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王鎮惡:死於窩裡鬥的北伐先鋒(武廟七十二將系列)

李大嘴 大嘴讀史

——史料摘譯——

原文:

時關中豐全, 鎮惡性貪, 收斂子女玉帛不可勝計。 高祖以其功大, 不問也。 時有白高祖以鎮惡既克長安, 藏姚泓偽輦, 有異志。 高祖密遣人覘輦所在, 泓輦飾以金銀, 鎮惡悉剔取, 而棄輦於垣側。 高祖聞之, 乃安。 ——《宋書·王鎮惡傳》

譯文:

當時關中富饒。 王鎮惡貪婪成性, 收斂的財富不計其數, 劉裕也因為他功勞大, 沒有過問, 當時有人告訴劉裕說, 王鎮惡攻克長安的時候, 把姚泓的車輦藏起來了, 恐怕有異心。 劉裕秘密派人調查這輛車的下落, 原來這車姚泓裝飾了金銀, 鎮惡把金銀都扒了下來,

把車扔在牆邊了。 劉裕知道後, 安心了。

1

五胡亂華, 東晉小王朝偏安一隅, 從那時候起, 北伐就是一個必須直面的主題。

可是, 祖逖失敗了, 庾亮失敗了, 桓溫失敗了……

到了後來建立宋朝的劉裕這裡, 北伐終於看見了成功的希望。

劉裕先後組織了兩次北伐, 滅南燕, 破北魏, 亡後秦, 收復山東、河南、關中等地, 光復洛陽、長安, “七分天下, 而有其四”。

雖然沒有一統天下, 但至少也算是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這其中, 有一個人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是劉裕手中最拿得出手的王牌。

這個人就是北伐先鋒王鎮惡。

可惜的是, 這樣一張王牌, 不是倒在敵人手下, 而是死於一場窩裡鬥的刺殺事件。

這也是北伐戰果沒有保持下來的一個重要原因。

2

王鎮惡有個了不得的爺爺——前秦宰相、大將軍王猛, 苻堅的得力助手。

王猛和王鎮惡是武廟72將中唯一的祖孫檔。

王鎮惡出生於農曆五月初五, 也就是端午節。 按照關中習俗, 這一天是惡月中的惡日, 是一年中毒氣最盛的日子。 《風俗通》雲:“俗說五月五日生子, 男害父, 女害母。 ”

在這一天出生的孟嘗君田文、宋徽宗趙佶, 貌似結局都不那麼好。

在王鎮惡出生的時候, 家裡人想把他送到別人家裡撫養, 省得搞死老爸, 但王鎮惡的爺爺王猛制止了這一舉動。

王猛說:“此非常兒, 昔孟嘗君惡月生而相齊, 是兒亦將興吾門矣!”

王猛親自給這個繈褓中的孩子起了一個以毒攻毒的名字——王鎮惡。

後來的事實證明, 王猛說的很對, 但老古話的正確性同樣無法撼動。

3

王猛去世後幾年, 苻堅沒有聽從王猛的臨終遺言, 南下攻打東晉, 結果在淝水遭遇前所未有的慘敗, 前秦這個巨人轟然倒塌, 北方重新陷入兵荒馬亂的境地。

王鎮惡跟著叔叔來到南方, 在客居的日子裡, 王鎮惡潛心學習, “頗讀諸子兵書, 論軍國大事”。

王鎮惡知道自己的短處, “騎乘非所長, 關弓亦甚弱”, 往武力值上加點, 不是一個好方向。

王鎮惡的長處在於“意略縱橫, 果決能斷”, 要培養和發展的是戰略頭腦和指揮才能。

王鎮惡在一個小縣令的位置上被劉裕看中, 多多少少沾了爺爺的光, 因為劉裕認為“將門有將”, 但是, 王鎮惡很快憑藉自己的能力, “屢戰有功”, 迅速成為劉裕手下的傑出將領。

