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被報導“江歌案”的李淼圈粉了,看了她以前的履歷更佩服了!

備受關注的江歌案

已經塵埃落定

從天亮到天黑

鳳凰前方報導組第一時間

為大家帶來最專業、最權威的報導

鳳凰駐東京首席記者李淼

在現場準確快速地報導

令廣大網友在第一時間獲得了資訊

也讓這位元在新聞前線奮戰多年的“幕後英雄”

圈粉無數

網友紛紛稱讚她專業敬業、日語賊6!

東京記者站裡的“十項全能”

李淼, 出生于中國吉林, 畢業于日本慶應義塾大學, 獲得博士學位, 主修國際關係(中日關係、日本外交)。 這所大學和早稻田被稱為日本私立大學雙雄, 出過多位首相, 比如小泉純一郎、橋本龍太郎等。

李淼在日生活19年, 加入鳳凰衛視後, 李淼接手的第一項工作是籌建東京記者站。 她是“東京支局長”, 這個“局長”的稱謂有名無實,

作為“局長”的她還是“局裡”的出鏡記者、編輯、接待員、雜事工…整個東京記者站從上到下, 就只有她一個人。

據李淼回憶, 鳳凰是2007年在東京成立的記者站, 那個時候一桌一椅都沒有, 而且進入日本記者俱樂部是最大的難關, 所以非常的困難,

然而現在已經十年過去了, 鳳凰現在被稱為“中國媒體在日本的代言人”。 鳳凰的一舉一動, 報導什麼內容, 日本媒體馬上就會有大量的報導。

摘錄自李淼在“鳳凰20周年”時寫下的文章《日本看飛翔的鳳凰 》片段:

初入鳳凰, 是九年前。 終於成了多年憧憬的鳳凰的一員, 一個人單槍匹馬開始籌備日本記者站。 知道現實艱難, 也做好了直面困難的準備, 在日本的一切都要從零開拓。

“對我們來說, 你們鳳凰衛視, 是亞太地區最重要的媒體之一”, 後來成為首相顧問的一位發言人, 多年前, 見我第一面, 直截了當地對我說的這句話, 一直不能忘。 在最困難的日子裡, 這句話好像一棵救命稻草, 始終鼓勵和提醒我, 我是在為鳳凰而工作。

李淼每次都力爭在日本拿到第一手資料,

把日本的事情告訴中國, 這個應該是對中國最有意義的事情。 李淼作為鳳凰多年駐日本的記者, 能做這份工作, 她覺得非常的幸運, 她也非常喜歡這個工作, 也願意付出。

江歌案:中日法律制度差異大

對於此次震驚社會的江歌案的報導, 李淼坦言的確是做了非常多的準備工作, 拋開這個社會跟法庭的輿論導向, 她覺得這個案件本身是一個非常悲慘的悲劇, 江歌那麼年輕, 應該有光明的未來, 前途應該是很好的一個女孩子, 但是就這樣被無辜的殺害, 這真的是非常悲慘的事情, 李淼也非常同情她母親目前的處境和心情。

李淼透露,日本對於這個刑事案件的判決,更重視怎樣讓犯人重返社會,怎樣去教育他,她覺得中日之間在法律制度上存在非常大的差異和不同。很多中國網友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她建議,在日本,如果遇到刑事案件或者被捲入刑事案件的時候,有必要在這方面有一些預備的知識。

傷兵不下火線,傳遞真實聲音

在如此複雜的局面裡,李淼和東京記者站的同事們這些年來屢建奇功, 完成了一系列貌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和高端訪問。日本大地震、福島核事故、釣魚島等重要新聞事件的報導都有她的身影。

日本地震

在這十年中,李淼印象最深刻的三次採訪,第一次就是2011年的311日本大地震。這場大地震衝擊實在是太大了,而且她當時就在直播間裡直播海嘯襲來的場景,落下淚來。這場地震給她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包括之後的福島核事故。所以在這十年當中李淼覺得最重要的採訪就是311大地震和福島核事故。

