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陽光股份終止收購京基百納 中小房企並購維艱

啟動兩個多月後, 陽光股份的收購案便因各種原因而終止。

這份重組案始於今年9月末, 至此不到三個月時間。 因陽光股份業績不佳, 而重組標的規模較大, 這筆交易被視為“蛇吞象”, 且並不為外界看好。

分析人士認為, 房地產業的股權交易正頻繁發生。 由於規模上的劣勢, 無論作為並購方還是被並購方, 中小房企都在並購市場處於天然的弱勢地位。 陽光股份重組終止雖是個案, 但“大吃小”仍將是並購市場的主流。

標的資產估值分歧

按照公告介紹, 標的公司系京基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持有的深圳市京基百納商業管理有限公司,

是一家專業從事商業經營管理, 提供全面化、系統化、專業化商業經營管理服務的公司。 京基百納主要負責京基集團旗下購物中心部分的管理。

這筆交易從一開始就不同尋常。

陽光股份早在1996年就完成上市, 並從水泥行業向房地產業成功轉型, 近年來又轉型至商業地產領域, 項目主要位於北京、天津、成都三地。 雖經歷了房地產業發展最快的時期, 但陽光股份規模並未做大, 近幾年來反而出現下滑。

2016年, 陽光股份實現營業收入6.40億元, 同比下滑1.24%, 淨利潤也由正轉負。 到今年上半年, 虧損額度還在擴大。 直到三季度出售了項目股權後, 才實現淨利潤轉正。

陽光股份在2016年財報中表示, “公司目前存量房地產住宅開發項目較少,

整體實力與行業領先水準差距巨大, 公司在住宅開發領域沒有競爭優勢, 短期內也不具備塑造此方面競爭力的基礎條件。 ”

相比之下, 並購標的京基百納成立於2006年, 運營管理的項目總面積達60多萬平方米, 包括京基100城市綜合體、南山京基百納廣場、KK MALL(京基百納空間)、沙井京基百納廣場、KK ONE(京基百納時代)、京基銅鑼灣數碼通訊廣場、京基禦景華城商業廣場等。 初步估算的資產價值遠超百億。

因此, 這筆交易被稱為“蛇吞象”。 且由於陽光股份擬以現金支付的方式收購資產, 外界猜測京基集團有借殼上市的可能性。 但到目前為止, 雙方並未就此做出回應。

對於重組, 陽光股份的解釋是, 鑒於前述原因, 且本次重組停牌已滿兩個月,

上述問題的解決時間尚無法預計, 才決定終止。

12月8日複牌後, 陽光股份股價下跌9.96%, 收於7.32元/股。

“大吃小”仍是主流

隨著行業競爭日趨激烈, 房地產領域的並購重組也日趨激烈。 據普華永道統計, 今年上半年, 中國房地產業並購數量增加24.7%, 交易額增長了78.5%。

在這一領域, 最常見的方式是大型房企兼併中小型房企、中型房企兼併小型房企, “以小搏大”的案例並不多見。

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總監嚴躍進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中小房企在並購市場處於天然的弱勢地位, 很容易成為被並購對象。 為求生存而變身收購方的做法也不難理解。

但與大型房企的並購不同, 這類房企的並購進程往往要艱難很多。

嚴躍進認為, 企業實力若不強, 收購時的壓力就會很大, 不僅議價能力缺乏, 談判的時間成本也很高。 總體來看, 中小房企並購的成功幾率要低於大型房企參與的並購。

此外, 部分中小房企業績不佳, 但擁有資本市場的殼資源, 也容易成為資本的覬覦對象。 這類企業雖名為收購方, 但在談判中同樣缺乏話語權。

今年7月, 萬達作價631億元, 將旗下的文旅和酒店項目售予融創、富力, 成為有史以來房地產領域規模最大的並購交易。 據悉, 該筆交易的談判週期僅有一個月。

嚴躍進表示, 並購市場的“速戰速決”, 以及中小企業話語權的缺失, 凸顯出市場的殘酷。 陽光股份重組終止雖是個案, 但在未來, “大吃小”仍將是並購市場的主流。

他認為, 中小房企面臨明顯的“不進則退”局面, 此前公司在各方面的積累, 都將在殘酷的並購市場暴露出來。 與缺乏實力的企業相比, 在佈局、模式、產品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的中小房企, 更有談判的底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