,印面縱橫均一點九釐米,桐鄉君匋藝術院藏。款署:舊藏宋硯一,後刻印,文曰:“仲臣藏寶”,蓋倒語也。韻初得元拓《劉熊碑》,至寶也,因為摹此,用正意矣。無悶記。

沈樹鏞舊藏《劉熊碑》拓本冊

此印是趙之謙為沈樹鏞所得《劉熊碑》拓本而刻。同治二年十二月,沈氏得《劉熊碑》於北京,此印署無悶款,故極有可能刻于同治三年初。

趙之謙在致沈樹鏞信中,對此印文字內容可謂反復推敲:

“‘墨緣’二字不古,不如易‘得寶’二字,《引船歌·紇囊得體》‘得體’猶言‘得寶’,唐人易之為《得寶歌》,見《唐詩紀事》。又,‘得體’二字或書‘得董’,或書‘得鞛’,皆同‘得寶’。前見楊氏有此印,不知彼用何書?想亦與此為一。自來金石家印文少講究,率以後世語刻入,故欲別立色目,非故為奇異也……楊氏不知古,或系度撰而暗合前人者,若不欲與之同,可易‘作寶’二字。《詩》‘以作爾寶’,然此‘寶’字是實字。或竟用‘永寶’亦可,或用‘藏寶’(曾見宋研上刻此二字),總不要‘墨緣’。此印文始于翁學士,非好與學士作難,實欲為漢碑迎合也。”

由此信可知,沈樹鏞起初所求印文中應有“墨緣”兩字,但趙之謙認為“不古”,建議改為“得寶”,或者“作寶”“永寶”,最終敲定用舊藏宋硯刻印中“藏寶”兩字。趙之謙是個自視甚高之人,對於朋友求印,往往不是一概應允,有時也會對印文內容、篆刻風格,甚至鈐印方式、位置等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如他對魏稼孫囑刻“悌孫”一印,便認為不如改成“悌堂”二字,此印今亦藏桐鄉君匋藝術院,可見,趙之謙的意見最後往往還是會被友人所採納。

沈樹鏞得《劉熊碑》拓本,“價尚不昂,卅金”,頗有點撿漏的味道。趙之謙歎為“奇寶”,定作原石拓,然實系據原碑下半截殘石拓本翻刻。此拓本後又經費念慈、端方、陳淮生等遞藏,民國年間中華書局有金屬版印本,內有趙之謙題簽及考釋,底本曾出現在二〇一三年朵雲軒春季拍賣會上,原拓本上即見鈐有“韻初藏寶”一印。趙之謙還為沈樹鏞雙鉤過天一閣舊藏宋拓《劉熊碑》,此本也有民國年間中華書局珂羅版印本流傳。

⒊鄭齋金石

此印為青田石,白文,印高四點八釐米,印面縱橫均一點九釐米,桐鄉君匋藝術院藏。款署:“北朝書無過滎陽鄭僖伯。韻初既得雲峰、大基兩山刻石全拓,乃以‘鄭’名齋,屬餘題額,並刻是印。同治二年十月,悲庵記。”

“鄭齋”是沈樹鏞最常用的齋號之一。趙之謙曾為其刻過“鄭齋”“鄭齋金石”“鄭齋藏本”“鄭齋考藏”“鄭齋金石文”“鄭齋所藏”等內容印章多方。沈樹鏞對鄭道昭石刻拓本的收藏熱情,與趙之謙的極力推崇不無關係。趙之謙曾譽鄭道昭為“漢以後第一人”,同治四年五月二十二日,他在致胡培系的信中說:“書學最小,然無師法,亦不能明。弟讀《藝舟雙楫》者五年,愈想愈不是,自來此間,見鄭僖伯所書碑,始悟卷鋒……”可以說,鄭氏石刻,既是趙之謙本人書風轉變的一大關鍵,也直接影響到其周圍金石好友圈收藏趣味的變化。民國年間,藝苑真賞社印行過一種趙之謙舊藏《鄭文公下碑》初拓本,碑額即為沈樹鏞饋贈,後有同治二年八月二日趙之謙題跋:“癸亥客京師,餘買得碑,沈均初買得額,因以畀餘,書此志喜。”同治五年,沈樹鏞在致魏稼孫的信中,提及歷年所得鄭道昭書石刻“將及卅種”。此外,有正書局石印出版的《初拓鄭文公碑》“頌”字未損本,也是沈樹鏞舊藏,由沈氏題簽知,為同治七年得於北京。

