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茂名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獲肯定!河暢、岸固、水清、景美正逐漸實現~

1月6日, 由省農業廳巡視員程萍率領的省驗收督查組到我市進行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情況驗收督查。 副市長崔劍陪同驗收督查。

治理後的高州市泗水鎮泗水河堂華段

兩岸景色優美的高州市鑒江河城區段

當天, 省督查組先後到電白區林頭鎮龍記河治理現場、高州市泗水鎮泗水河堂華段河長制實施現場及高州市鑒江河城區段察看瞭解河長制工作實施情況, 並詳細檢查我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方案、機構設立、配套制度、河長巡河等材料,

並召開座談會。

會上, 崔劍彙報我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情況。 隨後, 省督查組就我市全面推行河長制督查情況提出回饋意見。 程萍對茂名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各項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認為茂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 工作方案比較完善, 工作層層落實, 特別是創新開展人大評議河長制工作, 有力助推了河長制的全面實施。

同時, 程萍建議在全面建立河長制的基礎上, 進一步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進一步強化領導, 堅持問題導向, 層層落實責任;

二是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 進一步加大整合資源的力度, 加大整治工作責任的落實;

三是創造經驗, 強化監督,

加大巡查, 在過去工作的基礎上, 在創新工作方式的基礎上, 能夠進一步創造新的經驗。

來看看河長制各項工作成績吧

防災工程力護江河安瀾

● 防汛防風減災工作成果不斷

成功防禦8個颱風, 成功應對3個特大暴雨洪水, 科學防範2015年高州、信宜、化州等地區嚴重夏伏旱, 有力抗擊了2016年“超級寒潮”……這些年, 我市防汛防風減災工作成果不斷。

●大力打造安全水利, 防洪抗災及保障能力不斷提高

實施山洪災害防治縣級非工程措施, 山洪災害防治預警能力從無到有、由弱變強。 高州水庫恢復89米正常蓄水位元淹沒處理工程及高城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全面啟動,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全面鋪開, 在全省率先推進農村三防氣象水文防災減災預警系統建設,

現代水利防洪減災體系進一步完善。 據瞭解, 五年來, 我市累計完成中央、省市水利投資54.7億元, 以增強防災抗災能力, 並連續多年被評為“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防凍先進集體”。

●提升防災減災能力, 不斷完善防災減災機制體系建設

近年來, 我市全面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各項防汛工作責任制, 形成高效運作的防汛防風應急處置體系。 通過建立市、縣、鎮(街)三級三防指揮視頻會商系統, 建設每縣一套監測預警平臺, 建立應急搶險救援隊伍, 制定各類防災減災應急預案, 建立起市、區、鎮、村四級防洪救災應急預案台帳, 全面推進市縣鎮三防系統標準化建設。

●全面開展三防防災減災培訓

據悉, 我市2015年和2017年在全市鎮(街)開展了兩次主要黨政領導三防減災培訓班, 對全市110個鎮(街)、220名鎮級主要黨政幹部進行集中培訓。

民生水利提升群眾獲得感

五年來, 我市不斷提高城鄉供水保障能力, 滿足城鄉居民用水需求。 據瞭解, 全市水源地到戶涉及102個鄉鎮, 1809個行政村,486.08萬人,總投資29.1億元。截至目前,全市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完成投資10.969億元。

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農田水利萬宗工程”,加強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和示範鎮建設,全力解決農田灌溉“最後一公里”問題,進一步夯實農業安全生產基礎。

高州水庫茂高幹渠義山渡槽

截止目前,大型灌區高州水庫灌區續建配套節水改造首期工程主體工程已完工;中型灌區河角水系灌區已完工,熱水水系灌區、龍灣水系灌區基本完工;小型灌區132宗改造工程已全部完成;6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及6個示範鎮已完成,農業生產條件明顯改善。

實施河長制促進“河長治”

改造後的鑒江化州段

多年來,我市實行了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切實加強水資源管理和保護工作,取得了不少驕人的成績。

