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米線哥之王者榮耀,雲味館餐飲資訊化思考

雲味館創始人遲煥濤, 雲味館連鎖餐飲集團的掌門人, 江湖人稱“米線哥”。 他及所帶領的團隊創造的傳奇, 無論是坪效, 還是企業組織形式, 穩健的擴張速度, 一直是業界喜歡探討的話題。 在會議的現場, 遲董事長從餐飲人的角度, 跟與會人員分享了雲味館的資訊化之路。

我今天是從一個經營者、創始人的角度, 對一個公司的資訊化進行分享。

這幾年我們在尋求資訊化的過程中, 我們下了很多功夫, 但是也走了不少彎路, 跳了很多坑, 基本上無用功比較多。

這幾年, 我見了特別多的做IT行業的服務商, 無非就是這幾個論調:

☼第一種言論:

米線哥, 你看我們這個系統多好, 誰誰用了, 用了我們的系統二維碼一點單, 效率至少給你提升5分鐘。

☼第二種言論:

用了我們的SaaS系統, 你看我們的會員制、後臺賬, 這個人消費多少頻次, 然後我們給他多少折扣, 就有一個定向的人去管理他,

跟他互動、給他禮物等等。

當我聽到這樣的論調, 我其實想說:那都是你自己的自嗨, 跟我們經營者沒多大關係;而且你的工作人員有沒有到門店服務過, 有沒有跟消費者接觸過, 有沒有經營過?同時, 我們公司在嘗試SaaS系統的時候, 在使用收銀系統的時候, 選擇了六個公司的系統在六個不同的門店做嘗試, 其中的問題是花樣百出。

我們是做雲南過湯米線的, 你一個做速食SaaS系統的真的就是適合雲南過橋米線嗎?你做大餐的, 比如說給外婆家做, 或者給酒樓做, 就真的適用于過橋米線嗎?其實都不是, 這其中的理念有很大的區別。 所以, 我們作為經營者我們必須要有一個非常強大的自己的認知, 知道我們需要什麼東西。

比如說, 第一個, 你說的幫我效率提升5分鐘, 當我用了這個系統, 掃碼簡單, 點完之後, 我的AC(客單價)下降10塊錢, 我的AC原來是50塊, 直接降到40塊, 也就是下降了20%的營業額。 時間縮短了5分鐘, 但是我的AC直接下降了20%。 因為顧客在手機端只看到了, 哪個便宜點哪個。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到我們雲味館體驗過, 我們用了非常漂亮的功能表, 常言話, 使用者體驗最重要。 顧客看功能表的時候, 看到三鮮過橋米線、雙色毛肚米線, 他可能會對其中一個產生興趣。 而對於一個普通的家常一碗, 跟一個套餐的區別, 在冷冰冰的手機上是看不出的。 所以, 他的AC直接下降到20%, 所以, 這個是不是我們做IT資訊化的供應商應該思考的問題。

第二, 你的會員系統複雜了, 我們店要增加多少人去跟下邊人培訓, 我的後臺需要多少人在統計, 需要多少人跟消費者互動, 大家想一想, 一個人吃一碗二三十塊錢的米線, 你給他優惠了2塊、3塊的, 作用多大?我不知道大家去吃麵線、吃面的時候, 會不會因為你的卡券裡有一個2塊錢或者一個互動,

你就去吃米線?你有沒有站在消費者角度去考慮這個問題?

所以, 這是我作為一個經營者的心聲。 我希望IT的服務商跟我們經營者好好的去溝通, 另外真正的去門店一線嘗試一下。 一個80平米的餐廳, 當服務客數達到七八百人的時候, 你知道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工作量嗎?你還有時間去關注這個系統有多少互動?能不能保證消費者基本的產出、服務就已經很不錯了。

第三, 就是丟資料。 我們基本上都在商城負一層, 這個過程中, 網路是一個大問題。 掃碼確實是有很多問題, 我試了很多場, 我們用了很多系統, 我們現在一直在用點菜寶也是最早用的一款, 一直到去年還在用, 起碼它穩定。

我們現在用的是一個c/s架構的收銀系統。門店收銀資料與總部伺服器打通,即時資訊交互。其實也不是即時交互,也就是10分鐘上傳一次。

我們店裡專門拉了一條網路線,針對收銀系統,因為如果你佔用了很多wifi,有很多顧客時候網速就會很慢,會經常丟資料、點單點不到。我們最早是由收銀機+點菜寶+旺POS收銀模式,升級為手持商米POS機完成點餐+收銀工作。

因為我們是入座以後才點單的,所以這種模式是最保險的。坐下來看功能表,然後服務員拿一個POS機過來,點完單收銀,然後後廚下單,上菜,吃完走人。在我們的這個模式下,效率是比較高的。

這種模式的優點就是:搭建簡單,維護成本低。但是,缺點就是網路需求過高。

我之前看到北京的一些無人餐廳:無服務人員、無收銀員、無大廚......我經常講的是,這個特別可笑,我們經營者是為了什麼?其實是為了降低人效。

那我想問一下,我這個傳統店的人工占比,情況好的占12%,差一點的占20%,平均下來也就是14%-15%,而宣傳“三無”的那家公司,人效比我還要高,他降的這個人工,不知道意義在哪裡。

