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當代攝影看什麼?看!

當代攝影, 看什麼, 看!

風撩亂了長髮, 美麗的少女, 近看不到容顏。 遠看不清身影, 像當代攝影, 一時懂, 一時懵, 依稀是王曙先生的眼裡的迷茫看不到黎明前的曙光, 糊塗先生腦海的智慧讓他沒有在霧霾裡糊塗。 在他們的字裡行間長著各自的觀點, 有理有據。 一一讀過, 也許, 他們沒都有錯, 但此刻, 我卻想說一句, 如同人生一樣綿長的當代攝影藝術, 倘若只用是與非的簡單尺規來衡量, 是不是會讓我們的視野更加迷離, 腳步離真相漸行漸遠?就算睜大晶亮的雙眼, 未必能看清你的臉。 所以看法對了就是神器,

不然看法就成了魔法。

不同空間就會生成不同的秩序, 這是一個因放縱而約束、因缺失而重塑的空間, 我作為旁觀者, 嘗試解構這種空間背後的特質。 在抽離情緒之後, 嘗試讓空間狀態回歸正常, 客觀、冷靜、無表情成為前提, 通過對物與空間的切入並框取後, 重組的縫隙中逐漸展現出空間與人的關係, 對新生的渴望、對自由的反思、對生命的尊重在秩序中獲得重新定義, 就像鳳凰涅槃, 痛就是活著的代價。

這樣看有問題

攝影的歷史書並不漫長, 流派十來個, 而迄今深入骨髓還在深刻影響我們的莫過於沙龍和紀實攝影, 這裡姑且把她叫做常態攝影, 一個脫胎於繪畫, 想把唯美的意境和意趣做到極致, 一個歸依於報導,

想把真實的現實和客觀進行到底, 其理論體系、評價標準、審美觀點都幾乎讓人耳熟能祥。 而當代攝影作為晚輩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時候, 我們就自然不自然套用我們已有的、熟悉的套路去看待這個陌生人, 用我們現有知識存量去考究嶄新的知識增量, 這是相當荒謬而可怕的事情, 如同看慣了看得懂京劇的人去看今天的動漫, 或者是今天看慣了動漫的新人類去看京劇一樣, 哪麼看都想換頻道一樣, 即使看懂了也不願接受。 於是, 不懂有之, 質疑有之, 責怪有之。 當然這不排除所謂的“獨樹一幟”內容上蒼白空洞,浮於表面, 甚至骯髒不堪,毫無藝術性、社會性可言的“當代攝影作品”的匪夷所思。

艾拉德·拉斯裡, 美國當代藝術家,

現居洛杉磯。 他的作品橫跨攝影、電影、繪畫、雕塑、裝置等多個領域, 用不同的形式來思考圖像交流的可能性, 將觀者帶入空間、圖像、實體、色彩、結構的複雜世界中, 從而模糊了藝術的界限、攝影的界限、感知的界限, 因此可稱之為後圖像時代的攝影家艾拉德·拉斯裡的作品現場, 打破了陳腐老舊的攝影展覽表現形式, 圖像總是和實物交互起到交流或延宕的作用:捆紮在牆上的照片, 阻隔人近觀的床一樣的裝置, 半遮半掩的攝影, 弧線形牆體露出圖像一角, 似真非真像圖片又像雕塑的黃瓜……在功能和意義上都開拓出新的形式架構, 進而達到深度交流的可能。

當代攝影, 看什麼?看!

當代攝影要問清她的來龍去脈、前世今生絕非易事。 也不僅僅是二戰前後這個時間節點與現代主義攝影的涇渭分明。 我想用關鍵字會讓複雜的問題變得簡單而明晰一些。 不用深奧的概念去詮釋當代攝影,借用封岩的話就是當代攝影稱之為不是攝影的攝影。形象一點就是擺脫 “紀實”的先生的熱年,背叛攝影的家族,去和其他藝術打得火熱戀愛結婚生出混血兒,更加強調的是藝術家的觀念和哲學,使作品獲得重新的影像意義。如果還是不過癮的話,可以用這幾個關鍵字來形容:那就是顛覆者、跨界者、唯心者、導演者、傳播者的角色。

