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一誠法師:把心收攏起來

把心收攏起來

出家人修行, 大多要尋一處安靜的場所, 即使沒有高山深林隔絕人世喧嚷, 至少也要在鬧市裡覓一方清靜空間。

之所以需要外在環境的安寧, 是因為依託於這樣一種環境的力量, 有助於我們更好地去收攝自心, 全神貫注, 潛心修法。 環境很重要, 耳邊時刻有噪音打擾, 靜心就會變得很難。 深陷于現代生活的繁雜資訊當中, 手機、網路、電視、報紙、雜誌, 無時無刻不在侵擾心神, 這樣怎麼能夠讓自己沉澱下來呢。 大家平日裡學習、做事, 都需要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 要是身邊時刻圍著一大堆人, 那恐怕什麼事也幹不成。 現在有很多佛子來佛學院學習, 也是為了借環境之力, 促成自身的進步。

那麼, 是不是有了隔絕外界喧鬧的環境, 就一定能夠潛下心去?當然不是。 你可以把手機關掉, 遠離網路和各種資訊, 身處一種原始的生活狀態裡, 沒有任何打擾,

可是你坐在那裡, 卻有可能滿心紛亂, 想完這件事, 又聯想到那件事, 回憶完過去, 又遙想將來, 各種念頭紛擁而至, 片刻不停, 根本沒辦法靜下來。 心裡頭的牽掛太多, 貪求太深, 思慮太雜, 即使你的眼睛看不到五色, 耳朵聽不到五音, 心裡也總想著外面的聲色之樂, 名利之求, 這樣一來, 再安靜的環境也失去了作用。 沒有調伏好內心的妄念、雜念, 躲到哪裡都沒用。 心靈的靜定除了需要外來的助力之外, 還需要內在的努力。 有人就會問了, 怎麼努力呢, 心裡的想法根本不受控制啊, 越想要平息它, 它越是到處亂跑。 確實是這樣, 人在什麼都沒想的時候, 往往是無知無覺的, 他沒有意識到內在的空靈和安寧, 一旦知覺到了這種狀態,
想法、念頭就會紛至遝來。 尤其是在刻意追尋的安靜環境裡, 當你想著要靜心的時候, 心就已經亂了。 心若是散亂的, 沒有收攏起來, 人就很容易追著念頭跑, 念頭被串起來, 思慮和情緒的波動就沒有盡頭了。

把心收攏, 就是說任何時候都要專心、用心。 這裡的專心、用心, 不是說做事一心一意, 廢寢忘食, 而是內心不要有掛慮。 說得再明白一些, 我們做事情, 不要有功利心和貪心。 一件事還沒開始做, 就有諸多擔憂, 做事的過程中又為些許得失心生苦惱, 做完了, 還要在乎成敗、名利, 這樣肯定不好。 心總是向外攀求, 為了尚未得到的東西滿心追逐, 為了得不到的東西徒生煩惱, 人就顯得浮躁, 很難沉澱下來。 不沉下心來,

就幹不成事。

有學僧問師父:“我多久可以開悟?”師父告訴他:“十年。 ”學僧一聽, 怎麼需要這麼久?於是又問:“師父, 如果我加倍苦修的話, 需要多久開悟呢?”這回師父說:“二十年。 ”學僧不明白了, 又問:“如果我夜以繼日, 不休不眠, 只為禪修, 又需要多久開悟呢?”師父說:“永無開悟之日。 ”

越努力就離目標越遠, 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就是, 這位學僧只在意修行的結果, 不去關注自己, 這樣怎麼能開悟呢?這就好比吃飯的時候, 眼睛只看著鍋裡的飯, 而不去關注碗裡的飯, 要是碗裡一粒米都沒有, 那不就等於做了一場無用功嘛。

總盯著外面的世界, 功利心太重, 做事就容易有障礙。 舉例來講, 年輕人選擇職業的時候功利心很重, 總是根據職業貴賤、收入多少去選,

結果選了一個不適合自己, 不符合自己興趣特長的職業;工作的過程中功利心重, 苦一點、累一點的活都不願意幹, 這樣的話, 職業上也很難有大的發展。

功利心重, 歸根結底是心太散了, 想這個想那個, 求這個求那個, 對自己的心念不加控制。 所以和尚常對佛學院的學子說, 不要散漫、放逸, 要把心收攏起來, 往一處用力。 不要以為你們來學佛, 進了佛學院, 就是佛子中的佼佼者, 要是抱著這種心態去學習, 時刻想著怎麼開悟, 怎麼成佛, 妄念就多了, 妄念一多, 做事情就挑三揀四, 拈輕怕重, 只求功利, 不問意義, 只看成果, 不管過程。

實際上, 事無高下, 任何事情都是一樣的, 你們看釋迦牟尼, 他做哪一件事不是在修行?任何一件“佛事”, 若依輕慢心視之,那麼就成了“俗事”;任何一件“俗事”若依悲智心覺照,那麼就是“佛事”。一切都在乎我們的心,真正用了心去做事,即使再小、再普通的事,都能產生很大的意義。

所以勸大家多去關注自己的心,多向內要求,不要總去追求形式上的成功和表面的風光。把自己做好了,把自己的心掌控住了,其他的事不要刻意去求,付出的辛苦是不是值得,這件事情能夠為“我”帶來多大的名聲利益,身邊的人是不是認同了“我”——這些都不要去想,做到了這一點,一心不亂,當下就能有收穫。

摘自:《平常心:簡約是福》

作者:一誠法師

若依輕慢心視之,那麼就成了“俗事”;任何一件“俗事”若依悲智心覺照,那麼就是“佛事”。一切都在乎我們的心,真正用了心去做事,即使再小、再普通的事,都能產生很大的意義。

所以勸大家多去關注自己的心,多向內要求,不要總去追求形式上的成功和表面的風光。把自己做好了,把自己的心掌控住了,其他的事不要刻意去求,付出的辛苦是不是值得,這件事情能夠為“我”帶來多大的名聲利益,身邊的人是不是認同了“我”——這些都不要去想,做到了這一點,一心不亂,當下就能有收穫。

摘自:《平常心:簡約是福》

作者:一誠法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