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新聞一鍋燴」大同市已流轉土地76萬畝|綜合執法對私設地樁地鎖行為進行集中整治

市博物館文創產品亮相第三屆廣州版博會

日前, 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與北京魯迅博物館

少年賭氣離家出走 鐵警相助家人團圓

“無私幫助情暖人心”, 12月17日下午, 市民楊某將一面錦旗送到大同車站公安派出所, 對幫其找回離家出走外甥的值勤民警再次表示感謝。

12月13日20時50分, 一名男子跑進大同站民警執勤室尋求幫助。 民警經詢問得知, 該男子叫楊某, 其外甥王某與父母爭吵後離家出走, 走時只給其母親傳送了一張當日大同到北京的K218次列車車票的資訊, 而當楊某趕到火車站時, K218次列車已經離開大同站,

這下可把楊某急壞了。 瞭解情況後, 民警一邊安慰楊某不要著急, 一邊通過公安處指揮中心與值乘K218次列車的乘警取得聯繫, 讓乘警幫忙在列車上尋找王某。 大約20分鐘後, 乘警在車上找到了王某, 並將其送到陽高站。 22時30分, 楊某帶著王某返回大同站, 並拿出500元現金對執勤民警表示感謝, 被民警婉拒。

綜合執法對私設地樁地鎖行為進行集中整治

日前, 由市政綜合執法支隊督查室牽頭, 抽調四個大隊的執法人員對禦河西路東側、濱河路西側及太陽城周邊地區商家違規私設地樁地鎖進行集中整治。 據瞭解, 此次行動中, 在執法人員的勸導、督促下, 共拆除地樁地鎖536個。 圖為昨日執法人員正在拆除一處違規地鎖。 (記者 陳旭東)

大同市已流轉土地76萬畝

我市實施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 農村土地有序流轉, 目前, 全市承包耕地流轉76萬畝, 流轉率16.5%。 這是記者昨日從市農委獲悉的。

大同縣吉家莊鄉吉家莊村為例, 村民把土地流轉給黃花合作社, 吉家莊和周邊村共158戶村民流轉2050畝土地,

光這一項, 人均收入3000元, 戶均收入7780元, 村民還受雇到黃花地進行管理, 一天能掙110元。 為加快農村土地流轉, 推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 今年以來, 圍繞我市農牧交錯帶核心示範區建設、糧改飼、特色農業產業扶貧等“三農”重點, 我市有序實施農村土地“三權分置”, 農委、國土、林業、財政等部門合力推進。

市農委人士表示, 加快農村土地流轉要做好土地確權, 確保農民利益在土地流轉中得到保障, 推進農村集體產權交易市場建設, 健全調解仲裁體系, 讓土地經營權通過有形市場規範流轉。 此外, 支持農村實用人才、農村致富帶頭人和外出務工返鄉農民, 通過土地流轉等多種方式, 擴大生產規模, 成立家庭農場;支持引導大學畢業生、個體工商戶、農村經紀人等從事現代農業開發,

依託優勢產業和特色產品, 推進生產、加工、採購、銷售、服務等各環節合作, 組建各類合作社。

今年我市已新增銀行業金融機構16家

記者20日從市銀監局獲悉, 今年以來, 我市銀監部門積極引導轄內銀行業機構合理佈局機構網點, 改進銀行業服務功能, 把豐富銀行業機構種類、優化機構網點佈局提升服務作為支援好實體經濟的一項重要措施, 目前新增銀行業金融機構已達16家。

據瞭解, 市銀監部門積極引導銀行業機構科學合理佈局網點, 向縣域和社區下沉, 不斷豐富銀行業種類機構, 僅今年就新設興業銀行、晉城銀行、3家村鎮銀行, 目前新增銀行業金融機構已有16家。

截至三季度末, 全轄銀行業機構網點有596個, 基本形成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及非銀行金融機構等多種銀行業金融機構並存的多元化、多層次銀行業體系。

此外, 還重點鼓勵設立農村金融機構支持“三農”發展, 目前已批准設立6家, 並在支援銀行下沉機構網點服務縣域和基層上, 引導機構網點向縣域延伸, 擴大村鎮銀行縣域覆蓋面, 目前轄區中5個縣已開設村鎮銀行縣域覆蓋率達71.43%。

