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人文拉薩”最全攻略

【這篇遊記, 主要推薦】

1條“拉薩舊城區”步行路線

1條“布達拉宮周邊”步行路線

1條“拉薩北郊一日遊”路線

推薦路線的同時,

會把每個景點的基本資訊

及背後的宗教歷史故事穿插其中,

希望你能全面的瞭解拉薩,

而不是走馬觀花。

提醒一下,

拉薩很多寺廟的關門時間

都未必如網上說的那麼準確,

甚至還趕上過不開門的情況(比如關帝廟)。

所以儘量不要太晚參觀。

最後,

寺廟內部大部分不允許拍照,

望周知。

宏觀 | 拉薩這座城

拉薩, 意味“聖地”或“佛地”, 興建於西元7世紀松贊干布時期, 後經歷割據局面, 於西元17世紀噶丹頗章時期重為西藏首府,

延續至今。

它是藏民心中永恆的聖地。

拉薩舊城區的格局呈雙極空間形態。

所謂“雙極”即為以布達拉宮為核心的宗山行政區, 以大昭寺為核心的寺院宗教區。

其中, 宗山代表統治中心, 寺院代表精神中心。

這使得整個城市形態趨向於雙同心圓。

統治中心佔據山體制高點, 民眾匍匐於其腳下, 體現藏民對山石自然的崇拜及尚武精神。

寺院作為城市中心, 昭示著“天界”與“人界”的關係逐漸清晰, 深層反映了藏民的原始宇宙觀與佛教教義融合的進程。

而城市的豎向空間更體現了藏傳佛教的“三界”之說, 即:欲界、色界、無色界。

位於空間最底層的是民居, 象徵“欲界”;

山阜之上的寺院和宗山建築居於中層, 象徵“色界”;

而寺院頂部和宗山最高點建築為頂層, 象徵“無色界”。

城市天際線的起伏層次感, 暗指“三界”之間的落差與距離。

以大昭寺為中心的舊城區在過去多聚居農奴、手工業者、商人等平民階級。

在拉薩舊城區的城市建設和建築設計上, 處處力圖彰顯強烈的宗教觀。

這裡可以說是一個以大昭寺為中心的, 巨大的壇城。

松贊干布時期, 大昭寺東南西北四方分別建造了“四大宮殿”, 形成了壇城平面, 並通過縱橫軸的堆成強調了大昭寺的中心位置。

在色彩上, 大昭寺整體色彩豔麗, 周圍民居以白色起到烘托作用。

舊城區1天計畫 | 這裡“最拉薩”

沿紅色路線和序號基本可以掃遍舊城區比較有代表性的景區或建築, 這一圈下來是6.5公里, 大約遊玩半天。

但考慮到這些序號景點中, 不乏一些需要仔細流覽的好地方。

所以我建議如果時間充足的話, 拿出1整天來逛舊城區不為過。

先來看內圈 , 也就是八廓街。 基本就是繞著街來一圈就OK。

外圈路線貫穿了拉薩舊城區的精華所在, 可以穿梭拉薩當地人的居民區。

在這裡, 你會感覺到貼近本地的生活, 而不再僅僅是奔波於景點打卡的遊客。

下文景點除了那些“著名景點”, 其他的基本都不要門票。

穿行舊城區 | 八廓街上:窺見一角

1、大昭寺

門票:85元, 講解費100元

開放時間:8:30-18:30

俗話說“先有大昭寺, 後有拉薩城”。

大昭寺是1300年前松贊干布為尺尊公主修建, 寺內供奉珍貴的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 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是整個藏地最為輝煌的寺廟。

門口磕長頭的人和想像中有點不同, 他們並非沒完沒了的從早磕到晚, 中途也會停下來聊天玩手機, 所以會感覺磕長頭是一種非常生活化、常態化的活動。

2、八廓大經輪

厲害了,這地方我找了兩圈都沒找著,網上也沒有找到圖。

後來查了一下,是在東北角的白色房子內,應該在朗孜夏附近,大家可以留意一下。

3、清政府駐藏大臣衙門(政治歷史愛好者歡迎打卡)

開放時間:

5月-9月 9:30-18:30;

10月-次年4月 10:00-18:00

這地方基本能讓你對清朝以來中央和西藏的關係窺見一二。

駐藏大臣是清代中央政府派駐西藏地方的長官,經逐步發展,他們的地位與達賴、班禪平等。

總攬西藏地方人事、政權、財政、軍事、司法、外交等一切重要政事權力。

駐藏大臣衙門古來為駐藏大臣辦理公務使用,現作為陳列館,展出唐朝至清朝中央政府對西藏管轄治理的史料,並復原了一部分當年駐藏大臣辦公生活的場景。陳列內容大都保存較好。

衙門裡的寧靜,和衙門外八廓街的喧囂,形成鮮明的對比。

歷史的車輪始終前行,昔日的波瀾壯闊與今日的繁華相比,早已隱於塵埃。

4、東蘇拉姆牆(就是面牆,除浮雕外也沒有別的了)

位於八廓北街的拐角處,參拜者眾多。

這面牆上的浮雕超華麗,浮雕上的神女即為“吉祥天女”班丹拉姆的女兒東蘇拉姆神女。

據說這位神女比較遊手好閒,經常在拉薩街頭閒逛,被班丹拉姆一怒之下趕出家門,只能靠沿街乞討,通過人們施捨糌粑、酥油度日。

後來,人們為了同情她,便形成了在這面牆上她的塑像前抹酥油、撒糌粑的習慣,並將此習慣保留至今。

5、根敦群培紀念館(顛覆你對西藏活佛的認識,可以瞭解半個世紀的西藏史)

開放時間:

5月-9月 9:30-18:30;

10月-次年4月 10:00-18:00

紀念館內展品全部不能拍照,所以只拍了一張紀念館建築內景。

如果對西藏歷史感興趣,可以來瞭解一下根敦群培。

根敦群培在西藏和印度歷史、語言、宗教、考古、地理、醫學、文學藝術等方面皆有高深造詣,並有多篇論著傳世。

此外,作為藏族性學先驅,他著有《欲經》。

毫不避諱的闡釋兩性交媾過程中的藝術,甚至有關於各種體位元的記錄,並引導人們達到高潮。

在佛教方面,他將佛學作為世俗的學問研究,而不再是愚昧群眾的統治階級工具。

根敦群培去世的原因是在麥克馬洪線附近秘密考察,激起了英國人和噶廈政府的強烈不滿,最終被囚禁致死。

可以說,根敦群培維護祖國領土完整,極具愛國主義精神。

紀念館主要展覽了他的生平,包括他的繪畫作品、留學日記、生活器物等,可以請個講解進行專業講述,收費70元。

根敦群培是個與眾不同的活佛,通過他的一生,以小見大可以瞭解到1900-1950年期間,西藏跌宕起伏的歷史以及宗

教界的很多變化,建議遊覽。

以上是八廓街值得遊覽的地方。

不過還發現了一些比較有意思的地方,跟大家分享下。

【天堂時光旅行書店】(估計文藝小清新應該可以給到5星)

