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康有為在公車上書中提出一項舉措,光緒得知後定然氣得大哭!

1895年, 中日甲午戰爭以北洋水師的全軍覆沒而告終, 李鴻章代表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一紙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這個消息傳回國內的直接後果, 就是引發了京城的學生運動, 於是, 康有為、梁啟超率京城數千名舉人聯名上書光緒帝, 這就是揭開戊戌變法序幕的“公車上書”事件。

康有為

儘管李鴻章以幾乎犧牲性命的代價為中國省下了一億兩白銀的賠款, 可在許多有識之士眼中, 日本獅子大開口所提的各項條件依然是不能接受的, 一時間, 國內要求“毀約再戰”的呼聲日益高漲, 並且這些人也不全是空有一腔熱血的憤世嫉俗的青年, 他們所提出的建議中, 不乏具有可行性的舉措, 其中一項, 就是派水師直搗倭國本土!

李鴻章與伊藤博文

持這一論調的人認為, 日本舉國出征, 國內防守必定空虛, 此時以“圍魏救趙”的方式直接打擊其老巢, 必將迫使日方撤回兵力, 則大清之危可解, 而要實施這一戰略, 首先需要請皇上太后挪個住處, 也就是遷都!

有關遷都之議, 在當時並非奇談怪論, 首先, 康有為本人就是遷都論的忠實擁躉, 據他自己所述, 他一生至少三次提出過遷都, 而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後, 他第一次以公文形式向光緒帝提出這一舉措,

也就是那篇洋洋灑灑近兩萬字的《上清帝第二書》。

光緒與慈禧

康有為認為, 日本之所以在馬關談判中充滿底氣, 是因為他們清楚清政府“宗社為重, 邊徼為輕”的談判底線, 所以面對伊藤博文時不時以“揮師西進,

直取北京”相威脅, 李鴻章不得不有所顧慮——畢竟他也不希望京城淪陷, 鬧出太后、皇上無家可歸的笑話。 但要是此時大清能展現出誓不投降, 與日本死磕到底的決心, 並立刻將兩宮移駕西安, 則日本手中再無談判必勝砝碼, 傾舉國之力毀約再戰的結果, 起碼能換一個慘勝, 這在很多人眼裡, 比簽訂《馬關條約》, 承受百年難雪的奇恥大辱要好很多!所以, 康有為在上書中慷慨激昂地寫道“皇上既講明利害, 遠之防諸夷之聯鑣, 近之拒日本之挾制, 急斷乃成, 亟法漢高, 即日移駕, 奉皇太后 巡于陝西, 六龍西幸, 萬人歡慶。 ”(意思是讓光緒對群臣講明利害關係, 當機立斷, 效法漢高祖立刻移駕。 )

傀儡皇帝

可令人遺憾的是, 這篇雄文未到光緒帝案前即被都察院駁回, 試想光緒若果真看到了康先生的大作, 會做何感想?恐怕當場就氣得痛哭流淚, 在心裡將康有為一頓大罵:你小子讓我效法漢高祖, 可朕這傀儡皇帝的權力能與漢高祖相提並論麼?況且, 彼時大清的最高統治者只想息事寧人, 要享受慣了奢華生活的慈禧老佛爺背井離鄉跑去西安,做好跟日本打持久戰的準備,她老人家能受得了這份罪嗎?

要享受慣了奢華生活的慈禧老佛爺背井離鄉跑去西安,做好跟日本打持久戰的準備,她老人家能受得了這份罪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