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公募基金20年距讓投資者滿意還有多遠?

2018年, 中國公募基金行業進入第20個發展年頭。

20年來, 公募基金發展成就顯著:從行業發展初期的“老十家”到銀行系、券商系、保險系、私募系、期貨系公募基金公司陸續設立, 上百家公募基金公司成立, 真正進入“百舸爭流”時代;公募基金從無到有、從小到大, 整體規模超11萬億元, 累計分紅數萬億元, 日益成為資本市場的主導力量;20年來, 公募基金長期超額收益顯著, 成為社保基金管理主力軍, 在企業年金、保險資金委託管理等方面競爭力凸顯, 以基本面研究和價值投資樹立起機構投資者的專業形象;規範的制度安排也讓公募基金業成為資管行業和大眾理財的標杆。

雖然公募基金20年的發展成果豐碩, 但仍有諸多問題和困擾。 比如公募基金產品結構失衡, 貨幣基金規模獨大, 而代表公募核心能力的主動權益類基金規模長期停滯不前, 甚至過去十年零增長;高管和基金經理等核心人才變動頻繁, 長效激勵機制雖已破冰, 但多數公司仍未覆蓋;對比美國等發達國家, 中國基金業仍顯落後, 整體規模在世界占比仍顯不足, 與我國經濟總量並不相稱。

在公募基金規模攀升、長期業績喜人的背後, 廣泛被市場和普通投資者詬病的卻是“基金業賺錢, 投資者虧錢”的現實。 公募規模水漲船高, 行業利潤不斷增長, 而投資者真實的投資回報和持有體驗卻不容樂觀。

從基金銷售看, 短期業績導向的銷售之風依然濃厚, 行業尚未形成業績驅動規模增長的良性迴圈;基金公司經營短期化傾向嚴重, 投資者利益至上的經營理念難以真正落實。

資管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基金管理人切實履行受託責任, 更離不開廣大投資者的信任和支持。 一個成熟的基金行業, 不僅要為股東盈利、為機構客戶負責, 更要讓廣大普通投資者獲得好的投資體驗。 只有一股股投資者信任的“涓涓細流”才能彙聚成基金業信託責任和行業形象的“資本洪流”, 推動公募基金在資本市場發揮更大作用。

值得欣喜的是, 行業已經為做好持有人體驗不斷探索:不少基金公司努力提升投資管理能力,

秉持投資者利益優先原則, 在市場高點主動控制新基金發行節奏, 在市場低點宣導長期定投, 合理引導投資者配置各類資產, 減少投資者的從眾心理和投機行為。

基金監管通過銷售適當性原則, 宣導把合適的產品推薦給合適的持有人;通過FOF等產品實現基金的大類資產合理配置, 讓持有人獲得與自身風險偏好相匹配的投資體驗。 加強投資者教育, 引導持有人理性投資、價值投資、長期投資, 幫助投資者克服人性的弱點, 樹立起正確的理財觀念。

在行業發展20年之際, 我們應摒棄繁榮的浮躁, 叩問行業的初心, 認真反思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惠及普通投資者, 讓基金持有人享受到“投資中國”的紅利。 如能切實破除行業積弊,

公募基金距離老百姓真正滿意也就為時不遠了。

站在新一輪發展起點上, 公募基金要尋求突破, 真正成為普惠金融的典範, 仍需要付出更大努力。 第一, 回歸主動管理本源, 切實打造核心競爭力;第二, 把握養老第三支柱建設的歷史機遇, 推動整個行業快速發展;第三, 進一步從制度上突破, 建立基金持有人、核心基金人才和股東利益一致的激勵機制;第四, 推動符合要求的基金公司上市, 加快集團化規模化發展。

作者:李樹超

本文轉載自證券時報,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與發佈方立場無關。 發佈方不對其中包含或引用的資訊的準確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證。 對於任何因直接或間接採用、轉載本資訊造成的損失,

發佈方均不承擔責任。 如本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 請作者在兩周內速與發佈方聯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