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信聯”或命名“百行征信”:三大疑問待解

“信聯”降生, 已經進入排期階段。

據財新報導, 12月14日晚, “信聯”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已選出現任匯達資產託管有限公司董事長朱煥啟出任董事長, 並暫時兼任總裁。 此外, “信聯”將正式確定名稱為“百行征信”, 今年底將正式成立。

早前的11月24日, 在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第一節常務理事會2017年第四次會議上, 審議並通過了互金協會參與發起設立個人征信機構的事項, 完成了程式上的重要一環。 “信聯”由央行主導、中國互金協會出面牽頭;邀請芝麻信用、騰訊征信、深圳前海征信、鵬元征信、中誠信征信、中智誠征信、考拉征信、北京華道征信各出資8%籌建。

在信聯降生前, 涉及機制與協作的一些問題, 還待進一步解決。

此前, 零壹財經投稿文章《"信聯"的進步與不足》指出, 目前業內對“信聯”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疑問:

一, 央行是否又要再設一家近似征信中心體制的"公共征信機構"? 再新添一個繼續按照產品經濟時代部管企業方式管理的新成員, 這一新設市場機構(不是公共部門)的體制或可再進一步。

二, 設立這一新機構的方式是否足夠公開透明? 對於如何行使這個國務院特別新授予的審批權力, 央行應倍加謹慎。 謹慎行使公權力的最好方法, 建議在制定並公開專項細則和流程的基礎上, 組織專家論證評選, 讓這一新設市場重要機構的組建過程和方案更加公開、公正、透明。

三, “畫地為牢”的思路是否過於天真?新設基礎征信機構只採集銀行類持牌金融機構以外機構的資訊, 被認為“對於做強行業大局是有害的, 想人為製造兩家在各自範圍內採集資訊的機構, 表面上可以競爭, 實際上還希望維持縮小範圍後的壟斷;其次, 也是違背征信行業規律的, 必然要被市場突破;最後, 在法律上也沒有依據。 ”

某大資料公司人士近日在接受零壹財經專訪時表示, 從自身利益來看, 信聯與各機構間存在競爭關係, 各擁有資料的征信公司或金融機構報送資料的意願都不會很大, 不排除可能出現報送無效資料或低質數據的情況, 並有可能大大降低“信聯”的實際運行成效,

這些問題, 都將考驗信連線制設計的智慧。

本文轉載自零壹財經,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與發佈方立場無關。 發佈方不對其中包含或引用的資訊的準確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證。 對於任何因直接或間接採用、轉載本資訊造成的損失, 發佈方均不承擔責任。 如本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 請作者在兩周內速與發佈方聯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