開放時間:

週一 14:00-23:00;

週二-周日 11:00-23:00

書店位於八廓街的一條小巷子裡,在街上有路標指示,留意一下不難發現。

書店售賣和可借閱的圖書確實不少,要是喜歡藏文化舊書,建議去一個叫“古修娜書坊”的地方。

另外這個書店裡會賣一些紀念品,比如以西藏照片做封面的本、明信片或地圖類別的。

【八廓街旁邊小巷裡的老房子】(在遠處的嘈雜中,呼吸歷史的氣息)

如果你厭倦了八廓街趨同的商業化,建議你可以到它附近的小巷子裡轉一轉。

這裡的小巷裡保留了很多年頭久遠的老藏式建築。

有些色彩華麗,但有些也已破損不堪,甚至很多老房子還是拉薩市文物保護單位。

住在這些小巷子裡的當地人,肉眼可見依舊保留著自己的生活狀態,似乎外邊八廓街上遊客的喧囂與他們隔離,在這些藏式大雜院裡,別有洞天。

衷心建議在遊覽完八廓街之後,能來這裡逛下,不需要太刻意尋找什麼,總會有意外的驚喜和別樣的感受。

穿行舊城區 | 八廓街外:深度遊走

和轉經人一起走了一圈八廓街後,回到大昭寺。沿廣場前的路向西行走,我們會來到地圖中外圈紅色的線路地區。

6、丹傑林寺(第一次感受佛教的生活化)

開放時間:7:30-20:00

丹傑林寺是在舊城區轉的第一個廟。

一直以為所謂藏傳佛教的寺廟就是大小昭寺那種,高高在上讓人遙不可及。

當發現丹傑林寺是在一排民居的夾縫裡時,感覺很是意外。這是我第一次走進居民巷子裡的寺院。

沿圖中臺階而上就是丹傑林寺,沒有傳統意義上的正門,甚至這個寺廟如果沒有仔細找,很容易會被錯過。

事實上,丹傑林寺是拉薩“四大林”之一。所謂“四大林”是指清朝西藏四大活佛在拉薩的府邸,它們分別為:丹傑林、策門林、功德林、喜德林。

丹傑林寺是“四大林”中最早建立且占地面積最大的一座。

它給我的驚喜在於,當爬到房頂時,不僅看到了丹傑林寺的金頂,更是在原處,看到了布達拉宮。

布宮作為政教合一的權力象徵,建于山頂俯瞰眾生,而在它的不遠處,這樣一座隱沒於世俗的廟宇,依然香火旺盛。

所以可以說,拉薩處處都有廟,但拉薩也處處都沒廟。因為佛在心中,廟有或者無,信仰的力量都在那裡,不增不減。

7、光明商店餐廳(甜茶館要去一次,甜茶也要喝一杯)

大名鼎鼎的“老光明茶館”。拉薩兩大甜茶館非常有名,一個是這位光明商店餐廳,另一個名字叫做“光明港瓊甜茶館”。

買甜茶的步驟是這樣的:

進店後自己取個杯子,然後隨便找個空位置坐下。茶館的服務員會迴圈在店內走動倒茶,如果你需要茶,只需要把單杯的茶錢放到桌子上(光明港瓊的甜茶是1塊錢一杯),只要你桌子上還有錢,服務員就會為你續杯。

藏民每天來甜茶館,目的其實就是休息聊天,可以說甜茶館其實是休閒娛樂場所,而不是飲食場所。

不過甜茶館內雖然喧鬧,但充斥的都是藏語,所以你也不要太企圖能在這裡和哪位藏民搭訕聊天或是聽懂他們在說什麼,感受一下氛圍就好。

8、喜德林寺

又名“錫德紮倉”,上文中提到的“四大林”中的另一座。初建於西元9世紀,後曾擴建為拉薩最高的建築物之一,而且據說有地道與布達拉宮、大昭寺相通。

遺憾的是,現在這裡已經沒有廟,它因為宗教政變而被燒毀,如今只有一片矗立在民居中的殘垣斷壁。

而且更遺憾的是,這地方也沒找到。據說夕陽西下時,是它最好的時間,這種歷史的滄桑感應該也會有種殘破之美吧。

9、策門林寺(最有人氣的居民區寺院)

開放時間:8:00-18:00

“四大林”裡的第三座。策門林寺也是深于民居裡的一座寺廟,很多周邊的居民都來到寺裡參與佛事。那感覺非常尋常化,就好像你奶奶每天下午找老夥伴聊天,你爺爺和對門老頭打牌,而拉薩居民的活動,每天是去廟裡念經。

