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西北流傳的“打醋彈”

位於“絲綢之路”上的敦煌古城,有一種被譽為“打醋彈”的衛生風俗十分有趣,曾在我國西北各地廣為流傳。

這種“打醋彈”的做法,是“先用木勺盛酒醋,再取石塊燒紅,放在酒醋內,以此來掃除邪穢。 ”據《青海鄉俗》書載:“有些人家在每年的除夕夜曾用食醋澆在已經燒紅的卵石上,用蒸發的氣體,薰染大小住房,謂之“熏醋蛋石,意在驅邪消瘟、消災滅病”。 敦煌的“打醋彈”也就是“熏醋蛋石”這一古俗的衍化。 除敦煌醋俗外,我國少數民族的彝族中也有“打醋彈”習俗,它與模擬巫術交融在一起,具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據說,在行“打醋彈”之時,先由巫師紮好匹草馬,馬上騎有一草人。

隨後,人們念誦除祟經,再打野祭。 每當夜幕降臨後,地面上遍是燃起的火把,巫師便開始驅祟。 只見巫師手執一把飯勺,請全家人向勺中吐一口唾沫,稱之為“吐祟”。 然後,由巫師用三枚醋炭石打三次“醋彈”,使濃濃的蒸氣醋充盈於空氣之中,表示已將冥頑的禍祟之誨氣掃除乾淨。

在我國敦煌地區,除了除夕之外,幾乎是所有的大事小情都離不開“打醋彈”之俗。 緣於燒醋具有滅菌之功效,因而這種良好的衛生民俗一直延宕於今而不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