4

王鎮惡真正的成名之戰是一次類似特種作戰的斬首行動。

當時, 北府兵三大主力之一的劉毅密謀反叛, 劉裕先下手為強, 發兵平叛。

王鎮惡主動請戰, 能請求率領一百條戰船當先鋒, “晝夜兼行”, 向劉毅發起長途奔襲。

王鎮惡讓突襲部隊假扮劉毅堂弟劉藩的手下, 一路隱藏行蹤, 一直到荊州城外才被守軍識破。

王鎮惡果斷下令變偷襲為強攻, 身先士卒殺入城中, 和為數不多且倉促應戰的守軍展開巷戰。

在縱火亂敵、喊話攻心等一系列策略的配合下, 武力值不高的王鎮惡親自上陣, 以死相拼, “身被五箭”、“手所執槊, 於手中破折”, 依然死戰不退。

經過一晝夜的鏖戰, 王鎮惡部擊潰荊州守軍, 逼得劉毅兵敗自殺, 斬首行動大獲成功。

此戰體現了王鎮惡在戰略上好用奇兵的特點,

要知道在王鎮惡攻下荊州之後, “後二十日, 大軍方至”。

自己人尚且跟不上王鎮惡的節奏, 更不要說敵人了。

王鎮惡一戰名揚天下。

5

西元416年8月, 劉裕在攻滅南燕和益州割據勢力後, 發動第二次北伐, 兵鋒直指羌族姚氏政權——後秦。

晉軍兵分五路, 王鎮惡擔任先鋒, 開始了一場匪夷所思的狂飆突進。

內外交困、實力大不如前的後秦, 在精銳的北府兵面前不堪一擊。 在其他部隊的有力配合下, 王鎮惡率領的部隊一路攻破漆丘、項城、新蔡、許昌、滎陽、成皋、虎牢, 勢如破竹, 很快攻佔洛陽, 完成了北伐第一階段的目標。

這時候, 按照計畫, 應該鞏固防線、全軍會合, 然後展開第二階段的戰事。

但戰略眼光出色的王鎮惡看出後秦根本就是紙老虎, 應該抓住戰機,長驅直入,亂中取勝。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雖然劉裕這時還不是“君”)。王鎮惡不等後續部隊上來,直接帶兵西進,一路狂飆,後秦跟不上,後勤也跟不上了。

由於“懸軍遠入”、“將士乏食”,王鎮惡只得停止攻擊,“馳告武帝求糧援。”但劉裕必須考慮全域,尤其是側後方黃河對岸虎視眈眈的北魏軍隊,拒絕向王鎮惡提供糧草。

求人不如求己,王鎮惡憑藉著爺爺王猛在當地留下的威名,以及漢族老百姓心向東晉的熱情,親自出馬,就地征糧,順利渡過危機,生生挺進到渭水之畔。

等到劉裕率領後續部隊趕到的時候,這次北伐距離出征的日子,僅僅過去了一年。

6

面對仍有不小實力的敵人,王鎮惡再出奇計,請求利用水軍優勢,從黃河經渭水,避開敵軍的陸上防守,直逼長安。

完全沒有水上作戰能力的後秦根本沒有想到王鎮惡的這一招。

王鎮惡部所乘坐的艨艟戰艦,人都在船內,後秦將士見“艦溯渭而進,艦外不見有乘行船人”,不知“行船者悉在艦內”,都以為北伐軍有神兵暗助,早就喪失了鬥志,任由艦隊長驅直入。

一路沒有阻礙,王鎮惡部到達長安城外的渭橋,這時長安城內還有幾萬敵軍,王鎮惡“令將士食畢,便棄船登岸”,複製六百年前項羽的破釜沉舟戰術,激勵士卒。

在王鎮惡身先士卒的感召下,幾千士兵“知無複退路,莫不騰踴爭先”,數量上占壓倒優勢的數萬長安守軍居然“一時奔潰,即陷長安城。”

後秦滅亡,劉裕進兵長安的時候,誇讚王鎮惡:“成吾霸業者,真卿也。”