顛覆者

當代攝影款款而來,她的重要使命就是想打破人們對攝影的慣性思維。當然這也是“常態攝影”跨入到“當代藝術”領域中很重要的一個理解過程,她要打破自身的媒介局限性。 顛覆現有約定俗成的理念、規則、表達方式、審美模式,來挑戰的的人們觀念、眼睛、心靈,乃至身體。包括傳統的記錄型攝影觀念,過去攝影大師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所提倡的“決定性瞬間”的攝影美學觀念。當代攝影藝術的創作,已經從傳統對視覺表像、光影藝術和完美構圖的攝影美學追求,逐步上升到對藝術觀念通過攝影藝術的視覺呈現上,受多元文化與藝術思潮的影響,當代攝影藝術已經成為當代藝術視覺語言呈現的一種載體,越來越多的藝術新觀念通過攝影這種形式去創造。對於視覺文本常態攝影可用圖像學,社會學、自然科學等來解析,而當代攝影得用符號學、心理學、行為學等來解析。

山本昌男,具有國際影響的日本攝影家。他的照片尺寸極小,構圖空靈,以小見大,而且模糊了攝影和繪畫的界限。通常他會把照片做舊做暗(甚至看不清楚),故意撕開照片,在照片上畫畫……作品富有極深的禪意和東方哲學的神髓。

跨界者

跨界是一種新銳的生活態度與審美方式的融合,讓原本毫不相干的元素,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取長補短,創意轉型,藝術與非藝術聯姻,各種跨界“混搭”模式層出不窮,這些模式有的已經創出成功作品,無論是通過攝影的“行為”、攝影的“夢想”、攝影的“雕塑”、攝影的“營造”還是攝影的“呈現”都是攝影藝術觀念的融合與創新。當攝影進入當代後,與繪畫、裝置、音樂、雕塑等藝術的關係越來越緊密,數碼化亦使攝影的發展空間無比廣闊。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攝影師,在攝影中加入聲音、視頻、手繪等形式,製作多媒體作品,已成為一種趨勢?我覺得這是一種必然,因為技術發展往往引領著藝術家的創作方向。在攝影史上,從攝影術誕生到大畫幅相機,然後到135相機,再到寶麗萊相機,最後到數碼相機,每一次的技術更新都讓藝術家產生了新的創作可能,使作品產生新的樣式。照片成為影像。攝影成為媒介。觀看的方式也從你的眼到調動你的五官甚至是身體的體驗。

《在消逝裡生長》是攝影家金元個人獨立實驗性攝影項目,探討原始記憶與生命本身之間的連結,植物的元素運用,暗示短暫生命在混沌與消失過程裡迸發出的一種新生的力量,在消逝裡獲得永恆。作品中通過不同材質的運用,這些照片來自二手市場淘來的老照片,片中的人完全是陌生的,它們隨著時間被生活塵封或者遺忘,為了使抽象的主題得到更融洽更獨特的表達方式,嵌入視閾中的創作媒介呈現方式突破攝影的界限,繪畫、裝置、攝影多種媒介材料進行融入:首先對老照片進行逐次篩選、翻拍,沖洗放大至合理的尺寸,然後使用丙烯進行手工繪畫。試圖解除物質的外衣,使之神秘化,並回歸生命的本質。

唯心者

對當代攝影人而言,攝影只是一種他們的觀念的依託物體,他們著眼的是自己的觀念如何被視覺化,觀念才是他們的真正著眼之處。觀念藝術將不再只是一個隻在美術界發生影響的藝術現象,而是一個可以受到包括攝影界在內的較為正確的對待的表現樣式。如果說常態攝影有愉悅大眾,激發共鳴的玩法,常態攝影的主題大多圍繞當今世界、現實社會主流價值的認同,迎合,解析等。而當代攝影就是小眾觀念,自我體驗的玩法。攝影師將自己這個獨特的個體截取當代思潮和當下生活,追求自我的情感宣洩。不再給出答案,也許是提出議題。也許更多的是使用象徵、暗喻、夢境、直覺、逆反心理、行為藝術以及私攝影。所以我們在看常態攝影多從照片本身就看出意義與價值,而當代攝影卻可能要看影像當時的語境和攝影人生活的背景,社會背景,歷史背景才會把當代攝影看得更真切。想要弄懂今天看上去艱澀的當代藝術確實需要對藝術和歷史有一定的瞭解。