(四)朱志複

朱志複,生卒年不詳,字遂生、子澤,號減齋,齋號受福富昌鏡室,江蘇無錫人,趙之謙弟子。他本系伶人,擅小生,脫籍後,長期居沈樹鏞宅。朱志複在經濟上似不能自立,故趙之謙有“亦命使之然,人雖強悍,竟不能與命爭耶!”的感歎。沈樹鏞與他的關係十分密切,拓本題簽之類多仰仗其為之,在致魏稼孫的信中,有“但願永遠相依,則彼此得益”的話。朱志複從趙之謙學印,印風也與其師相近,尤工漢印。趙之謙曾評價這位弟子“天三人無,然其地位好在無須官樣,然即學成,又是天三人三而止。”沈樹鏞對其篆刻頗為賞識,在給魏稼孫的信中,多處提到“遂生刻印頗有進境”“遂生近來印學大進”。因此,朱志複為沈樹鏞本人所刻印章數量,理應不在少數,但目前存世印拓僅見一方 “鄭齋”朱文印,邊款雲:“遂生為鄭齋主人”,無具體年款。

朱志複還擅長傳拓,曾為趙之謙輯成《二金蝶堂癸亥以後印稿》一冊。此印譜的編纂顯然得到趙之謙本人的應允。趙之謙曾為朱志複刻過一方“遂生手拓”朱文印,邊款雲:“朱志複為余拓印,作此與之。”《二金蝶堂癸亥以後印稿》成書于同治四年夏,雖由朱志複負責拓印,但印譜最終得以刊行,實離不開沈樹鏞的促成之功。沈樹鏞致魏稼孫的信中,多處提到印譜拓制之不易:

“遂生集癸亥以後印譜甚精,唯一人獨任其事,成功尚遠耳。”

“遂生字學篆刻俱有進境,皆叔誘掖獎勸之力。印譜不能日日拓,天熱之後印沿易濕,不如冬天之乾淨。”

“叔久不刻字,遂生拓印尚無暇及此。弟意將已拓者湊成二十方,先訂一集,若有一方拓一方,未必不能也。”

“老印譜大約難拓矣!其癸亥以後遂生所集,弟看局面有廢棄之勢,因於月初逼將已拓者集成,計得二十余方,連款亦有三十余葉,用紙裱訂亦有一厚本,立求荄甫作序,弟自己作跋,刊刻刷成,居然告竣。此弟變通辦理之法,若如老兄所雲,必要齊全,連此二十余方亦作廢紙矣!現已為兄留出二部,有便即寄。全者只有六部,其餘有十方一部者,有十余方一部者,不論多少,總欲成之,然亦不過數部,因整紙印格,拓款實不易耳!”

浙江圖書館藏有《二金碟堂癸亥以後印稿》同治四年初印本一種,前有沈樹鏞、胡澍序,收錄趙之謙印章二十一方,應屬於以上信中提到的六部全本之一,彌足珍貴。

從此譜收錄印章來看,趙之謙自用名號印及閒章最多,有八方,此外刻給胡澍、朱志複的各有四方,而刻給沈樹鏞的僅見同治二年冬所刻“福德長壽”白文印一方。傳世有明確年款的趙之謙刻贈沈樹鏞的印作中,同治二年至同治四年間,計有十方,包括漢石經室(白文)、鄭齋金石(白文)、沈樹鏞同治紀元後所得(白文)、如願(朱文)等名作,但印譜中卻均未見收錄。這雖反映出拓制的倉促,誠如沈樹鏞信中所言,實乃“變通辦理之法”,但沈樹鏞作為印譜刊行的最主要促成者,收錄他本人藏印卻又如此之少,還是有點出乎意外,或許沈氏是有意有所保留也未可知。

值得注意的是,印譜中收錄的不少印章,顯然是從趙之謙處借拓來的,從趙之謙致沈樹鏞的信劄中,我們也可以找到某些蜘絲馬跡:

“早上劉子重來說‘井闌’字,大有兩持之意。現已決絕說之,令其取回奉上也。外,屏一幅,祈屬遂生為我蓋上一名印付來為要。”

“荄甫所藏拓本,祈囑遂生每紙用一同時審定印。能兄得空為之,更感。稼老忙極,故不之讬。”

