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禮讓順義 文明交通

順義區啟動“禮讓順義, 文明交通”斑馬線認領後, 在寒冷冬季掀起了一陣暖心的“禮讓之風”。 通過深入開展專項行動, 啟發市民提升禮讓意識, 養成守序的生活習慣, 滋養社會禮讓互愛之心, 為步履匆忙的行人帶來一股暖意的同時, 讓“禮讓守序”成為順義新時尚, 為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創建良好的人文環境。

文明交通引導員引導行人有序通過斑馬線。

志願引導員引導文明交通

近日, “禮讓順義, 文明交通”活動召開斑馬線認領儀式。 認領單位、志願者、交警、送餐員等都成了活動的參與者, 一同接受“文明交通”宣傳教育,

並在簽名板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以示共同維護交通秩序。

文明交通引導員梁月菊說:“在志願服務過程中, 經常出現車輛搶行、行人闖紅燈的現象, 希望通過這次活動, 引導更多市民文明出行。 ”

天剛乍亮, 一群身著黃衫的引導員就手持小紅旗, 活躍在順義城區的幾個主要路口, 輔助交警指揮, 疏解早高峰交通壓力。 他們是參加順義區文明辦“禮讓順義, 文明交通”活動的志願引導員。

自今年5月開始, 每天7時30分, “文明交通”引導員就早早來到城區幾個交通壓力較大的路口, 輔助引導行人文明出行。 “我們會定期訓練旗語和手勢, 引導市民遵守交通信號燈, 過馬路走斑馬線。 ”順義區醫院路口的文明交通引導員隊長王翠華介紹,

對“禮讓斑馬線”的司機豎大拇指“點贊”, 向文明行人送玫瑰花, 多種形式的鼓勵不僅體現了對出行人守法意識的嘉許, 更有助於市民養成文明出行習慣, 促進行人與機動車駕駛人的和諧關係。

天色漸晚, 東風小學路口漸漸擁堵起來, 幾個身著藍色棉坎肩的特殊隊員加入到引導“文明交通”的行列中, 協助交警指揮。 “藍色”志願者關嶽鵬, 指著馬路中央指揮交通的交警說道, “我們只是輔助, 他們站在馬路中央督導交通, 風吹日曬, 才最辛苦。 ”11月1日開始, “禮讓順義, 文明交通”活動劃定的11個重點路口已被各單位認領, 每月1日、11日、22日和30日, 這些單位就會派出身著藍色坎肩的志願者, 配合引導文明交通。 關岳鵬是來自文委的志願者,

服務于東風小學路口。 “這個路口因為緊鄰學校, 上下學期間交通壓力特別大。 上午我同事劉岱松已在這個路口盯了很久, 下午輪到我了。 有了志願服務的切身體會, 才更理解文明出行的重要性。 ”關嶽鵬說。

同時, 區文明辦還與公交系統合作, 在部分公共汽車、計程車和黨政機關公務用車後窗張貼圓形活動標語, 引導這些車輛帶頭禮讓守序, 自覺做到行經斑馬線時減速慢行, 營造全區機動車“禮讓斑馬線”的文明駕駛風尚。

汽車違章停放被貼條

整治亂停亂放有行動

共用單車持續火爆, 這種隨時取用和停放的單車, 給市民帶來了極大便利, 但來去匆忙的騎行者, 只享受了它的便利, 用完之後亂停亂放,

不但影響了市容, 還增加了安全隱患。 近日, 區文明辦組織各志願服務隊在城區主要路段、地鐵口和公交月臺周圍, 重點清理佔用盲道的共用單車, 把亂停放的共用單車整齊碼放在適當位置, 同時配發《讓出盲道, 呈現品行——致廣大騎行者的倡議書》, 勸阻盲道被占、盲道騎行等不文明行為。

“以前地鐵口的‘小黃車’都把人行道占滿了, 經過幾個月努力, 這種現象已經好轉了很多。 ”文明交通引導員隊長王翠華說。

交通支隊也在配合文明辦, 嚴厲整治不文明停放機動車的行為。 交通支隊與文明辦配合開展了一次由公車、計程車和私家車司機參與的宣傳活動。 活動上, 志願者發出《文明停車, 方便你我》倡議書, 並發放文明停車提示卡,

三方代表分別在活動展板上簽名, 承諾文明出行、文明停車。 同時由交通支隊牽頭, 在10月開展了為期1個月的違章停車檢查專項行動, 利用電子科技設備錄入違章停車告知單1萬餘筆。 “我們每天貼條處罰約150輛違規停放機動車。 ”在金街路口執勤的交警張春林介紹, “電動車等非機動車缺乏懲治力度, 但是遇到亂停亂放的情況, 我們也會上前勸阻。 ”