《夢境》是攝影家羅嫻的長期項目。試圖通過影像語言來展現主觀、私密的心理體驗和內心世界的一種嘗試。她在《夢境》系列中試圖展現的大多數是夢境,亦有其他心理體驗,例如幻覺記憶、夢遊、失憶、錯覺、欲望、夢想。當然,這些心理碎片不可能完全還原當時的情景,按下快門的瞬間,她作為攝影師一起參與了敘事的重建,改寫了夢境。而觀眾看到作品的同時,也從某種程度上參與了故事的重建。為了該系列,她一直在世界各地持續尋找故事,不僅僅是因為這些故事打動了我,也因為神秘莫測的主觀世界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結。這個系列即是她沿著晦暗不明的潛意識走廊對各種心理體驗的持續探索。

當代攝影正經歷從“照相”到“造相”再到“虛像”以及現有影像的利用、再生與重現。常態攝影所宣導的價值觀則是:主張不介入的旁觀、現實、重視瞬間、欣賞偶然性、光影至上、從集體(公)立場出發為某個社群代言。而不少當代攝影家所追求的是:主觀性強烈的導演介入、虛構、重視過程、嚴格控制視覺效果、以多彩影像呈現、從個人(私)立場出發的自我表達。

傳播者

圖像的世界正在經歷巨變,傳統的攝影藝術雖然一時不會淡出人們的視野,但也經歷著劇烈的變化。曾經,攝影的概念,是機器與光線的相互作用,而今天的攝影卻成為了一個資料的集合:一張照片可以通過互聯網暫態分享給千萬人,也可能被千萬次地刪除。在現今的社交網路之上,對攝影的實踐和評論過程都充分地體現了“人人參與”的精神。在Snapchat(一款分享圖片的社交APP)或臉書(Facebook)上,每天都有上億張攝影圖片被分享至全世界,同時也伴隨著大量的評論文字。這樣近乎無限大的資料集合,必然徹底顛覆以攝影為主流元素的圖像文化。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新穎的視覺“呈現”形式湧現出來,無論是“商業燈箱”、“數位鐳射鐳射”還是“視覺影像媒體”都將藝術家與欣賞者之間架設了一個全新得視覺“呈現”橋樑。將欣賞者帶進攝影畫面中,形成二次或更多次視覺“呈現”成為當代攝影藝術發展的新方向。當代攝影作品可以發現好的呈現方式有時起的不僅僅是錦上添花的作用,甚至是反映藝術家觀念最為重要的一環。攝影家一定會考慮圖像用什麼樣的載體呈現,是什麼樣的材質?照片呈現的最終尺寸是什麼?思考作品與空間的關係,以及在作品展示過程中是否需要使用造型藝術領域之外的場域或者媒介?你的作品給觀眾的閱讀方式與閱讀時間是什麼,觀眾如何進入你的作品?

貝爾特朗·格戴納(Bertrand gadenne),蝴蝶(Papillons),幻燈片投影。

這件作品是貝爾特朗·格戴納(Bertrand gadenne)的《蝴蝶》(Papillons)。他將蝴蝶的幻燈片從空中投射下來,焦點停留在半空中,我們可以用手和身體來感受清晰可見的圖像。呈現照片的載體成為觀看與體驗作品的觀眾,身體在與圖像詩意的互動關係中轉化成為作品的一部分。

劉勃麟,《手機》,劉勃麟將自己塗滿和牆面融為一體的紅褐色,從隱蔽廢墟裡發出害人的聲音:“人們啊,我愛你們,可你們為什麼要這樣對待我?”,以此抗議所在的索家村國際藝術營面臨強制拆遷。從那時便將自己偽裝成隱形人進行創作,這張是隱藏於五彩斑斕快速反覆運算的手機中。

導演攝影、挪用、身體、記憶、時間 ... ...是當代攝影的常用詞,而“新思維”、“新媒體”、“新技術”、“互動性”和“創造力”逐步成為未來當代攝影創作必須思考的問題。

不用深奧的概念去詮釋當代攝影,借用封岩的話就是當代攝影稱之為不是攝影的攝影。形象一點就是擺脫 “紀實”的先生的熱年,背叛攝影的家族,去和其他藝術打得火熱戀愛結婚生出混血兒,更加強調的是藝術家的觀念和哲學,使作品獲得重新的影像意義。如果還是不過癮的話,可以用這幾個關鍵字來形容:那就是顛覆者、跨界者、唯心者、導演者、傳播者的角色。