空場上幾乎已沒有落腳的地方,站在信徒們的身後,看著他們手握轉經筒,你說這場面神聖嗎?因為信仰相融於生活,堅不可摧。

10、次巴拉康寺

開放時間:6:30-17:00

又名“長壽寺”,和小昭寺緊挨著,位於它的南邊。

次巴拉康寺內只有一座佛堂,因其供奉了拉薩最大且最靈驗的一尊無量壽佛而香火不斷。

據說次巴拉康寺可以在早晨6:30來供燈,100盞起供,65元(價格僅供參考)。

11、小昭寺

門票:20元

開放時間:7:30-21:00

相比起大昭寺的繁華,這裡顯得格外清淨。

小昭寺是文成公主主持修建的,門朝東方,寄託其思鄉之情。小昭寺初見時規模宏大,15世紀中後期,一度成為格魯派密法最高學府——上密院的校址。

寺廟在苯教滅佛運動中遭到破壞,至今規模已小了很多。寺內供奉釋迦牟尼8歲等身像,此殿貌似只在7:30-13:00開放。

另外據說7:30-10:00主殿會舉行法會,而早晨6:30可以供燈。

另外,強烈推薦小昭寺的頂樓,相比起大昭寺,這裡的安靜更適合在高原曬太陽發呆。

12、北方三怙主殿

三怙主即為:文殊菩薩、金剛手菩薩和觀音菩薩。拉薩四面八方均有“三怙主殿”,原共計8座,以大昭寺為中心,形成壇城佈局。

真的不得不說,拉薩的很多寺廟非常隱蔽地藏在各種小巷裡,比如這個北方三怙主殿,就是在小昭寺那條路上一座不起眼的小房子附近,順著一排轉經筒走進去便是。

13、下密院

開放時間:8:00-18:00

這裡曾是格魯派密院最高學府之一,所以下密院翻譯成英文是“University”。

它與上密院相對應,但二者的“上、下”僅代表它們在拉薩河的上下游地區,並無高低輕重之意。

相傳下密院鼎盛的時期能同時容納500位僧人共同學習,雖然如今這裡鮮有當日輝煌,不過還是有些值得一看之處。

下密院的後店供奉了5米高的宗喀巴像,是拉薩各大寺院中最高的一座。

此外,在下密院的二樓配殿供奉了綠度母石碑。很多當地的孩子求學時會來這裡拜一拜。

14、木如寺(一個不大、安靜但也沒太多特色的寺廟)

開放時間:8:00-17:00

木如寺和下密院緊挨著,這裡先前的主殿已經作為印經院不開放了,也看不到任何宗教的痕跡。

木如寺如今的主殿是曾經的偏殿,殿內能看到巨幅的唐卡和牆壁上的一些酥油花。

15、塔布林寺

找了兩圈沒找到的地方。而且網上查不到任何圖文資料。地址是吉日一巷3號,古樸低調而且小,歡迎有緣人找一找。

16、嘎瑪夏寺(不開門,進不去)

開放時間:7:30-18:00

嘎瑪夏寺是背對著街巷,不過繞到了它的門前也沒有能夠進去。

拉薩舊城區裡的黃色建築大多是有些來頭的,這座房子曾經是噶舉派法王在拉薩的府邸。但如今在狹窄的一隅,只有兩位老人在房子門口清掃,沒有看到任何僧人或其他信徒。

17、倉姑寺

門票:40元

開放時間:8:00-18:00

倉姑寺的聞名大概源於兩點,第一,這裡是拉薩舊城區裡唯一的尼姑寺;第二,因為這裡的甜茶館別具風格。

特別是對於很多旅行者來說,在倉姑寺鮮花爛漫的甜茶館裡喝個茶絕對是一大享受。

雖說來倉姑寺喝茶只需要幾塊錢,但參觀大殿卻需要幾十元的門票,不過這裡倒是有一點可說,那便是倉姑寺的來頭。

早先松贊干布因拉薩河洪澇,而在岸堤挖了洞借此修行祈福,後來演變成了如今的倉姑寺。從大殿沿著左側一條小路可以繞到松贊干布修行的地洞。

倉姑寺早晨8點左右會有誦經。不過這裡下午關門較早,5點之後基本就無法進來參觀了,所以想來倉姑寺感受這份安逸,要趁早。

18、繞賽康參(略有看頭但亮點並不突出)

開放時間:8:30-17:30

繞賽康參修建於松贊干布時期,文成公主曾在此居住。

大殿正中央供奉宗喀巴和蓮花生,右邊吐舌頭的那位是紮基拉姆,地位基本等同于內地的財神爺(在“紮基寺”部分會著重介紹)。

大殿左側有一個金色的腳印是松贊干布的足跡,再往左有一塊石頭,是龍神圖多旺秋的“魂石”。

18、南方三怙主殿

相比起北方三怙主殿,南方三怙主殿的香火要旺得多。

南方三怙主殿初建於大昭寺時期,現為甘丹寺在拉薩舊城區的一個分寺。寺廟由中間的無量壽佛殿及轉經道組成,其中轉經道上刻有佛教主題壁畫。

20、娜瑪瑟德

尼泊爾餐館,網上評價還OK。

21、布旦康薩

布旦康薩內供奉的是多吉雄天,被認為是邪神。參拜的話如果運氣用光了,多吉雄天會將好運氣收回去並所取代價。

但後來查證資料,發現在宗教故事裡,多吉雄天是被誤認為邪靈從而被誤殺,後來被追認為佛教護法,於是為其建造此寺廟。此外,寺廟內還有眾多版印、壁畫以及巨幅唐卡。

22、薩迦小寺

薩迦小寺是薩迦主寺的下屬寺院。

相傳薩迦寺和直貢梯寺歷史上曾有過一次不共戴天的爭鬥,結果薩迦寺舉寺奔襲千里,將直貢梯寺殺了個片甲不留。

而如今,它們各自的小寺,也就是薩迦小寺和西方三佑寺,卻在大昭寺周圍相安無事地做起了鄰居。

23、西方三怙主殿

又名“奴日松貢布寺”,寺廟規模非常小,院內與民居混雜,供奉常規的宗喀巴、無量壽佛、三怙主等。

24、大昭寺廣場

拉薩舊城區的一圈,最終回到這裡結束。

布宮&北郊 | 風景獨好,景點人少

雖然此行拉薩不夠完美,不過除了舊城區之外,還有一些地方很有那麼點意思。

這些地方主要集中在布達拉宮和拉薩北郊。

其中布宮附近景點距離大昭寺2公里,可直接步行前往,亦可參考我下文的交通資訊乘車。

北郊距離市區較遠,需要乘車,但最遠的景點距離大昭寺也控制在10公里之內。

我將給出兩條路線,分別遊覽布宮周邊和北郊。並補充交通、餐飲和其他生活服務相關資訊。

布宮周邊0.5天計畫 | 鬧中取靜,觸碰信仰

遊覽時間:

半天

遊覽路線:

【藥王山千佛崖-功德林寺-關帝廟-藥王山照景台-普魯岩寺(1.7公里)】

本線路因在布宮周邊,建議可以和布宮安排在一天。也可以從普魯岩寺反相步行至千佛崖。

交通資訊:

千佛崖在一條小巷子裡,距離周邊公交站都有一定距離,若以千佛崖為起點,導航的話可以直接導 “甲熱布通酒店”(該酒店緊挨千佛崖 )。

另外也可以找一下“摩拜”,拉薩市內是有“摩拜”可以騎的喲!