這是一個工具,不是目的。經常我們會把工具和目的搞反了,我們是要到河的對岸去,反而去關注船造的過程。

所以,我們經營者關注的是如何降低人效,提高客戶粘性,而不是在乎工具這塊,工具是為了經營服務的

剛剛我們講了收銀系統,現在下面我們說說OA管理這塊。

最早我們的OA系統IT化,現在全部是移動化的。採用了刻度嘟嘟營運平臺,至少給我們帶四個好處:

隨時隨地手機都可以終端審批。因為我們工作人員分佈在全國各地,有區域經理、店長等等,有時候手邊沒有電腦,就可以實現手機審批,減少複雜的審批流程,提高勞效。

這個有拍照、文章、語音等形式實現。比如一些沒解決的事情,會一直顯示提醒你解決,從佈置檢查任務到巡檢結束,所有的檢查工作都是一個閉環。

基本上外勤人員都有軌跡可查。

這個特別好,最早我們做連鎖餐飲基本上是研發、評貨,所有店裡的培訓都是由品控和區域經理實現,但是人為的操作有一個非常大的弊病,就是品控去教操作人員操作流程,有時候跟店長教的不一樣,有的時候,店長又跟區域經理教的不一樣,三個人混了,蒙了。

不知道誰說的對,所以培訓有非常大的主觀。有了這個功能之後,比如我們在總部統一拍視頻,拍完視頻後所有的操作去教,品控可以教,店長可以教,區域經理也可以教,但是教的標準是刻度嘟嘟上面的這個視頻操作為准。

這樣的話,就有據可依,就避免了教學內容不統一的現象出現。

結 語

餐飲系統搭上互聯網的高速列車占了“天時地利”的諸多優勢,在眾多餐飲資訊化軟體中,餐飲品牌方有時候也陷入了選擇恐懼症。從起步時的單店到連鎖等不同的發展階段,從穩定有用到靈活好用代表了不同品牌商家在不同時期需求上的不同。總體來說,餐飲服務商應該思考如何為餐飲經營者解決問題,這才是贏得經營者青睞的秘訣。

我們現在用的是一個c/s架構的收銀系統。門店收銀資料與總部伺服器打通,即時資訊交互。其實也不是即時交互,也就是10分鐘上傳一次。

我們店裡專門拉了一條網路線,針對收銀系統,因為如果你佔用了很多wifi,有很多顧客時候網速就會很慢,會經常丟資料、點單點不到。我們最早是由收銀機+點菜寶+旺POS收銀模式,升級為手持商米POS機完成點餐+收銀工作。

因為我們是入座以後才點單的,所以這種模式是最保險的。坐下來看功能表,然後服務員拿一個POS機過來,點完單收銀,然後後廚下單,上菜,吃完走人。在我們的這個模式下,效率是比較高的。

這種模式的優點就是:搭建簡單,維護成本低。但是,缺點就是網路需求過高。

我之前看到北京的一些無人餐廳:無服務人員、無收銀員、無大廚......我經常講的是,這個特別可笑,我們經營者是為了什麼?其實是為了降低人效。

那我想問一下,我這個傳統店的人工占比,情況好的占12%,差一點的占20%,平均下來也就是14%-15%,而宣傳“三無”的那家公司,人效比我還要高,他降的這個人工,不知道意義在哪裡。

這是一個工具,不是目的。經常我們會把工具和目的搞反了,我們是要到河的對岸去,反而去關注船造的過程。

所以,我們經營者關注的是如何降低人效,提高客戶粘性,而不是在乎工具這塊,工具是為了經營服務的

剛剛我們講了收銀系統,現在下面我們說說OA管理這塊。

最早我們的OA系統IT化,現在全部是移動化的。採用了刻度嘟嘟營運平臺,至少給我們帶四個好處:

隨時隨地手機都可以終端審批。因為我們工作人員分佈在全國各地,有區域經理、店長等等,有時候手邊沒有電腦,就可以實現手機審批,減少複雜的審批流程,提高勞效。

這個有拍照、文章、語音等形式實現。比如一些沒解決的事情,會一直顯示提醒你解決,從佈置檢查任務到巡檢結束,所有的檢查工作都是一個閉環。

基本上外勤人員都有軌跡可查。

這個特別好,最早我們做連鎖餐飲基本上是研發、評貨,所有店裡的培訓都是由品控和區域經理實現,但是人為的操作有一個非常大的弊病,就是品控去教操作人員操作流程,有時候跟店長教的不一樣,有的時候,店長又跟區域經理教的不一樣,三個人混了,蒙了。

不知道誰說的對,所以培訓有非常大的主觀。有了這個功能之後,比如我們在總部統一拍視頻,拍完視頻後所有的操作去教,品控可以教,店長可以教,區域經理也可以教,但是教的標準是刻度嘟嘟上面的這個視頻操作為准。

這樣的話,就有據可依,就避免了教學內容不統一的現象出現。

結 語

餐飲系統搭上互聯網的高速列車占了“天時地利”的諸多優勢,在眾多餐飲資訊化軟體中,餐飲品牌方有時候也陷入了選擇恐懼症。從起步時的單店到連鎖等不同的發展階段,從穩定有用到靈活好用代表了不同品牌商家在不同時期需求上的不同。總體來說,餐飲服務商應該思考如何為餐飲經營者解決問題,這才是贏得經營者青睞的秘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