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你不知道的唐朝趣事兒:馬桶原來從唐朝才開始叫馬桶!

在中國古代社會, 特別注重“禮”, “禮”比天大, 比如說歷朝歷代都講究過的“避諱”。 君、尊、長的名字稱號都得避, 由此也鬧出了許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兒。 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觀音菩薩, 其實人家原本叫“觀世音”, 就是為了避李世民的諱, 省略了中間的字;又比如月亮女神嫦娥姐姐, 其實本來她的閨名叫“桓娥”, 到了漢文帝劉恒的朝代, 不得不改了名。 這樣的事情很多, 我們由此為引子, 來講講唐朝的關於動物的趣事兒。

馬桶原來叫虎子

唐朝的時候, 有一個動物是不能說的, 就是虎。 為什麼呢?原來唐高祖李淵的爺爺名叫李虎,

為了避諱虎字, 人們連說也不能說了。 於是, 虎字便被“獸”、“彪”等字所替代。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變成“不入獸穴, 焉得獸子”;“畫虎不成反類犬”, 則成了“畫龍不成反類犬”。 就連“老虎”的名稱也不能叫, 而稱其為“大蟲”。

青瓷虎子

這些都不重點, 因為畢竟一般人平時也跟老虎接觸不多。

但是有一個物件, 可是幾乎關係到每一個人, 那就是馬桶。 當時的馬桶還不叫馬桶, 叫虎子, 是一種類似今天夜壺的東西, 漢朝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 “虎子, 盛溺器, 亦漢時俗語。 ”到了唐朝, 虎子當然不能叫了, 於是就改成了“馬子”, 後來再慢慢發展, 才變成了今天我們所說的馬桶。

不准吃鯉魚

除了把虎子改成馬子, 唐朝還有一個更奇葩的規定, 那就是不准吃鯉魚。 因為是李唐王朝啊, 皇帝都是李, 當然不能吃鯉魚了。 根據《酉陽雜俎》記載, 唐朝是禁食鯉魚的, 抓到鯉魚以後, 必須放掉, 如果膽敢販賣鯉魚, 重打60大板。

唐高祖李淵

正所謂:“國朝律, 取得鯉魚即宜放, 仍不得吃, 號赤鯶公。 賣者杖六十, 言‘鯉‘為‘李’也。 ”這唐朝的鯉魚簡直不能太幸運, 不僅不能捕、不能吃, 還得了一個優雅的名字叫做赤鯶公。 真是生逢其時啊。

唐朝人愛吃生魚片

好吧, 朝廷規定不讓吃鯉魚, 但還沒有不准吃魚。 大概是為了對付不能吃鯉魚的怨念, 唐朝流行一種生魚片的烹飪方法,

就是除了鯉魚不管什麼魚, 都切成薄片, 蘸著蒜、豆豉等醬料生吃。 這種做法在當時叫做“魚膾”。

生魚片

史書裡有很多對魚膾高手出神入化技巧的描寫, 能把生魚片切得像蟬翼般薄, 口感輕如紗, 入口即化, 這種生魚片又被稱為“膾縷”。 大概是魚膾太流行了,

隨意唐朝市場還有《砍鱠書》這類的烹飪書, 教人怎麼做魚膾。 到了宋朝, 蘇軾還對寫過一首詩咱們魚膾高手的精湛廚藝:“運肘風生看斫膾, 隨刀雪落驚飛縷”。

所以別再說生魚片是什麼日本料理了, 這可妥妥是咱大唐人民的最愛啊。

熊貓外交?

唐乾陵

我們都知道如今中國的“熊貓外交”很厲害,表示友好就送國寶熊貓,外國人也都很高興,畢竟滾滾實在太可愛了。殊不知,在唐朝,咱們的國寶熊貓就當做國禮送給了日本。根據《舊唐書》裡的記載,西元685年,日本遣唐使來華,為表示友好,武則天(當時的皇帝是唐睿宗李旦,武則天實際掌權)送給了日本天武天皇兩隻熊貓,隨同遣唐使一道返回日本。日本皇家年鑒也作了類似記載。

“嚇哭”白居易的唐朝女性的流行妝,你給打幾分?

唐朝女性服飾真如影視劇中的那樣開放?

這是唐朝女子都想要的東西……武則天、楊玉環也不例外

我們都知道如今中國的“熊貓外交”很厲害,表示友好就送國寶熊貓,外國人也都很高興,畢竟滾滾實在太可愛了。殊不知,在唐朝,咱們的國寶熊貓就當做國禮送給了日本。根據《舊唐書》裡的記載,西元685年,日本遣唐使來華,為表示友好,武則天(當時的皇帝是唐睿宗李旦,武則天實際掌權)送給了日本天武天皇兩隻熊貓,隨同遣唐使一道返回日本。日本皇家年鑒也作了類似記載。

“嚇哭”白居易的唐朝女性的流行妝,你給打幾分?

唐朝女性服飾真如影視劇中的那樣開放?

這是唐朝女子都想要的東西……武則天、楊玉環也不例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