1、藥王山千佛崖(藥王山摩崖)

門票:免費

漫山佛像,震懾人心

開放時間:全天

千佛崖在小巷深處,門口是“擦擦”聚集地,大約有10多家手工作坊彙聚於此。所謂“擦擦”是指藏族的一種脫模泥塑藝術,通常會用泥製成各種佛塔、佛像等,並附著彩繪。

“擦擦”作為藏族的聖物一種,因為便於攜帶而頗為普及。

人們製作“擦擦”為了積攢善業功德,亦作為爙災祈福的器物。

千佛崖位於藥王山北側山崖,因山上有上千個色彩豔麗、大小不一的佛像雕刻而聞名。

據說這些摩崖石刻的形成原因是由於松贊干布曾在這裡看到過觀音、度母等幻影,所以命令工匠雕刻佛像,後來經過一代代開鑿,終於達到今天的規模。

這裡雖不是我們所理解的廟宇,但信徒並不比廟裡少。

首先進入眼簾的是山體上巨大的釋迦牟尼雕像及眾多小佛構成的壯觀壁畫。

面向壁畫的右手一直走,會看到一座造型奇特的塔。

這座塔名為“甘珠爾石經塔”,工匠將整部《甘珠爾》雕刻在石板上,並將石板堆砌形成這座寶塔,始建於1995年,並於2009年竣工。

可以看到塔內的浮雕精緻異常。順著甘珠爾石經塔前的臺階一直向上,便可參觀藥王山上規模宏大的摩崖石刻。很多藏民會選擇沿這條通路繞一圈,以示虔誠。

人們在山上堆滿印好經文的石碑以及牛頭骨等信物,並以額頭觸碰祈福。

很多佛像雕刻的技藝非常之高,千萬尊佛像覆蓋了整個山體。

2、功德林寺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7:30-20:00

又被稱為“雪曲卡林”,乾隆年間的“四大林”之一,由福康安牽頭建成於1797年。

功德林是在主路旁的一個小巷子裡,但稍作留意也沒特別難找。

這裡珍藏了清朝歷代皇帝特賜的獎匾和珍寶,但不對外參觀的。

網上說功德林每天3點左右有辯經。下午的時候可以聽到眾僧誦經,聲音低沉也很震撼人心。

寺廟的主殿很像一個教室,和其他寺廟供奉佛像的主殿略有不同。不少僧人在裡邊學習、念經。

3、關帝廟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9:00-19:30

很意外在拉薩這種藏傳佛教盛行的地方,會有一個關帝廟。

這座關帝廟是西藏目前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關帝廟,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關帝廟。

除了供奉關公之外,這裡還供奉了西藏的英雄格薩爾王。因為在藏民心裡,關公和格薩爾王一樣,英勇善戰。

此外,這裡的正殿後邊還有一座佛堂,裡面是文殊菩薩。百年來,這座關帝廟的香火不斷,很多人還會來這裡占卜吉凶。

沿著臺階走到山頂就是關帝廟的門口。

4、藥王山照景台(人民幣打卡之地)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夏季6:30-22:00;冬季7:00-19:00

這裡基本是拉薩打卡必備景點TOP1了,因為這地方能拍50元人民幣背面照片。

所以很多老法師每逢清晨,會來這裡長槍短炮一番。不過這個檯子嘛,除了拍這張照片,也就沒什麼別的意思了。所以這裡是個遊覽時間無需超過5分鐘的景點。

5、魯普岩寺

門票:20元

開放時間:9:00-18:00

這個廟又被稱為查拉魯普寺,是拉薩唯一的石窟寺廟。位於布宮馬路對面的巷子裡(布宮廣場安檢的旁邊),有明顯指示標,非常好找。魯普岩寺最大的特點是,它建在山上,而且寺廟的一部分是由背後的山體構成的。

這座廟修建於松贊干布時期,據說當時松贊干布在魯普岩寺所在的洞窟裡發現一塊岩石,形似佛像,於是便要求工匠把這塊天然岩石真的雕刻成了一尊佛,並開鑿了山道及魯普岩寺,用來供奉。

如今殿內的釋迦牟尼,相傳就是當年的那座天然佛像。

到此為止布宮周邊的景區基本就是這樣,另外要提醒一點,如果下午來這邊遊玩的話,建議控制一下時間。

比如6點的時候,魯普岩寺已經關門了,只拍到了上文的那張照片。

北郊1天計畫 | 風景獨好,景點人少

下面來說一下北郊部分的景區。

北郊最有名的就是沙拉寺,不過整個北郊這片,看點頗多。

比如藏王的舊王宮帕邦喀;

西藏唯一的“財神廟”紮基寺;

中國首家私人登山主題博物館:次仁切阿山嶽博物館;

還有一些我都還沒有去過的,繁星璀璨的小景點。

下面主要來介紹一下上邊提到的4個地方。

遊覽時間:

1天(前提是你要起床稍微早一點)

遊覽路線:

【市區-紮基寺-帕邦喀-沙拉寺-次仁切阿山嶽博物館】

交通資訊:

拉薩雖然公車挺多的,但會存在短距離無直達車的情況,所以北郊我建議公共交通+打車並存。

另外,不建議開車。沙拉寺和紮基寺停車都不方便。

1、紮基寺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8:00-18:30(如果想一天逛完北郊,建議8點到紮基寺)

交通指南:紮基寺門口就是紮基寺公交站,以大昭寺為座標,有多條直達公交,另外也可以騎“摩拜”哈。

紮基寺這個地方雖然不大,並且不需要逛太久,但有些很有意思的看點。所以還是強烈推薦。

紮基寺是西藏唯一的財神廟,有超過300年的歷史。這座寺廟早先為清朝駐藏官兵等漢人所朝拜,後來隨著當地人做生意的越來越多,大家便都會來這裡拜,因此形成了“財神廟”的說法。

這裡的香火很旺,香火旺的直接反應就是瘋狂煨桑,整個紮基寺都是煙霧繚繞的。

紮基寺內供奉的是紮基拉姆。

大家都知道,藏傳佛教供奉的佛像不像內地佛像那樣和藹可親,這位紮基拉姆更是如此。她黑臉、雞腳,並且吐舌頭。據說她變成這樣是因為顏值太高遭人嫉妒被下了毒。

這位財神娘相傳很喜歡喝酒,所以大殿的門口有一個賣酒的攤子,人們來朝拜的時候,都會在這裡買酒供養女神,整個大殿都是濃郁的酒味(後來查了一下,說是沱牌曲酒和瀘州老窖最靈…)。