因為弟子為自己拓制印譜的關係,趙之謙的不少自用印章,刻好後可能都暫放在朱志複處,而朱志複又長年寄住在沈宅,如果上述推測能夠成立的話,那麼,我們在沈樹鏞的某些私人信劄中,有時也會發現鈐蓋有趙之謙自用閒章,便不難理解了。例如,浙江省博物館藏同治三年(一八六四)三月十四日沈樹鏞致魏稼 孫的信劄末尾,即鈐蓋有趙之謙自用閒章“天道忌盈人貴知足”一印,此印刻于同治三年正月初七。趙之謙在致沈樹鏞的信中還曾提到:

“《劉碑》已炙研書成,凍不克舒暢作字,亦天道忌盈意也。奉去各印,請代鈐前後。‘天道’印用於末頁之末為要。”

由此可見,此印的確曾一度在沈樹鏞處。

(五)其他印人

徐三庚(一八二六—一八九〇),字辛谷,號金罍、井罍,自號金罍道人,浙江上虞人。徐三庚刻贈沈樹鏞印見有四方,其中上海博物館藏有二方:一“鄭齋所藏”壽山石朱文印,一“沈樹鏞印”青田石白文印,均刻于同治五年(一八六六)。

徐三庚無疑是與趙之謙齊名的晚清印壇巨匠,但因文獻及印章實物缺乏,兩人的具體交往情況不詳,只能暫付闕如。

蔣節(一八四四—一八八〇),字幼節,又節,號香葉,室名閒人是齋,上海人,諸生。工詩,善八分,精刻印,兼善花卉,曾受業于莫友芝,有《閑偍齋詩集》。上海博物館藏有蔣節刻贈沈樹鏞印章二方:一為“鄭齋”壽山石白文印,一為“沈樹鏞印”青田石白文印。

……

(本文作者系浙江省博物館研究館員)

節選自 《榮寶齋》2016-12 總第145期

言及自己當時心境之淒苦:

“每一轉念,幾無生人之樂矣!然遭此境遇,時運所迫,若竟日悶坐,可以成病,所以廠肆仍時往搜求,聊以排遣耳。

“弟近來心境愈劣,而金石之志愈堅。然求拓本竟不能得,唯自問北朝碑刻搜羅不少,非久居北地不能也。”

可以說,訪碑、藏碑、讀碑,已成為他的全部精神寄託,而沈樹鏞的個人際遇,也正是晚清不少酷嗜金石的學者、藏家內心感情世界的一個縮影。

在珍愛的善本碑帖上,鈐蓋上由名家篆刻的收藏印鑒,無疑是每個收藏家夢寐以求的書齋雅事。從傳世沈樹鏞舊藏碑帖上鈐蓋的印章統計,其日常使用的鑒藏印數量至少在一百方以上。上海博物館編《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著錄了其中的二十六方,盧輔聖主編《近現代書畫家款印綜匯》收錄三十四方,顯然還遠不能反映其鑒藏印的全部。

沈樹鏞的鑒藏印,多為當時名家篆刻,趙之謙所刻尤多,此外如吳熙載、錢松、胡震、徐三庚等,也都系一代印壇鉅子。本文擬以印章為線索,結合相關信劄等文獻史料,對沈樹鏞與晚清印人的交往情況略作探討。

(一)吳熙載

吳熙載(一七九九—一八七〇),是繼鄧石如之後,“皖派”最重量級的人物。他比趙之謙大三十歲,比沈樹鏞大三十三歲,雖長年僻居泰州,但聲名遠播。在同治初年的印壇,吳熙載的地位非同尋常,被視為鄧石如篆刻的正脈傳人,當時的印人多以“魯殿靈光”視之。同治二年(一八六三)秋,魏稼孫自閩赴京途中,曾過泰州,拜會吳熙載,此行也受了好友趙之謙、沈樹鏞的請托。趙之謙請吳熙載為《二金蝶堂印譜》作序,而沈樹鏞則請其刻印並書寫“鄭齋”匾額。魏稼孫臨別前,還特意鈐蓋了吳氏印稿二部,一冊自存,另一冊則贈送給了沈樹鏞。同治三年(一八六四)三月十四日,沈樹鏞在致魏稼孫的信中,對此表示感謝:“讓翁書額……六面銅印又拓本一一領到,費神感感……讓翁字篆隸固不必言,楷法實有古拙之趣,傾倒之至,擬再求之。”

