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須在思想上養成這五個習慣

在我認識和共事過的許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 有性格外向的, 也有令人敬而遠之的。 有超然世外, 卓爾不群的, 也有遇人羞答答的。 有的固執獨斷, 有的因循附和。 有的很胖, 有的則很瘦。 有的生性爽朗, 有的則總是心懷憂慮。 有的能豪飲, 有的卻滴酒不沾……

在他們身上有一個共同點, 那就是他們在實踐中都要經歷一段訓練, 正是這一訓練才使他們工作起來能卓有成效。 不管他們是在企業機構內、政府機構內、醫院內, 還是學校內, 不管他們是幹什麼的, 這些訓練的內容都是一樣的。

換句話說, 有效性是一種後天的習慣,

是一種實踐的綜合。 既然是一種習慣, 便是可以學會的。

從表面上看, 習慣是很單純的, 一個七歲的小孩也懂得什麼是習慣。 不過要把習慣建立得很好, 卻是不容易的。 習慣必須靠學習才能養成, 就像我們學習乘法口訣一樣。 我們每天讀乘法表,

一遍又一遍, 直到我們純熟得不加思考隨口可以說出“六六三十六”, 那就成為我們固定的習慣了。 學習習慣就非得反復地實踐不可。

記得小時候我的鋼琴老師告訴我:“你彈莫札特的曲子時, 也許不可能像鋼琴家施納貝爾演奏得那樣好, 但是並沒有理由說, 你不必像施納貝爾那樣地練習音階。 ”回想起來, 我的鋼琴老師顯然少說了一句:最偉大的鋼琴家, 如果不肯辛勤演練, 也一定無法演奏莫札特的曲子。

也就是說, 沒有任何理由不讓普通人通過練習來獲得勝任某項工作的能力。 當然, 若要把什麼東西演練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是很不容易的, 那也許需要有特殊的天賦。 但卓有成效所要求的只是能夠勝任, 只是能演奏出音階來。

下列五項是要成為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必須在思想上養成的習慣:

1. 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們的時間用在什麼地方。 他們所能控制的時間非常有限, 他們會有系統地工作, 來善用這有限的時間。

2. 有效的管理者重視對外界的貢獻。 他們並非為工作而工作, 而是為成果而工作。 他們不會一接到工作就一頭鑽進去, 更不會一開頭就探究工作的技術和手段, 他們會首先自問:“別人期望我做出什麼成果?”

3. 有效的管理者善於利用長處, 包括自己的長處、上司的長處、同事的長處和下屬的長處。

他們還善於抓住有利形勢, 做他們想做的事。 他們不會把工作建立在自己的短處上, 也絕不會去做自己做不了的事。

4. 有效的管理者集中精力於少數重要的領域, 在這少數重要的領域中, 如果能有優秀的績效就可以產生卓越的成果。 他們會按照工作的輕重緩急設定優先次序, 而且堅守優先次序。 他們知道:要事第一。 重要的事先做, 不重要的事放一放, 除此之外也沒有其他辦法, 否則反倒會一事無成。

5. 最後,有效的管理者必須善於做有效的決策。他們知道有效的決策事關處事的條理和秩序問題,也就是如何按正確的次序採取正確的步驟。他們知道一項有效的決策,總是在“不同意見討論”的基礎上做出的判斷,它絕不會是“一致意見”的產物。他們知道快速的決策多為錯誤的決策,真正不可或缺的決策數量並不多,但一定是根本性的決策。他們需要的是正確的戰略,而不是令人眼花繚亂的戰術。

5. 最後,有效的管理者必須善於做有效的決策。他們知道有效的決策事關處事的條理和秩序問題,也就是如何按正確的次序採取正確的步驟。他們知道一項有效的決策,總是在“不同意見討論”的基礎上做出的判斷,它絕不會是“一致意見”的產物。他們知道快速的決策多為錯誤的決策,真正不可或缺的決策數量並不多,但一定是根本性的決策。他們需要的是正確的戰略,而不是令人眼花繚亂的戰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