人們一般朝拜紮基拉姆的流程是這樣:先在殿門口準備好酒,然後捧起一條哈達進殿,紮基拉姆在左側的玻璃房子裡,玻璃房子外有幾個喇嘛,他們接過信徒們的酒,觸碰他們的頭來祈福,然後將酒倒入一個大盆,為其完成供養。最後,信徒走進玻璃房子,將哈達獻在紮基拉姆身上。於是可以看到,女神的身上掛滿了哈達,信徒們的長隊從殿裡排到殿外。

大殿的二樓通往房頂露臺,可以在晨曦中看到整個拉薩北郊。

相比起舊城區,這裡更像一個尋常二三線城市的城鄉結合部,除了這些老建築之外,很多商鋪和居民區都是後來修建的。

主殿的旁邊還有一個偏殿,據說這裡有算命的。基本上這樣一圈,紮基寺就走完了。如果你8點進來的話,現在應該是9:30左右,接下來去另一個地方。

2、帕邦喀(又作:帕崩崗)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9:00-17:00

交通指南:

【紮基寺路口站】乘坐22路,【總醫院站】下車,然後步行700米到【娘熱鄉政府】,路口會有黑車帶你上山到帕邦喀。

上山單程是20元,不過你可以跟師傅談好,讓他帶你往返,並且返程的時候把你直接送到沙拉寺。這樣的話給師傅50塊錢,然後你會非常省心省時。

帕邦喀雖然現狀看起來冷清,但它的地位和意義,絕對不容小覷。

帕邦喀的興建時間比大、小昭寺還要早,被稱為“拉薩第一宮”。

帕邦喀的意思是“巨石宮”,這也反映了它的特點,即建在巨石上邊。帕邦喀佔據整個拉薩城北的制高點,從這裡可以俯視布達拉宮。

帕邦喀由松贊干布建立,並在此修行。建立初期有九層宮殿,恢弘異常。

遺憾的是,壯觀的帕邦喀後來被摧毀,只留下了底層牆體。

帕邦喀是松贊干布時期重要的政治活動場所,他曾在這裡接待眾多外國使者、談論國事。整個吐蕃時期,它都是極為重要的佛教活動場所和王宮。

更為意義重大的是,吞米桑布紮在這裡發明了藏文。

文字是一個民族的重要象徵,整個藏民族文明能流傳至今,藏文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這樣想來,帕邦喀在藏族歷史發展中的意義則非比尋常。

除政治意義外,西藏最早的七比丘和蓮花生都曾在這裡修行,之後西藏歷代的達賴喇嘛都要到這裡接受禮佛和受戒。

整個帕邦喀區域由三部分構成,分別是:巨石上的帕邦喀宮、巨石西側下部的石洞“十日殿”(也稱:策久拉康)、巨石南面坡下的“怙主三尊殿”(也稱:日松貢布)。

帕邦喀宮登上巨石臺階後方可進入。

從此門進去便是主殿。這裡沒有巨大的佛像,反之,房間裡是幾排僧人的座椅,裡邊聚集著一些喇嘛在念經。四周供奉著蓮花生等藏傳佛教大師像。

沿著右手邊樓梯上到頂樓,有一個露臺,站在那裡可以拍到整個拉薩城。

沿巨石外側樓梯原路返回,可以參觀西側下部的石洞“十日殿”。這個洞穴石壁上有護法神白拉姆浮雕像。殿內還有一座八角蓮石燈檯和一些經書刻板,都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

參觀完這兩處地方之後,我們來到南面坡下的怙主三尊殿。

這裡最重要的兩個看點是嵌於門廊外右壁內的“六字真言”浮雕石刻,它是有吞米桑布紮最早書寫的;以及,由松贊干布時期工匠雕刻的怙主三尊浮雕像。

除了上邊說的這三處重要構成部分外,帕邦喀這裡還有很多廢墟。雖不可考證這些廢墟的用途和歷史,但在荒蕪的北郊山上,在這樣一處充滿歷史滄桑感的古跡周圍,廢墟是很容易平添內心感慨的。

3、沙拉寺

門票:50元(講解費200元)

開放時間:8:30-16:30(目前辯經時間是15:30開始,佛教節日無辯經)

交通指南:如果按之前的建議,直接打車從帕邦喀去沙拉寺,半小時不到。另外沙拉寺門口有公交站,從舊城區過去也很方便。

沙拉寺始建於1709年,有僧舍萬間,和哲蚌寺、甘丹寺、紮什倫布寺、塔爾寺、拉蔔楞寺合稱為格魯派六大寺院,而格魯派目前是藏傳佛教中最大的一個宗派,即黃教。

整個寺廟分為措欽大殿、三個紮倉以及32個康參。這裡的“紮倉”意思就是學院;“康參”意思是僧團,一般按照僧侶的籍貫和來源地域做劃分。

沙拉寺常規的參觀路線是措欽大殿、三大紮倉(阿巴紮倉、傑紮倉、麥紮倉)然後再看個辯經。

值得一提的是,三大紮倉裡,阿巴紮倉是密宗僧院,也是整個沙拉寺最早的建築。

理論上講,遊覽完紮基寺和帕邦喀,到沙拉寺應該是下午1點左右。

所以在沙拉寺建議遊覽路線這樣:【麥紮倉-阿巴紮倉-辯經場-傑紮倉-措欽大殿】,下面的介紹也會按照這個順序來講。

最後如果有興趣,可以在寺院裡隨意散散步,其實那些康參,每個也可以當做一個寺廟。

麥紮倉位於寺院進門後的左手邊,始建於1419年,是沙拉寺早起的建築之一,也是寺廟創始人所建。這裡主要供奉的是釋迦牟尼銅像,另外列供於兩側的還包括未來佛、無量壽佛、藥師佛等。

