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回憶2016年古錢幣交易金額排名前三甲

2016年雖然經濟行情總體下滑, 錢幣交易市場行情也受到較大的波動影響, 而且錢幣行情中的紀念幣行情也顯得很低迷, 但是在古錢幣品相概念的帶動下, 一些名譽品市場交易依舊十分火爆, 這其中清錢的表現尤為明顯, 黃亮美品清錢堅挺依舊, 而其他年份的古錢幣也都是蓄勢待發, 高古幣仍然佔據不可忽視的市場份額, 連宋錢都蠢蠢欲動, 各大拍賣會古錢幣記錄不斷刷新。

盤點過去的2016年, 嘗試著歸類整理下這一年來的古幣交易市場中成交金額最靠前的前三名:

第三名:12月16日, 乾封泉寶背天, 龍驤古泉微拍成交價165.9萬元。

乾封泉寶背天

乾封泉寶背天

乾封泉寶背天大銅錢極為罕見, 為古錢名珍之一, 華夏古泉網藏有一品,

隸書背天, 疑為鐵母, 品相甚佳。 乾封泉寶背天鑄于五代十國楚馬殷, 當時由於缺銅, 各割據政權較少鑄造銅錢, 民間仍是沿用唐開元舊錢, 加之鐵錢作為主要流通貨幣, 所以銅錢較少, 此錢更罕。 武安軍節度使馬殷建立的楚, 又稱南楚、馬楚, 定都於潭州(即今湖南長沙), 曆六王, 分別是馬殷、馬希聲、馬希乾、馬希廣、馬希善、馬希崇, 存在了五十五年(西元896~951年)。 據《十國紀年》載, 早在南唐(西元937~975年)之前, 馬殷已鑄鉛、鐵錢, 行用於城內, 而城外則用銅錢, 而且鉛鐵等劣錢的鑄量不小。

史載:光啟元年(885年)二月, 秦宗權在蔡州稱帝, 大封親信, 建立起自己的小朝廷, 秦宗權為人極其殘酷, 所克州縣, 焚殺擄掠, “西至關內, 東極青齊, 南出江淮, 北至衛滑,

魚爛鳥散, 人煙斷絕, 荊榛蔽野”。 887年(光啟三年), 秦的部署孫儒攻打兩淮楊南漢疆域行密, 孫儒部將馬殷帶部分人馬經江西至湖南割據。

西元907年後樑建立後, 馬殷向後樑稱臣而被封為楚王, 即武穆王。 其勢力涵蓋今湖南與廣西北部, 對外臣服五代各朝, 對內平定亂軍、強藩, 並且採取保境安民的政策, 使楚國國勢強盛。 910年(開平四年), 馬殷請求開天策府, 置辦官屬, 乾封泉寶背天及背天策皆出於此。 不久, 馬殷被拜為天策上將軍, 並任命弟弟馬賨為左相, 馬存為右相, 廖光圖等十八人為學士。 西元927年後唐封馬殷為楚國王, 定都潭州, 即長沙府。 馬殷對於茶葉、植桑養蠶與棉花十分興盛, 帶動楚國的商業與貿易發展。

第二名:北京保利2016年秋季錢幣拍賣會,

戰國布幣三孔布十二朱安陽, 成交價258.75萬元。

戰國布幣三孔布十二朱安陽, 極美品

三孔布是戰國時期布幣的一種, 圓首圓肩圓足, 因首部與兩足均有一孔而得名。 除三孔這一特點外, 背文尚有“兩”或“十二朱”以銖兩為單位的計重, 這在先秦布幣中是絕無僅有的。 有關三孔布的最早記錄來自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金石名家初尚齡所著的《吉金所見錄》。以後歷經百餘年至今,三孔布已陸續發現不同地名30餘種,種類雖多但每一品種均寥若晨星,不少為僅見孤品。而關於三孔布國別、年代等問題的討論、研究也從未停止過,目前學術界主要存在三種觀點:第一種認為三孔布系戰國後期秦佔領趙國城邑後所鑄,即秦鑄。主要依據是三孔布採用銖兩制計重,而當時在錢幣上採用銖兩計重的只有秦國,且鑄量稀少,因此推測為秦滅六國過程中佔領趙國城邑後“暫時出現的圓錢與布錢的混合型鑄幣”。第二種觀點認為是戰國中期中山國鑄幣。主要依據是考證出的三孔布地名主要集中在西元前四世紀中山國疆域內。據平山縣中山國墓出土銅器銘文,中山曾趁燕國內亂之際攻取燕國“方數百里,列城數十”,說明這一時期的中山曾一度比較強大,有鑄造精美錢幣的可能。第三種觀點認為是戰國後期趙國鑄幣。主要依據是三孔布形制類似趙圓足布,且分大、小二等,文字製作也為三晉風格,已考證出的三孔布地名要麼屬趙,要麼先屬他國而後屬趙。這也是目前得到較多認可的一種觀點。從三孔布的存世量、綱目地位及成交價格來看,無不彰顯了其作為“古錢幣之王”的顯赫地位與非凡價值,是眾多藏家可遇不可求的珍品。

