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為什麼會吃手,啃腳丫子?

老人都說小寶寶的手指頭上是打蜜的, 可是很多年輕媽媽不這樣認為, 他們覺得寶寶吃手是個不良習慣, 容易把手上的細菌帶入身體內, 影響健康, 還會影響牙齒的發育。 於是, 他們想方設法把寶寶的小手從嘴裡拽出來。

有的寶寶很執著, 媽媽拽出來, 他又塞進去。 有的媽媽想出絕招, 給寶寶的手上抹辣椒, 可是又心疼寶寶, 擔心被辣到後寶寶哭個不停。 哎, 很多媽媽在為這事苦惱啊!

不只是吃著玩那麼簡單

寶寶喜歡吃手, 是由寶寶的生理發展決定的。 寶寶的大腦是漸進發展的, 隨著各種動作的熟練,

大腦的各項功能也逐步完善。 寶寶出生後, 伴隨著生命的覺醒, 口的敏感期來到了。 這個時候, 寶寶發現自己的小手, 最初的時候, 寶寶用口去認識自己的手, 這個時候, 寶寶用嘴咬東西, 不是饑餓的原因, 而是要通過口的接觸去感知、瞭解這個陌生的世界, 媽媽不阻止, 充分滿足孩子這種口欲的需求, 寶寶就能順利進人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有的媽媽覺得不衛生, 時時把寶寶的手從嘴裡拽出來, 但每次寶寶都是非常執著地把手又伸回嘴裡, 很快樂地吸吮?著名育兒專家秦銳說:“這個階段的寶寶吃手, 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吃手可以訓練他的手眼協調能力、培養他的自我認知能力和運動能力。 ”

所以, 當孩子躺在小床上或者小車上,

自己玩耍的時候, 媽媽可以先把孩子的手洗乾淨, 這樣就不會存在衛生問題了。

3歲前, 好媽媽一定要懂的育兒心理

另外, 家長可以讓寶寶吃些東兩, 比如豬肝, 媽媽事先把煮好的豬肝切成薄片, 放在寶寶手裡, 引導寶寶把手放到嘴邊, 寶寶自己就會啃了。 這個方法不僅可以訓練寶寶的手跟協調能力、訓練大腦, 還可以磨牙, 又可以補充寶寶易缺乏的鐵。 現在市面上各種各樣的磨牙棒, 磨牙餅乾。

歐瑞園寶寶星星泡芙 兒童餅乾原味罐裝穀物大米粉營養磨牙棒零食 ¥39.9 領15元券

從生理發展的角度來講, 過了2歲以後, 寶寶吃手的欲望就已經很低了, 如果這個時候寶寶還是很熱衷於吃手, 那麼對孩子的成長就起不到積極的作用了。

如果寶寶吃手吃得特別厲害, 幾乎是手不離嘴, 那麼可能就是寶寶太寂寞了, 媽媽要及時給予他愛的滿足。

如果2歲以上的寶寶還是像小的時候那樣吃手、啃腳, 不但會咬傷自己的身體, 還不利於牙齒發育。 由於寶寶的牙齒已經具有了一定的啃咬能力, 容易造成寶寶的手指脫皮、腫脹甚至感染。 同時, 也會引起寶寶出牙時牙齒排列不整齊、牙齒閉合不良等情況。 例如, 若3~4歲的寶寶過度地吃手, 就有可能導致恒齒的齒形缺陷, 長出齙牙的比例也更高。

2歲以上的寶寶, 開始有了獨立意識, 探索世界的欲望會更強烈, 對自己的身體部位已經沒有了太大的興趣, 如果還是樂此不疲於自己的手、腳, 很有可能是在抒發內心的壓力,

這種情況比較常見。 還有一種可能是寶寶體內缺少某些微量元素。 如缺鋅的寶寶喜歡咬手指甲。 若出現這類情況, 媽媽先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一下, 確診了才能對症下藥, 千萬別自作主張’給孩子亂補營養品。

根據年齡應對

對於2歲以前寶寶的吃手行為, 媽媽沒有必要太介意, 只要沒有出現皮膚傷害, 只需注意一下于部衛生就好了。 在外面玩耍的時候, 制止寶寶的吃手行為, 回到家裡, 手洗乾淨了, 就讓寶寶自由吸吮吧!

