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杜牧這首七絕,深情高調,堪稱晚唐中絕作,可以媲美盛唐名家

在唐詩文學史當中, 杜牧被譽為“小杜”, 雖然與“老杜”杜甫相比, 杜牧的文學成就要低於對方, 但是其所寫詩詞, 在晚唐的詩歌當中還是獨具一格的。 比如一句“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等, 明顯要高出同時期詩人一個檔次。

又比如他的一首七絕, 深情高調, 被評堪稱“晚唐中絕作, 可以媲美盛唐名家”。 且看:

青山隱隱水迢迢, 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 玉人何處教吹簫?

這首詩的題目是《寄揚州韓綽判官》, 是杜牧的一首著名七絕。 這首詩最著名的兩句古詩, 就是“二十四橋明月夜, 玉人何處教吹簫”, 寫出了杜牧對於江南的留戀, 寫出了詩人對於韓綽判官生活的羡慕。

開篇兩句“青山隱隱水迢迢, 秋盡江南草未凋”, 時間上寫的詩人想像中的江南, 當是時, 詩人早已離開揚州, 但是對於揚州的繁華和景色念念不忘。 這兩句的意思是, 雖然目前已經是暮秋時分, 但是詩人想像中的江南, 應該依然“草未凋”, 充滿生機。

在唐代詩人的心目中, 揚州之地乃是美景美人之地, 都言說“煙花三月下揚州”、“春風十裡揚州路”等等, 這些詩句, 早已經把揚州視為大唐的錦繡。 對於杜牧來說, 曾經在此地停留多年, 如今離開又想到揚州老友, 自然免不了一份傷懷。

後兩句則直接點出了揚州最美的地方, “二十四橋明月夜, 玉人何處教吹簫?”揚州之美, 都在二十四橋, 風光秀麗, 一片繁華, 可以很好的代表揚州。 所以詩人免不了發問, “玉人何處教吹簫”, 此時的你, 是否在二十四橋上教歌女伎倡們吹簫作樂、流連忘返呢?

詩人對於揚州的眷戀, 可想而知。

在這首古詩當中, 詩人寫出了對於舊遊之地的思念, 而且還含蓄的調侃了友人, 還表現出了對於友人生活的嚮往, 實則一首妙言絕句。

而其所蘊含的格調, 與晚唐的衰敗氣息格格不入。 所以《唐人萬首絕句選評》評價說:此詩深情高調, 晚唐中絕作, 可以媲美盛唐名家。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 請聯繫作者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