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聚焦——盤點2017·民生幸福篇

《焦作日報》今日2版、11版

非凡2017 奮鬥2018

穩穩的幸福在心頭在眉梢

民生工程

走心, 數位說豐年

溫室大棚蔬菜專案助貧困村民脫貧致富。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金元 攝

2017年, 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人民群眾最關心的民生問題, 統籌考慮群眾心願、實際情況、財政保障等因素, 大力落實十項重點民生實事, 確保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多改革發展成果。

週末大舞臺。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董柏生 攝

記者日前從市政府督查室獲悉, 截至2017年11月底, 涵蓋污染治理、困難群體幫扶、道路建設、教育、社會保障、文化體育、棚戶區改造、綠色交通、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市政設施建設等十大類28個民生工程中, 18個民生工程已完成。 隨著相關民生工程的逐一落實,

越來越多的百姓能切身感受到市委、市政府持續推進民生工程的決心和成果。

山陽區藝新街道工字路社區第十二中學家屬院的孫瑞華老人指著新安裝的宣傳畫高興地說:“‘四城聯創’讓樓院更美麗。 ”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金元 攝

為保障民生工程順利推進,

我市加大財政保障力度, 堅持把民生支出作為財政支出的重中之重, 2017年前11個月, 各項民生支出達163.4億元, 同比增長13.1%, 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1.8%, 教育、社會保障與就業、住房保障方面民生支出同比增長15%、18.6%、99.8%, 財稅為民的工作理念得以充分體現。

解放區組織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的工作人員在居民樓院為群眾提供就業創業服務。

李良貴 攝

就業、教育、醫療是群眾關注的熱點。 在群眾就業方面, 我市推進了轉移就業脫貧攻堅和全民技能振興工程, 15.6萬人次接受了職業技能培訓, 城鎮新增就業7.51萬人, 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84萬人, 新增發放創業擔保貸款5.72億元, 職業技能鑒定4.09萬人, 新培養高技能人才9176人, 各項工作均超額完成全年任務。 在幫扶貧困學生方面, 我市共為3846名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除學費和住宿費共計310萬元。 截至2017年11月底, 我市共發放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餐計畫財政資金446.8萬元, 資助建檔立卡家庭貧困學生11170人次。 在醫療服務方面, 我市為83個貧困村建設標準化衛生室,有效改善了群眾就醫條件。

“戲曲進校園”活動現場。 徐宏星 攝

為了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我市全年共在市直中小學校組織文藝演出16場,舉辦“舞臺藝術送基層”活動200場。

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158.6萬人,參保率達99%,基本實現應保盡保。同時,我市加大法律援助力度,截至2017年11月底,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3942件,解答群眾法律諮詢23180人次。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岳 靜 報導

脫貧攻堅

貼心,巨變在眼前

2017年歲末,懷川脫貧攻堅傳來喜訊:我市在推進基礎設施改善、產業扶貧、金融扶貧、教育扶貧、危房改造、健康扶貧和低保救助等方面多點發力,共投入各類扶貧資金6.37億元,建設438個項目,對31個貧困村實施了整村專案推進,2.37萬貧困人口具備脫貧條件,可按既定目標實現穩定脫貧。

這是我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堅持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基本方略不動搖,強化領導,加大投入,壓實責任,強力推進脫貧攻堅取得的喜人成效。

2017年,市委、市政府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高規格成立了由市委書記任第一組長、市長任組長的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市委書記王小平,市委副書記、市長徐衣顯先後17次召開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30餘次就脫貧攻堅工作作出批示,多次召開脫貧攻堅推進會,有力地推動了脫貧攻堅工作強力開展。

光伏扶貧模式正逐步向全市推廣。程 全 攝

為做好這項工作,我市建立了脫貧攻堅“四個一”工作機制和相關領導聯繫分包貧困村制度,構建了五級責任體系,幫扶工作實現了“四個全覆蓋”;全面推行了扶貧專案縣均實現了寬頻網路校校通,所有教學班均實現了多媒體教學設備班班通,全市建成“1+N”模式同步課堂87個,覆蓋200多所優質教育資源匱乏學校和教學點,進一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此外,市教育局還組織部分“中原名師”和骨幹教師,赴縣(市)區農村學校開展“送教下鄉”“送教到校”活動,近1200名鄉村教師從中受益。