日本311大地震報導現場

在五年前日本大地震的時候,我們東京演播室,當時也非常劇烈的搖晃。我有親人,當時我的女兒只有六個月大,政府也沒有公佈核污染到底擴散到什麼程度,我們心裡並不是沒有恐懼,但是我們選擇了留下。

因為我們收到了許多觀眾的留言,他們希望知道日本到底發生了什麼,而且他們一直都在看著鳳凰,我們作為新聞人有新聞人的使命感,儘管當時有核輻射的危險,我們有義務從第一現場把真是的日本告訴大家。

而在2016年,李淼赴日本熊本地震現場的時候,又一次展現了作為鳳凰新聞人的專業和敬業精神!

日本雜誌報導的李淼對熊本地震的報導,雜誌評價李淼的報導所起的標題為“兩億五千萬華人為之落淚”

災區就是災區,一波接一波的餘震,倒塌的房屋,橋樑寸斷,地表巨大的裂縫,無家可歸的災民。無處借宿,好不容易在災民避難所找到一處容身之地,平生第一次把紙箱糊在一起,當作被褥。避難所裡通風,寒風刺骨,半夜烈度五度的餘震,旁邊一個女孩尖叫,“太可怕了!太可怕了!”

採訪過311大地震、福島核電站事故,但每次去災區,都會精神高度緊張。必須保證團隊安全,又要直接沖到損毀最嚴重的震源中心,當地食物匱乏,災民都要領取食物,記者自然不能去領;明明知道有的地方可以洗澡,都咬咬牙沒有去,因為在日本,記者不但不能領災民的食物,去和災民爭洗澡,也是道義上不允許的。

出發時,我感冒發燒,在羽田機場的直播站不穩,擔心自己在災區倒下給大家添麻煩,起飛前去了機場的小診所。那是一位很謹慎循規蹈矩的醫生,直截了當告訴我,不建議我去災區,檢查之前也不能開藥。我本想問問醫生我在藥店買的藥能不能吃,但醫生也是“無可奉告“,失望而歸。一位老護士趁醫生不注意,偷偷地塞給我一張字條,囑咐我出了診所再看。上面寫著我帶的藥的用量說明療效,叫我路上小心。匆忙寫的,字跡潦草。那種感動無法形容。

福島核事故報導現場

釣魚島事件報導現場,已經習慣了被日本媒體包圍

李淼報導安倍參拜靖國神社

在此次報導江歌案期間,也被其他大量媒體團團圍住拍攝

高端採訪

其次,給李淼留下深刻印象的採訪就是她非常重視高端採訪,包括日本首相。她採訪過很多位日本的前首相,採訪現任首相安倍晉三是在2015年。但是對於這樣的採訪,有一些網友會有負面的評價,但是李淼覺得作為記者,首先要見證事實,要把真實的聲音告訴大家,所以直接採訪首相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李淼坦言,在她的記者職業生涯當中她覺得這依然是今後努力的方向。

2015年6月獨家採訪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這也是日本首相時隔7年接受華文媒體專訪

2014年,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在記者會上嘲笑李淼,多家主要日媒報導,標題為“麻生,你不感到羞恥嗎?”

社會民生

還有一個方面的採訪就是有關社會民生的,此次的江歌案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這是一起刑事案件也是社會事件。因為鳳凰很關注華人世界的動向,要在第一時間報導,所以對這個案件很早就開始關注了。對李淼的團隊來說,怎樣把這個事件還原它在法庭的事實真相,應該是報導最重要的部分。

爭取再訪安倍

談及明年或者以後的目標和夢想,李淼覺得,明年中日關係將會是變化很大的一年,因為目前已經在改善,並且在全面改善,日本對中日關係形容的關鍵字在不斷地變化。而從已經走上改善的軌道到正在全面改善需要不斷時間,所以李淼估計明年可能會實現高層互訪,如果安排她報導相關新聞,李淼團隊的目標就是,要充分報導中日關係的變化,如果安倍能夠來中國訪問,李淼爭取能夠對他進行採訪,然後把日本首相最直接的聲音傳遞給中國的觀眾。

