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河南省的一個縣,和《人民的名義》男主角名字很投緣!

河南, 古稱中原、中州、豫州, 簡稱“豫”, 因歷史上大部分位於黃河以南, 故名河南。 河南位於中國中東部、黃河中下游, 省會鄭州, 人口9532.42萬人, 在中國歷史上, 是中國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造紙、火藥三大技術的發明地。 也是中國建都朝代最多, 建都歷史最長, 古都數量最多的省份。 今天咱們說一個縣, 和最近正在熱播的《人民的名義》男主角名字真的很投緣。


相信很多朋友已經猜出來了, 它不是李達康書記(吳剛), 它就是陸毅。 陸毅的讀音:[lù]和[yì], 和鹿邑的讀法是完全一模一樣的, 可謂是投緣之極。 鹿邑, 河南省直管縣 , 古稱鳴鹿、真源、苦縣、谷陽、仙源, 鹿邑面積1238平方公里, 人口118萬。 鹿邑是連接中原經濟區和皖江經濟帶、長三角的樞紐。 鹿邑縣也評為“中國老子文化之鄉”, 也是老子的故里。

在中國歷史上, 夏商時期, 此地境內置小諸侯國始稱“厲(Lài)”, 屬豫州。 此乃鹿邑縣有史記載的設城建置之始, 距今已有4000餘年。 此設置一直延續至西周。 在西元前770年, 周平王遷都洛邑, 歷史進入春秋戰國時期, 一度稱作鳴鹿, 均屬豫州陳國, 之後稱作苦縣。 周敬王時期, 楚惠王滅陳, 苦縣又屬楚。 秦時, 苦縣屬豫州陳國。

西漢, 苦縣屬兗州淮陽國。 新莽時期改苦縣為賴陵, 建武元年光武帝改賴陵複苦縣。 建安元年獻帝封曹操為武平侯, 食邑於此, 屬豫州陳國。 現鹿邑縣境內還存有三國曹魏修建的武平城及觀武台遺址。 晉咸康三年, 改苦縣為父陽和武平屬陳留郡。 南北朝孝明帝正光年間改父陽為谷陽,

屬陳留郡。 隋, 谷陽屬豫州譙郡。 開皇十六年更武平為鹿邑。 大業十三年農民軍田黑社佔據鹿邑, 改鹿邑為渦州。

唐, 武德三年田黑社敗, 更渦州複名鹿邑。 宋, 大中祥符七年, 改真源為衛真和鹿邑同屬淮南東路亳州轄。 元, 至元二年, 鹿邑、衛真兩縣合併,

取名鹿邑, 屬河南江北行省歸德府亳州。 從此, 縣名始一, 境域至清末亦無大變化。

明清時期, 鹿邑均隸屬河南歸德府。 民國時期先後屬開封、商丘、淮陽等專區。 新中國成立後, 鹿邑縣的行政區劃設置, 有過幾次較大的變動和調整。 建國初期鹿邑縣先後屬淮陽、商丘、開封、周口等專區。 1968年屬周口地區。2000年至今,周口撤地設市,鹿邑從之。 2014年,鹿邑晉升為省直管縣。

湖北省的一個縣級市,是明朝最任性和最倔強的皇帝的故鄉!

中國有六大地方號稱“華夏第一都”,河南三處,山西兩處!

文:淩晨小米粥

1968年屬周口地區。2000年至今,周口撤地設市,鹿邑從之。 2014年,鹿邑晉升為省直管縣。

湖北省的一個縣級市,是明朝最任性和最倔強的皇帝的故鄉!

中國有六大地方號稱“華夏第一都”,河南三處,山西兩處!

文:淩晨小米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