“暖流計畫”讓孩子溫暖過冬。 馮小敏 攝

醫療方面。為了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國家、省、市名醫的診療服務,去年,市衛生計生委運作了焦作市遠端醫療區域協作專案,現在我市遠端醫療區域協作已形成人民醫院、第二人民醫院遠端醫療協作“雙節點”,對上接通國家301、省人民醫院、鄭大一附院等國家、省級醫療機構,對下接通6家縣級人民醫院、30多家鄉鎮衛生院,已占全市縣、鄉級醫療機構總數的近四分之一。

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的隊員在街頭攙扶老人過馬路。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金元 攝

此外,市衛生計生委推出“兩化七免一促進”健康扶貧工作模式。截至目前,已為83個貧困村建成標準化衛生室,與全市17469個貧困戶簽訂了家庭醫生服務協議書。我市對心系慢性病群體實施免費服務,累計免費為建檔立卡的貧困群眾建立6.5萬份電子健康檔案;免費為1.3萬名60歲以上的建檔立卡貧困群眾進行健康體檢;免費為8200名患有高血壓疾病的建檔立卡貧困群眾提供健康管理服務;免費為2311名患有II型糖尿病的建檔立卡貧困群眾提供健康管理服務等。

去年,全市各級醫療機構共組織義診475次,23所二級以上醫療單位的530余名醫療專家參加義診,服務群眾31500餘人次。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 婧 實習生 李 婧 報導

安全穩定

放心,風勁好揚帆

2017年,全市政法系統全力服務中心工作,為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我市持續開展“護航”專項行動,嚴打涉企違法犯罪,嚴懲惡意阻工、強買強賣、欺行霸市等行為,大力排查化解涉企矛盾糾紛,營造了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全年,我市共辦理涉企刑事案件183起、民事案件8300餘件,解決相關問題2300餘個,打擊處理377人,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50.6億元;對12起環境污染案件公開審判、公開曝光,對不法分子形成強大震懾力;配合組織部門開展“村霸”整治,排查問題線索52個,依法打擊63人,有力維護了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市公安局特警支隊開展實戰對抗演練。 石小偉 攝

全力推進平安焦作“七大工程”“五大會戰”,著力提高群眾安全感。我市大力實施綜治領導責任制工程,夯實“各級黨政主要領導抓平安”的第一責任,加強市、縣、鄉、村四級平臺規範化建設,進一步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投入300萬元,建成市、縣、鄉三級綜治視聯網系統,與公共安全視頻監控系統實現聯網對接;投入600萬元為網格員配備“社區e通”手機,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精細化、資訊化水準;組織平安聯創,説明基層改善平安建設基礎設施;集中治理群眾反映強烈的電信詐騙案件、黑惡勢力犯罪、校園欺淩、執行難、交通擁堵等問題;偵破各類刑事案件3310起,打掉黑惡勢力13案52人,25起命案實現“發一破一”,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明顯提高;市、縣兩級法院牽頭,28個部門配合,清理積案36945件,打擊拒執犯罪案4449件,判決672件,執行到位12.94億元,有效維護了法律權威。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岳 靜 報導

總監製:李旭華

主編:王晨光 統籌:王 鵬

責編:趙曉曉 校審:王盈燕

見習編輯:皇甫勝彬

我市為83個貧困村建設標準化衛生室,有效改善了群眾就醫條件。

“戲曲進校園”活動現場。 徐宏星 攝

為了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我市全年共在市直中小學校組織文藝演出16場,舉辦“舞臺藝術送基層”活動200場。

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158.6萬人,參保率達99%,基本實現應保盡保。同時,我市加大法律援助力度,截至2017年11月底,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3942件,解答群眾法律諮詢23180人次。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岳 靜 報導

脫貧攻堅

貼心,巨變在眼前

2017年歲末,懷川脫貧攻堅傳來喜訊:我市在推進基礎設施改善、產業扶貧、金融扶貧、教育扶貧、危房改造、健康扶貧和低保救助等方面多點發力,共投入各類扶貧資金6.37億元,建設438個項目,對31個貧困村實施了整村專案推進,2.37萬貧困人口具備脫貧條件,可按既定目標實現穩定脫貧。

這是我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堅持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基本方略不動搖,強化領導,加大投入,壓實責任,強力推進脫貧攻堅取得的喜人成效。

