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元旦怎麼來的?

我們都知道, 中國傳統的新年是按照農曆計算的, 到臘月三十那一天, 也就是除夕這一天, 人們會跨年, 等到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 也就是新的一年。 那麼我們現狀過的元旦, 也就是陽曆的一月一日又是怎麼來的呢?

“元旦”一詞最早出現于《晉書》, 元是“初”“始”的意思, 旦指“日子”, 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 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歷史上, “元旦”一詞的使用頻率並不高。 直到清朝的時候, 以“元旦”作為新年第一天的記錄才漸漸多了起來, 並且成為了正式的用法。 那麼“元旦”一詞是何時被固定使用的呢?古代“元旦”到底是哪天?

古代元旦歷來指的是夏曆(農曆、陰曆)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的計算方法, 在漢武帝時期以前也是很不統一的。 因此, 歷代的元旦月、日也並不一致。 從漢武帝起, 規定孟喜月(元月)為正月, 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曆的正月初一)稱為元旦, 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而我們現在的“元旦”其實只有百年左右的歷史, 它的產生還得從辛亥革命說起。 1911年, 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的統治, 建立了中華民國。 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開會決定使用西曆, 把農曆的1月1日叫做“春節”, 把西曆的1月1日稱為“元旦”, 不過當時並沒有正式公佈。 為了“行夏正, 所以順農時, 從西曆, 所以便統計”, 民國元年決定使用西曆(實際使用是1912年), 並規定陽曆1月1日為“新年”。

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 決定採用世界通用的西元紀年法, 1月1日“元旦”正式成為我們的節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