然而,他“擬再求之”的想法,似乎未能如願,兩人之間後續的交往並不愉快。吳熙載年老昏愧,往往收到來信甚至潤筆,也不回復,終於引起沈樹鏞的不滿。一年以後,在給魏稼孫的信中,沈樹鏞抱怨道:“吳熙載其人可惡至極!弟去年求書,送伊拓本及潤筆並信,至今杳然,所以揚州人多痛駡之不誣也。”

吳熙載刻贈沈樹鏞的印章原石,僅見二方:一方上海博物館藏“沈樹鏞印”壽山石白文印,另一方方節庵舊藏白文“鄭齋藏本”煨石印。

(二)錢松 胡震

錢松(一八一八—一八六〇)作為“西泠八家”之殿軍,摒棄了浙派末流一味切刀之陋習,其用刀披削兼施,輕淺取勢,線條頓挫起伏,古厚生澀,尤為趙之謙所推重。傳世錢松刻贈沈樹鏞的印章原石僅見二方:一方“沈樹鏞”青田石白文印,今藏上海博物館;另一方“韻初”壽山石朱文印,曾出現于西泠印社二〇〇九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上。

此外,錢松曾為沈樹鏞刻過“寶董室”一印,後歸吳湖帆,今不知所在。寶董室這一齋號,源于沈家舊藏董源《夏山圖卷》。上海圖書館藏吳湖帆舊藏《董美人墓誌》及《宋拓皇甫誕碑》拓本冊上均鈐有此印。《董美人墓誌》冊後有吳湖帆題跋:

“先外祖韻初沈公藏董北苑《夏山圖》卷及《溪山行旅圖》軸,遂以寶董名其室,仁和錢叔蓋(松)為之制印,歲戊午,余得董文敏臨摹魏晉隋唐宋元書真跡十卷,表史沈君湘之因二圖已歸他姓,即以寶董小印貽余,距錢氏刻在己未適六十年矣。昔之所寶北苑者易寶香光矣。丁卯又得此志,不啻與董有前緣雲。湖帆又識。”

據吳氏題跋可知,拓本上“寶董室”這方印脫,即為錢松刻贈沈樹鏞者。錢松刻印時間在咸豐九年(一八五九),是年九月,沈樹鏞赴杭州參加鄉試,隨身就攜帶有《夏山圖卷》,曾請戴熙題跋。錢松此時也居杭城,故此印有可能是在觀賞董源畫卷之後,應沈樹鏞之請求而刻。此印傳世諸種錢松印譜中均未見著錄,也可謂錢松篆刻研究上一個新發現。

除了錢松外,胡震、趙之謙等也都曾為沈樹鏞刻過“寶董室”印。

胡震(一八一七—一八六二)與錢松相交甚契,印風也深受錢松影響,故後世以“錢胡”並稱之。胡震不輕為人作書、刻印,作品流傳較少。傳世胡震為沈樹鏞所刻印章見有三方,其中“寶董室”白文、朱文印各一方,另有一方“韻初所得金石文字”白文印,刻于咸豐十一年(一八六一)。胡震曾刻有一方“曾經滄海”自用印,邊款雲:“咸豐十有一年五月十七日,由四明杭海至滬,刻此記之,鼻山。”張鳴珂《張遷碑》題跋中也提到:

“咸豐辛酉(一八六一),避亂滬上,沈均初同年介予乞胡鼻山人書宋拓《張遷碑》箋。是冬,川沙寇警,均初迻書,雲藏弆珍玩,盡皆散失,唯《張遷碑》無恙。”

由此推測,兩人始有交往,應在咸豐十一年前後,次年胡震即病故,因此,兩人實際交往時間並不長。

日本《書道》雜誌曾發表過一封胡震致沈樹鏞信劄,此信應書於兩人相識之初,現將全信抄錄如下:

“均初先生閣下。鄙人往來滬瀆,已七年矣。所逆名流詞章之士居多,間有一二講石墨者,皆從事剔括,誠不知書法源流也。丙辰歲(咸豐六年,一八五六),王君茝卿述及先生酷好收藏,私心竊冀一見得廣見識,奈茝卿雖篆學囿於翻板,與之討論格不相入,此公疏遠,介紹無人,是以一面之緣,慳至今日。雖然人之相知,貴相知心,有同處一室而視同隔膜者,有相去千里而通以夢寐者,交之淺深,果不系乎見與不見也。

