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樣才算有效溝通?就這一句話

圖片來自網路

01

同事一早跟我抱怨, 移動的客服太坑爹了, 你跟她說要辦理流量套餐業務, 她說你沒確認, 沒給你辦, 現在好了, 漲價了。

原來, 同事每個月流量不夠用, 之前買了個流量套餐, 可以用30天, 上次她想去營業廳問問有什麼優惠的時候, 正好看到自己所用的套餐半價。

同事看了下活動到期時間, 是月底, 就問客服, 能不能月底最後一天幫自己開通這個套餐, 下個月生效。

客服很熱情的說可以, 並讓同事加她微信, 到了月底聯繫她開通就好了。

同事到了月底聯繫客服, 讓其幫自己開通流量套餐。

客服說下個月才能使用的, 同事回復好, 以為對方已經給自己開通業務了。

後來同事又跟客服說通話時長也不夠, 改個套餐。 客服說好, 還讓同事接收了驗證碼發給她, 然後說辦好了。

結果這個月, 同事看看流量明顯不對, 這才幾天, 現在都沒有流量了。

就去聯繫客服, 問她開通那個優惠的流量套餐沒有, 客服說, 你沒說開通啊, 然後把兩個人的聊天記錄截屏過來對證。

同事看到她截聊天記錄, 更加無語, 截了自己說要辦理流量套餐的截圖給客服。

客服說同事沒確認辦理, 她也不好辦, 不然扣錢了還怪自己。

兩人一來一往, 都說自己說清楚了, 而對方沒有理解自己的意思。

最後客服說, 你要辦現在是什麼價(漲價了), 要辦我現在就給你辦。

同事刪除了客服微信, 打電話給人工客服, 辦理了那個漲價的流量套餐。

用她的話說, 雖然每個月就比活動的套餐多10塊錢, 可是這心裡怎麼就這麼不舒服呢?

圖片來自網路

02

這讓我想起前幾天和朋友去吃飯的場景。

點菜的時候, 朋友先說了幾個菜, 後來又說其中兩道菜不要。 點名說了菜名, 表示不要了, 換成其他的菜。

也不知道服務員是搞錯了還是廚房出問題了, 後來那兩個沒想點的菜也上來了。

一個菜上來, 朋友就說沒點這個, 表示不要。

服務員看了下收銀的小票, 說單已經打了, 廚房已經做了, 不好意思啊, 是您點了的。

朋友一再表示自己沒點, 當時想要, 後來又不要了, 說得很清楚。

服務員說朋友沒說, 所以自己都寫上了。

兩人也是一人一句, 互不相讓, 氣氛尷尬極了。

還好是三個人, 另外一個朋友說算了, 沒事, 大家多吃點菜吧。

我也表示贊同, 這場小風波才得以過去。

但是朋友表示再也不會來這家店吃飯。

圖片來自網路

03

同事說他的弟弟, 在一家公司做經理助理。

這天, 經理讓他帶著幾個業務員下樓去附近做問卷調查。

要求每個人至少要到20個電話號碼, 或者加10個人微信, 不然就打300個電話。

其實這句話的意思表達的是三選一, 只要做到其中一個就好。

結果這個小男孩帶著大家從上午10點幹到晚上11點還沒完成任務。

第二天, 經理要結果, 看到大家交上來的資料, 很不滿意, 很少有人要到了20個電話, 加了10個人微信, 更別說打了300通電話了。

開會的時候經理問大家, 要20個電話號碼很難麼?還是加10個客戶微信很難?300通電話就更簡單了。 一天8小時, 一件也完不成?

同事的弟弟憋了半天, 小聲問, 只要完成一件麼?

經理反問他, 你以為呢?

大家都面面相覷, 無話可說。

其實上午兩個小時過去後, 有人質疑過, 到底是三選一還是都要做到。

結果這個小男孩說, 都要做到。

然後大家想想, 任務這麼重, 今天別想早下班了。 所以一天下來, 電話和微信都要不到幾個。

晚上加班打電話, 有的人怨氣很大, 根本談不上效率。

其實很簡單的一件事, 只要經理說完任務後, 自己再複述一遍, 確認對方想要的結果與自己的理解是否一致。

但是在職場上卻經常有這樣的人, 明明心裡有疑問也不問,

埋頭苦幹, 費時費力還得不到認同。

04

其實, 很多時候的誤會都是由於溝通不暢導致。

說的人以為自己說清楚了, 別人明白了。 而聽的人也以為自己懂了, 但是結果一出來, 卻不是那麼回事。

所以通常情況下, 為了避免雙方的理解不一致, 最好的做法就是複述一遍對方的話, 詢問對方是否想要這樣的結果。

如果你表達的正是對方所希望的結果, 他會給出肯定回答。 否則他會繼續補充說明。

很少有人會在對方跟自己確認資訊的時候失去耐心, 但是多數人會因為對方沒有達到預期而倍感失望, 甚至惱怒。

聽懂才能做到, 做到才能做好。

所以, 要想溝通效果好, 重複對方的話是最簡單且有效的辦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