文明有禮好乘客

“俸伯地鐵站到了, 下車的乘客請做好準備。 ”徐銀龍家住南彩鎮西江頭村, 在南彩鑲嵌廠上班。 經常坐順24路公車的乘客都認識他, 還沒上車就聽出是徐銀龍在大聲報站。 順24路公車是行駛至南彩路口往北方向的唯一線路, 所以早晚高峰的乘客比較多, 人多時乘客都聽不清車內報站,經常鬧誤會。每天乘坐順24路車的乘客徐銀龍看到這些情況後,在高峰期上下班乘車期間,就幫助司機師傅報站,大家都叫他義務報站員。有人調侃他:“徐銀龍,你經常幫忙報站,司機師傅給你多少錢?”徐銀龍總是微微一笑,依舊默默地作他的義務報站員。

沈康是公交915路順義區醫院南行站的老乘客,一次等車過程中,有位女乘客下車時發現手機落在了車上。沈康打開手機APP又是幫忙查找車牌號,又是聯繫公交公司,最終幫助女乘客找回手機。沈康對此笑著說:“誰都有難事,互相幫助一下是應該的。”

徐銀龍、沈康被推薦為順義區“文明有禮好乘客”。每個月,公共文明協調辦都會選出10名區級“文明有禮好乘客”,每月11日在文明引導員服務的公交、地鐵月臺,張掛推舉榜,並為上榜乘客贈送小禮品。通過評議,還將向首都文明辦推薦參評全市100名“文明有禮乘客之星”。

在文明引導員的號召下,越來越多的乘客行人上下班經過站口,都會自覺將亂停放的共用單車碼放整齊,楊芸就是其中一位。她乘坐地鐵上下班,從順義站C口進出站,經常和志願者一起忙活。“我們勸她,怕她上班遲到,她說每天早出來幾分鐘就行,話雖不多,但卻感動著我們。”王翠華說道。

機關單位鼎力配合

除區文明辦外,還有7家單位為“禮讓順義,文明交通”活動提供強大助力。

區委宣傳部組織開展主題宣講活動,加強媒體資源推廣和市民互動交流。

區直機關工委組織全區76家單位認領“愛心斑馬線”。指導各單位認真開展活動,總結推廣經驗。

團區委發動各級青年匯、社會組織積極參與禮讓志願服務,並為志願者提供服裝。各單位活動參與者在“志願北京”官方網站上實名註冊為志願者後,可享受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志願者參與文明交通活動服務時長可納入“志願北京”累計志願服務時間,長期服務並表現優秀者可優先推薦為北京市優秀五星級志願者。

區市政市容委開展主要路口交通設施自查,進一步規範順義區主要交通路口標識、標線、紅綠燈等交通設施,營造良好的文明交通環境。同時會同交管部門深入調研,針對不同路口特點,及時調整路口交通信號燈配時,確保行人通行合理、方便;施劃路口交通標誌、標線,確保交通安全設施齊全、有效。

區交通支隊配合主辦單位開展活動,打擊違章停車;重點協助屬地政府,組織引導中小學及幼稚園門口接送學生的家長和車輛有序排隊;在城區主要路口路段施劃立體斑馬線、“禮讓行人”提示語,營造良好的宣傳氛圍。

區交通局優化公交網站佈局,改善公交候車環境。強化自行車停車接駁功能,提升群眾乘車的便捷性。指導公交公司、計程車公司等運營車輛單位,制定考核標準,提升服務品質。

區廣電中心組織區屬新聞媒體開設專欄,在重要版面和時段對活動進行持續跟蹤報導,組織開展“尋找最美等燈人”主題活動。

光明街道志願者引導行人遵守交通規則。

文明行動在基層

在城區“禮讓順義,文明交通”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的同時,各鎮、街道也紛紛加入其中,引導市民文明出行。

光明街道開展順義區首批“認領愛心斑馬線”活動。7時,東興二、雙擁兩個社區的8名志願者身著統一藍色服裝、手舉小紅旗,守在大東路和府前東街路口的四角,協助交警、協警、文明引導員等勸導行人闖紅燈、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等不文明行為,並向他們宣傳交通安全知識。同時還對禮讓斑馬線的司機豎起大拇指,為善舉“點贊”。負責人李建新說:“開展‘認領愛心斑馬線’活動,能夠使‘禮讓守序’理念深入人心,啟發市民養成文明出行的習慣,促進行人與機動車駕駛人之間的和諧關係。”