對日本方面的新聞報導,李淼的想法就是要獲得第一手的資料,去第一現場聽取最真實的當事人的聲音。她認為這就是鳳凰的專業精神,她覺得這一點是最重要的,因為日本是中國的鄰居,很多人對日本有不同的看法,這都可以理解,但是畢竟日本是對中國來說最重要的國家之一,所以日本到底在想什麼?日本發生了什麼?日本的現狀是怎樣的?日本怎樣看中國?她覺得需要直接去報導,而不是通過網上失實的消息或者隨便抄抄其他媒體的內容。

享受生活的完美主義者

2016年,李淼試著在自己的小花園裡種花,早晨總會有小鳥飛來,鳥語花香,告訴自己這就是現實生活。小鳥兒們成群結伴而來,一些花苗於是成了鳥兒們的早餐。

李淼在鳳凰年頭不算短,能夠給她帶來堅強後盾的當然還是自己的家人,她坦言自己平時很喜歡做菜。她還是一個特別完美主義者,如果要做飯的話,她要看很多相關材料,儘量把一頓飯做到極致。週末的時候她也會非常精心地準備一桌飯菜,她評價自己確實是一個完美主義者。

李淼家的早餐

李淼親手製作的豆皿搭配日本料理

編輯:巴塔木

李淼透露,日本對於這個刑事案件的判決,更重視怎樣讓犯人重返社會,怎樣去教育他,她覺得中日之間在法律制度上存在非常大的差異和不同。很多中國網友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她建議,在日本,如果遇到刑事案件或者被捲入刑事案件的時候,有必要在這方面有一些預備的知識。

傷兵不下火線,傳遞真實聲音

在如此複雜的局面裡,李淼和東京記者站的同事們這些年來屢建奇功, 完成了一系列貌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和高端訪問。日本大地震、福島核事故、釣魚島等重要新聞事件的報導都有她的身影。

日本地震

在這十年中,李淼印象最深刻的三次採訪,第一次就是2011年的311日本大地震。這場大地震衝擊實在是太大了,而且她當時就在直播間裡直播海嘯襲來的場景,落下淚來。這場地震給她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包括之後的福島核事故。所以在這十年當中李淼覺得最重要的採訪就是311大地震和福島核事故。

日本311大地震報導現場

在五年前日本大地震的時候,我們東京演播室,當時也非常劇烈的搖晃。我有親人,當時我的女兒只有六個月大,政府也沒有公佈核污染到底擴散到什麼程度,我們心裡並不是沒有恐懼,但是我們選擇了留下。

因為我們收到了許多觀眾的留言,他們希望知道日本到底發生了什麼,而且他們一直都在看著鳳凰,我們作為新聞人有新聞人的使命感,儘管當時有核輻射的危險,我們有義務從第一現場把真是的日本告訴大家。

而在2016年,李淼赴日本熊本地震現場的時候,又一次展現了作為鳳凰新聞人的專業和敬業精神!

日本雜誌報導的李淼對熊本地震的報導,雜誌評價李淼的報導所起的標題為“兩億五千萬華人為之落淚”

災區就是災區,一波接一波的餘震,倒塌的房屋,橋樑寸斷,地表巨大的裂縫,無家可歸的災民。無處借宿,好不容易在災民避難所找到一處容身之地,平生第一次把紙箱糊在一起,當作被褥。避難所裡通風,寒風刺骨,半夜烈度五度的餘震,旁邊一個女孩尖叫,“太可怕了!太可怕了!”