治水惠民生,河長護河湖。

長治之下,茂名水清了。我市以中小河流治理為抓手,深入實施“南粵水更清”行動。開展江、河、湖、庫水質、城區黑臭水體等12項專項整治行動,做好河道“兩清”工作,統籌推進水環境整治。2016年,小東江成為全省“四河”污染整治中唯一連續兩年實現年度水質目標的河流。水環境不斷改善,提升了人民群眾的水安全獲得感。

長治之下,茂名河暢岸固了。經過治理的中小河流,河道行洪能力加大,發揮了初步的防洪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提升了河道行洪安全能力。今年第13號強颱風“天鴿”、第14號颱風“帕卡”以及第20號颱風“卡努”接連正面襲擊我省,我市小東江、泗水河、新垌河、曹江河等發生超過或接近預警水位的較大洪水,其中新垌河超過20年一遇。剛剛完成治理的新垌河、謝雞河等中小河流經受住了洪水的考驗,行洪排澇能力顯著提高,岸坡穩定,沒有發生堤防塌陷、決堤等現象,成功抵禦了洪水的衝擊。

長治之下,茂名城鄉更宜居了。堅持生態治水,積極探索“一河一策”的治理模式,通過整合鄉村旅遊、新農村建設、環保、交通等資金政策資源,將防洪減災與生態、景觀、休閒、文化等社會化功能提升相結合,打造了綠水繞村、生態良好、環境優美的水鄉風光,創造宜居的人居環境,就連曾經的“城市傷疤”露天礦,也通過建設引水工程打造成了生態典範。

文/茂名日報記者 黃月華

文/茂名日報記者 張越 張彩霞 通訊員 何俊穎

茂名發佈編輯部

編輯:刁愛惠

1809個行政村,486.08萬人,總投資29.1億元。截至目前,全市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完成投資10.969億元。

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農田水利萬宗工程”,加強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和示範鎮建設,全力解決農田灌溉“最後一公里”問題,進一步夯實農業安全生產基礎。

高州水庫茂高幹渠義山渡槽

截止目前,大型灌區高州水庫灌區續建配套節水改造首期工程主體工程已完工;中型灌區河角水系灌區已完工,熱水水系灌區、龍灣水系灌區基本完工;小型灌區132宗改造工程已全部完成;6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及6個示範鎮已完成,農業生產條件明顯改善。

實施河長制促進“河長治”

改造後的鑒江化州段

多年來,我市實行了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切實加強水資源管理和保護工作,取得了不少驕人的成績。

治水惠民生,河長護河湖。

長治之下,茂名水清了。我市以中小河流治理為抓手,深入實施“南粵水更清”行動。開展江、河、湖、庫水質、城區黑臭水體等12項專項整治行動,做好河道“兩清”工作,統籌推進水環境整治。2016年,小東江成為全省“四河”污染整治中唯一連續兩年實現年度水質目標的河流。水環境不斷改善,提升了人民群眾的水安全獲得感。

長治之下,茂名河暢岸固了。經過治理的中小河流,河道行洪能力加大,發揮了初步的防洪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提升了河道行洪安全能力。今年第13號強颱風“天鴿”、第14號颱風“帕卡”以及第20號颱風“卡努”接連正面襲擊我省,我市小東江、泗水河、新垌河、曹江河等發生超過或接近預警水位的較大洪水,其中新垌河超過20年一遇。剛剛完成治理的新垌河、謝雞河等中小河流經受住了洪水的考驗,行洪排澇能力顯著提高,岸坡穩定,沒有發生堤防塌陷、決堤等現象,成功抵禦了洪水的衝擊。

長治之下,茂名城鄉更宜居了。堅持生態治水,積極探索“一河一策”的治理模式,通過整合鄉村旅遊、新農村建設、環保、交通等資金政策資源,將防洪減災與生態、景觀、休閒、文化等社會化功能提升相結合,打造了綠水繞村、生態良好、環境優美的水鄉風光,創造宜居的人居環境,就連曾經的“城市傷疤”露天礦,也通過建設引水工程打造成了生態典範。

文/茂名日報記者 黃月華

文/茂名日報記者 張越 張彩霞 通訊員 何俊穎

茂名發佈編輯部

編輯:刁愛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