“去月黃君受益,陡然問及拙刻潤數,鄙人少時留有此癖,道光己酉,獲交故友錢叔蓋,始知摹印一道,不必從事於刀,留心金石文字,方得入漢人之室。見其印存,手無所措,是故己酉以來,手生荊棘矣。受翁問及,姑妄言一數目,竊以為價大則應酬必少,無非杜絕之意耳,豈知先生意有嗜痂之癖,且惠潤過多,卻之似矯,受之近貪,直令無地自容也。金石著錄,鄙人卻有管見,妄參末議,未免推倒前賢,既承下問,敢不縷縷。即希裁削。敬請著安。不具。小弟胡震頓首。”

沈樹鏞通過友人介紹,向胡震求印,兩人得以正式結識。因沈氏奉上的潤筆較為豐厚,胡震回此信以示答謝。胡震不僅工篆刻,本人碑帖收藏也十分豐富。兩人同嗜漢碑,對書法淵流見地相近,故彼此有相見恨晚之感。《鄭齋金石題跋記》中著錄有《西狹頌》一種,系胡震舊藏。沈樹鏞在跋中,對這段舊誼頗為緬懷:“此彭尺木先生舊藏本,後為富陽胡鼻山所得,鼻山故後,篋中古刻皆為其滬上知交分散,此本不知何時流轉吳中。古人往矣,得此展閱,用證舊盟。”

(三)趙之謙

沈樹鏞長趙之謙三歲,兩人有同年之誼。咸豐九年(一八五九),因太平天國佔領南京,江南鄉試借闈杭州,沈樹鏞赴杭州應試,始與趙之謙相識。同治二年初(一八六六),趙之謙同胡澍同船自閩入京,參加會試,與四年前早已抵京的沈樹鏞再度相逢。是年八月,魏稼孫也從福建抵京,四人“皆嗜金石,奇賞疑析,晨夕無間”,成為莫逆之交。趙之謙同治二年九月所刻“績溪胡澍川沙沈樹鏞仁和魏錫曾會稽趙之謙同時審定印”,正是記錄了這段為後人津津樂道的風雅韻事。居京期間,趙之謙曾一度寄居沈宅,時間長達一年之久。從同治二年至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八月,趙之謙離京返浙,這三年間,可謂兩人交往最為密切的時期。從傳世有年款的印拓來看,趙之謙為沈樹鏞所刻印章,也大部分集中於這一時期。

現存趙之謙印作原石,總數大約在二百方左右,為沈樹鏞所刻即有三十余方。浙江桐鄉君匋藝術院收藏有其中二十九方,系錢君匋先生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在天津購得,西泠印社收藏有一方“靈壽華館”青田石朱文印,系張魯庵先生捐贈。這三十余方印章中,有年款的十一方,其中最早一方是同治二年八月所刻“沈樹鏞審定金石文字”青田石章。此外,無明確年款,但署悲庵款的有九方,署無悶款的有七方。因趙之謙同治元年(一八六二)後號悲庵,同治三年(一八六四)後更號無悶,故可大致框定上述印章的篆刻時間,署悲庵款的大致刻于同治二年前後,署無悶款的刻于同治三年至四年之間。

從印文內容看,以字型大小、名號、齋號印,以及金石審定、考藏印記居多,鮮見閒章。從篆刻風格看,有模仿古鏡銘者,如沈韻初收藏印(朱文)、沈氏吉金樂石(朱文)、壽如金石佳且好兮(朱文);擬六國古幣者,如鄭齋所藏(朱文);擬石鼓文者,如沈樹鏞印(白文);擬秦印者,如鄭齋(朱文);擬漢磚者,如鄭齋(朱文);擬漢銅器銘者,如沈韻初校金石刻之印(朱文);擬漢銅印者,如沈樹鏞(白文);學漢代石刻者,如靈壽花館(白文,學《褒斜道刻石》)、沈樹鏞同治紀元後所得(白文,學《祀三公山碑》);學浙派丁敬者,如韻初(朱文);學黃易者,如沈氏金石(白文),以及兼學浙皖兩派者,如樹鏞審定(白文)等,可謂風格多樣,氣象萬千。

在沈樹鏞的收藏印中,趙之謙所刻不僅數量最多,而且也是最精彩的部分,有些可謂趙氏的代表性作品,如趙之謙論印名句“取法在秦詔漢燈之間,為六百年來模印家立一門戶”,即出自同治二年十月為沈樹鏞所刻“松江沈樹鏞考藏印記”的邊款。以下有幾方印章,因與沈樹鏞得碑經歷直接相關,故特為拈出,略加討論。