大同市實行醫療機構不良執業記分管理

記者近日從市衛計委瞭解到, 為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事中事後管理, 規範醫療機構執業行為, 保障醫療品質和醫療安全, 我市對醫療機構不良執業行為實行記分管理。 醫療機構未按規定將《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正本懸掛在醒目位置;未按規定將醫療機構的診療科目、診療時間、服務專案及收費標準等內容進行公示;醫務人員上崗未佩戴標牌;採取雇傭“醫托”等不正當競爭手段招攬患者;出具虛假醫學檢查證明;製作虛假病歷、發佈虛假廣告,經相關部門確定誘導騙取醫保資金事實成立等行為都將進行不良行為記分。

據瞭解,我市醫療機構不良執業行為記分管理根據醫療機構不良執業行為的類別和情節,共分為12分、6分、4分、3分、2分、1分6個檔次。其中12分代表一次不良執業行為最嚴重檔次,其餘情況依分值遞減。醫療機構不良執業行為記分以一年為1個週期。一個記分週期期滿後,該週期內的累計記分分值清除,重新開始記分。不良執業行為通過《醫療機構不良執業行為記分通知書》送達醫療機構。

醫療機構在記分週期內,不良執業行為累積記分達到12分以上時,衛計行政部門應當及時將該醫療機構的不良執業行為和記分情況通報上級主管部門,並作為事中事後監管重點對象,以函的形式通知該醫療機構;不良執業行為累積記分達到16分以上時,取消該醫療機構本年度評優、評先資格,約談其醫療機構主要負責人,並對該機構管理人員及相關醫務人員進行法律法規培訓。

同時,校驗期為一年的醫療機構,年度記分累計≥20分和校驗期為3年的醫療機構,在校驗期內任何一個記分累計≥20分,或校驗期內累計記分≥50分,這兩種情況都將給予1至6個月的暫緩校驗。暫緩校驗期內,不設床位的醫療機構不得執業;設有床位的醫療機構僅開展急診急救,不開展急診急救的不得執業。如在暫緩期內不良執業行為記分累積超過10分的,將視其不能通過校驗,依法註銷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醫療機構未按規定將《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正本懸掛在醒目位置;未按規定將醫療機構的診療科目、診療時間、服務專案及收費標準等內容進行公示;醫務人員上崗未佩戴標牌;採取雇傭“醫托”等不正當競爭手段招攬患者;出具虛假醫學檢查證明;製作虛假病歷、發佈虛假廣告,經相關部門確定誘導騙取醫保資金事實成立等行為都將進行不良行為記分。

據瞭解,我市醫療機構不良執業行為記分管理根據醫療機構不良執業行為的類別和情節,共分為12分、6分、4分、3分、2分、1分6個檔次。其中12分代表一次不良執業行為最嚴重檔次,其餘情況依分值遞減。醫療機構不良執業行為記分以一年為1個週期。一個記分週期期滿後,該週期內的累計記分分值清除,重新開始記分。不良執業行為通過《醫療機構不良執業行為記分通知書》送達醫療機構。

醫療機構在記分週期內,不良執業行為累積記分達到12分以上時,衛計行政部門應當及時將該醫療機構的不良執業行為和記分情況通報上級主管部門,並作為事中事後監管重點對象,以函的形式通知該醫療機構;不良執業行為累積記分達到16分以上時,取消該醫療機構本年度評優、評先資格,約談其醫療機構主要負責人,並對該機構管理人員及相關醫務人員進行法律法規培訓。

同時,校驗期為一年的醫療機構,年度記分累計≥20分和校驗期為3年的醫療機構,在校驗期內任何一個記分累計≥20分,或校驗期內累計記分≥50分,這兩種情況都將給予1至6個月的暫緩校驗。暫緩校驗期內,不設床位的醫療機構不得執業;設有床位的醫療機構僅開展急診急救,不開展急診急救的不得執業。如在暫緩期內不良執業行為記分累積超過10分的,將視其不能通過校驗,依法註銷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