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考察貴州“天龍屯堡”明代漢族遺風

大家吃過午飯後, 來到旁邊的天龍屯堡, 考察明代漢族的遺風。 這裡的漢族人民一直保持著元明時期的古裝打扮、風俗習慣和文化內涵。

【景區概況】天龍屯堡古鎮位於貴州省西部安順市平壩區, 喀斯特地貌大山深處, 有天臺山、龍眼山兩山脈, 距貴陽市72公里。 這裡地處西進雲南的咽喉之地, 聚居著一支與眾不同的漢族群體——屯堡人, 他們的語音、服飾、民居建築及娛樂方式與周圍村寨截然迥異,

這一獨特的漢族文化現象被人們稱之為“屯堡文化”, 其中最有代表性之一的就在天龍屯堡。 在元代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順元古驛道上的重要驛站, 名“飯籠驛”。 明初時, 朱元璋調北鎮南, 在這裡大量屯兵, 兵來自江浙漢族, 本世紀初被當地儒士改名為“天龍屯堡”。 天龍屯堡古鎮地處西進雲南的咽喉之地, 在元代這裡就是有名的順元古驛道, 天龍屯堡古鎮最早是順元古驛道上的一個驛站, 名叫飯籠驛。 由於軍事地理位置重要, 從明代開始就在這裡及周邊大量屯兵, 時至今日依然如幫, 這裡仍是駐軍重地。 清朝康熙年間, 雲貴總督范承勳奉旨實行“改土歸流”後, 屯堡人由軍戶轉變為普通百姓。 天龍屯堡古鎮更名為“飯籠鋪”,
由於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這裡依然是清廷的驛站和屯兵重地。

在天龍屯堡景區, 隨處可見身穿大襟寬袖, 藍色長袍的人, 他們是地地道道的漢族人!在當地, 他們被稱作“屯堡人”, 屯堡人是明朝洪武年間的屯軍後裔, 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為加強其在西南的統治, 在這裡壘牆築堡, 駐軍屯墾。 現今的屯堡人都是數百年前從內地遷來的軍士的後代。 六百餘年來, 他們仍保留繼承著明代的生活習俗、文化習俗。 屯堡人的屯堡二字, 實是二個概念——“屯”是指軍屯, 是軍隊傳遞書信, 接待來往官員和部隊家屬居住的地方, “堡”是指商人和普通老百姓居住的地方。 在那裡可以見到構築堅固的屯堡的屯堡群和高聳的碉堡。

在碉堡的不同方向留三角形的觀察窗眼。 現在依舊保存完好, 巋然屹立。 至今, 在古城堡上仍依稀可見一見舊時戰亂留下的痕跡。 屯堡村莊, 大多沿襲了具有江南水鄉風韻的石頭村落建築形式。 數百年來, 更朝反覆運算, 世事變換, 而屯堡人卻在這黔境一隅頑強地堅守著他們祖先的傳統保持著大明朝文化。 他們的服飾被稱為明代服飾的活標本。 農曆正月, 村民坐冷板凳歡天喜地地耍燈、舞龍、劃旱船, 老年人照舊要去廟裡上香拜佛——這都是明朝的漢族文化。

古鎮石碑

古鎮門樓

我們走進天龍屯堡,仿佛穿越到600年前的古鎮,古代戰事雖然早已隨著歲月遠去,但如今春天的小鎮,還是保持著明代的遺風、以石頭為主的民居。

只是多了些電線和牌匾:九道坎民間民俗館

演兵習武堂

似乎是京劇與川劇的混合模式,演繹著古代文化。

演員們都頭上帶著不同造型的臉譜

牆上也掛著很多造型奇特的木質臉譜

這些便是帶在頭上演戲的臉譜,代表著不同的角色。

臉譜藝術也是當地的傳統文化,堪稱一絕!

還有工藝製品【購物】

【購物】明代漢族的傳統繡花鞋,注意:小尖鞋可不是小孩鞋哦!這是古時女人裹腳後,所穿的小腳女人鞋。

【購物】窗簾裝飾品

當地阿妹在攤位賣著工藝製品,同時還在聚精會神地製作著工藝品。

背上背著的小孩

燃燒的香燭

娃子們新奇地觀察著我們

工藝繡花鞋

路邊正在制售工藝繡花鞋的婆婆們

有的學生們買了其中最小的繡花鞋作為旅遊紀念品【購物】

再來個追變焦距,拍一張不同效果

路邊到處都有這樣穿著明代漢族服裝,希望我們來買鞋的婆婆們,

來幾張懷舊的黑白照片,凸顯一下穿越古代之感!

