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又有中國老人在澳洲走失,而這一小東西關鍵時刻可以救命

又有一個一則探親老人在澳洲走丟的事件發生, 朋友圈中被該圖片刷屏。 實際上, 這並不是中國老人第一次在澳洲走丟, 僅僅從今年來看,

就有許多次老人走失事件。

令無數華人跟著擔驚受怕, 甚至全體出動尋找!牽動著多少澳洲華人的心!

很多澳洲華人打拼多年, 為的就是把父母親接到澳洲安享晚年, 然而卻不慎發生令人憂心的事件!

其實, 很多澳洲華人不知道, 為了避免這樣的悲劇發生!

澳洲政府早就想到了!

完全有方法避免!

據澳媒報導, 澳洲政府開展了了一個名為Next of Kin的公益計畫。

專門為在澳洲的老人設計了一款特殊的身份識別鑰匙扣。

別看只是小小的一個鑰匙扣, 上面會刻著老人獨特的ID號、姓名、家庭成員及醫生的聯繫方式和家庭位址。

不僅僅是澳洲國籍的老人, 只要是生活在澳洲的老人, 不管你的國籍還是你的簽證狀態, 只要有需要, 就可以為老人申請。

新州率先試點!

一旦老人在街上走丟或者突發意外, 員警或者路人可以依靠這些資訊很快聯繫到老人的家人。

而且, 鑰匙扣上獨特的ID是會直接在員警資料庫備案的, 這樣員警很快就能瞭解到老人的資訊。

最重要的是, 這款鑰匙扣是免費發放的!

既不用擔心老人走丟了, 更不用擔心會存在費用!

真是良心的澳洲政府福利!

想要申請這個免費的老人鑰匙扣,

可以直接帶著老人去當地的警局辦理, 屆時澳洲員警也會協助你完成資料的填寫和認證。 而且更人性的話的是, 通過查看資料, 員警還發現鑰匙扣的語言, 為走失的中國老人提供中文的服務, 更避免了語言的誤會。 還記得今年2月的紐西蘭威靈頓中國老人走丟了嗎?

上百名華人建立微信群集體幫助劉奶奶的兒子尋找母親, 失蹤三天, 最終找回的竟是母親蜷縮在草叢中的屍體!

其實有些時候並不是因為老人神志不清,

如果家中有年紀偏大,有記憶障礙,語言有困難的老人,記得在他們的衣服裡放幾張自己的英文名片,教會老人幾句比較常用的英文短句:

比如,Help!Call my son!I am lost!等等。

反復跟老人強調萬一遇到困難,記得出示家人名片,請路人幫助,澳洲的路人一般還是挺熱心的。只要主動求助,一般都會伸出援助之手。

通常情況就是老人們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走丟了,但是因為人生地不熟,因為不會說普通話,更不會說英語,再加上沒有親屬的聯繫方式,更說不出地址,才導致老人越迷路越遠,找不到!

除了走丟,其他的問題也十分嚴峻!

今年7月,一位來墨爾本探親的華人奶奶,就因為不熟悉澳洲交規,發生了慘劇,因為不聽媳婦的勸告,走到了百米之外的紅綠燈處準備過馬路。到了中間的等待島時,奶奶沒有做過多的停留,直接橫穿馬路。不料此舉帶來及其嚴重的後果,奶奶被從Burwood Hwy正常左轉而來的車輛直接撞飛!

父母的養老問題,對於海外華人來說,一直是一塊心病。好不容易生活穩定,想把父母接到身邊照顧,讓他們頤養天年時,卻遇到麻煩重重。除了容易走丟以外,實際上,留澳養老的華人通常有以下憂慮:

經濟收入

如果老人沒有退休金,僅靠社安福利的話,就一定要做好財務規劃,不然就會出現“人活著,錢沒了”的慘境。

澳洲的老人往往是用了最寶貴的30年時間去付房貸,到了晚年,又把房子抵押給銀行以換取養老的費用,臨走了只給世界留下一把骨灰。

身體健康

人老了就怕有病。高額的醫療費用,令老人望而卻步,有病也不敢去醫院,只能平時多注意鍛煉身體。老人們最好聚在一起唱唱歌跳跳健身舞,呼吸新鮮空氣。

長期悶在家裡,容易生病,生病住院又是一筆大的開銷,看病花了一大筆錢,心裡又會感到很鬱悶,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心裡孤單

老人家們的親戚朋友都在國內為多,雖然現在通訊發達,可以微信、視頻、語音,可是還是不比見面聊天這種近距離的交流。

澳洲生活相對單調,大家都以家庭為單位,下了班,回去陪家人吃飯、休息。聚會的可選擇性地點場所較少,老人們的活動場所就更少。

變老是一種自然規律,老年人要多交朋友,多參加集體活動,讓自己的老年生活變得更有意義。老人在澳洲可以先從鄰里開始交往,如果願意的話也可以去華人教會,同鄉會,不為別的,只為聊天分享生活中的點滴。

