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聊點兒管理學|墨菲定律:可能出問題的地方就一定會出問題

有一個世界聞名的心理學效應叫做:墨菲定律,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它。 可這個定律是怎麼來的呢?

愛德華 · 墨菲是美國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上尉工程師。

1949年, 他和他的上司斯塔普少校, 在一次火箭減速超重試驗中, 因儀器失靈發生了事故。

事後墨菲發現, 測量儀錶被一個技術人員裝反了。 由此他得出了一個教訓:如果做某項工作有多種方法, 而其中有一種方法將導致事故, 那麼一定有人會按這種方法去做。

在事後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 斯塔普將其稱為“墨菲定律”, 並以極為簡潔的方式作了重新表述:某件事如果可能出問題, 那它就一定會出問題。

如今, 墨菲定律適用範圍非常廣泛, 中國老話總是說“上的山多終遇虎”、“事與願違”, 其實墨菲定律也是講的這麼一個道理。 趕著去參加重要會議時, 卻發現計程車不是有客就是不搭理你; 而平常不需要計程車時, 大街上又到處都跑著空車。

同樣在經濟中也很適用:比如股票最看好的一定沒買;漲到最高點一定沒拋。 你怕跌, 它偏偏跌給你看;你盼漲, 它偏不漲;你忍不住賣了, 它也開始漲了;你看好五隻股, 買進其中的一隻, 結果除了你手中的那只外,

其它四隻漲得都很好。

是不是欲哭無淚!

為什麼今天要和大家聊這個呢?因為, 從企業管理的角度來說, 正確認識墨菲定律非常重要!

根據“墨菲定律”可以推出四條理論:

任何事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

所有持續的事件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

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

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 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

從這四條理論中, 我們要有以下兩點清晰的認識:

認識之一:不能忽視小概率危險事件

由於小概率事件在一次實驗或活動中發生的可能性很小, 因此, 就給人們一種錯誤的理解, 即在一次活動中不會發生。 但剛好與事實相反, 正是由於這種錯覺, 麻痹了人們的安全意識, 加大了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因此, 在企業制定戰略時, 一些小概率事件也要考慮進去, 儘量做到算無遺策。

因為一塊馬蹄鐵而丟失整個帝國的理查三世

認識之二:居安思危是企業經營的常識

墨菲定律告誡我們, 企業在盈利的時候, 對虧損的警惕也時刻不能放鬆。 因為按照墨菲定律,

會虧損的遲早會虧損。

因此, 要想保證一路走下去會長久, 不給競爭者有可趁之機, 必須從當下做起, 採取積極的預防方法、手段和措施, 看到長遠的發展, 不做無意義的消耗, 及時把握市場動向, 做到隨時能順應市場的變化而變化, 這樣才能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墨菲定律像疼痛感一樣,雖然會讓我們不舒服,但恰恰是在保護著我們。因為容易犯錯誤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弱點,不論科技多發達,事故都會發生。而且我們解決問題的手段越高明,面臨的麻煩就越嚴重。

所以,我們在事前應該盡可能想得周到、全面一些,如果真的發生不幸或者損失,就笑著應對吧,關鍵在於總結所犯的錯誤,以後不再犯就是,而不是企圖掩蓋它,因為,掩蓋也沒用啊。

墨菲定律像疼痛感一樣,雖然會讓我們不舒服,但恰恰是在保護著我們。因為容易犯錯誤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弱點,不論科技多發達,事故都會發生。而且我們解決問題的手段越高明,面臨的麻煩就越嚴重。

所以,我們在事前應該盡可能想得周到、全面一些,如果真的發生不幸或者損失,就笑著應對吧,關鍵在於總結所犯的錯誤,以後不再犯就是,而不是企圖掩蓋它,因為,掩蓋也沒用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