⒈漢石經室

此印為青田石,朱文,印高七釐米,印面縱橫均二點九釐米,桐鄉君匋藝術院藏。款署:“小蓬萊閣漢石經殘字,聞尚在人間,韻初將求而得之,銘其室以俟。癸亥秋,悲庵刻。”“是歲除夜,韻初來告,已得石經。元日早起,亟走相賀,出此縱觀,歡喜如意,遂紀于石。”

此印刻于同治二年(一八六三)秋,用沖刀法,線條清新流利,風神駿爽,屬擬漢代鏡銘一路風格。“漢石經室”這一齋號,源自沈樹鏞同治二年所得宋拓漢《熹平石經》殘字。由趙之謙印章邊款知,沈氏用“漢石經室”命其齋號在前,而得碑卻在之後,也可想見當時心情之急迫。沈樹鏞藏有宋拓《熹平石經》殘石二種:一為黃易舊藏,一為孫承澤舊藏。孫承澤舊藏本今已下落不明,黃易舊藏本存《尚書》“盤庚篇”五行、《論語》“為政篇”八行、“堯曰篇”四行,凡一百二十七字,後經萬中立、劉鶚、端方、完顏衡永等諸家遞藏,今歸故宮博物院,此本或以為宋人重摹本。

趙之謙還曾刻過一方“如願”青田石朱文印,也與沈樹鏞得漢石經宋拓本有關。此印邊款雲:“韻初求《熹平石經》一年,風雨寒暑,幾忘寢食,除夜書來,知已得之,因依故事,刻石志賀。同治三年甲子元日,之謙記。”

若兩印邊款並觀,則得碑細節與刻印經過便更為豐富與清晰:同治二年初,沈樹鏞聞知此拓本下落,便開始訪求,時間前後長達一年之久,“風雨寒暑,幾忘寢食”,所曆辛苦,誠非外人所能身感。到了是年秋天,事情應已大致有了眉目,沈樹鏞便迫不及待欲以“漢石經室”名其齋,並請趙之謙先刻一印。至歲末,寶物才正式歸沈氏所有。除夕夜,趙之謙接到沈樹鏞來信,得知這一喜訊,正月初一一大早,便急忙趕赴沈宅觀賞,刻“如意”一印以志賀,又在先前所刻“漢石經室”印上補刻邊款二行。這兩方印章,也成為沈樹鏞此段訪碑經歷的最重要證物。

⒉韻初藏寶

此印為青田石,朱文,印高四點二釐米,印面縱橫均一點九釐米,桐鄉君匋藝術院藏。款署:舊藏宋硯一,後刻印,文曰:“仲臣藏寶”,蓋倒語也。韻初得元拓《劉熊碑》,至寶也,因為摹此,用正意矣。無悶記。

沈樹鏞舊藏《劉熊碑》拓本冊

此印是趙之謙為沈樹鏞所得《劉熊碑》拓本而刻。同治二年十二月,沈氏得《劉熊碑》於北京,此印署無悶款,故極有可能刻于同治三年初。

趙之謙在致沈樹鏞信中,對此印文字內容可謂反復推敲:

“‘墨緣’二字不古,不如易‘得寶’二字,《引船歌·紇囊得體》‘得體’猶言‘得寶’,唐人易之為《得寶歌》,見《唐詩紀事》。又,‘得體’二字或書‘得董’,或書‘得鞛’,皆同‘得寶’。前見楊氏有此印,不知彼用何書?想亦與此為一。自來金石家印文少講究,率以後世語刻入,故欲別立色目,非故為奇異也……楊氏不知古,或系度撰而暗合前人者,若不欲與之同,可易‘作寶’二字。《詩》‘以作爾寶’,然此‘寶’字是實字。或竟用‘永寶’亦可,或用‘藏寶’(曾見宋研上刻此二字),總不要‘墨緣’。此印文始于翁學士,非好與學士作難,實欲為漢碑迎合也。”

由此信可知,沈樹鏞起初所求印文中應有“墨緣”兩字,但趙之謙認為“不古”,建議改為“得寶”,或者“作寶”“永寶”,最終敲定用舊藏宋硯刻印中“藏寶”兩字。趙之謙是個自視甚高之人,對於朋友求印,往往不是一概應允,有時也會對印文內容、篆刻風格,甚至鈐印方式、位置等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如他對魏稼孫囑刻“悌孫”一印,便認為不如改成“悌堂”二字,此印今亦藏桐鄉君匋藝術院,可見,趙之謙的意見最後往往還是會被友人所採納。