經堂北側有4個神殿,其中最西邊的神殿裡供奉了“塔烏護法”。這位護法是從桑耶寺請來的,現在作為沙拉寺的一寶,可以格外留意一下。

麥紮倉二樓有太陽神殿,也被稱為尼瑪拉康;還有個甘珠爾經殿,這裡曾經藏有108部金粉書寫的《甘珠爾》,但後來在文革中流失了。

麥紮倉一直向北,可以走到阿巴紮倉。

這裡最大的特點就是大殿中的壁畫,非常精美。包含釋迦牟尼傳記、西方極樂世界等題材。另外還有一尊宗喀巴時期的大威德神像。

阿巴紮倉參觀完之後差不多就到看辯經的時候了。辯經場在傑紮倉旁邊,基本上3點半不到這裡的喇嘛就已經開始了。

辯經大概看10分鐘,然後就到辯經場旁邊的傑紮倉了。

傑紮倉最著名的是馬頭明王殿,這裡的馬頭明王是沙拉寺最神聖之所在。他是觀世音化現的怒相護法神,也是傑紮倉的主要保護神,也是傳說中沙拉寺的起源。

進入大殿直走,通過一排偏殿直到最裡邊可以看到這座馬頭明王像,信徒會把頭伸進佛龕裡,頭觸佛像基座以得到加持。

穿過沙拉寺主幹道來到東部區域,這裡有沙拉寺地位最崇高的措欽大殿。

措欽大殿建於1709年,可容納5000僧人誦經。大殿門廊的壁畫描繪的是佛教世界的《生死輪回圖》。

主殿一樓的唐卡值得一看,此外,二樓有一座來自印度的千手觀音像,是這裡的鎮店之寶。

除了三大紮倉、措欽大殿和辯經之外,沙拉寺還有其他看點。

比如說,一些較大的康參。像最北邊的哈東康參,壯觀像是一個紮倉。

與哈東康參相鄰的恰查康參也不輸規模。

還比如,靠北邊的馬頭金剛靈石。馬頭金剛是沙拉寺的護法神。

亦或者,那些看起來破舊的僧舍,其實穿行其中,會讓人覺得這座佛國不僅有富麗堂皇,但其實它與人的生活並不那麼遙遠。

4、次仁切阿山嶽博物館

門票:50元(講解免費)

開放時間:9:30-17:30

交通指南:沙拉寺到這裡坐公交的話需要兜一大圈。建議直接打車過去,況且逛完沙拉寺再去博物館,時間已經不多了。

如果你對登山和雪山沒什麼興趣,可以直接從沙拉寺回到住處了,但這個地方是一座私人博物館,值得推薦。

這座博物館是由西藏登山隊隊長尼瑪次仁建立。

“次仁切阿”指的就是喜馬拉雅主峰的5座姐妹峰,其中包括珠峰。

博物館分為兩部分,分別是喜馬拉雅山地區和珠峰登山區。

講解員小姐姐會先帶你來到喜馬拉雅山地區,這裡主要介紹的是喜馬拉雅山的自然風光和古老宗教,還有深厚的高山文化。

然後是珠峰登山區,這裡展覽的都是創始人到處收集來的實物。

包括上世紀50年代以來世界各地及中國登山隊員用的衣服、帳篷及各種登山裝備,還有照片等等。

另外因為08年奧運火炬曾由創始人帶隊,在珠峰傳遞,所以也展出了當時的照片以及火炬實物,還有些奧運方面的收藏,能看出博物館創始人的個人情懷。

不過這地方全程不讓拍照,網上有一些照片視頻,可以找來看下。

北郊景點中個人比較偏好的基本是這些,另外還推薦了一個曲桑寺,位於沙拉寺和帕邦喀之間,無公交直達,可以從沙拉寺包車。

這個地方如今是尼院,在歷史上很有名,全盛時期是拉薩知名的公開說法道場。

拖拖拉拉有點長,但西藏文化的博大精深有無意義,你自己感受!

所以會感覺磕長頭是一種非常生活化、常態化的活動。

2、八廓大經輪

厲害了,這地方我找了兩圈都沒找著,網上也沒有找到圖。

後來查了一下,是在東北角的白色房子內,應該在朗孜夏附近,大家可以留意一下。

3、清政府駐藏大臣衙門(政治歷史愛好者歡迎打卡)

開放時間:

5月-9月 9:30-18:30;

10月-次年4月 10:00-18:00

這地方基本能讓你對清朝以來中央和西藏的關係窺見一二。

駐藏大臣是清代中央政府派駐西藏地方的長官,經逐步發展,他們的地位與達賴、班禪平等。

總攬西藏地方人事、政權、財政、軍事、司法、外交等一切重要政事權力。

駐藏大臣衙門古來為駐藏大臣辦理公務使用,現作為陳列館,展出唐朝至清朝中央政府對西藏管轄治理的史料,並復原了一部分當年駐藏大臣辦公生活的場景。陳列內容大都保存較好。

衙門裡的寧靜,和衙門外八廓街的喧囂,形成鮮明的對比。

歷史的車輪始終前行,昔日的波瀾壯闊與今日的繁華相比,早已隱於塵埃。

4、東蘇拉姆牆(就是面牆,除浮雕外也沒有別的了)

位於八廓北街的拐角處,參拜者眾多。

這面牆上的浮雕超華麗,浮雕上的神女即為“吉祥天女”班丹拉姆的女兒東蘇拉姆神女。

據說這位神女比較遊手好閒,經常在拉薩街頭閒逛,被班丹拉姆一怒之下趕出家門,只能靠沿街乞討,通過人們施捨糌粑、酥油度日。

後來,人們為了同情她,便形成了在這面牆上她的塑像前抹酥油、撒糌粑的習慣,並將此習慣保留至今。

5、根敦群培紀念館(顛覆你對西藏活佛的認識,可以瞭解半個世紀的西藏史)

開放時間:

5月-9月 9:30-18:30;

10月-次年4月 10:00-18:00

紀念館內展品全部不能拍照,所以只拍了一張紀念館建築內景。

如果對西藏歷史感興趣,可以來瞭解一下根敦群培。

根敦群培在西藏和印度歷史、語言、宗教、考古、地理、醫學、文學藝術等方面皆有高深造詣,並有多篇論著傳世。

此外,作為藏族性學先驅,他著有《欲經》。

毫不避諱的闡釋兩性交媾過程中的藝術,甚至有關於各種體位元的記錄,並引導人們達到高潮。

在佛教方面,他將佛學作為世俗的學問研究,而不再是愚昧群眾的統治階級工具。

根敦群培去世的原因是在麥克馬洪線附近秘密考察,激起了英國人和噶廈政府的強烈不滿,最終被囚禁致死。

可以說,根敦群培維護祖國領土完整,極具愛國主義精神。

紀念館主要展覽了他的生平,包括他的繪畫作品、留學日記、生活器物等,可以請個講解進行專業講述,收費70元。

根敦群培是個與眾不同的活佛,通過他的一生,以小見大可以瞭解到1900-1950年期間,西藏跌宕起伏的歷史以及宗

教界的很多變化,建議遊覽。

以上是八廓街值得遊覽的地方。

不過還發現了一些比較有意思的地方,跟大家分享下。

【天堂時光旅行書店】(估計文藝小清新應該可以給到5星)