第一名:2016年10月,天眷通寶,天眷堂微拍成交價379.6萬元

天眷通寶,折二,楷書

這枚錢當時就刷爆了朋友圈,為了節省文墨,我只能粗略描述:

天眷通寶,金代所鑄,存世極罕,為古泉五十珍之一。

天眷通寶,中國古代錢幣之一。“金代天眷通寶真書折二”早年出土于河南省,原為泉屆名家收藏,已被學術界確認為古錢幣綱要大珍,是所見泉譜中唯一的實物。該錢幣直徑30毫米,厚1.7毫米,重7.5克,錢文書法雋秀俊朗,頗具功底;鑄工精湛,銅色溫潤,形制規範,包漿熟舊。錢幣面略深而背稍淺,穿口乾淨俐落,與當時時代特徵完全吻合。對於金代鑄錢來說,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示範作用。另鑄有“天眷元寶”錢。

收藏價值:天眷通寶所知僅3枚,為古錢大珍,2007年嘉德春拍一枚天眷通寶折二,成交價格134.4萬元。

筆者根據自己的記憶對2016年錢幣交易價格排名,由於個人能力和見識所限,不一定完全準確,可能也有遺漏,歡迎勘誤。

(本文部分觀點和素材來源於網路,僅供學習、研究,鑒賞)

有關三孔布的最早記錄來自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金石名家初尚齡所著的《吉金所見錄》。以後歷經百餘年至今,三孔布已陸續發現不同地名30餘種,種類雖多但每一品種均寥若晨星,不少為僅見孤品。而關於三孔布國別、年代等問題的討論、研究也從未停止過,目前學術界主要存在三種觀點:第一種認為三孔布系戰國後期秦佔領趙國城邑後所鑄,即秦鑄。主要依據是三孔布採用銖兩制計重,而當時在錢幣上採用銖兩計重的只有秦國,且鑄量稀少,因此推測為秦滅六國過程中佔領趙國城邑後“暫時出現的圓錢與布錢的混合型鑄幣”。第二種觀點認為是戰國中期中山國鑄幣。主要依據是考證出的三孔布地名主要集中在西元前四世紀中山國疆域內。據平山縣中山國墓出土銅器銘文,中山曾趁燕國內亂之際攻取燕國“方數百里,列城數十”,說明這一時期的中山曾一度比較強大,有鑄造精美錢幣的可能。第三種觀點認為是戰國後期趙國鑄幣。主要依據是三孔布形制類似趙圓足布,且分大、小二等,文字製作也為三晉風格,已考證出的三孔布地名要麼屬趙,要麼先屬他國而後屬趙。這也是目前得到較多認可的一種觀點。從三孔布的存世量、綱目地位及成交價格來看,無不彰顯了其作為“古錢幣之王”的顯赫地位與非凡價值,是眾多藏家可遇不可求的珍品。

第一名:2016年10月,天眷通寶,天眷堂微拍成交價379.6萬元

天眷通寶,折二,楷書

這枚錢當時就刷爆了朋友圈,為了節省文墨,我只能粗略描述:

天眷通寶,金代所鑄,存世極罕,為古泉五十珍之一。

天眷通寶,中國古代錢幣之一。“金代天眷通寶真書折二”早年出土于河南省,原為泉屆名家收藏,已被學術界確認為古錢幣綱要大珍,是所見泉譜中唯一的實物。該錢幣直徑30毫米,厚1.7毫米,重7.5克,錢文書法雋秀俊朗,頗具功底;鑄工精湛,銅色溫潤,形制規範,包漿熟舊。錢幣面略深而背稍淺,穿口乾淨俐落,與當時時代特徵完全吻合。對於金代鑄錢來說,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示範作用。另鑄有“天眷元寶”錢。

收藏價值:天眷通寶所知僅3枚,為古錢大珍,2007年嘉德春拍一枚天眷通寶折二,成交價格134.4萬元。

筆者根據自己的記憶對2016年錢幣交易價格排名,由於個人能力和見識所限,不一定完全準確,可能也有遺漏,歡迎勘誤。

(本文部分觀點和素材來源於網路,僅供學習、研究,鑒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