沈樹鏞得《劉熊碑》拓本,“價尚不昂,卅金”,頗有點撿漏的味道。趙之謙歎為“奇寶”,定作原石拓,然實系據原碑下半截殘石拓本翻刻。此拓本後又經費念慈、端方、陳淮生等遞藏,民國年間中華書局有金屬版印本,內有趙之謙題簽及考釋,底本曾出現在二〇一三年朵雲軒春季拍賣會上,原拓本上即見鈐有“韻初藏寶”一印。趙之謙還為沈樹鏞雙鉤過天一閣舊藏宋拓《劉熊碑》,此本也有民國年間中華書局珂羅版印本流傳。

⒊鄭齋金石

此印為青田石,白文,印高四點八釐米,印面縱橫均一點九釐米,桐鄉君匋藝術院藏。款署:“北朝書無過滎陽鄭僖伯。韻初既得雲峰、大基兩山刻石全拓,乃以‘鄭’名齋,屬餘題額,並刻是印。同治二年十月,悲庵記。”

“鄭齋”是沈樹鏞最常用的齋號之一。趙之謙曾為其刻過“鄭齋”“鄭齋金石”“鄭齋藏本”“鄭齋考藏”“鄭齋金石文”“鄭齋所藏”等內容印章多方。沈樹鏞對鄭道昭石刻拓本的收藏熱情,與趙之謙的極力推崇不無關係。趙之謙曾譽鄭道昭為“漢以後第一人”,同治四年五月二十二日,他在致胡培系的信中說:“書學最小,然無師法,亦不能明。弟讀《藝舟雙楫》者五年,愈想愈不是,自來此間,見鄭僖伯所書碑,始悟卷鋒……”可以說,鄭氏石刻,既是趙之謙本人書風轉變的一大關鍵,也直接影響到其周圍金石好友圈收藏趣味的變化。民國年間,藝苑真賞社印行過一種趙之謙舊藏《鄭文公下碑》初拓本,碑額即為沈樹鏞饋贈,後有同治二年八月二日趙之謙題跋:“癸亥客京師,餘買得碑,沈均初買得額,因以畀餘,書此志喜。”同治五年,沈樹鏞在致魏稼孫的信中,提及歷年所得鄭道昭書石刻“將及卅種”。此外,有正書局石印出版的《初拓鄭文公碑》“頌”字未損本,也是沈樹鏞舊藏,由沈氏題簽知,為同治七年得於北京。

(四)朱志複

朱志複,生卒年不詳,字遂生、子澤,號減齋,齋號受福富昌鏡室,江蘇無錫人,趙之謙弟子。他本系伶人,擅小生,脫籍後,長期居沈樹鏞宅。朱志複在經濟上似不能自立,故趙之謙有“亦命使之然,人雖強悍,竟不能與命爭耶!”的感歎。沈樹鏞與他的關係十分密切,拓本題簽之類多仰仗其為之,在致魏稼孫的信中,有“但願永遠相依,則彼此得益”的話。朱志複從趙之謙學印,印風也與其師相近,尤工漢印。趙之謙曾評價這位弟子“天三人無,然其地位好在無須官樣,然即學成,又是天三人三而止。”沈樹鏞對其篆刻頗為賞識,在給魏稼孫的信中,多處提到“遂生刻印頗有進境”“遂生近來印學大進”。因此,朱志複為沈樹鏞本人所刻印章數量,理應不在少數,但目前存世印拓僅見一方 “鄭齋”朱文印,邊款雲:“遂生為鄭齋主人”,無具體年款。

朱志複還擅長傳拓,曾為趙之謙輯成《二金蝶堂癸亥以後印稿》一冊。此印譜的編纂顯然得到趙之謙本人的應允。趙之謙曾為朱志複刻過一方“遂生手拓”朱文印,邊款雲:“朱志複為余拓印,作此與之。”《二金蝶堂癸亥以後印稿》成書于同治四年夏,雖由朱志複負責拓印,但印譜最終得以刊行,實離不開沈樹鏞的促成之功。沈樹鏞致魏稼孫的信中,多處提到印譜拓制之不易:

“遂生集癸亥以後印譜甚精,唯一人獨任其事,成功尚遠耳。”