到了2歲以後, 寶寶依然吃手, 而且伴隨有不合群、膽小、羞怯等性格頏向或者緊張、焦慮等情緒, 媽媽就要注意了。 寶寶可能是因為內心孤獨、

缺少安全感而用吃手來滿足內心的空虛, 媽媽要多花點時間和寶寶在一起,

和寶寶一起出去玩、聊天、做遊戲, 給寶寶講講故事, 有媽媽和他一起玩, 寶寶的注意力就會從手上轉移開了。

有的寶寶吃手, 是因為自信心不足, 從這個小動作上尋求安慰。 媽媽平時要多表現S己對寶寶的愛, 多微笑, 多擁抱、多按摩寶寶, 讓寶寶從媽媽愛的表達中獲取安全感、幸福感和滿足感, 有了自信, 寶寶就會從外界尋找快樂, 而不是局限於自我這個小範圍內。

如果寶寶已經養成了吃手的習慣, 媽媽不要著急, 不要呵斥寶寶:“這麼大了, 還吃手, 髒不髒啊!”在寶寶的意識裡, 自己的手並不髒, 媽媽這麼說, 會讓寶寶無所適從, 甚至不愛惜自己的身體。 媽媽也不要把寶寶的手強行從嘴裡拽出來, 這樣會激起寶寶的逆反心理, 強化他的吃手行為。

從口的敏感期進入手的敏感期,是個很自然的過程。媽媽多給寶寶準備一些有趣的寶寶喜歡的小玩具,多帶寶寶去外面玩耍,寶寶有了觸摸、探索、認識這個世界的機會,就能淡化吃手的行為。所以,媽媽一定要有耐心,不要著急。比如,讓寶寶的小嘴裡有個東西,當寶寶開始長牙時,媽媽可以給寶寶準備磨牙餅乾,寶寶的小手裡有東西拿,嘴裡有東西,就不會吃手了。

有的寶寶過早地被媽媽送去特長班或者和媽媽分離,為了緩解壓力,也會吃手。在這種情況下,媽媽要好好跟寶寶溝通,特長班可以不上,能不與媽媽分離就不分離,必須分離就要做好寶寶的心理工作。

當下,安撫奶嘴比較流行,這個舶來品確實能夠起到讓寶寶舒服、放鬆的目的,但是一定要看寶寶是否喜歡,如果寶寶不喜歡,就不要強行使用了。寶寶只有在快樂的感覺中成長,才會建立對周圍世界充分的信任感。

強化他的吃手行為。

從口的敏感期進入手的敏感期,是個很自然的過程。媽媽多給寶寶準備一些有趣的寶寶喜歡的小玩具,多帶寶寶去外面玩耍,寶寶有了觸摸、探索、認識這個世界的機會,就能淡化吃手的行為。所以,媽媽一定要有耐心,不要著急。比如,讓寶寶的小嘴裡有個東西,當寶寶開始長牙時,媽媽可以給寶寶準備磨牙餅乾,寶寶的小手裡有東西拿,嘴裡有東西,就不會吃手了。

有的寶寶過早地被媽媽送去特長班或者和媽媽分離,為了緩解壓力,也會吃手。在這種情況下,媽媽要好好跟寶寶溝通,特長班可以不上,能不與媽媽分離就不分離,必須分離就要做好寶寶的心理工作。

當下,安撫奶嘴比較流行,這個舶來品確實能夠起到讓寶寶舒服、放鬆的目的,但是一定要看寶寶是否喜歡,如果寶寶不喜歡,就不要強行使用了。寶寶只有在快樂的感覺中成長,才會建立對周圍世界充分的信任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