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8江蘇省考申論評論型綜合分析題作答思路點撥

關於評論型的綜合分析, 從審題來看, 題幹中一般都會出現“談看法”“談觀點”, 給出評論, 如2015國考副省級真題“新技術的使用能否突破社會結構的屏障”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 請仔細閱讀材料, 談談你的看法。 再如:20萬輛共用單車在深圳“急速”行進, 請仔細閱讀材料, 談談你的看法。 又如:近日“感覺身體被掏空”這首歌在網路上走紅, 請仔細閱讀材料, 談談你的看法。 那麼如何進行審題呢?中公教育專家再次進行詳細講解:無論題幹如何變化, 只要題幹直接間接詢問你對某事物的態度, 都可將其看作評論型綜合分析。

綜合分析的作答思路為:提出觀點—分析觀點—落實觀點。 今天主要圍繞第一步—提出觀點展開討論。

在考試當中, 很多同學通過材料很難把握住觀點是什麼, 有時候很難把握觀點要從哪個方向去提。 第一種, 觀點是什麼, 看材料的傾向, 如果材料中有出現權威人士, 如“某報評論員的看法”、“某專家認為”, 或者說材料中著重論述的觀點, 這些一般都可以默認為材料的看法, 也是作答時你應該給出的看法。 而第二種情況, 從什麼方向去提觀點, 要知道一千個觀眾眼裡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但是準確的觀點只有一個。 要確保你的觀點是準確的必須時刻謹記材料為王的原則, 依據材料作答。 如果材料主要論述這個事物的利弊,

那麼觀點應該從利弊角度去給出觀點, 就如同前面的題幹“20萬輛共用單車在深圳急速行進, 請談談看法”, 閱讀材料時發現材料中既有論述到其積極意義, 也描述了一系列的問題需要解決, 則我們在作答的時候, 給出的觀點應該是:20萬輛共用單車在深圳急速行進能給市民的時候帶來極大便利, 但也存在一系列問題需要解決。 而有的材料中描述的是事物的本質, 則應該從其本質的角度來給出觀點, 如前面的題幹“感覺身體被掏空”這首歌在網路上走紅, 談談你的看法”, 閱讀材料會發現材料著重在描述加班普遍的現象, 則我們給出的觀點應該是“這一歌曲的走紅反映了目前社會加班普遍的現象”…….

中公教育專家由此總結,

給出觀點並不是隨心所欲, 而應該是材料從哪個角度描述我們就從哪個角度給出觀點, 這才真正符合申論的基本要求---材料為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