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和平區醫聯體實現全覆蓋

為解決看大醫院病難的問題, 本市近兩年一直在大力推動醫聯體工作。 2014年12月, 和平區首推“醫聯體”試點工作。 3年來, 和平區已在全區6個街道實現“醫聯體”全覆蓋, 切實方便了百姓就醫。

(資料片)

家住和平區南營門街66歲的居民姚桂榮是位高血壓患者, 由於最近血壓控制情況一直不好, 社區醫生通過“醫聯體”資訊系統將病人的情況轉到了總醫院專家那裡。

幾分鐘後, 總醫院老年病專家張偉三就在系統裡看到了姚桂榮的病情和用藥情況, 並對她進行了用藥指導。 姚桂榮說, 以前, 她看病習慣去大醫院, 但去一次至少要3、4個小時, 現在到所屬的南營門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能掛上專家號, 整個就醫過程只有1個小時。 姚桂榮說:到這兒也近, 歲數大的人太遠了也不方便。 另外, 看大夫也好找, 這主任就在這兒坐著。

“醫聯體”不僅方便了患者, 也提升了社區醫院醫生的技術水準。

南營門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王瑛說:比說我這兒的小張大夫, 就跟著主任去應診, 然後就可以手把手的教他。 以後, 還輪流地去輪訓, 這都是依靠大醫院的力量來提升我的職工的業務水準。

為進一步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 解決大醫院人太多, 小醫院吃不飽的現狀, 和平區在2014年12月1號與醫科大學總醫院簽署了“醫療聯合體”框架協定。 “醫聯體”由總醫院及和平區轄區內的6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成。 合作後, 他們之間實現了資源分享、資訊平臺互通, 並在醫師培訓、藥品聯動機制以及雙向轉診方面共同進行探索。

(資料片)

經過三年的不斷探索, 目前, 和平區的6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經實現了醫聯體全覆蓋, 惠及眾多社區百姓。 和平區衛計委介紹, 現在依託醫大總醫院的優勢資源, 和平區的醫聯體工作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

和平區衛計委主任畢曉娜說:大醫院的專家進到社區家醫的團隊, 而且從事家庭醫生簽約工作, 他們重點起到的是一個技術支撐和指導的作用。

而且, 有專家下沉到團隊裡邊來, 他為我們基層首診, 雙向轉診起著很好的橋樑的作用。 還有一塊就是優質資源, 檢驗檢查的設備也都是非常優質的。 我們通過醫聯體, 讓老百姓去社區取血, 然後通過物流, 送到總醫院的檢驗中心去化驗, 再通過資訊化, 讓他的檢驗報告再傳到社區, 真正讓優質的檢驗檢查這種資源也下沉到社區。 現在一共有102項檢驗項目都可以送到總醫院去檢查。

從明年開始, 和平區還計畫在各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現差異化服務, 實現一個社區服務中心一種特色專科。 畢曉娜說:每個中心都有一個差異性。 比如:現在南營門是康復, 白樓就是內分泌代謝, 勸業是心內,

每個社區的特色, 要在6個中心有所突出。 爭取都是圍繞著老百姓的需要, 慢性病、常見病, 把它差異性的發展。 而且, 在差異性發展過程中, 我們也要充分地利用醫聯體三級醫院的優勢, “對點”跟我們中心來對接, 從人員、到科室的設置, 整體的發展都有一個快速的提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