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重墨添彩 富民傾力扮靚昆明後花園

昆明資訊港訊 記者段佳琪智慧終端機資訊產業園創造了招商引資的“富民速度”;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全國試點項目和白地山山區“小水網”改革省級試點項目, 讓老百姓真正享受到改革紅利……12月25日, 昆明市“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主題採訪活動走進富民縣。 富民縣相關領導介紹, 近年來, 富民縣傾力扮靚昆明後花園, 著力深化改革,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為承接主城功能拓展和產業與人口轉移、服務主城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桃花流水, 不出人間, 雲影苔痕, 自成歲月”, 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 我國著名地理學家、旅行家、文學家“千古奇人”徐霞客在遊覽昆明市富民縣時大為讚歎。

自此, 富民作為昆明最美後花園的人間仙境便為人們稱道。 富民位於昆明市西北部, 境內物產豐富、民生富庶。 縣城距昆明主城19公里, 15分鐘車程, 是昆明最近的郊縣。 境內現有武昆高速、108國道、昆祿公路和轎子山旅遊專線, 正修建的武倘尋高速和動工在即的昆倘高速穿境而過, 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條件。

富民縣內美景。

全力發展智慧終端機資訊產業奏響縣域經濟“新強音”

近年來, 富民縣積極謀求跨越發展新經濟, 主動適應互聯網資訊化時代的發展需求, 借鑒發達地區的成功經驗, 瞄準南亞、東南亞廣闊的電子資訊市場, 將資訊化和資訊產業作為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的新動能, 邁出發展智慧終端機資訊產業的堅實步伐。

2017年初, 富民縣以做強產業鏈核心環節為主線, 以引進高端優質項目為抓手, 以完善產業配套環境為保障, 從深圳引進了智慧終端機資訊產業園專案。 據悉, 富民縣智慧終端機資訊產業園專案一期選址于富民工業園區哨箐機械加工園,

總投資5億元, 占地面積50畝, 總建築面積5.7萬平方米。 園區引進雲南富信、雲科通訊、雲南博銳、雲南新紀元4家企業, 主要從事智慧終端機產品開發、手機整機生產組裝、手機主機板SMT貼片、手機殼料和資料線生產。

今年3月, 富民智慧終端機資訊產業園建設專案啟動, 全縣上下高度重視, 全力以赴推進項目建設。 8月, 富民縣智慧終端機資訊產業園專案建成並試生產。 僅在4個月120天內, 富民縣就實現了專案當年引進、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當年見效, 創造了招商引資的“富民速度”。 目前, 富民智慧終端機資訊產業園已完成投資2億元, 建成投產生產包裝線7條(計畫建設10條)、手機主機板SMT貼片生產線2條(計畫建設10條),

出廠手機100余萬台。

富民縣委宣傳部部長李媛玨介紹,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 富民縣主要領導積極主動與市級相關部門對接工作, 爭取上級政策和資金支援;成立專案建設領導小組, 每週召開專案領導小組會議, 聽取工作推進情況, 研究解決工作推進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此外, 縣級相關部門組成專門幫辦工作小組, 全程代辦專案核准、營業執照、環評、安評等手續, 在最短時間辦結相關手續。

據介紹, 2018年, 資訊產業預計實現產值60億元、實現稅收9000萬元, 富民縣將提前實現 “兩個百億”目標(2018年創百億元工業園目標、2019年全縣GDP過百億目標)。 項目建成後, 將以年產1500—2000萬台手機的生產規模生產運營,

銷往印度、日本、韓國、美國及其它一些南亞、東南亞和非洲國家。 發展智慧終端機資訊產業, 使富民奏響了縣域經濟“新強音”, 該產業成為了富民跨越發展的“試金石”、 是開啟“滇北鎖鑰”的“金鑰匙”, 為加速富民縣域經濟發展、實現“彎道超車”, 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將形成新的產業帶動。

手機主機板生產車間的工人正在工作。

著力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唱響鄉村振興“新農歌”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村。近年來,富民縣抓住國家、省、市關於農村綜合改革試點的契機,不斷探索農村綜合改革之路,盤活用好農村資源,多管道促進農民增收,實施了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全國試點項目和白地山山區“小水網”改革省級試點項目,讓老百姓真正享受到改革紅利。兩個改革試點初步形成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致富可推廣複製的“富民經驗”。

2015年,富民縣被確定為昆明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整縣推進試點縣。2016年,被確定為全國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首批試點縣。經過全縣上下共同努力,2016年底,富民縣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整縣推進試點工作。全縣累計完成《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簽訂33140戶,占簽字確認農戶99.9%,確權面積20.57萬畝。通過確權登記頒證,理順了農村複雜的人地關係,鞏固了農村土地政策,啟動了沉睡的土地資源,為下一步農村土地“三權”分置並行改革掃清了障礙。