滅國之功險中求。

7

王鎮惡不是完人,他有一個最大的毛病,那就是貪婪。

在平定劉毅的反叛後,王鎮惡借養傷和維護社會治安的名氣,理直氣壯接收了劉毅所有的資產和女人,心安理得笑納了荊州官員為改換門庭而孝敬的各種賄賂。

在平定司馬休之的戰事中,王鎮惡擊敗敵軍,順勢大搶特搶,甚至耽誤了與劉裕主力會師的時間。

在攻進長安之後,王鎮惡更是極意收斂,搶掠的金銀財寶不可勝計,甚至連後秦皇帝姚泓的車輦這樣犯忌諱的東西都搶。有人密告劉裕說王鎮惡有自立山頭的野心。

劉裕暗中派人找到車輦,才發現王鎮惡搶的只是車輦上的金銀飾品,劉裕這才放心。

不過,貪婪的好處就是暴露自己的缺陷,從而讓上司對自己消除戒心,反正有戰功頂著。

不知道王鎮惡的貪婪是不是有意為之的自汙之舉。

8

北伐取得階段性勝利後,在原定計劃中,晉軍應該在長安休整,然後回身對付北魏。

但是,一個噩耗傳來:劉裕最重要的心腹和謀臣,坐鎮京城的前將軍劉穆之突然去世,後院起火。

經過艱難的抉擇,劉裕回師,派自己的二兒子、只有十歲出頭的劉義真鎮守長安,留下王鎮惡和另一位重要的北伐將領沈田子率領一萬人的部隊防禦關中地區。

按照劉裕的想法,王鎮惡在關中名望很高,可以就地徵兵,假以時日,兩面攻擊北魏。

沈田子出身於江南門閥士族家庭,歷史上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家族社會地位顯赫。沈田子在劉裕起兵時就緊緊跟隨,參加了劉裕發起的幾乎所有戰事,南征北戰,戰功赫赫。

留下沈田子的目的,主要在於牽制和監視王鎮惡,畢竟王鎮惡有過不聽軍令擅自行動的前科。

劉裕臨走前,召見沈田子說,“當年鐘會伐蜀成功後謀反,多虧有衛瓘等人的牽制才得以平息。”

但事實上,出於南人北人的相互歧視,沈田子和王鎮惡很有些水火不容的意思,再加上這番表態,直接導致了後來的窩裡鬥。

9

當劉裕大軍回師之後,一直和後秦爭鬥不休的胡夏赫連勃勃覬覦關中,開始興兵侵犯。

關中那麼大的地方,一萬軍隊實在太少。

沈田子出兵抵抗,面對強大的夏軍,只好退守,卻引起了王鎮惡的不滿。王鎮惡一番怪話傳到沈田子耳中,沈田子又驚又怕。

當時,在晉國部隊中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王鎮惡打算殺光南方人,據守關中,自立為王。

之前的不和,現在的局面,加上劉裕的臨別贈言,幾方面因素一匯合,沈田子行動了。

沈田子邀請王鎮惡到另一位將領的營中商量對付赫連勃勃的辦法,在會議中,沈田子的同宗大力士沈敬仁暴起刺殺王鎮惡,王鎮惡的武功本來就稀鬆平常,事發突然,更加沒有還手之力,沈敬仁一擊即中。

事後,沈田子回到長安,向劉義真告發王鎮惡謀反,而關中的行政長官、安西長史王修又以沈田子擅殺大將的理由,將其拿下處死。

再往後,年幼的劉義真聽信讒言,又殺死了王修。

不久之後,夏軍輕鬆攻進長安。

你殺我,他殺你,北伐的勝利果實就此得而復失。

窩裡鬥,也算是中國人的一個劣根性吧。

可惜了。

應該抓住戰機,長驅直入,亂中取勝。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雖然劉裕這時還不是“君”)。王鎮惡不等後續部隊上來,直接帶兵西進,一路狂飆,後秦跟不上,後勤也跟不上了。

由於“懸軍遠入”、“將士乏食”,王鎮惡只得停止攻擊,“馳告武帝求糧援。”但劉裕必須考慮全域,尤其是側後方黃河對岸虎視眈眈的北魏軍隊,拒絕向王鎮惡提供糧草。

求人不如求己,王鎮惡憑藉著爺爺王猛在當地留下的威名,以及漢族老百姓心向東晉的熱情,親自出馬,就地征糧,順利渡過危機,生生挺進到渭水之畔。

等到劉裕率領後續部隊趕到的時候,這次北伐距離出征的日子,僅僅過去了一年。

6

面對仍有不小實力的敵人,王鎮惡再出奇計,請求利用水軍優勢,從黃河經渭水,避開敵軍的陸上防守,直逼長安。

完全沒有水上作戰能力的後秦根本沒有想到王鎮惡的這一招。

王鎮惡部所乘坐的艨艟戰艦,人都在船內,後秦將士見“艦溯渭而進,艦外不見有乘行船人”,不知“行船者悉在艦內”,都以為北伐軍有神兵暗助,早就喪失了鬥志,任由艦隊長驅直入。