開放時間:

週一 14:00-23:00;

週二-周日 11:00-23:00

書店位於八廓街的一條小巷子裡,在街上有路標指示,留意一下不難發現。

書店售賣和可借閱的圖書確實不少,要是喜歡藏文化舊書,建議去一個叫“古修娜書坊”的地方。

另外這個書店裡會賣一些紀念品,比如以西藏照片做封面的本、明信片或地圖類別的。

【八廓街旁邊小巷裡的老房子】(在遠處的嘈雜中,呼吸歷史的氣息)

如果你厭倦了八廓街趨同的商業化,建議你可以到它附近的小巷子裡轉一轉。

這裡的小巷裡保留了很多年頭久遠的老藏式建築。

有些色彩華麗,但有些也已破損不堪,甚至很多老房子還是拉薩市文物保護單位。

住在這些小巷子裡的當地人,肉眼可見依舊保留著自己的生活狀態,似乎外邊八廓街上遊客的喧囂與他們隔離,在這些藏式大雜院裡,別有洞天。

衷心建議在遊覽完八廓街之後,能來這裡逛下,不需要太刻意尋找什麼,總會有意外的驚喜和別樣的感受。

穿行舊城區 | 八廓街外:深度遊走

和轉經人一起走了一圈八廓街後,回到大昭寺。沿廣場前的路向西行走,我們會來到地圖中外圈紅色的線路地區。

6、丹傑林寺(第一次感受佛教的生活化)

開放時間:7:30-20:00

丹傑林寺是在舊城區轉的第一個廟。

一直以為所謂藏傳佛教的寺廟就是大小昭寺那種,高高在上讓人遙不可及。

當發現丹傑林寺是在一排民居的夾縫裡時,感覺很是意外。這是我第一次走進居民巷子裡的寺院。

沿圖中臺階而上就是丹傑林寺,沒有傳統意義上的正門,甚至這個寺廟如果沒有仔細找,很容易會被錯過。

事實上,丹傑林寺是拉薩“四大林”之一。所謂“四大林”是指清朝西藏四大活佛在拉薩的府邸,它們分別為:丹傑林、策門林、功德林、喜德林。

丹傑林寺是“四大林”中最早建立且占地面積最大的一座。

它給我的驚喜在於,當爬到房頂時,不僅看到了丹傑林寺的金頂,更是在原處,看到了布達拉宮。

布宮作為政教合一的權力象徵,建于山頂俯瞰眾生,而在它的不遠處,這樣一座隱沒於世俗的廟宇,依然香火旺盛。

所以可以說,拉薩處處都有廟,但拉薩也處處都沒廟。因為佛在心中,廟有或者無,信仰的力量都在那裡,不增不減。

7、光明商店餐廳(甜茶館要去一次,甜茶也要喝一杯)

大名鼎鼎的“老光明茶館”。拉薩兩大甜茶館非常有名,一個是這位光明商店餐廳,另一個名字叫做“光明港瓊甜茶館”。

買甜茶的步驟是這樣的:

進店後自己取個杯子,然後隨便找個空位置坐下。茶館的服務員會迴圈在店內走動倒茶,如果你需要茶,只需要把單杯的茶錢放到桌子上(光明港瓊的甜茶是1塊錢一杯),只要你桌子上還有錢,服務員就會為你續杯。

藏民每天來甜茶館,目的其實就是休息聊天,可以說甜茶館其實是休閒娛樂場所,而不是飲食場所。

不過甜茶館內雖然喧鬧,但充斥的都是藏語,所以你也不要太企圖能在這裡和哪位藏民搭訕聊天或是聽懂他們在說什麼,感受一下氛圍就好。

8、喜德林寺

又名“錫德紮倉”,上文中提到的“四大林”中的另一座。初建於西元9世紀,後曾擴建為拉薩最高的建築物之一,而且據說有地道與布達拉宮、大昭寺相通。

遺憾的是,現在這裡已經沒有廟,它因為宗教政變而被燒毀,如今只有一片矗立在民居中的殘垣斷壁。

而且更遺憾的是,這地方也沒找到。據說夕陽西下時,是它最好的時間,這種歷史的滄桑感應該也會有種殘破之美吧。

9、策門林寺(最有人氣的居民區寺院)

開放時間:8:00-18:00

“四大林”裡的第三座。策門林寺也是深于民居裡的一座寺廟,很多周邊的居民都來到寺裡參與佛事。那感覺非常尋常化,就好像你奶奶每天下午找老夥伴聊天,你爺爺和對門老頭打牌,而拉薩居民的活動,每天是去廟裡念經。

空場上幾乎已沒有落腳的地方,站在信徒們的身後,看著他們手握轉經筒,你說這場面神聖嗎?因為信仰相融於生活,堅不可摧。

10、次巴拉康寺

開放時間:6:30-17:00

又名“長壽寺”,和小昭寺緊挨著,位於它的南邊。

次巴拉康寺內只有一座佛堂,因其供奉了拉薩最大且最靈驗的一尊無量壽佛而香火不斷。

據說次巴拉康寺可以在早晨6:30來供燈,100盞起供,65元(價格僅供參考)。

11、小昭寺

門票:20元

開放時間:7:30-21:00

相比起大昭寺的繁華,這裡顯得格外清淨。

小昭寺是文成公主主持修建的,門朝東方,寄託其思鄉之情。小昭寺初見時規模宏大,15世紀中後期,一度成為格魯派密法最高學府——上密院的校址。

寺廟在苯教滅佛運動中遭到破壞,至今規模已小了很多。寺內供奉釋迦牟尼8歲等身像,此殿貌似只在7:30-13:00開放。

另外據說7:30-10:00主殿會舉行法會,而早晨6:30可以供燈。

另外,強烈推薦小昭寺的頂樓,相比起大昭寺,這裡的安靜更適合在高原曬太陽發呆。

12、北方三怙主殿

三怙主即為:文殊菩薩、金剛手菩薩和觀音菩薩。拉薩四面八方均有“三怙主殿”,原共計8座,以大昭寺為中心,形成壇城佈局。

真的不得不說,拉薩的很多寺廟非常隱蔽地藏在各種小巷裡,比如這個北方三怙主殿,就是在小昭寺那條路上一座不起眼的小房子附近,順著一排轉經筒走進去便是。

13、下密院

開放時間:8:00-18:00

這裡曾是格魯派密院最高學府之一,所以下密院翻譯成英文是“University”。

它與上密院相對應,但二者的“上、下”僅代表它們在拉薩河的上下游地區,並無高低輕重之意。

相傳下密院鼎盛的時期能同時容納500位僧人共同學習,雖然如今這裡鮮有當日輝煌,不過還是有些值得一看之處。

下密院的後店供奉了5米高的宗喀巴像,是拉薩各大寺院中最高的一座。

此外,在下密院的二樓配殿供奉了綠度母石碑。很多當地的孩子求學時會來這裡拜一拜。

14、木如寺(一個不大、安靜但也沒太多特色的寺廟)

