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進入狂草,胡抗美的草書經

記者:胡先生您好!見到您很高興。 今天想請您結合自己的創作, 談談體會, 暢所欲言, 實話實說, 希望通過此舉活躍當前的創作氛圍。 篆隸楷行草, 草書是最有魅力的, 也是最難涉足的, 書家中以草書特別是大草行世的也最少, 您是以草書著稱, 那就從您學書伊始開始談起吧。

胡抗美說的用心, 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認真努力, 而是在創作中與“手”相應的那個“心”, 是要調動全部情感、意志、悟性進入書寫的那種狀態。 照此, 臨寫就已經與創作的心態相通, 反之, 如果名曰創作而缺乏“心”的主宰, 沒有“心”的投入, 那麼便不可能真正進入創造性勞動。

沈先生精闢的闡述了由臨到創的方法和臨創之間的關係, 我十分贊同, 我也在努力去做。

記者:沈鵬先生說您是屬於米芾式的“集古字而自成家”。 沈先生對臨帖的態度很明確, 他認為既然是臨帖, 就要求從臨寫的原跡中汲取精華,

滋養自身。 但怎樣汲取精華呢?具體的說, 在臨帖中您主要注重哪些方面?

胡:關於臨創結合, 由臨入創問題, 我有幾點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 第一、臨帖一定要分析, 要有選擇。 我們如今所見到的碑帖基本上都是印刷品。 印刷品無論印得再好, 包括日本的、臺灣的印刷都無法與真跡相比。 臨這些印刷品, 只是與書帖對話, 只有臨真跡才能與古賢對話。 但真跡幾乎全藏於國家博物館, 七千多名中國書協會員沒有幾人獲窺。 古人, 古時古意, 在當時的環境中, 自然心領神會。 今人, 不可昔比, 心氣之高, 心氣之躁, 又無真跡可鑒, 所以臨者應求理、求法, 不能臨肥則肥, 臨瘦則瘦。 我臨帖也大部分是這些印刷品, 但見真跡不少。

見到真跡的一個突出感覺是, 晉、唐、宋人, 小筆小字小作品, 毫端變幻莫測, 姿態萬千。 因此, 臨帖者, 須探古人之玄微, 悟毫端之莫測, 摹帖中之工巧。 當今多摹工巧, 忘卻了探古人之玄微, 悟筆端之變化, 豈不本末倒置?善臨者, 於臨中求筆, 求意, 求神。 如同讀書一般, 反復閱讀, 領會實質, 求其要點。 縱然倒背如流, 不能變為己有, 也只能謂之背書, 而不能成為知識。 臨習碑帖, 即便形體酷似, 還不能用於創作, 滿篇作品, 都是精美絕妙的古賢字形, 那只能是“中國草書大辭典”, 絕不是創作。 南宮集字, 以假亂真, 最終以米字牌躋身宋四家。 倘若米芾終身集字, 書法史上便沒有了米南宮。 第二、要進得去出得來, 有的書家說, 要用百分之百的力氣打進去,
再用百分之百的力氣沖出來。 我倒認為要用百分百的力氣打進去, 再用百分之二百的力氣沖出來。 臨帖, 進亦難, 出亦難, 進出自如難上加難。 第三、臨草帖必須先識草, 不認識的字臨了白臨。 “入草”有兩把鑰匙, 一把是晉人草書, 一把是孫過庭《書譜》。 要學會使用這兩把鑰匙。 第四、臨帖要由專到廣。 專是指初始階段認准某一碑一帖, 臨就臨它個以假亂真, 但是僅僅專還不夠, 你再精熟也不過一個智永和尚, 因此要廣;廣是指具有形似的能力之後, 要廣泛涉獵各朝各代、各門各派的草書字帖。 第五、臨帖要攻難點。 難點往往是特點, 是創作需要的重點。 從方法上講, 可以把特點分而學之, 或研究取神, 或研究取韻, 或研究取勢, 或研究取形。
古為今用, 古為我用, 關鍵在取。 第六、不要把古人的衣服穿在自己的身上, 而要把自己的衣服穿在古人的身上。 書法創作要古質藏於內, 個人形象露於外, 只有這樣才能通過臨帖在創作中建立自己的風格。 臨帖的目的全在於運用, 臨創分離就失去了臨帖的意義。 現在的書風, 風源太少, 而且一風一面, 缺乏個性。 看一個人的作品, 寫得不錯, 卻似曾相識, 總感到在哪兒見過;看一群人的作品, 都寫得不錯, 卻分不清你我, 千人一面。 形成這種局面, 就是沒有穿好各自的衣服。 第七、創作不出來作品就臨, 在臨中尋找感覺, 一旦感覺找到了, 我就跟著感覺走。 有些書家集古字而創作, 這也不失為一種辦法, 但不可永遠這麼走下去。

記者:這裡還涉及到一個一直困擾著書界的問題,就是形似與神似爭論。時下書法界流行一種說法,臨摹古人,千萬不能形似,形似者,書奴也。進而神似便成了一把萬能的尺子,無時不量,無人不量,無處不量。形似容易把握,神似就難有一個大家相互認同的衡量標準。

胡:臨帖的最高境界是神似,這是毫無疑問的。然而,對於不同層面的人都要求神似,似乎是太脫離實際了,是不可行、不可取的。那些臨帖臨得不像,又不願意下功夫苦練的人,找出來的藉口往往就是“追求神似”。在臨帖中加入個人的習氣(準確地說,是無法克服個人習氣),別人看後不知道臨的誰的帖,反倒知道是誰臨的帖,這種臨帖是失敗的,他永遠也別想通過臨帖的方法來使自己的書法藝術有所長進。

記者:書法講究變化,在臨帖時如何去追求這種變化呢?