2017年,市委、市政府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高規格成立了由市委書記任第一組長、市長任組長的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市委書記王小平,市委副書記、市長徐衣顯先後17次召開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30餘次就脫貧攻堅工作作出批示,多次召開脫貧攻堅推進會,有力地推動了脫貧攻堅工作強力開展。

光伏扶貧模式正逐步向全市推廣。程 全 攝

為做好這項工作,我市建立了脫貧攻堅“四個一”工作機制和相關領導聯繫分包貧困村制度,構建了五級責任體系,幫扶工作實現了“四個全覆蓋”;全面推行了扶貧專案縣均實現了寬頻網路校校通,所有教學班均實現了多媒體教學設備班班通,全市建成“1+N”模式同步課堂87個,覆蓋200多所優質教育資源匱乏學校和教學點,進一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此外,市教育局還組織部分“中原名師”和骨幹教師,赴縣(市)區農村學校開展“送教下鄉”“送教到校”活動,近1200名鄉村教師從中受益。

“暖流計畫”讓孩子溫暖過冬。 馮小敏 攝

醫療方面。為了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國家、省、市名醫的診療服務,去年,市衛生計生委運作了焦作市遠端醫療區域協作專案,現在我市遠端醫療區域協作已形成人民醫院、第二人民醫院遠端醫療協作“雙節點”,對上接通國家301、省人民醫院、鄭大一附院等國家、省級醫療機構,對下接通6家縣級人民醫院、30多家鄉鎮衛生院,已占全市縣、鄉級醫療機構總數的近四分之一。

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的隊員在街頭攙扶老人過馬路。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金元 攝

此外,市衛生計生委推出“兩化七免一促進”健康扶貧工作模式。截至目前,已為83個貧困村建成標準化衛生室,與全市17469個貧困戶簽訂了家庭醫生服務協議書。我市對心系慢性病群體實施免費服務,累計免費為建檔立卡的貧困群眾建立6.5萬份電子健康檔案;免費為1.3萬名60歲以上的建檔立卡貧困群眾進行健康體檢;免費為8200名患有高血壓疾病的建檔立卡貧困群眾提供健康管理服務;免費為2311名患有II型糖尿病的建檔立卡貧困群眾提供健康管理服務等。

去年,全市各級醫療機構共組織義診475次,23所二級以上醫療單位的530余名醫療專家參加義診,服務群眾31500餘人次。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 婧 實習生 李 婧 報導

安全穩定

放心,風勁好揚帆

2017年,全市政法系統全力服務中心工作,為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我市持續開展“護航”專項行動,嚴打涉企違法犯罪,嚴懲惡意阻工、強買強賣、欺行霸市等行為,大力排查化解涉企矛盾糾紛,營造了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全年,我市共辦理涉企刑事案件183起、民事案件8300餘件,解決相關問題2300餘個,打擊處理377人,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50.6億元;對12起環境污染案件公開審判、公開曝光,對不法分子形成強大震懾力;配合組織部門開展“村霸”整治,排查問題線索52個,依法打擊63人,有力維護了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市公安局特警支隊開展實戰對抗演練。 石小偉 攝

全力推進平安焦作“七大工程”“五大會戰”,著力提高群眾安全感。我市大力實施綜治領導責任制工程,夯實“各級黨政主要領導抓平安”的第一責任,加強市、縣、鄉、村四級平臺規範化建設,進一步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投入300萬元,建成市、縣、鄉三級綜治視聯網系統,與公共安全視頻監控系統實現聯網對接;投入600萬元為網格員配備“社區e通”手機,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精細化、資訊化水準;組織平安聯創,説明基層改善平安建設基礎設施;集中治理群眾反映強烈的電信詐騙案件、黑惡勢力犯罪、校園欺淩、執行難、交通擁堵等問題;偵破各類刑事案件3310起,打掉黑惡勢力13案52人,25起命案實現“發一破一”,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明顯提高;市、縣兩級法院牽頭,28個部門配合,清理積案36945件,打擊拒執犯罪案4449件,判決672件,執行到位12.94億元,有效維護了法律權威。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岳 靜 報導

總監製:李旭華

主編:王晨光 統籌:王 鵬

責編:趙曉曉 校審:王盈燕

見習編輯:皇甫勝彬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