採訪過311大地震、福島核電站事故,但每次去災區,都會精神高度緊張。必須保證團隊安全,又要直接沖到損毀最嚴重的震源中心,當地食物匱乏,災民都要領取食物,記者自然不能去領;明明知道有的地方可以洗澡,都咬咬牙沒有去,因為在日本,記者不但不能領災民的食物,去和災民爭洗澡,也是道義上不允許的。

出發時,我感冒發燒,在羽田機場的直播站不穩,擔心自己在災區倒下給大家添麻煩,起飛前去了機場的小診所。那是一位很謹慎循規蹈矩的醫生,直截了當告訴我,不建議我去災區,檢查之前也不能開藥。我本想問問醫生我在藥店買的藥能不能吃,但醫生也是“無可奉告“,失望而歸。一位老護士趁醫生不注意,偷偷地塞給我一張字條,囑咐我出了診所再看。上面寫著我帶的藥的用量說明療效,叫我路上小心。匆忙寫的,字跡潦草。那種感動無法形容。

福島核事故報導現場

釣魚島事件報導現場,已經習慣了被日本媒體包圍

李淼報導安倍參拜靖國神社

在此次報導江歌案期間,也被其他大量媒體團團圍住拍攝

高端採訪

其次,給李淼留下深刻印象的採訪就是她非常重視高端採訪,包括日本首相。她採訪過很多位日本的前首相,採訪現任首相安倍晉三是在2015年。但是對於這樣的採訪,有一些網友會有負面的評價,但是李淼覺得作為記者,首先要見證事實,要把真實的聲音告訴大家,所以直接採訪首相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李淼坦言,在她的記者職業生涯當中她覺得這依然是今後努力的方向。

2015年6月獨家採訪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這也是日本首相時隔7年接受華文媒體專訪

2014年,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在記者會上嘲笑李淼,多家主要日媒報導,標題為“麻生,你不感到羞恥嗎?”

社會民生

還有一個方面的採訪就是有關社會民生的,此次的江歌案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這是一起刑事案件也是社會事件。因為鳳凰很關注華人世界的動向,要在第一時間報導,所以對這個案件很早就開始關注了。對李淼的團隊來說,怎樣把這個事件還原它在法庭的事實真相,應該是報導最重要的部分。

爭取再訪安倍

談及明年或者以後的目標和夢想,李淼覺得,明年中日關係將會是變化很大的一年,因為目前已經在改善,並且在全面改善,日本對中日關係形容的關鍵字在不斷地變化。而從已經走上改善的軌道到正在全面改善需要不斷時間,所以李淼估計明年可能會實現高層互訪,如果安排她報導相關新聞,李淼團隊的目標就是,要充分報導中日關係的變化,如果安倍能夠來中國訪問,李淼爭取能夠對他進行採訪,然後把日本首相最直接的聲音傳遞給中國的觀眾。

對日本方面的新聞報導,李淼的想法就是要獲得第一手的資料,去第一現場聽取最真實的當事人的聲音。她認為這就是鳳凰的專業精神,她覺得這一點是最重要的,因為日本是中國的鄰居,很多人對日本有不同的看法,這都可以理解,但是畢竟日本是對中國來說最重要的國家之一,所以日本到底在想什麼?日本發生了什麼?日本的現狀是怎樣的?日本怎樣看中國?她覺得需要直接去報導,而不是通過網上失實的消息或者隨便抄抄其他媒體的內容。

享受生活的完美主義者

2016年,李淼試著在自己的小花園裡種花,早晨總會有小鳥飛來,鳥語花香,告訴自己這就是現實生活。小鳥兒們成群結伴而來,一些花苗於是成了鳥兒們的早餐。

李淼在鳳凰年頭不算短,能夠給她帶來堅強後盾的當然還是自己的家人,她坦言自己平時很喜歡做菜。她還是一個特別完美主義者,如果要做飯的話,她要看很多相關材料,儘量把一頓飯做到極致。週末的時候她也會非常精心地準備一桌飯菜,她評價自己確實是一個完美主義者。

李淼家的早餐

李淼親手製作的豆皿搭配日本料理

編輯:巴塔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