12月7日,馬坡鎮開展“禮在順義,讓出文明,市民愛心斑馬線”活動。活動當日,馬坡鎮在鎮域內選取行人及車流量較大的乾安路與白馬路交叉丁字路口、乾安路斑馬線等路口,組織鎮機關幹部、村級精神文明建設宣傳員、青年志願者等10餘人,統一著裝、手持小旗,引導行人遵守交通規則、機動車文明禮讓行人,為寒冷冬日出行的市民送上了一股溫暖;設立交通安全專項基金,為全鎮學生及家長配發交通安全反光背心,引導其強化交通安全意識,培養正確的交通行為習慣。該鎮還將制定交通安全倡議書,組織交通引導員、青年志願者走入企業、社區及各村,向外賣送餐員等重點人群宣傳文明交通理念。同時壯大交通引導員隊伍,設定每月固定日期為“交通安全日”,號召機關黨員、社區志願者走上街頭,結合“隨手拍”活動,曝光、勸誡不文明行為,將文明交通理念推向深入。

站前街中信銀行(順義支行)北路段違規停車現象嚴重

不文明交通現象待消解

如今,不文明的交通現象依然時有發生。據多位居民反映,站前街中信銀行(順義支行)北路段,道路加裝非機動車道護欄後,原本狹窄的雙車道顯得更加擁擠,曾經斜跨人行道停放的機動車,現在停在了護欄旁,將道路擠成了單行道。由於該路段缺乏攝像頭、交警巡查等監管,違規停車導致的交通擁堵一直得不到解決,嚴重影響附近居民出行。此外,站前街路段由於毗鄰商業區,大量機動車存在搶行等危險行為。商場附近搶行的送餐員、亂停亂放的電動車,早晚高峰和週末時段擁堵的交通成了每位居民的心頭病。

追尾、剮蹭現象頻發,不僅車主損失經濟利益,居民的人生安全也受到威脅。消解這諸多交通亂象,需要更多的市民自覺支援、自覺參與到文明交通的活動中。

編後“禮讓斑馬線”讓城市文明變得柔軟

一條交通不暢的道路不僅會煩惱居民生活,更會影響區域經濟發展。不文明、違法違規現象影響著社會文明氛圍,滋生諸多安全問題。

區文明辦組織開展“禮讓順義,文明交通”主題活動,就是為推進順義區全國文明城區創建工作營造良好道路交通環境。從打擊整治、指揮引導到推舉模範,通過示範與宣傳,將市民帶入人人參與文明交通、人人守秩序的良好氛圍當中,逐步提高市民文明禮讓意識,養成文明守序的生活習慣。通過消解不文明交通現象,構建良好的交通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為順義區建成“港城融合的國際航空中心核心區、創新引領的區域經濟提升先行區、城鄉協調的首都和諧宜居示範區”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

人多時乘客都聽不清車內報站,經常鬧誤會。每天乘坐順24路車的乘客徐銀龍看到這些情況後,在高峰期上下班乘車期間,就幫助司機師傅報站,大家都叫他義務報站員。有人調侃他:“徐銀龍,你經常幫忙報站,司機師傅給你多少錢?”徐銀龍總是微微一笑,依舊默默地作他的義務報站員。

沈康是公交915路順義區醫院南行站的老乘客,一次等車過程中,有位女乘客下車時發現手機落在了車上。沈康打開手機APP又是幫忙查找車牌號,又是聯繫公交公司,最終幫助女乘客找回手機。沈康對此笑著說:“誰都有難事,互相幫助一下是應該的。”

徐銀龍、沈康被推薦為順義區“文明有禮好乘客”。每個月,公共文明協調辦都會選出10名區級“文明有禮好乘客”,每月11日在文明引導員服務的公交、地鐵月臺,張掛推舉榜,並為上榜乘客贈送小禮品。通過評議,還將向首都文明辦推薦參評全市100名“文明有禮乘客之星”。

在文明引導員的號召下,越來越多的乘客行人上下班經過站口,都會自覺將亂停放的共用單車碼放整齊,楊芸就是其中一位。她乘坐地鐵上下班,從順義站C口進出站,經常和志願者一起忙活。“我們勸她,怕她上班遲到,她說每天早出來幾分鐘就行,話雖不多,但卻感動著我們。”王翠華說道。

機關單位鼎力配合

除區文明辦外,還有7家單位為“禮讓順義,文明交通”活動提供強大助力。

區委宣傳部組織開展主題宣講活動,加強媒體資源推廣和市民互動交流。

區直機關工委組織全區76家單位認領“愛心斑馬線”。指導各單位認真開展活動,總結推廣經驗。

團區委發動各級青年匯、社會組織積極參與禮讓志願服務,並為志願者提供服裝。各單位活動參與者在“志願北京”官方網站上實名註冊為志願者後,可享受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志願者參與文明交通活動服務時長可納入“志願北京”累計志願服務時間,長期服務並表現優秀者可優先推薦為北京市優秀五星級志願者。

