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品牌行銷面面觀:關於“定位”的幾個誤解

說到品牌行銷, 很多人一下子就會想到特勞特的“定位”理論。 雖然它在商界廣為人知, 但也不乏一些誤解。 今天創享智庫就來和大家聊聊什麼是定位:

定位理論之父傑克 · 特勞特

1. 定位是一種自外而內的思維方式, 而不是一種自內而外的思維方式。 很多人認為, 定位就應該看清楚自己的優勢是什麼, 把優勢推廣出來, 然後努力地用行銷的方式對外擴散。 但事實上, 定位差就差在思維方式上, 很多時候由外而內的思維才是真正的定位思維, 也就是對標用戶和消費者心智當中已有的認知, 從這個認知裡開始匯出我們自己有的東西。

定位並不是你有什麼, 然後把它兜售給別人, 而是先找別人有什麼認知, 在此基礎上再反觀自己到底有什麼, 在二者之間建立一個溝通。

2. 與競爭對手相比, 比他強不是定位, 差異化才是。 所謂差異化, 就是我們在與競爭對手比較的過程中如何產生不同, 以及如何利用這種不同來和競品搶奪用戶心智, 這是關鍵。

3. 不要老問自己是什麼、有什麼, 而要問自己的用戶知道什麼。 《定位》這本書裡, 作者提出“瘋狂的人”和“理智的人”兩個定義, 瘋狂的人想讓外部的現實世界來適應自己的心智世界, 而理智的人會不斷地分析外部的現實世界, 然後通過改變自己的心智來適應現實, 這其實是兩者最大的差異。

所以, 不要問自己有什麼, 而要問別人知道什麼;要做一個理智的人, 不要做瘋狂的人。 有時我們做定位, 尤其做企業行銷戰略的時候, 大家就要跟做創意時的狀態要分開, 創意型與戰略型的人完全是兩種思維, 所以大家在做戰略的時候, 要足夠清醒和理智。

4. 有人認為定位特別容易, 只要找到屬於自己的優勢, 或者找到一個沒有人佔領的山頭就可以了。 僅僅是這麼簡單嗎?其實定位的困難之處在於你要找到一個“無人佔領且有效”的山頭, 這是定位的關鍵, 如果這個山頭還沒有人佔領, 那就意味著你已經成功了一半, 但是另外一半的成功就在於, 你佔領的這個山頭是否有價值、有意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