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男兒志氣長存,看看孔子怎麼解釋: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其志也

志向是一個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它既包括人的理想和目標,也包括著一個人的氣節。 有理想才能喚取人成功的欲望;有氣節才能使人堅持自己的理想與目標不動搖。 有志者,事竟成,而且志不可移,志不可改。

《論語·子罕第九》中說: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其志也。 ”

孔子說:“軍隊,可以奪去它的主帥;但一個男子漢的志向是不能強迫改變的。 ”

這句話反映出孔子對一個人獨立人格的高度重視。 這裡的“志”就是我們說的理想與氣節。

孔子為了談到一個人的志氣的重要,就與三軍的統帥來做比較。

即使是軍隊中一個很有權勢的統帥,他是可以被改變、替換的,在戰爭中可能被俘虜的。 特別是打仗的時候,要是抓住了對方的統帥,那就好辦了。 統帥被俘,軍無首領,很快就會潰敗,這就是擒賊擒王的道理。

然而,對於個人來說,即使他是並無權勢的普通百姓,只要他真正立定了志向,要想讓他改變也並不容易。

從一些戰爭中的資料中看

到,一些被俘的士兵,儘管知道戰鬥已經失敗,但還是堅持不投降。

在敵人的俘虜營中儘管受盡虐待和折磨,還是為了國家的利益堅持自已的志向。 最有名的就是蘇武牧羊的故事

漢武帝時,蘇武奉命出使匈奴,沒想到竟被匈奴扣押。 匈奴的單于強迫蘇武投降,但被蘇武嚴辭拒絕了。 匈奴對蘇武進行殘酷地折磨, 讓他在地窖裡挨餓,把他流放到極寒冷的地方牧羊,以迫使他投降。

即使是餓到了用草籽和野鼠來充饑的地步,蘇武依然毫不動搖。 蘇武在匈奴受盡苦難十九年,一直沒有改變自己的氣節三國時期的嚴顏也是志不可奪之人。

劉備進軍西蜀時,嚴顏據守巴郡,與張飛交戰,結果被張飛用計俘虜。 面對張飛的迫降,嚴顏斬釘截鐵地說:“但有斷頭將軍,沒有降將軍!”表現出他寧死也不投降。

古代人如此,現代人更是這樣,在全民抗日的戰爭中,在建立新中國的革命鬥爭中,多少英雄烈士為了國家利益,真是實現了“頭可斷,血可流,革命志氣不可丟”的誓言,表現出革命者的錚錚鐵骨。

時任紅十軍團負責人方志敏率紅軍北上,遭到7倍於己的敵軍圍困,終因寡不敵眾而被俘。 他面對嚴刑拷打,堅貞不屈;面對敵人用收買,不為所動。 他實踐了自己“努力到死,奮鬥到死的誓言。 因為他身上有著強大的力量—志向。

可見,做人就要堂堂正正,胸中要有大志向,大目標,否則,哪能忍受貧窮,哪能不慕富貴,哪能威武不屈呢?一個人只有立定了志向,才可能在任何情況下,站穩腳跟,任憑風吹浪打,我自巋然不動。

一個人的力量自然是有限的,然而精神的力量卻難以估量。 愛因斯坦早年在科學界是沒有名氣的小人物,但他很早就告訴過朋友“總有一天,我會讓世界對我刮目相看!”正因為他有自己的志向而且堅持不懈地努力,他終於成為了著名的科學家,讓全世界在科技方面步入了新紀元。

無數有志者成功的事例說明,志向會產生強大的力量。 不立志就難以改變自己的渺小,不立志就難以發現自己的強大。 你有了志向, 並堅持努力,你就有可能成功。

中國人歷來是重視志向的,這方面有很多成語、俗語可以說明, 像“有志者事竟成”講“志”與事業成敗的關係,像“人窮志不窮” 說的是有志之人,貧賤不能移。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說的是自已生命價值的關係,所以孔子這段話強調的是,一個人要有自己獨立的人格,不要隨意放棄自己的人格,要做有志氣,有人格的人。

中國人歷來是重視志向的,這方面有很多成語、俗語可以說明, 像“有志者事竟成”講“志”與事業成敗的關係,像“人窮志不窮” 說的是有志之人,貧賤不能移。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說的是自已生命價值的關係,所以孔子這段話強調的是,一個人要有自己獨立的人格,不要隨意放棄自己的人格,要做有志氣,有人格的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