正在洗臉的老人

老人的臉上仿佛撰寫著幾百年來的歷史

窗簾的造型詮釋著傳統文化

突然又穿越回來,春天的楓葉比秋天更紅!更豔!

院子裡的孔雀開屏,更是五彩繽紛!

與古今比美奪豔!

然後跳上牆頭,展望著“天龍屯堡古鎮”的未來!

我們於傍晚離開景區,乘車回貴陽旅店休息。【總結】由於時間倉促,沒來得及深入考察天龍屯堡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只是走馬觀花地掠影而留有遺憾。總之,此景區雖然知名度不太高,且無“驚天地,泣鬼神”之壯觀景色,但其文化底蘊頗深、民間工藝精悍、風土人情奇特,很值得推薦遊覽。

【 旅遊攻略】

門票價格:60元/人(古鎮門票35,古鎮與天臺山通票60元)

交通:從貴陽金陽客運站坐汽車到平壩汽車南站,全程高速,23元。買到天龍的票,3.5元。那是到平壩的車,大巴。行駛約20多分鐘,到天龍街上下,走路五分鐘到景區大門。

住宿:古鎮裡只有些小旅店,適合散客。我們人太多,只好住在貴陽。

建議:如果是第一次去不瞭解情況,可以在貴陽參加跟團一日遊,交通更方便些,一整天可以去天龍屯堡、 黃果樹瀑布、陡坡塘、天星橋景區。但缺點是時間太趕,不自由、無法深入遊覽。

我們走進天龍屯堡,仿佛穿越到600年前的古鎮,古代戰事雖然早已隨著歲月遠去,但如今春天的小鎮,還是保持著明代的遺風、以石頭為主的民居。

只是多了些電線和牌匾:九道坎民間民俗館

演兵習武堂

似乎是京劇與川劇的混合模式,演繹著古代文化。

演員們都頭上帶著不同造型的臉譜

牆上也掛著很多造型奇特的木質臉譜

這些便是帶在頭上演戲的臉譜,代表著不同的角色。

臉譜藝術也是當地的傳統文化,堪稱一絕!

還有工藝製品【購物】

【購物】明代漢族的傳統繡花鞋,注意:小尖鞋可不是小孩鞋哦!這是古時女人裹腳後,所穿的小腳女人鞋。

【購物】窗簾裝飾品

當地阿妹在攤位賣著工藝製品,同時還在聚精會神地製作著工藝品。

背上背著的小孩

燃燒的香燭

娃子們新奇地觀察著我們

工藝繡花鞋

路邊正在制售工藝繡花鞋的婆婆們

有的學生們買了其中最小的繡花鞋作為旅遊紀念品【購物】

再來個追變焦距,拍一張不同效果

路邊到處都有這樣穿著明代漢族服裝,希望我們來買鞋的婆婆們,

來幾張懷舊的黑白照片,凸顯一下穿越古代之感!

正在洗臉的老人

老人的臉上仿佛撰寫著幾百年來的歷史

窗簾的造型詮釋著傳統文化

突然又穿越回來,春天的楓葉比秋天更紅!更豔!

院子裡的孔雀開屏,更是五彩繽紛!

與古今比美奪豔!

然後跳上牆頭,展望著“天龍屯堡古鎮”的未來!

我們於傍晚離開景區,乘車回貴陽旅店休息。【總結】由於時間倉促,沒來得及深入考察天龍屯堡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只是走馬觀花地掠影而留有遺憾。總之,此景區雖然知名度不太高,且無“驚天地,泣鬼神”之壯觀景色,但其文化底蘊頗深、民間工藝精悍、風土人情奇特,很值得推薦遊覽。

【 旅遊攻略】

門票價格:60元/人(古鎮門票35,古鎮與天臺山通票60元)

交通:從貴陽金陽客運站坐汽車到平壩汽車南站,全程高速,23元。買到天龍的票,3.5元。那是到平壩的車,大巴。行駛約20多分鐘,到天龍街上下,走路五分鐘到景區大門。

住宿:古鎮裡只有些小旅店,適合散客。我們人太多,只好住在貴陽。

建議:如果是第一次去不瞭解情況,可以在貴陽參加跟團一日遊,交通更方便些,一整天可以去天龍屯堡、 黃果樹瀑布、陡坡塘、天星橋景區。但缺點是時間太趕,不自由、無法深入遊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