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微觀層面看,什麼是溫度?

人類對“溫度”這個概念的理解, 經過了很長時間的演化。 現在在原子層面, 有了一個(似乎)很簡單的理解:如果溫度是T, 一個分子在一個方向的平均平動能就是kT/2(其中k是玻爾茲曼常數, 約等於1.38E-23 J/K), 也就是說一個分子在三個方向的平均平動能是(3/2) kT。 但為了達到這個理解, 走過了漫長的歷程。

在很長時間裡, 人們把熱量理解為一種物質, 即“熱質”。 一個物體為什麼熱?因為它包含的熱質的。 另一個物體為什麼冷?因為它包含的熱質少。 一冷一熱的物體放在一起, 為什麼溫度會趨同?因為熱質自發地從熱的物體流向冷的物體。

熱質不生不滅, 一個物體減少的熱質, 就等於另一個物體增加的熱質。

這種理論乍看起來很符合直覺, 也能夠解釋所有的實驗現象。 但是, 它隱含了一個意思:只有熱量的流動才能改變溫度。

1798年, 英國物理學家倫福德在一篇題為《摩擦產生熱的來源的調研》中講述了他的機械功生熱的實驗。 他發現, 給大炮鑽炮膛時可以無限地產生熱, 這說明, 熱質不可能是一種守恆的“物質”。

倫福德

1799年, 英國化學家大衛在《論熱、光和光的複合》論文中, 描述了一個實驗:在一個同周圍環境隔離開來的真空容器裡, 合兩塊冰互相摩擦熔解為水, 而水的比熱比冰還高。 大衛由此斷言, 熱質是不存在的。

現在, 人們認為熱不是一種物質, 而是物質分子的無規則運動。 你可以通過傳熱的方式增強分子的運動, 也可以通過機械做功的方式增強分子的運動。 為什麼溫度與分子平均動能的關係是(3/2) kT呢?這就需要學過熱力學和統計力學才能明白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