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老乾媽”陶華碧悄然退出股東名單,她的一生有多傳奇?

她的市場無人敢染指 幾家上市公司幹不過一個“老乾媽”

斑馬消費 陳曉京

最近幾天, 老乾媽陶華碧坐著近400萬的賓利SUV外出辦事, 被媒體扒出來熱炒, 這位本來低調的老太太又一次被迫上了頭條。

不過, 眼尖的媒體人注意到, “老乾媽”公司的股東早在2014年就發生變化, 小兒子李輝“退出”, 另一個叫李妙行的自然人入局。

雖然陶華碧還是公司董事長, 但外界人士都能看出來, 隨著股權變化, 意味著陶華碧將要逐步退居幕後, 留給李貴山和李妙行倆人獨立操作企業的空間越來越大。

這樣的安排, 在京姐接觸過的一些家族企業裡, 是很正常不過的事情, 想必這是多年前的陶家商定好了的吧。

其實, 這只是一個舊聞而已, 再說別人的家事我們不關心。 但“老乾媽”公司的發展確實值得關注, 早在學生時代, 斑馬消費的京姐就是老乾媽辣醬的粉絲, 在最艱難的找工作時期,

是一瓶老乾媽辣醬救贖了自己。

後來, 京姐意外進入財經媒體, 才發現老乾媽這家企業真正的偉大之處在於, 超級強大的現金流和超級強勢的市場佔有率, 就連海天味業、安記食品等上市公司至今都難以望其項背。

創立20年, 老乾媽陶華碧將企業做到中國辣醬行業第一,

堅決不上市不融資, 特別厲害的是, 在7至10元的辣醬產品價格區間, 老乾媽的產品簡直如同一顆釘子死死釘在這裡, 甚至讓其他辣醬品牌鮮有染指這一價格的勇氣。

年熱銷45億元!多家上市公司幹不過一個“老乾媽”!

如果細心查看下老乾媽公司為數不多的公開銷售資料, 你會發現, 作為一個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 老乾媽公司每年的收入和利潤都在增長。 有兩組資料值得注意, 一個是15年裡, 納稅額增長155倍;另外一個是17年裡銷售收入增長80倍, 讓人不得不驚羨。

細點來說, 1998年, 老乾媽產值是5014萬元, 到了2015年產值突破40億元, 其中, 2014年銷售收入達到40億元, 實現利潤9億元, 2016年的銷售收入規模達到45億元。

從不欠款從不融資,

擁有超大現金流的這樣一家公司, 可能在國內找不出幾家。

斑馬消費借此梳理下了國內其他做辣醬及調味品的上市公司, 發現, 這些公司合起來, 可能也超越不了“老乾媽”公司。

“老乾媽”系列產品基本可以歸類於調味品類, 斑馬消費找到一些主業為調味品或醬品類的國內上市公司,

大家一起看看其經營狀況。

首先, 我們來看看加加食品, 加加食品(002650.SZ)是一家做醬油的公司, 在2016年上半年, 整個調味品收入是6.62億元, 占總收入的68.86%, 在2015年度, 調味品收入12.3億元, 占比70.29%。

恒順醋業(600305.SH)在2016年上半年醬醋調味品收入為6.46億元, 占總收入的93.06%, 在2015年度, 醬醋調味品收入為11.4億元, 占比87.19%。

中炬高新(600872.SH), 2016年上半年調味品收入14.3億元, 占總收入的95.95%, 在2015年度, 調味品收入26.1億元, 占比94.50%。

海天味業(603288.SH)大家可能吃過它家的醬油, 在2016年上半年, 醬類產品收入10.6億元, 在2015年度, 調味醬業務完成18.1億元, 占比16.05%。

而安記食品(603696.SH)的醬類調味品收入只在千萬級別, 占比總營收比例也在5%左右。

上述是國內比較知名的有醬類或調味品業務的較大規模的上市公司,儘管各家公司產品多以醬油、醋為主,調味品特別是調味醬產品業務不多,但即便上述上市公司醬品類業務與老乾媽抗衡,也不一定能會佔有優勢。

逐漸退居幕後,“老乾媽”還是那種味道嗎?

