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看看磚家評論核武器中國排第幾

近日, 據俄羅斯衛星網發表文章稱, 中國近期試射了最新研製的東風5C洲際核導彈, 東風5C最多可搭載10枚分導式核彈頭, 是中國當前為例最大的核導彈, 因此, 中國核武器的作戰威力可以排進世界前五。 有軍事專家表示, 中國之所以強化戰略核反擊能力, 主要是為了中國手中的核殺手要充分可靠。

此前, 中國火箭軍裝備了東風-31和東風-5兩個系列的洲際導彈, 前者是一款公路機動的固體燃料導彈型號, 而後者是以固定發射井為發射陣地的液體燃料導彈型號。 至於最新的東風-41和東風-5C, 基本還是延續了陸基洲際導彈固體燃料和液體燃料的雙軌制策略。 單就兩種導彈的一般特性來說, 固體燃料導彈的燃料燃燒速度更快, 這意味著其在發射後的初始飛行階段的加速性更好。

不過, 在固體燃料耗盡後, 導彈或某一級彈體就只能依靠慣性或某一級彈體安裝的小型火箭發動機進行飛行軌道、姿態的調整。 而液體燃料導彈的燃料燃燒速度較慢, 這意味著其在發射後的不同飛行階段, 動力分配更加均勻, 但其加速性不好, 達到速度最高峰值的時間較長, 而較長時間便意味著暴露在敵方反導預警和攔截系統中的時間也更長。

因此, 打一個不加檔的比喻, 固體燃料導彈相當於龜兔賽跑中的兔子, 而液體燃料導彈相當於其中的烏龜。 其實, 在實際使用中, 它們都各有優勢。 除此之外, 固體燃料導彈的最大優勢是使用靈活性更好。 在現代戰場上, 許多軍事平臺和武器都依靠變換位置來提高生存力, 比如:原來行動遲緩的大口徑火炮更多採用安裝在履帶式或輪式底盤上來提高戰術機動性, 甚至還有輕量火炮採用直升機吊掛來進行空中機動。

陸基導彈作為火炮之後出現一款威力更大的陸戰武器, 也就有必要進行類似的機動性改造。 由於固體燃料導彈的燃料安全性更好, 不會因為晃動等因素而爆炸,

因此, 現在大多數戰役戰術導彈基本都是固體燃料, 而陸基固體燃料洲際導彈也就能採用超重型運載平臺來實施機動, 這無疑能提高生存力。 而液體燃料導彈的燃料安全性就差不多, 它可能會因為晃動或燃料加注過程中的意外而發生爆炸。

因此,

陸基液體燃料洲際導彈基本採用加固的地下發射井方式。 據外界評估, 東風-5C將會得益於綿延數千公里的地下核長城的保護, 它實際就是一系列深藏在地下數十至數百米的超大型地堡, 其生存力可能並不亞于東風-41。 總之, 中國火箭軍維持洲際導彈雙軌制將能最大限度提高中國核反擊力量的生存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