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兩大上市企業稱掌握突破性COB技術,COB時代加速駛近

2017年11月7日, 雷曼光電發佈消息稱, 近日已經研發出第三代COB小間距LED顯示面板, 並將於2018年上半年實現量產出貨。 2017年11月13日對外公佈了雷曼股份關於COB專利的獲取情況。 雷曼股份稱, 公司從2014年開始就積極地進行了技術創新的探索, 積累了豐富的LED封裝技術和LED顯示幕技術, 擁有很多相關專利。 在結合先進LED集成封裝技術和LED智慧顯示控制技術及一系列工藝突破後研發了COB小間距LED顯示技術。 雷曼股份表示將在不久後發佈了第一款COB小間距LED顯示面板產品, 將持續在LED封裝與LED顯示領域加強創新, 不斷推出優秀的COB小間距LED顯示產品。

該消息一出, 如平地一聲雷, 行業當時便沸騰了。 隨後, 德豪潤達也發佈消息稱通過旗下的事業部資源整合, 在器件、顯示兩大事業部的聯合研發下, 成功量產出大視角小間距全倒裝RGB COB高銳顯示模組, P0.95mm的極小間距搭配上180°的大角度出光震撼體驗, 成功跨越了現行正裝COB顯屏的技術難題。 在研發階段的全倒裝RGB COB實驗進展, 已成功的完成P0.5的超密集顯屏模組樣板。

搜搜LED

COB技術一向為行業所看好, 被認為是LED顯示技術通向Micro LED的必經之路。 業內普遍認為LED傳統的封裝技術只能支撐LED顯示幕的間距走到P0.6附近, 而Micro LED離我們行業太遠, COB便是最佳選擇。 儘管前景如此受人看好, 但是此技術總擺脫不了被看好卻不溫不火的尷尬境地。

市場對COB的接受程度不高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COB技術成熟度不夠,

二是沒有經典的應用案例做推廣。 技術上, 有成品率低與模組墨色不均兩大一直沒能得到有效解決的難題。 這導致其產能瓶頸難以突破, 無法實現規模化生產。 此外, 也沒有技術能解決更換維修繁瑣這個痛點。 推廣上, 由於一直沒有非常出彩的案例和產品, 市場的接受程度低, 推廣難度大。

除此之外, 參與企業少也是COB舉步維艱的重要原因。 在行業內雖有一直致力於COB技術研發和優化的長春希達、韋僑順、奧蕾達等企業, 以及部分開始針對COB顯示幕進行設計的驅動IC廠商, 但對於整個行業而言, 這力量還是過於弱小。 在這等環境下, 雷曼光電參與COB便是具有轉捩點標誌和風向標意義的事件,

對COB具有異常大的推進作用。 因為雷曼光電的參與意義絕不是多了一家資金、技術實力強勁的COB參與者, 而是多了一家從傳統封裝轉型到COB技術的封裝企業。 德豪潤達亦同理。

搜搜LED

雷曼光電以“封裝廠商”的身份來推動COB, 是具有“革自己命”的大勇氣的, 這與眾多靜觀其變的企業截然不同。 雖不知雷曼股份、德豪潤達此舉會帶動多少企業參與到COB技術的推廣中來, 但想來是可以加速COB技術的成熟與推廣的,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 COB技術時代不期而至。

《LED屏顯世界》點評

當小間距LED遭遇瓶頸無法再小, Micro LED相對於中國產業界來說依舊陌生高冷的情況下, COB技術越來越受到LED顯示幕產業界地關注。 作為一種新型的密集封裝形式,

COB技術優點缺點同樣突出。 COB技術用於顯示幕封裝還處於產業的前期研發階段, 目前行業內也只有少數幾家企業從事相關研發製造工作。 我們要為新聞中提到名字的COB研發企業致敬, 更要為雷曼、德豪潤達這樣有實力的封裝及晶片企業的進入而感到高興。 眾人拾柴火焰高, 只有行業內所有企業眾志成城共推COB技術, 由中國LED顯示界主導的COB時代才能到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