區市政市容委開展主要路口交通設施自查,進一步規範順義區主要交通路口標識、標線、紅綠燈等交通設施,營造良好的文明交通環境。同時會同交管部門深入調研,針對不同路口特點,及時調整路口交通信號燈配時,確保行人通行合理、方便;施劃路口交通標誌、標線,確保交通安全設施齊全、有效。

區交通支隊配合主辦單位開展活動,打擊違章停車;重點協助屬地政府,組織引導中小學及幼稚園門口接送學生的家長和車輛有序排隊;在城區主要路口路段施劃立體斑馬線、“禮讓行人”提示語,營造良好的宣傳氛圍。

區交通局優化公交網站佈局,改善公交候車環境。強化自行車停車接駁功能,提升群眾乘車的便捷性。指導公交公司、計程車公司等運營車輛單位,制定考核標準,提升服務品質。

區廣電中心組織區屬新聞媒體開設專欄,在重要版面和時段對活動進行持續跟蹤報導,組織開展“尋找最美等燈人”主題活動。

光明街道志願者引導行人遵守交通規則。

文明行動在基層

在城區“禮讓順義,文明交通”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的同時,各鎮、街道也紛紛加入其中,引導市民文明出行。

光明街道開展順義區首批“認領愛心斑馬線”活動。7時,東興二、雙擁兩個社區的8名志願者身著統一藍色服裝、手舉小紅旗,守在大東路和府前東街路口的四角,協助交警、協警、文明引導員等勸導行人闖紅燈、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等不文明行為,並向他們宣傳交通安全知識。同時還對禮讓斑馬線的司機豎起大拇指,為善舉“點贊”。負責人李建新說:“開展‘認領愛心斑馬線’活動,能夠使‘禮讓守序’理念深入人心,啟發市民養成文明出行的習慣,促進行人與機動車駕駛人之間的和諧關係。”

12月7日,馬坡鎮開展“禮在順義,讓出文明,市民愛心斑馬線”活動。活動當日,馬坡鎮在鎮域內選取行人及車流量較大的乾安路與白馬路交叉丁字路口、乾安路斑馬線等路口,組織鎮機關幹部、村級精神文明建設宣傳員、青年志願者等10餘人,統一著裝、手持小旗,引導行人遵守交通規則、機動車文明禮讓行人,為寒冷冬日出行的市民送上了一股溫暖;設立交通安全專項基金,為全鎮學生及家長配發交通安全反光背心,引導其強化交通安全意識,培養正確的交通行為習慣。該鎮還將制定交通安全倡議書,組織交通引導員、青年志願者走入企業、社區及各村,向外賣送餐員等重點人群宣傳文明交通理念。同時壯大交通引導員隊伍,設定每月固定日期為“交通安全日”,號召機關黨員、社區志願者走上街頭,結合“隨手拍”活動,曝光、勸誡不文明行為,將文明交通理念推向深入。

站前街中信銀行(順義支行)北路段違規停車現象嚴重

不文明交通現象待消解

如今,不文明的交通現象依然時有發生。據多位居民反映,站前街中信銀行(順義支行)北路段,道路加裝非機動車道護欄後,原本狹窄的雙車道顯得更加擁擠,曾經斜跨人行道停放的機動車,現在停在了護欄旁,將道路擠成了單行道。由於該路段缺乏攝像頭、交警巡查等監管,違規停車導致的交通擁堵一直得不到解決,嚴重影響附近居民出行。此外,站前街路段由於毗鄰商業區,大量機動車存在搶行等危險行為。商場附近搶行的送餐員、亂停亂放的電動車,早晚高峰和週末時段擁堵的交通成了每位居民的心頭病。

追尾、剮蹭現象頻發,不僅車主損失經濟利益,居民的人生安全也受到威脅。消解這諸多交通亂象,需要更多的市民自覺支援、自覺參與到文明交通的活動中。

編後“禮讓斑馬線”讓城市文明變得柔軟

一條交通不暢的道路不僅會煩惱居民生活,更會影響區域經濟發展。不文明、違法違規現象影響著社會文明氛圍,滋生諸多安全問題。

區文明辦組織開展“禮讓順義,文明交通”主題活動,就是為推進順義區全國文明城區創建工作營造良好道路交通環境。從打擊整治、指揮引導到推舉模範,通過示範與宣傳,將市民帶入人人參與文明交通、人人守秩序的良好氛圍當中,逐步提高市民文明禮讓意識,養成文明守序的生活習慣。通過消解不文明交通現象,構建良好的交通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為順義區建成“港城融合的國際航空中心核心區、創新引領的區域經濟提升先行區、城鄉協調的首都和諧宜居示範區”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