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回到明朝,如果不能當王爺,你是什麼戶口?

柳岩劇照露香肩

有本名叫《回到明朝當王爺》的網路小說, 被樂視網拿來改編成網劇, 並請來柳岩這個大胸妹參演, 或許會引起新的收視熱點哦。

樂視籌拍同名網劇

網路小說

網劇演員定妝海報

如果真的回到明朝, 當王爺的機緣當然微乎其微, 但是,

各位在明朝一定會領到一個屬於你的戶口卡。

1368年, 朱元璋建立大明, 年號洪武。 明朝儘管廢除了四大等級制度, 但卻保留了元代的賤民制度。 朱元璋在編輯戶籍中, 以“辯貴賤、正名分”為宗旨, 按照職業分為:宗室戶、官紳戶、民戶(農戶、儒、醫、陰陽)、軍戶(校尉、力士、弓鋪手、軍匠)、匠戶(廚師、裁縫、馬船)、灶戶(鹽戶)、商戶、儒戶、驛戶等。 除了上述人口外, 還有僧戶、道戶、陰陽戶、優免戶、女戶、神帛戶、陵戶、園戶、海戶、廟戶, 以及宗室人口、蔭蔽人口、少數民族人口等。

1370年11月辛亥洪武大帝要求有關部門 “核民數給以戶帖” , 也即建立戶籍制度。

正所謂“戶有戶籍、戶帖”, 這個工作落在戶部頭上。 “戶部制戶籍、戶帖, 各書其戶之鄉貫丁口名歲, 合籍與帖, 以字型大小編為勘合,

識以部印, 儲藏於部, 帖給之民。 ”簡言之, 戶部對大明子民實行編號登記制度, 籍在戶部, 良民證在你手中。

洪武大帝令有關部門“歲計其戶口之登耗”, 做成“籍冊”給皇帝御覽, 並頒佈聖旨, 戶籍藏於戶部, 戶帖給民收執, “父子相承, 徭稅以定。 ”

規定還得以嚴刑重律執行。 有法可依, 還得執法必嚴。 洪武帝又頒令有司各戶比對, 不合者遣戍, 隱匿者斬, 男女田宅, 備載於後。 若詐冒避免, 避重就輕者杖八十, 其官司妄准脫免, 及變亂版籍者罪同。

11年後, 洪武十四年(1381)又開始編制戶籍黃冊“賦役黃冊”, 以一百十戶為一裡, 推丁糧多者十戶為長, 餘百戶為十甲, 甲凡十人, 歲役裡長一人, 甲首一人, 董一裡一甲之事, 先後以丁糧多寡為序, 凡十年一周曰排年。

在城曰坊, 近城曰廂, 鄉都曰裡。 裡編為冊, 冊首總為一圖, 鰥寡孤獨不任役者附十甲後為畸零, 僧道給度牒, 有田者編冊如民科, 無田者編冊如民科, 無田者亦為畸零, 每十年有司更定其冊, 以丁糧增減而升降之。 冊凡四, 一上戶部, 其三則布政司、府、縣各存一焉。 上戶部者冊面黃紙, 故謂之黃冊。 其後黃冊只具文, 有司徵稅編徭則自為一冊, 曰白冊雲。

農民伯伯們的賦役以黃冊為准, 誰也別想逃。

這個黃冊, 主要是因為送戶部的冊子是用黃紙做封面。 從洪武十四年(1381年)到崇禎十五年(1642年)一共造了27次。 每次大造相隔十年, 各地方收藏的黃冊多達6萬多本。 儲存地南京玄武湖, 光用於儲存黃冊的房間就多達千間。

南京黃冊庫

黃冊登載的內容

嘉靖20年大造的黃冊

各色戶口中占絕大多數的是民戶,民戶中占絕大多數的是農民(也可以說民戶即指農民,一小部分的小商也包括在內,曾任官吏的則另別為宦戶)。其次是軍戶和匠戶。民由有司,軍由衛所,匠由工部管理。農民人數最多,和土地的關係最密切,對國家的擔負也最重。

農民中的富戶和大地主的子弟有特權享受最好的教育,在科舉制度下,他們可以利用所受的教育,一經中試便搖身變成儒戶,一列仕途,便又變成宦戶。退休後又變成鄉紳,不再屬於民戶。或則買官捐監,也可以使一家的身份提高。貧農中也有由子弟的努力而成為儒戶、宦戶的,不過身份一致,便面目全非,對國家的負擔和社會上的待遇便全然不同。

無論在哪朝哪代,身份很重要。

各地的黃冊

南京黃冊庫

黃冊登載的內容

嘉靖20年大造的黃冊

各色戶口中占絕大多數的是民戶,民戶中占絕大多數的是農民(也可以說民戶即指農民,一小部分的小商也包括在內,曾任官吏的則另別為宦戶)。其次是軍戶和匠戶。民由有司,軍由衛所,匠由工部管理。農民人數最多,和土地的關係最密切,對國家的擔負也最重。

農民中的富戶和大地主的子弟有特權享受最好的教育,在科舉制度下,他們可以利用所受的教育,一經中試便搖身變成儒戶,一列仕途,便又變成宦戶。退休後又變成鄉紳,不再屬於民戶。或則買官捐監,也可以使一家的身份提高。貧農中也有由子弟的努力而成為儒戶、宦戶的,不過身份一致,便面目全非,對國家的負擔和社會上的待遇便全然不同。

無論在哪朝哪代,身份很重要。

各地的黃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