一路沒有阻礙,王鎮惡部到達長安城外的渭橋,這時長安城內還有幾萬敵軍,王鎮惡“令將士食畢,便棄船登岸”,複製六百年前項羽的破釜沉舟戰術,激勵士卒。

在王鎮惡身先士卒的感召下,幾千士兵“知無複退路,莫不騰踴爭先”,數量上占壓倒優勢的數萬長安守軍居然“一時奔潰,即陷長安城。”

後秦滅亡,劉裕進兵長安的時候,誇讚王鎮惡:“成吾霸業者,真卿也。”

滅國之功險中求。

7

王鎮惡不是完人,他有一個最大的毛病,那就是貪婪。

在平定劉毅的反叛後,王鎮惡借養傷和維護社會治安的名氣,理直氣壯接收了劉毅所有的資產和女人,心安理得笑納了荊州官員為改換門庭而孝敬的各種賄賂。

在平定司馬休之的戰事中,王鎮惡擊敗敵軍,順勢大搶特搶,甚至耽誤了與劉裕主力會師的時間。

在攻進長安之後,王鎮惡更是極意收斂,搶掠的金銀財寶不可勝計,甚至連後秦皇帝姚泓的車輦這樣犯忌諱的東西都搶。有人密告劉裕說王鎮惡有自立山頭的野心。

劉裕暗中派人找到車輦,才發現王鎮惡搶的只是車輦上的金銀飾品,劉裕這才放心。

不過,貪婪的好處就是暴露自己的缺陷,從而讓上司對自己消除戒心,反正有戰功頂著。

不知道王鎮惡的貪婪是不是有意為之的自汙之舉。

8

北伐取得階段性勝利後,在原定計劃中,晉軍應該在長安休整,然後回身對付北魏。

但是,一個噩耗傳來:劉裕最重要的心腹和謀臣,坐鎮京城的前將軍劉穆之突然去世,後院起火。

經過艱難的抉擇,劉裕回師,派自己的二兒子、只有十歲出頭的劉義真鎮守長安,留下王鎮惡和另一位重要的北伐將領沈田子率領一萬人的部隊防禦關中地區。

按照劉裕的想法,王鎮惡在關中名望很高,可以就地徵兵,假以時日,兩面攻擊北魏。

沈田子出身於江南門閥士族家庭,歷史上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家族社會地位顯赫。沈田子在劉裕起兵時就緊緊跟隨,參加了劉裕發起的幾乎所有戰事,南征北戰,戰功赫赫。

留下沈田子的目的,主要在於牽制和監視王鎮惡,畢竟王鎮惡有過不聽軍令擅自行動的前科。

劉裕臨走前,召見沈田子說,“當年鐘會伐蜀成功後謀反,多虧有衛瓘等人的牽制才得以平息。”

但事實上,出於南人北人的相互歧視,沈田子和王鎮惡很有些水火不容的意思,再加上這番表態,直接導致了後來的窩裡鬥。

9

當劉裕大軍回師之後,一直和後秦爭鬥不休的胡夏赫連勃勃覬覦關中,開始興兵侵犯。

關中那麼大的地方,一萬軍隊實在太少。

沈田子出兵抵抗,面對強大的夏軍,只好退守,卻引起了王鎮惡的不滿。王鎮惡一番怪話傳到沈田子耳中,沈田子又驚又怕。

當時,在晉國部隊中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王鎮惡打算殺光南方人,據守關中,自立為王。

之前的不和,現在的局面,加上劉裕的臨別贈言,幾方面因素一匯合,沈田子行動了。

沈田子邀請王鎮惡到另一位將領的營中商量對付赫連勃勃的辦法,在會議中,沈田子的同宗大力士沈敬仁暴起刺殺王鎮惡,王鎮惡的武功本來就稀鬆平常,事發突然,更加沒有還手之力,沈敬仁一擊即中。

事後,沈田子回到長安,向劉義真告發王鎮惡謀反,而關中的行政長官、安西長史王修又以沈田子擅殺大將的理由,將其拿下處死。

再往後,年幼的劉義真聽信讒言,又殺死了王修。

不久之後,夏軍輕鬆攻進長安。

你殺我,他殺你,北伐的勝利果實就此得而復失。

窩裡鬥,也算是中國人的一個劣根性吧。

可惜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