顛覆者

當代攝影款款而來,她的重要使命就是想打破人們對攝影的慣性思維。當然這也是“常態攝影”跨入到“當代藝術”領域中很重要的一個理解過程,她要打破自身的媒介局限性。 顛覆現有約定俗成的理念、規則、表達方式、審美模式,來挑戰的的人們觀念、眼睛、心靈,乃至身體。包括傳統的記錄型攝影觀念,過去攝影大師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所提倡的“決定性瞬間”的攝影美學觀念。當代攝影藝術的創作,已經從傳統對視覺表像、光影藝術和完美構圖的攝影美學追求,逐步上升到對藝術觀念通過攝影藝術的視覺呈現上,受多元文化與藝術思潮的影響,當代攝影藝術已經成為當代藝術視覺語言呈現的一種載體,越來越多的藝術新觀念通過攝影這種形式去創造。對於視覺文本常態攝影可用圖像學,社會學、自然科學等來解析,而當代攝影得用符號學、心理學、行為學等來解析。

山本昌男,具有國際影響的日本攝影家。他的照片尺寸極小,構圖空靈,以小見大,而且模糊了攝影和繪畫的界限。通常他會把照片做舊做暗(甚至看不清楚),故意撕開照片,在照片上畫畫……作品富有極深的禪意和東方哲學的神髓。

跨界者

跨界是一種新銳的生活態度與審美方式的融合,讓原本毫不相干的元素,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取長補短,創意轉型,藝術與非藝術聯姻,各種跨界“混搭”模式層出不窮,這些模式有的已經創出成功作品,無論是通過攝影的“行為”、攝影的“夢想”、攝影的“雕塑”、攝影的“營造”還是攝影的“呈現”都是攝影藝術觀念的融合與創新。當攝影進入當代後,與繪畫、裝置、音樂、雕塑等藝術的關係越來越緊密,數碼化亦使攝影的發展空間無比廣闊。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攝影師,在攝影中加入聲音、視頻、手繪等形式,製作多媒體作品,已成為一種趨勢?我覺得這是一種必然,因為技術發展往往引領著藝術家的創作方向。在攝影史上,從攝影術誕生到大畫幅相機,然後到135相機,再到寶麗萊相機,最後到數碼相機,每一次的技術更新都讓藝術家產生了新的創作可能,使作品產生新的樣式。照片成為影像。攝影成為媒介。觀看的方式也從你的眼到調動你的五官甚至是身體的體驗。

《在消逝裡生長》是攝影家金元個人獨立實驗性攝影項目,探討原始記憶與生命本身之間的連結,植物的元素運用,暗示短暫生命在混沌與消失過程裡迸發出的一種新生的力量,在消逝裡獲得永恆。作品中通過不同材質的運用,這些照片來自二手市場淘來的老照片,片中的人完全是陌生的,它們隨著時間被生活塵封或者遺忘,為了使抽象的主題得到更融洽更獨特的表達方式,嵌入視閾中的創作媒介呈現方式突破攝影的界限,繪畫、裝置、攝影多種媒介材料進行融入:首先對老照片進行逐次篩選、翻拍,沖洗放大至合理的尺寸,然後使用丙烯進行手工繪畫。試圖解除物質的外衣,使之神秘化,並回歸生命的本質。

唯心者

對當代攝影人而言,攝影只是一種他們的觀念的依託物體,他們著眼的是自己的觀念如何被視覺化,觀念才是他們的真正著眼之處。觀念藝術將不再只是一個隻在美術界發生影響的藝術現象,而是一個可以受到包括攝影界在內的較為正確的對待的表現樣式。如果說常態攝影有愉悅大眾,激發共鳴的玩法,常態攝影的主題大多圍繞當今世界、現實社會主流價值的認同,迎合,解析等。而當代攝影就是小眾觀念,自我體驗的玩法。攝影師將自己這個獨特的個體截取當代思潮和當下生活,追求自我的情感宣洩。不再給出答案,也許是提出議題。也許更多的是使用象徵、暗喻、夢境、直覺、逆反心理、行為藝術以及私攝影。所以我們在看常態攝影多從照片本身就看出意義與價值,而當代攝影卻可能要看影像當時的語境和攝影人生活的背景,社會背景,歷史背景才會把當代攝影看得更真切。想要弄懂今天看上去艱澀的當代藝術確實需要對藝術和歷史有一定的瞭解。

