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今日冬至:詩和傳統美食的邂逅

歷代詩人冬至絕句精選:

和李十二舍人冬至日

(唐·姚合)

獻壽人皆慶, 南山複北堂。

從今千萬日, 此日又初長。

冬至

(宋·龍輔)

冬至宵雖短, 孤眠恨自長。

枕單寒入夢, 窗破月窺床。

冬至

(宋·劉敞)

寒事欲無幾, 春歸方有期。

嘉辰正須醉, 愛日為君遲。

冬至上陵途中雜詠八首 其四

(明·邊貢)

朝從田父飯, 憩馬古林西。

村雞不知曙, 日高猶自啼。

邯鄲冬至(一作至除)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鄲驛裡逢冬至, 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還應說著遠行人。

冬至日雪

(宋·王炎)

題注:乙亥十一月二十三日

日腳初添一線長, 飛花撩亂壓微陽。

朱門滿酌羊羔酒, 誰念茅茨有絕糧。

毗陵郡齋冬至晴寒

(宋·楊萬里)

竹屋消殘半瓦霜, 冰河凍裂一漁航。

不須宮線量曦影, 化日今年特地長。

冬至日獨游吉祥寺

(宋·蘇軾)

井底微陽回未回, 蕭蕭寒雨濕枯荄。

何人更似蘇夫子, 不是花時肯獨來。

附:

冬至傳統飲食

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 主要是因為“氣始於冬至”。 因為從冬季開始, 生命活動開始由衰轉盛, 由靜轉動。 此時科學養生有助於保證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 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冬至時節飲食宜多樣, 穀、果、肉、蔬合理搭配, 適當選用高鈣食品。

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 中國北方多數地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 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 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 吃餃子成為多數中國人冬至的風俗。

當然也有例外如在山東省滕州市流行冬至當天喝羊肉湯的習俗, 寓意驅除寒冷之意。

古人喜賀冬至, 今人雖多不以為節, 但冬節再怎麼說也是“年時八節”之一, 吃貨們還是不會放過這有著各種冬至特色美食的節日的:如北方水餃、潮汕湯圓、東南麻糍、台州擂圓、合肥南瓜餅、寧波番薯湯果、滕州羊肉湯、江南米飯、蘇州釀酒等。

北方普遍吃水餃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 不論貧富, 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 諺雲:“十月一, 冬至到, 家家戶戶吃水餃。 ”

這種習俗, 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山東滕州羊肉湯

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 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 覺得味道特別鮮美,

讚不絕口。 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 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 吃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 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現山東滕州一帶, 這天被稱作數九, 節前會給長輩送諸如羊肉等禮品, 數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湯, 對個人對長輩對家庭都為圖個好兆頭。

江南米飯

在江南水鄉, 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

相傳, 共工氏有不才子, 作惡多端, 死於冬至這一天, 死後變成疫鬼, 繼續殘害百姓。 但是, 這個疫鬼最怕赤豆, 於是, 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 用以驅避疫鬼, 防災祛病。

番薯湯果

在寧波的傳統習俗中, 番薯湯果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

“番”和“翻”同音, 在寧波人的理解中, 冬至吃番薯, 就是將過去一年的黴運全部“翻”過去。

湯果, 跟湯糰類似, 但個頭要小得多, 而且裡面沒有餡。 湯果也被叫做圓子, 取其“團圓”、“圓滿”之意。 老寧波也有“吃了湯果大一歲”的說法。

寧波人在做番薯湯果時, 習慣加酒釀。 在寧波話中, 酒釀也叫“漿板”, “漿”又跟寧波話“漲”同音, 取其“財運高漲”、“福氣高漲”的好彩頭

臺灣糯糕

在我國臺灣還保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 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徵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 然後用蒸籠分層蒸成, 用以祭祖, 以示不忘老祖宗。 同姓同宗者於冬至或前後約定之早日, 集到祖祠中照長幼之序, 一一祭拜祖先, 俗稱“祭祖”。 祭典之後, 還會大擺宴席, 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 大家開懷暢飲, 相互聯絡久別生疏的感情,

稱之為“食祖。 ”冬至節 祖先, 在臺灣一直世代相傳, 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蘿蔔、青菜、豆腐、木耳等。

浙江台州擂圓

浙江台州人好美食, 冬至是一年中重要節氣, 在這一天要做些特色菜肴和食物, 首先要祭奠祖先, 祈禱祖先保佑全家人來年一切平安如意。 然後全家人歡樂地聚在一起喝酒吃菜。 其中吃“冬至圓”(擂圓, 又叫硬擂圓、翻糙圓)是台州的老傳統, 擂圓取圓圓潤潤、團圓之意。

擂圓是冬至的重頭戲, “圓”意味著“團圓”“圓滿”, 與平日裡吃的湯圓相比, 臨海人的冬至圓不但內容豐富、形式各異, 而且意味深長。 擂圓是用糯米粉做的, 先把糯米粉和溫水揉成麵團, 再摘成醋碟大小的圓子揉圓, 煮熟後放在豆黃粉裡滾拌, 因為這個過程臨海的方言叫“擂”, 所以冬至圓起名叫“擂圓”,而豆黃粉是用黃豆炒熟後磨成粉再拌入紅糖,味道香甜濃郁,配上糯米圓的細膩糯軟,令人食欲大增。夾一個粘滿豆粉的擂圓,趁熱咬上一口,香噴噴、甜滋滋、暖烘烘、軟綿綿,一股幸福的滋味油然而生。除了經典的甜圓,也有很多家裡喜歡鹹的冬至圓,鹹圓就是在糯米團裡放餡,包類似豬肉、豆腐乾、冬筍、香菇、紅蘿蔔、白蘿蔔等細丁,可蒸可煮,鮮香多汁,另有一番滋味。

