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一支軍隊彪悍異常,外國“保護費”收到手軟,且一收就是200年

不少人有一個誤區, 就是認為中國自明朝下半頁以來就失去了尊享世界大國的地位。 他們給出的論據之一, 就是實施海禁的明朝逐漸喪失了角逐海洋霸權的實力, 而此時恰恰是世界海洋軍事發展的黃金期。

誠然, 崛起於15、16世紀的海洋強國確實不少, 諸如英國、葡萄牙、西班牙等, 他們依靠貿易和資源掠奪快速積累起了原始資本。 並且依靠“賺”來的錢, 反哺似的瘋狂發展自己的海軍能力。

但失去了與外界同軌的機會就註定意味著要落後嗎?也不儘然, 我們來看看整個明朝期間, 中國的海洋(水師)實力究竟是怎樣。

大明水師由來已早, 當年明太祖朱元璋能統治天下, 水師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明朝立國之後, 朱元璋沒有忘記他們的功勞, 其主力之一的‘巢湖水師’經擴張之後被調往東南沿海進行海防, 由此成為明朝“海軍”的雛形。

到了明朝永樂年間, 明成祖朱棣當政, 中國海洋事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其具體表現在中國造船能力的空前強盛。

據史料記載, 在永樂最鼎盛時期, 明王朝擁有大型船艦3800餘艘。 其中1350艘為沿海巡船, 1400艘為戰船, 另還有駐紮在南京新江口的350艘大船和400艘運糧漕船, 以及近300艘遠洋寶船。 當然, 這並不是明朝的全部“家當”, 之外擁有的護洋巡江的警戒執法船和傳令船不計其數。

為宣揚國威, 自永樂三年起,

明朝曾派遣艦隊七下西洋。 這支威名遠揚的鄭和艦隊, 就是大明海軍實力強大的最有利證據(它不僅規模史無前例的龐大, 而且時間上比歐洲最著名的哥倫布艦隊早了近一個世紀)。

當然, 看到這裡, 你可能會說這是明朝上半頁的事情, 和下半頁是否強大又有什麼必然關係呢?那好, 我們就上點乾貨, 用發生在明朝中後期的海軍對外作戰的具體實例來證明。

如前文所提到的, 在15世紀萌芽、經過一個世紀快速發展的歐洲強國, 其野心日益膨脹, 他們漸漸不再滿足於只掠奪非洲和東印度群島那些資源。 他們將觸手東伸, 打起亞洲這條東方巨龍的心思。

葡萄牙、荷蘭、西班牙是這支開闢‘東亞新戰場’西方海洋遠征軍的代表,

他們屯軍屯門(今香港屯門區), 準備對明朝水師進行毀滅一擊。

明正德16年(即1521年), 對陣西方殖民者的屯門海戰打響。 這是明朝水師第一次與國外強敵對戰。 戰爭維續近一個月, 最終以明朝水軍的勝利而告終。

事情沒有完結。 緊接著, 明水師又在西草灣(今廣東沿海區域)和葡萄牙艦隊幹了一仗, 明軍再此贏得戰爭。

西草灣之戰的順利程度超乎國人的想像, 但這對葡萄牙人而言卻無疑是巨大的打擊。 此役之後, 葡萄牙徹底放棄了用武力迫使明朝開關貿易的計畫。 他們乖乖遣使來華, 中葡也由此進入短暫的蜜月期。

兩戰皆勝足以顯示明朝水師的強大, 但偏偏西班牙人不信這個邪, 他們再次當起了中國水軍的試金石。

嚴格來說是兩次。

澎湖之戰, 戰役初期, 因荷蘭人反應迅速, 大明水師曾一度喪失了主動權。 但後來在政府的緩兵之計下, 明軍又重新找到戰機, 一舉挫敗荷蘭軍並收復了先前被荷蘭佔領的澎湖諸島。

幾年之後, 荷蘭人捲土重來, 他們從臺灣侵我東南沿海。 兩軍在料羅灣進行決戰。 最終, 荷蘭艦隊及其招攬的共計59艘戰船全部覆沒。 這場戰役, 荷蘭人不僅敗於了大明水師, 還徹底喪失了之前費心建立的日本海及南海等東亞制海權。

說起接替其制海權的明朝‘鄭芝龍艦隊’, 還有一個十分有意思的小插曲。 或者說是“福利”。

可以說, 這是一筆筆貿易國主動交到明軍手裡的保護費。 據記載, 僅荷蘭人就繳納了12萬法郎的進貢。

這對當時歐洲的海上霸主來說, 無疑是巨大的諷刺。

只可惜, 大明水師在內亂頻發的王朝末年沒能派上用場, 後來接過旗幟的滿清也是有意打壓。 最終, 這支曾經無往不勝的水師得以沒落, 實在可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