《夢境》是攝影家羅嫻的長期項目。試圖通過影像語言來展現主觀、私密的心理體驗和內心世界的一種嘗試。她在《夢境》系列中試圖展現的大多數是夢境,亦有其他心理體驗,例如幻覺記憶、夢遊、失憶、錯覺、欲望、夢想。當然,這些心理碎片不可能完全還原當時的情景,按下快門的瞬間,她作為攝影師一起參與了敘事的重建,改寫了夢境。而觀眾看到作品的同時,也從某種程度上參與了故事的重建。為了該系列,她一直在世界各地持續尋找故事,不僅僅是因為這些故事打動了我,也因為神秘莫測的主觀世界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結。這個系列即是她沿著晦暗不明的潛意識走廊對各種心理體驗的持續探索。

當代攝影正經歷從“照相”到“造相”再到“虛像”以及現有影像的利用、再生與重現。常態攝影所宣導的價值觀則是:主張不介入的旁觀、現實、重視瞬間、欣賞偶然性、光影至上、從集體(公)立場出發為某個社群代言。而不少當代攝影家所追求的是:主觀性強烈的導演介入、虛構、重視過程、嚴格控制視覺效果、以多彩影像呈現、從個人(私)立場出發的自我表達。

傳播者

圖像的世界正在經歷巨變,傳統的攝影藝術雖然一時不會淡出人們的視野,但也經歷著劇烈的變化。曾經,攝影的概念,是機器與光線的相互作用,而今天的攝影卻成為了一個資料的集合:一張照片可以通過互聯網暫態分享給千萬人,也可能被千萬次地刪除。在現今的社交網路之上,對攝影的實踐和評論過程都充分地體現了“人人參與”的精神。在Snapchat(一款分享圖片的社交APP)或臉書(Facebook)上,每天都有上億張攝影圖片被分享至全世界,同時也伴隨著大量的評論文字。這樣近乎無限大的資料集合,必然徹底顛覆以攝影為主流元素的圖像文化。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新穎的視覺“呈現”形式湧現出來,無論是“商業燈箱”、“數位鐳射鐳射”還是“視覺影像媒體”都將藝術家與欣賞者之間架設了一個全新得視覺“呈現”橋樑。將欣賞者帶進攝影畫面中,形成二次或更多次視覺“呈現”成為當代攝影藝術發展的新方向。當代攝影作品可以發現好的呈現方式有時起的不僅僅是錦上添花的作用,甚至是反映藝術家觀念最為重要的一環。攝影家一定會考慮圖像用什麼樣的載體呈現,是什麼樣的材質?照片呈現的最終尺寸是什麼?思考作品與空間的關係,以及在作品展示過程中是否需要使用造型藝術領域之外的場域或者媒介?你的作品給觀眾的閱讀方式與閱讀時間是什麼,觀眾如何進入你的作品?

貝爾特朗·格戴納(Bertrand gadenne),蝴蝶(Papillons),幻燈片投影。

這件作品是貝爾特朗·格戴納(Bertrand gadenne)的《蝴蝶》(Papillons)。他將蝴蝶的幻燈片從空中投射下來,焦點停留在半空中,我們可以用手和身體來感受清晰可見的圖像。呈現照片的載體成為觀看與體驗作品的觀眾,身體在與圖像詩意的互動關係中轉化成為作品的一部分。

劉勃麟,《手機》,劉勃麟將自己塗滿和牆面融為一體的紅褐色,從隱蔽廢墟裡發出害人的聲音:“人們啊,我愛你們,可你們為什麼要這樣對待我?”,以此抗議所在的索家村國際藝術營面臨強制拆遷。從那時便將自己偽裝成隱形人進行創作,這張是隱藏於五彩斑斕快速反覆運算的手機中。

導演攝影、挪用、身體、記憶、時間 ... ...是當代攝影的常用詞,而“新思維”、“新媒體”、“新技術”、“互動性”和“創造力”逐步成為未來當代攝影創作必須思考的問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