“遂生字學篆刻俱有進境,皆叔誘掖獎勸之力。印譜不能日日拓,天熱之後印沿易濕,不如冬天之乾淨。”

“叔久不刻字,遂生拓印尚無暇及此。弟意將已拓者湊成二十方,先訂一集,若有一方拓一方,未必不能也。”

“老印譜大約難拓矣!其癸亥以後遂生所集,弟看局面有廢棄之勢,因於月初逼將已拓者集成,計得二十余方,連款亦有三十余葉,用紙裱訂亦有一厚本,立求荄甫作序,弟自己作跋,刊刻刷成,居然告竣。此弟變通辦理之法,若如老兄所雲,必要齊全,連此二十余方亦作廢紙矣!現已為兄留出二部,有便即寄。全者只有六部,其餘有十方一部者,有十余方一部者,不論多少,總欲成之,然亦不過數部,因整紙印格,拓款實不易耳!”

浙江圖書館藏有《二金碟堂癸亥以後印稿》同治四年初印本一種,前有沈樹鏞、胡澍序,收錄趙之謙印章二十一方,應屬於以上信中提到的六部全本之一,彌足珍貴。

從此譜收錄印章來看,趙之謙自用名號印及閒章最多,有八方,此外刻給胡澍、朱志複的各有四方,而刻給沈樹鏞的僅見同治二年冬所刻“福德長壽”白文印一方。傳世有明確年款的趙之謙刻贈沈樹鏞的印作中,同治二年至同治四年間,計有十方,包括漢石經室(白文)、鄭齋金石(白文)、沈樹鏞同治紀元後所得(白文)、如願(朱文)等名作,但印譜中卻均未見收錄。這雖反映出拓制的倉促,誠如沈樹鏞信中所言,實乃“變通辦理之法”,但沈樹鏞作為印譜刊行的最主要促成者,收錄他本人藏印卻又如此之少,還是有點出乎意外,或許沈氏是有意有所保留也未可知。

值得注意的是,印譜中收錄的不少印章,顯然是從趙之謙處借拓來的,從趙之謙致沈樹鏞的信劄中,我們也可以找到某些蜘絲馬跡:

“早上劉子重來說‘井闌’字,大有兩持之意。現已決絕說之,令其取回奉上也。外,屏一幅,祈屬遂生為我蓋上一名印付來為要。”

“荄甫所藏拓本,祈囑遂生每紙用一同時審定印。能兄得空為之,更感。稼老忙極,故不之讬。”

因為弟子為自己拓制印譜的關係,趙之謙的不少自用印章,刻好後可能都暫放在朱志複處,而朱志複又長年寄住在沈宅,如果上述推測能夠成立的話,那麼,我們在沈樹鏞的某些私人信劄中,有時也會發現鈐蓋有趙之謙自用閒章,便不難理解了。例如,浙江省博物館藏同治三年(一八六四)三月十四日沈樹鏞致魏稼 孫的信劄末尾,即鈐蓋有趙之謙自用閒章“天道忌盈人貴知足”一印,此印刻于同治三年正月初七。趙之謙在致沈樹鏞的信中還曾提到:

“《劉碑》已炙研書成,凍不克舒暢作字,亦天道忌盈意也。奉去各印,請代鈐前後。‘天道’印用於末頁之末為要。”

由此可見,此印的確曾一度在沈樹鏞處。

(五)其他印人

徐三庚(一八二六—一八九〇),字辛谷,號金罍、井罍,自號金罍道人,浙江上虞人。徐三庚刻贈沈樹鏞印見有四方,其中上海博物館藏有二方:一“鄭齋所藏”壽山石朱文印,一“沈樹鏞印”青田石白文印,均刻于同治五年(一八六六)。

徐三庚無疑是與趙之謙齊名的晚清印壇巨匠,但因文獻及印章實物缺乏,兩人的具體交往情況不詳,只能暫付闕如。

蔣節(一八四四—一八八〇),字幼節,又節,號香葉,室名閒人是齋,上海人,諸生。工詩,善八分,精刻印,兼善花卉,曾受業于莫友芝,有《閑偍齋詩集》。上海博物館藏有蔣節刻贈沈樹鏞印章二方:一為“鄭齋”壽山石白文印,一為“沈樹鏞印”青田石白文印。

……

(本文作者系浙江省博物館研究館員)

節選自 《榮寶齋》2016-12 總第145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