今年,在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的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的基礎上,富民縣又扎實推進全國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首批試點縣工作。目前,全縣累計進行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登記625戶,抵押面積6740畝,金融機構發放抵押貸款625筆,共計1.04億元以上。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改革,實現了農村資源變資產變資金,增強了農業農村發展後勁,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

富民縣委宣傳部部長李媛玨介紹白地山山區“小水網”改革省級試點專案。

與此同時,富民縣還通過山區小水網改革實現山區水利設施建管並重、生產生活有水用、農民增收有保障的目標。

2017年,富民縣白地山村被確定為省級山區小水網改革試點。針對山區小型水利工程管護機制不健全、建得起管不好、效益發揮不好的狀況,為使山區水網有效運行、群眾長期受益,富民縣將機制建設作為山區小水網改革的重中之重,積極探索山區小水網管理體制新模式,進行了管理體制創新和改革。

今年2月,白地山山區小水網改革試點項目啟動,並於今年4月底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在工作推進中,富民縣成立了第一個用水專業合作社,作為群眾參與工程建管監督的平臺,並且探索建立了山區小水網“群眾全程參與、初始水權分配、合理水價形成、工程產權明晰、工程運行管護”五項機制。

如今農戶只需插入卡就可以獲得水。

專案建成後,現代化供水方式改變了農戶原有人背馬駝用水的落後方式,不僅帶動當地農業農村農民生產生活方式轉變,極大方便群眾用水,擴大灌溉面積,保障水利工程良性運行,促進山區農民增收,更重要的是,用水成本由最高50元/方下降至5元/方以下,真正實現山區水利設施有管護、生產生活有水用、農民增收有保障的目標。說起打水方式的改變,村民王玉珍高興地說:“以前我家都是騎電動三輪車下山拉水,往返五公里一次只能拉一噸水,現在可方便了,一插卡,水就來了。”

手機主機板生產車間的工人正在工作。

著力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唱響鄉村振興“新農歌”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村。近年來,富民縣抓住國家、省、市關於農村綜合改革試點的契機,不斷探索農村綜合改革之路,盤活用好農村資源,多管道促進農民增收,實施了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全國試點項目和白地山山區“小水網”改革省級試點項目,讓老百姓真正享受到改革紅利。兩個改革試點初步形成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致富可推廣複製的“富民經驗”。

2015年,富民縣被確定為昆明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整縣推進試點縣。2016年,被確定為全國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首批試點縣。經過全縣上下共同努力,2016年底,富民縣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整縣推進試點工作。全縣累計完成《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簽訂33140戶,占簽字確認農戶99.9%,確權面積20.57萬畝。通過確權登記頒證,理順了農村複雜的人地關係,鞏固了農村土地政策,啟動了沉睡的土地資源,為下一步農村土地“三權”分置並行改革掃清了障礙。

今年,在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的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的基礎上,富民縣又扎實推進全國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首批試點縣工作。目前,全縣累計進行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登記625戶,抵押面積6740畝,金融機構發放抵押貸款625筆,共計1.04億元以上。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改革,實現了農村資源變資產變資金,增強了農業農村發展後勁,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

富民縣委宣傳部部長李媛玨介紹白地山山區“小水網”改革省級試點專案。

與此同時,富民縣還通過山區小水網改革實現山區水利設施建管並重、生產生活有水用、農民增收有保障的目標。

2017年,富民縣白地山村被確定為省級山區小水網改革試點。針對山區小型水利工程管護機制不健全、建得起管不好、效益發揮不好的狀況,為使山區水網有效運行、群眾長期受益,富民縣將機制建設作為山區小水網改革的重中之重,積極探索山區小水網管理體制新模式,進行了管理體制創新和改革。

今年2月,白地山山區小水網改革試點項目啟動,並於今年4月底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在工作推進中,富民縣成立了第一個用水專業合作社,作為群眾參與工程建管監督的平臺,並且探索建立了山區小水網“群眾全程參與、初始水權分配、合理水價形成、工程產權明晰、工程運行管護”五項機制。

如今農戶只需插入卡就可以獲得水。

專案建成後,現代化供水方式改變了農戶原有人背馬駝用水的落後方式,不僅帶動當地農業農村農民生產生活方式轉變,極大方便群眾用水,擴大灌溉面積,保障水利工程良性運行,促進山區農民增收,更重要的是,用水成本由最高50元/方下降至5元/方以下,真正實現山區水利設施有管護、生產生活有水用、農民增收有保障的目標。說起打水方式的改變,村民王玉珍高興地說:“以前我家都是騎電動三輪車下山拉水,往返五公里一次只能拉一噸水,現在可方便了,一插卡,水就來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