居住問題

老人如果身體不夠硬朗,是不適合單獨住在家裡的,萬一生病了也沒人知道。生病了如果沒人關心,就會心生絕望。如果期望子女能經常來探望自己的老人,要儘早搬到子女家附近住,趁自己走得動,到了新環境還可以交新朋友,等到85歲以後,如果子女離得太遠,沒辦法經常來探望,更易滋生孤單感。

目前有些退休中心很少是由華人管理的,遵循西式的生活習慣,這讓很多習慣了華人生活的老人在那生活得很不如意,想喝點粥或靚湯不行,想打打麻將也沒設施,想聽聽京戲,其他人嫌吵,想聽中醫講座,退休中心不安排。許多華裔老人是中年之後才移民海外的,英語相對來說不是非常好,與其他族裔的人相處總覺得像隔靴搔癢。

隨著華人移民的增加,父母養老問題成為了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不過,解決這個問題是相當任重而道遠的,歡迎大家留言分享自己的心聲。

歡迎關注我的大魚號:淩宇移民

其實有些時候並不是因為老人神志不清,

如果家中有年紀偏大,有記憶障礙,語言有困難的老人,記得在他們的衣服裡放幾張自己的英文名片,教會老人幾句比較常用的英文短句:

比如,Help!Call my son!I am lost!等等。

反復跟老人強調萬一遇到困難,記得出示家人名片,請路人幫助,澳洲的路人一般還是挺熱心的。只要主動求助,一般都會伸出援助之手。

通常情況就是老人們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走丟了,但是因為人生地不熟,因為不會說普通話,更不會說英語,再加上沒有親屬的聯繫方式,更說不出地址,才導致老人越迷路越遠,找不到!

除了走丟,其他的問題也十分嚴峻!

今年7月,一位來墨爾本探親的華人奶奶,就因為不熟悉澳洲交規,發生了慘劇,因為不聽媳婦的勸告,走到了百米之外的紅綠燈處準備過馬路。到了中間的等待島時,奶奶沒有做過多的停留,直接橫穿馬路。不料此舉帶來及其嚴重的後果,奶奶被從Burwood Hwy正常左轉而來的車輛直接撞飛!

父母的養老問題,對於海外華人來說,一直是一塊心病。好不容易生活穩定,想把父母接到身邊照顧,讓他們頤養天年時,卻遇到麻煩重重。除了容易走丟以外,實際上,留澳養老的華人通常有以下憂慮:

經濟收入

如果老人沒有退休金,僅靠社安福利的話,就一定要做好財務規劃,不然就會出現“人活著,錢沒了”的慘境。

澳洲的老人往往是用了最寶貴的30年時間去付房貸,到了晚年,又把房子抵押給銀行以換取養老的費用,臨走了只給世界留下一把骨灰。

身體健康

人老了就怕有病。高額的醫療費用,令老人望而卻步,有病也不敢去醫院,只能平時多注意鍛煉身體。老人們最好聚在一起唱唱歌跳跳健身舞,呼吸新鮮空氣。

長期悶在家裡,容易生病,生病住院又是一筆大的開銷,看病花了一大筆錢,心裡又會感到很鬱悶,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心裡孤單

老人家們的親戚朋友都在國內為多,雖然現在通訊發達,可以微信、視頻、語音,可是還是不比見面聊天這種近距離的交流。

澳洲生活相對單調,大家都以家庭為單位,下了班,回去陪家人吃飯、休息。聚會的可選擇性地點場所較少,老人們的活動場所就更少。

變老是一種自然規律,老年人要多交朋友,多參加集體活動,讓自己的老年生活變得更有意義。老人在澳洲可以先從鄰里開始交往,如果願意的話也可以去華人教會,同鄉會,不為別的,只為聊天分享生活中的點滴。

居住問題

老人如果身體不夠硬朗,是不適合單獨住在家裡的,萬一生病了也沒人知道。生病了如果沒人關心,就會心生絕望。如果期望子女能經常來探望自己的老人,要儘早搬到子女家附近住,趁自己走得動,到了新環境還可以交新朋友,等到85歲以後,如果子女離得太遠,沒辦法經常來探望,更易滋生孤單感。

目前有些退休中心很少是由華人管理的,遵循西式的生活習慣,這讓很多習慣了華人生活的老人在那生活得很不如意,想喝點粥或靚湯不行,想打打麻將也沒設施,想聽聽京戲,其他人嫌吵,想聽中醫講座,退休中心不安排。許多華裔老人是中年之後才移民海外的,英語相對來說不是非常好,與其他族裔的人相處總覺得像隔靴搔癢。

隨著華人移民的增加,父母養老問題成為了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不過,解決這個問題是相當任重而道遠的,歡迎大家留言分享自己的心聲。

歡迎關注我的大魚號:淩宇移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