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曾國藩:自立自強之道,就在這四個字

“天地之道, 剛柔互用, 不可偏廢, 太柔則靡, 太剛則折”, 曾國藩認為, 為人處世, 太柔了會萎靡不振, 太剛了則容易遭受打擊, 唯有剛柔相濟才能成就大事。 這是天地萬物存在的規則, 太剛容易折斷, 太柔沒有力量, 因此天地剛柔並濟, 沒有偏廢。 人也應如此, 為人處世, 不能太過剛硬, 要學會圓通, 要根據客觀情況審時度勢, 凡事留有餘地, 把握好事物的度, 靈活處理意外情況, 才能讓自己遊刃有餘。

曾國藩的這一見解與《鬼穀子》中的“變化無窮, 各有所歸, 或陰或陽, 或柔或剛, 或開或閉, 或馳或張”這一思想可以說是一致的。

世間萬物, 變化無常, 但是都有他們的規律, 陰陽互補, 剛柔並濟。 人也要懂得事物發展的規律, 如此才能在官場、職場、商場中進退自如。

曾國藩之所以被評為“中興第一人”, 還能夠從久居官場到最後得以善終。 可以說歸功於與他剛柔相濟、方圓相輔的這一為官策略。

曾國藩剛柔相濟的這種秉性也並非是早就有的, 是在經歷了一番磨難後, 才逐漸形成的。 少時的曾國藩, 秉承祖父“做人以‘懦弱無剛’四字為大恥”的訓導, 因此, 他認為“倔強”二字至關重要。 人要懂得自立自強, 才能成就一番大事業。 曾國藩在北京的官宦生涯中, 並不是一味地逆來順受, 他明白, 在一些瑣事上, 該讓三分讓三分, 但在事關國家興亡的大事上,

他卻絲毫不讓, 他也因此得罪了一些達官顯貴乃至咸豐帝, 處處受到排擠, 常常被京城權貴嘲諷譏笑並遭受磨難。

在平定太平軍的十多年間, 他由於剛直不會逢迎, 雖然忠心耿耿, 卻還是屢遭咸豐和朝中官員猜忌。

然而, 曾國藩是一個很會讀書, 也是一個很會用書的人, 他善於從聖賢那裡汲取人生智慧, 更難得的是他是一個適應性很強的人。 與地方官員相處下來, 曾國藩發現, 過剛則易折, 易折則無以自強。 官場沉浮讓他懂得鋒芒太露定會遭人疑忌的道理。

於是, 曾國藩在秉承祖訓, 總結學習古人記載的基礎上, 然後在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 最後總結了這樣的處世經驗:只有剛柔並濟, 才能達到自立自強之目的。

他認為,

一個人要想自立, 必須要有堅硬的“骨頭”, 當然, 僅僅有這些是遠遠不夠的, 不但有硬骨, 還要有“血肉”, 只有如此, 才能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人。 於是他將自己總結的真理, 寫給了家裡的子弟們, 他在家書中這樣寫道:“立者, 發奮自強, 站得住也;達者, 辦事圓潤, 行得通也。 兵無常勢, 文無定法。 而這種性格屬於善變型, 能因人、因勢、因時而變, 極盡中庸性格之精髓。 ……近來見得天地之道, 剛柔互用, 不可偏廢。 太柔則靡, 太剛則折。 剛非暴虐之謂也, 強矯而已;柔非卑弱之謂也, 謙退而已。 ”

“柔弱勝剛強”是老子的一個著名的觀點: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以其無以易之。 弱之勝強, 柔之勝剛, 天下莫不知, 莫能行。 在老子看來, 世間沒有比水更柔弱的,

然而攻擊堅強的東西, 又沒有能勝過水的。 水是柔弱的, 卻又是無堅不摧的, 正所謂“天下至柔馳至堅, 江流浩蕩萬山穿”, 這就是俗語所說的“滴水石穿”。

“水利萬物而不爭”, 水可以說是曾國藩性格的本色, 他懂得適時放低姿態, 才能遊刃有餘。 曾國藩性格中的“柔”是錘煉出來的, 性格中“柔”的一面, 讓他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曾國藩經歷了千辛萬苦得來的這個經驗, 讓他在接人待物中始終柔中帶剛, 最終成就了一番大“功業”。 曾國藩有這樣一副非常知名的對聯:“養活一團春意思, 撐起兩根窮骨頭。 ”這幅對聯“柔”中顯“剛”, 可進可退。 正是因為剛柔相濟, 方能達到自立自強!

微信號:品讀曾國藩(pinduzgf), 修身、修心、治學、齊家……

推薦閱讀

年少不讀曾國藩,

讀懂已是不惑年!

曾國藩:你能讓多少人追隨, 你就能做成多大事!

曾國藩:治家之道, 以愛生和, 以和生財, 則萬福自生

曾國藩:守恕仁之道, 自修以求強

曾國藩:這4個字, 讓你可以渡過任何難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