做出這樣的接班安排,此前媒體並非不知,但此次被社交媒體放大,斑馬消費覺得這其中必有蹊蹺。

當然,追尋這種蹊蹺勞心傷神,京姐也沒這個本事,但如果你仔細梳理下老乾媽的發展脈絡,你可能會理解其中的良苦用心。

老乾媽公司在1997年10月成立,2014年6月27日,陶華碧從公司股東名單中消失,同時他的小兒子李輝退出持股,股東變更為李貴山和李妙行;而就在這同一天,老乾媽旗下的另一家公司即貴陽南明春梅釀造有限公司也發生資訊官更,陶華碧從股東名單中退出,小兒子李輝也同時退出,股東僅為李妙行一人。

至今坊間及投資圈內,有人一直問李妙行是誰?是不是老乾媽要準備上市?當然坊間傳聞不可信,對於老乾媽陶華碧這個非常熱門的獨立IP,總會有人賦予更多的神秘色彩。

其實,陶華碧就是貴陽一位70歲的老太太,之所以能做20年辣醬且長盛不衰還撥得辣醬行業頭籌,一是經濟發展的機遇,二是個人不懈的努力,三是迎合了市場消費的需求。

這樣一位只會寫自己名字的老太太,卻十分懂得市場,在產品價格體系制定上,招招掐中市場點位,老乾媽的風味豆豉和雞油辣椒,以8至9元的價格幾乎鎖定了這個區間所有辣醬產品,贏得市場認可。

綜合來看,老乾媽平均價格在7至10元區間,十幾年來,秒殺其他品牌,其他品牌比如小康、李錦記的產品定價,只能從低於這個區間或者高於這個區間來制定。

不過低了沒利潤,高了銷售方面又有些乏力。所以,在這個區間的辣醬產品,至今誰也難以與之匹敵。

所以,兩年前的股權變更,如果僅僅從產品價格控制力來講,老乾媽公司不太可能讓位于外人,也不太可能馬上上市,因為此前陶華碧多次公開放言不上市不融資,就算政府相勸也不行。

不過,陶華碧逐步對企業經營放權,逐步退居幕後,沒有陶華碧的“老乾媽”,還是那種味道嗎?

企業家的格局、眼界,決定了企業的發展境界;企業家的學習能力,關係著企業的發展速度與生死存亡。歡迎各位 留言/私信一起交流企業經營管理中獲得的經驗和遇到的問題,共學習同進步 另:感謝大家的關注支持,想學習股權、眾籌、投融資、上市輔導、商業模式、想真正解決企業遇見的問題,可以私信給小編。

上述是國內比較知名的有醬類或調味品業務的較大規模的上市公司,儘管各家公司產品多以醬油、醋為主,調味品特別是調味醬產品業務不多,但即便上述上市公司醬品類業務與老乾媽抗衡,也不一定能會佔有優勢。

逐漸退居幕後,“老乾媽”還是那種味道嗎?

做出這樣的接班安排,此前媒體並非不知,但此次被社交媒體放大,斑馬消費覺得這其中必有蹊蹺。

當然,追尋這種蹊蹺勞心傷神,京姐也沒這個本事,但如果你仔細梳理下老乾媽的發展脈絡,你可能會理解其中的良苦用心。

老乾媽公司在1997年10月成立,2014年6月27日,陶華碧從公司股東名單中消失,同時他的小兒子李輝退出持股,股東變更為李貴山和李妙行;而就在這同一天,老乾媽旗下的另一家公司即貴陽南明春梅釀造有限公司也發生資訊官更,陶華碧從股東名單中退出,小兒子李輝也同時退出,股東僅為李妙行一人。

至今坊間及投資圈內,有人一直問李妙行是誰?是不是老乾媽要準備上市?當然坊間傳聞不可信,對於老乾媽陶華碧這個非常熱門的獨立IP,總會有人賦予更多的神秘色彩。

其實,陶華碧就是貴陽一位70歲的老太太,之所以能做20年辣醬且長盛不衰還撥得辣醬行業頭籌,一是經濟發展的機遇,二是個人不懈的努力,三是迎合了市場消費的需求。

這樣一位只會寫自己名字的老太太,卻十分懂得市場,在產品價格體系制定上,招招掐中市場點位,老乾媽的風味豆豉和雞油辣椒,以8至9元的價格幾乎鎖定了這個區間所有辣醬產品,贏得市場認可。

綜合來看,老乾媽平均價格在7至10元區間,十幾年來,秒殺其他品牌,其他品牌比如小康、李錦記的產品定價,只能從低於這個區間或者高於這個區間來制定。

不過低了沒利潤,高了銷售方面又有些乏力。所以,在這個區間的辣醬產品,至今誰也難以與之匹敵。

所以,兩年前的股權變更,如果僅僅從產品價格控制力來講,老乾媽公司不太可能讓位于外人,也不太可能馬上上市,因為此前陶華碧多次公開放言不上市不融資,就算政府相勸也不行。

不過,陶華碧逐步對企業經營放權,逐步退居幕後,沒有陶華碧的“老乾媽”,還是那種味道嗎?

企業家的格局、眼界,決定了企業的發展境界;企業家的學習能力,關係著企業的發展速度與生死存亡。歡迎各位 留言/私信一起交流企業經營管理中獲得的經驗和遇到的問題,共學習同進步 另:感謝大家的關注支持,想學習股權、眾籌、投融資、上市輔導、商業模式、想真正解決企業遇見的問題,可以私信給小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