胡:就是通過讀帖、臨帖去追求變化,去發現變化,去理論變化。發現變化的鑰匙是形似,千百遍地用心臨帖,慢慢就會體會到古人造型、用筆、用墨、布白的法,這就是神似。這種法的載體是字,是謀篇佈局,只有達到真正的形似,變化便在其中了,法便在其中了。書法作品無論是外形還是內涵都是這樣。因此,我以為,無論是初學者,還是對書法有所瞭解的人,甚至是書法大家,臨帖都要在形似上面下功夫。臨帖的最高境界是神似,那麼,檢驗神似的標準是什麼呢?當然首先是形似。

形似是神似的橋樑,神似產生於惟妙惟肖的形似之中。米襄陽是由形似到神似的實踐家,他從集古字到自成一家,走的就是形似之路。米芾的成功告訴我們,要想神似,必須形似,沒有形似,何談神似?把《蘭亭序》臨寫得象民間書法,把篆隸臨寫得像行草,何似之有,何神之有?

記者:您說得極有道理。您把一些玄奧的理論通俗化了。書法理論應該對創作起到指導與推動作用,但事實上並非如此。一些高深的理論,也許有幾種可能性,一種是它們確實深奧,專業性很強;一種是脫離實踐,不具備實際上的操作價值;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故弄玄虛、自我神話了。

胡:是的。藝術理論不能遠離實踐,嚴重脫節可能意味著它缺少應有的生命力。再比方說臨帖中一個普遍的問題,就是臨帖就臨王羲之。學書必臨二王,幾乎是天下公理,倒也無可非議。但臨書者萬眾一心奔二王,世代不變,盡成二王正果,書法藝術的生命必將走到盡頭。二王的行草,具有原理性意義,它承漢隸之餘風,故而體質高古。此一個“承”字,臨者萬不可忽視。二王承漢魏而立新風,無承無變,這就是二王的意義。即使是大小王之間,亦有承有變,右軍森嚴而法度,大令散朗而多姿。古人學二王更是上下求索,另辟新徑。李北海承二王而奇崛,顏魯公承二王而方正、蘇、黃、米、蔡承二王而各成氣象。因此,臨書者在借鑒書法理論時,要實事求是的進行分析,不能人云亦云,要有個人的判斷。

記者:這裡還涉及到一個一直困擾著書界的問題,就是形似與神似爭論。時下書法界流行一種說法,臨摹古人,千萬不能形似,形似者,書奴也。進而神似便成了一把萬能的尺子,無時不量,無人不量,無處不量。形似容易把握,神似就難有一個大家相互認同的衡量標準。

胡:臨帖的最高境界是神似,這是毫無疑問的。然而,對於不同層面的人都要求神似,似乎是太脫離實際了,是不可行、不可取的。那些臨帖臨得不像,又不願意下功夫苦練的人,找出來的藉口往往就是“追求神似”。在臨帖中加入個人的習氣(準確地說,是無法克服個人習氣),別人看後不知道臨的誰的帖,反倒知道是誰臨的帖,這種臨帖是失敗的,他永遠也別想通過臨帖的方法來使自己的書法藝術有所長進。

記者:書法講究變化,在臨帖時如何去追求這種變化呢?

胡:就是通過讀帖、臨帖去追求變化,去發現變化,去理論變化。發現變化的鑰匙是形似,千百遍地用心臨帖,慢慢就會體會到古人造型、用筆、用墨、布白的法,這就是神似。這種法的載體是字,是謀篇佈局,只有達到真正的形似,變化便在其中了,法便在其中了。書法作品無論是外形還是內涵都是這樣。因此,我以為,無論是初學者,還是對書法有所瞭解的人,甚至是書法大家,臨帖都要在形似上面下功夫。臨帖的最高境界是神似,那麼,檢驗神似的標準是什麼呢?當然首先是形似。

形似是神似的橋樑,神似產生於惟妙惟肖的形似之中。米襄陽是由形似到神似的實踐家,他從集古字到自成一家,走的就是形似之路。米芾的成功告訴我們,要想神似,必須形似,沒有形似,何談神似?把《蘭亭序》臨寫得象民間書法,把篆隸臨寫得像行草,何似之有,何神之有?

記者:您說得極有道理。您把一些玄奧的理論通俗化了。書法理論應該對創作起到指導與推動作用,但事實上並非如此。一些高深的理論,也許有幾種可能性,一種是它們確實深奧,專業性很強;一種是脫離實踐,不具備實際上的操作價值;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故弄玄虛、自我神話了。

胡:是的。藝術理論不能遠離實踐,嚴重脫節可能意味著它缺少應有的生命力。再比方說臨帖中一個普遍的問題,就是臨帖就臨王羲之。學書必臨二王,幾乎是天下公理,倒也無可非議。但臨書者萬眾一心奔二王,世代不變,盡成二王正果,書法藝術的生命必將走到盡頭。二王的行草,具有原理性意義,它承漢隸之餘風,故而體質高古。此一個“承”字,臨者萬不可忽視。二王承漢魏而立新風,無承無變,這就是二王的意義。即使是大小王之間,亦有承有變,右軍森嚴而法度,大令散朗而多姿。古人學二王更是上下求索,另辟新徑。李北海承二王而奇崛,顏魯公承二王而方正、蘇、黃、米、蔡承二王而各成氣象。因此,臨書者在借鑒書法理論時,要實事求是的進行分析,不能人云亦云,要有個人的判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