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溫柔地走進柏林的夜

加拿大攝影師Edward Burtynsky在他的紀錄片《人造風景》中展示了人類工業建築改變自然環境的景象, 那些被遺忘的工業廢墟中容納著人類過度開發的傷痕。

柏林攝影師Markus Lehr希望用一種攝影方式探索人們對世界的改變, 他的照片充滿了強烈的氣氛和戲劇性, 如同夢遊般的場景帶給我們一種無序的、粗糲的的美感。

柏林是歐洲訪問量最大的城市之一, 然而你不會在任何其他的照片中看到這個城市如此奇特的一面。 在Markus Lehr的照片中, 柏林是一個沒有車水馬龍, 沒有遊客如織, 沒有喧鬧的俱樂部文化的地方, 他的柏林是美麗而安寧的夜晚。 從2013年開始, 他耐心而刻意地尋找柏林的另一面, 走進那些人跡罕至的地方:被遺棄的教堂、超市、加油站, 孤獨的霓虹燈、街燈、看板, 無人的隧道、空空如也的巴士……柏林在Markus Lehr幽靈般的鏡頭下裸露出每一個私密的細節, 龐大的工業廢墟和靜謐的自然形成一種沉默的張力。

Markus Lehr出生於德國南部一座寧靜祥和的小鎮Bayreuth, 小鎮裡只有一座為Richard Wagner而建的歌劇院和幾座古堡。 他的父親是一名德國鐵路的發動機司機。 在他6、7歲的時候, 有時會去接父親下班。 龐大的鐵道轉盤和那個能填滿整個大廳的老式蒸汽機讓年幼的Markus印象深刻。 他喜歡悄悄潛入那個大廳, 穿梭在靜靜等待大人們再次喚醒它們的黑色機器之間, 那種工業的氣味和噪音讓他一生難忘。

16、17歲時,Markus第一次被允許進入父親沖洗照片的暗房,這對他而言就像是打開了一個全新的、讓人興奮的世界。同一時期,他第一次看了安東尼奧尼的電影《放大》(Blow Up),也第一次發現攝影師的生活是如此讓人難以置信地酷和性感!很久之後,當他也成為攝影師,拿著相機在柏林的夜幕中獨自行走時,腦海中就會浮現起在電影中那些沉默的工業場景。

2018年的第一期,VISION專訪了這位低調而內斂的攝影師,讓我們可以從他的隻言片語中 一起走進柏林的夜晚探險。

請把手機橫屏

讓我帶你

溫柔地走進柏林的夜

Text & editor車晟

photo ©Markus Lehr

designerSicong

16、17歲時,Markus第一次被允許進入父親沖洗照片的暗房,這對他而言就像是打開了一個全新的、讓人興奮的世界。同一時期,他第一次看了安東尼奧尼的電影《放大》(Blow Up),也第一次發現攝影師的生活是如此讓人難以置信地酷和性感!很久之後,當他也成為攝影師,拿著相機在柏林的夜幕中獨自行走時,腦海中就會浮現起在電影中那些沉默的工業場景。

2018年的第一期,VISION專訪了這位低調而內斂的攝影師,讓我們可以從他的隻言片語中 一起走進柏林的夜晚探險。

請把手機橫屏

讓我帶你

溫柔地走進柏林的夜

Text & editor車晟

photo ©Markus Lehr

designerSicong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