江蘇蘇州釀酒

姑蘇地區對冬至這一節氣非常重視,姑蘇地區有俗語雲:“冬至如大年”。傳統的姑蘇人家,會在冬至夜喝冬釀酒,冬釀酒是一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香氣宜人。姑蘇百姓在冬至夜暢飲冬釀酒的同時,還會配以鹵牛肉、鹵羊肉等各式各樣的鹵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釀酒不僅能夠驅寒,更是寄託了姑蘇人對生活的一種美好的祈願。

江西麻糍

麻糍,是浙江,江西的特產,也是福建人的傳統小吃、福建人祭祀時的供品。麻糍陰乾後蒸、煎、火烤、砂炒皆宜。

麻糍也是閩南著名小吃,其中又以南安英都出產最為出名,其原料為上好糯米、豬油、芝麻、花生仁、冰糖等。麻糍香甜可口,食後耐餓,有著甜、滑的口感,且軟韌、微冰。成品色澤鮮白,滑韌透明。

安徽合肥吃冬至面

“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在安徽合肥,冬至吃面的風俗與節氣、氣候、農事有關。冬至過後即是數九寒天,每隔九天數作一九。在滴水成冰的嚴冬,吃一碗熱騰騰的雞蛋掛麵,才算是過了一個冬至。

潮汕、閩南地區的湯圓

潮汕地區漢族民諺雲:“冬節大如年”、“冬節沒返沒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這一天無論如何要趕回家敬拜祖宗,否則就是沒有祖家觀念。海峽兩岸的同胞,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當作團圓節。

四式湯圓

先將綠豆、紅豆、糖冬瓜、 芋頭分別煮或蒸熟,去皮,分別加入白糖、芝麻、熟豬油等調味品製成四種甜餡料,將湯圓皮分別包入四種不同的餡心,做上記號。將四種湯圓放入加糖的水中煮熟。每碗裝不同餡料的湯圓各一個。

浙江嘉興桂圓燒蛋

冬至古代為大節日,嘉興重冬至,俗諺“冬至大似年”,保留古風。據《嘉興府志》(卷34·風俗)記載:“冬至祀先,冠蓋相賀,如元旦儀”。民間崇尚冬至進補,有赤豆糯米飯、人參湯;白木耳、核桃仁燉酒、桂圓煮雞蛋等。[10]

至今,嘉興仍然傳承冬至吃“桂圓燒蛋”的習俗,老人們說因為一年中冬至夜晚最長,不吃的話會凍一晚上,半夜還會肚子餓。

本期審核:小樓聽雨

所以冬至圓起名叫“擂圓”,而豆黃粉是用黃豆炒熟後磨成粉再拌入紅糖,味道香甜濃郁,配上糯米圓的細膩糯軟,令人食欲大增。夾一個粘滿豆粉的擂圓,趁熱咬上一口,香噴噴、甜滋滋、暖烘烘、軟綿綿,一股幸福的滋味油然而生。除了經典的甜圓,也有很多家裡喜歡鹹的冬至圓,鹹圓就是在糯米團裡放餡,包類似豬肉、豆腐乾、冬筍、香菇、紅蘿蔔、白蘿蔔等細丁,可蒸可煮,鮮香多汁,另有一番滋味。

江蘇蘇州釀酒

姑蘇地區對冬至這一節氣非常重視,姑蘇地區有俗語雲:“冬至如大年”。傳統的姑蘇人家,會在冬至夜喝冬釀酒,冬釀酒是一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香氣宜人。姑蘇百姓在冬至夜暢飲冬釀酒的同時,還會配以鹵牛肉、鹵羊肉等各式各樣的鹵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釀酒不僅能夠驅寒,更是寄託了姑蘇人對生活的一種美好的祈願。

江西麻糍

麻糍,是浙江,江西的特產,也是福建人的傳統小吃、福建人祭祀時的供品。麻糍陰乾後蒸、煎、火烤、砂炒皆宜。

麻糍也是閩南著名小吃,其中又以南安英都出產最為出名,其原料為上好糯米、豬油、芝麻、花生仁、冰糖等。麻糍香甜可口,食後耐餓,有著甜、滑的口感,且軟韌、微冰。成品色澤鮮白,滑韌透明。

安徽合肥吃冬至面

“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在安徽合肥,冬至吃面的風俗與節氣、氣候、農事有關。冬至過後即是數九寒天,每隔九天數作一九。在滴水成冰的嚴冬,吃一碗熱騰騰的雞蛋掛麵,才算是過了一個冬至。

潮汕、閩南地區的湯圓

潮汕地區漢族民諺雲:“冬節大如年”、“冬節沒返沒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這一天無論如何要趕回家敬拜祖宗,否則就是沒有祖家觀念。海峽兩岸的同胞,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當作團圓節。

四式湯圓

先將綠豆、紅豆、糖冬瓜、 芋頭分別煮或蒸熟,去皮,分別加入白糖、芝麻、熟豬油等調味品製成四種甜餡料,將湯圓皮分別包入四種不同的餡心,做上記號。將四種湯圓放入加糖的水中煮熟。每碗裝不同餡料的湯圓各一個。

浙江嘉興桂圓燒蛋

冬至古代為大節日,嘉興重冬至,俗諺“冬至大似年”,保留古風。據《嘉興府志》(卷34·風俗)記載:“冬至祀先,冠蓋相賀,如元旦儀”。民間崇尚冬至進補,有赤豆糯米飯、人參湯;白木耳、核桃仁燉酒、桂圓煮雞蛋等。[10]

至今,嘉興仍然傳承冬至吃“桂圓燒蛋”的習俗,老人們說因為一年中冬至夜晚最長,不吃的話會凍一晚上,半夜還會肚子餓。

本期審核:小樓聽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