開放時間:8:00-17:00

木如寺和下密院緊挨著,這裡先前的主殿已經作為印經院不開放了,也看不到任何宗教的痕跡。

木如寺如今的主殿是曾經的偏殿,殿內能看到巨幅的唐卡和牆壁上的一些酥油花。

15、塔布林寺

找了兩圈沒找到的地方。而且網上查不到任何圖文資料。地址是吉日一巷3號,古樸低調而且小,歡迎有緣人找一找。

16、嘎瑪夏寺(不開門,進不去)

開放時間:7:30-18:00

嘎瑪夏寺是背對著街巷,不過繞到了它的門前也沒有能夠進去。

拉薩舊城區裡的黃色建築大多是有些來頭的,這座房子曾經是噶舉派法王在拉薩的府邸。但如今在狹窄的一隅,只有兩位老人在房子門口清掃,沒有看到任何僧人或其他信徒。

17、倉姑寺

門票:40元

開放時間:8:00-18:00

倉姑寺的聞名大概源於兩點,第一,這裡是拉薩舊城區裡唯一的尼姑寺;第二,因為這裡的甜茶館別具風格。

特別是對於很多旅行者來說,在倉姑寺鮮花爛漫的甜茶館裡喝個茶絕對是一大享受。

雖說來倉姑寺喝茶只需要幾塊錢,但參觀大殿卻需要幾十元的門票,不過這裡倒是有一點可說,那便是倉姑寺的來頭。

早先松贊干布因拉薩河洪澇,而在岸堤挖了洞借此修行祈福,後來演變成了如今的倉姑寺。從大殿沿著左側一條小路可以繞到松贊干布修行的地洞。

倉姑寺早晨8點左右會有誦經。不過這裡下午關門較早,5點之後基本就無法進來參觀了,所以想來倉姑寺感受這份安逸,要趁早。

18、繞賽康參(略有看頭但亮點並不突出)

開放時間:8:30-17:30

繞賽康參修建於松贊干布時期,文成公主曾在此居住。

大殿正中央供奉宗喀巴和蓮花生,右邊吐舌頭的那位是紮基拉姆,地位基本等同于內地的財神爺(在“紮基寺”部分會著重介紹)。

大殿左側有一個金色的腳印是松贊干布的足跡,再往左有一塊石頭,是龍神圖多旺秋的“魂石”。

18、南方三怙主殿

相比起北方三怙主殿,南方三怙主殿的香火要旺得多。

南方三怙主殿初建於大昭寺時期,現為甘丹寺在拉薩舊城區的一個分寺。寺廟由中間的無量壽佛殿及轉經道組成,其中轉經道上刻有佛教主題壁畫。

20、娜瑪瑟德

尼泊爾餐館,網上評價還OK。

21、布旦康薩

布旦康薩內供奉的是多吉雄天,被認為是邪神。參拜的話如果運氣用光了,多吉雄天會將好運氣收回去並所取代價。

但後來查證資料,發現在宗教故事裡,多吉雄天是被誤認為邪靈從而被誤殺,後來被追認為佛教護法,於是為其建造此寺廟。此外,寺廟內還有眾多版印、壁畫以及巨幅唐卡。

22、薩迦小寺

薩迦小寺是薩迦主寺的下屬寺院。

相傳薩迦寺和直貢梯寺歷史上曾有過一次不共戴天的爭鬥,結果薩迦寺舉寺奔襲千里,將直貢梯寺殺了個片甲不留。

而如今,它們各自的小寺,也就是薩迦小寺和西方三佑寺,卻在大昭寺周圍相安無事地做起了鄰居。

23、西方三怙主殿

又名“奴日松貢布寺”,寺廟規模非常小,院內與民居混雜,供奉常規的宗喀巴、無量壽佛、三怙主等。

24、大昭寺廣場

拉薩舊城區的一圈,最終回到這裡結束。

布宮&北郊 | 風景獨好,景點人少

雖然此行拉薩不夠完美,不過除了舊城區之外,還有一些地方很有那麼點意思。

這些地方主要集中在布達拉宮和拉薩北郊。

其中布宮附近景點距離大昭寺2公里,可直接步行前往,亦可參考我下文的交通資訊乘車。

北郊距離市區較遠,需要乘車,但最遠的景點距離大昭寺也控制在10公里之內。

我將給出兩條路線,分別遊覽布宮周邊和北郊。並補充交通、餐飲和其他生活服務相關資訊。

布宮周邊0.5天計畫 | 鬧中取靜,觸碰信仰

遊覽時間:

半天

遊覽路線:

【藥王山千佛崖-功德林寺-關帝廟-藥王山照景台-普魯岩寺(1.7公里)】

本線路因在布宮周邊,建議可以和布宮安排在一天。也可以從普魯岩寺反相步行至千佛崖。

交通資訊:

千佛崖在一條小巷子裡,距離周邊公交站都有一定距離,若以千佛崖為起點,導航的話可以直接導 “甲熱布通酒店”(該酒店緊挨千佛崖 )。

另外也可以找一下“摩拜”,拉薩市內是有“摩拜”可以騎的喲!

1、藥王山千佛崖(藥王山摩崖)

門票:免費

漫山佛像,震懾人心

開放時間:全天

千佛崖在小巷深處,門口是“擦擦”聚集地,大約有10多家手工作坊彙聚於此。所謂“擦擦”是指藏族的一種脫模泥塑藝術,通常會用泥製成各種佛塔、佛像等,並附著彩繪。

“擦擦”作為藏族的聖物一種,因為便於攜帶而頗為普及。

人們製作“擦擦”為了積攢善業功德,亦作為爙災祈福的器物。

千佛崖位於藥王山北側山崖,因山上有上千個色彩豔麗、大小不一的佛像雕刻而聞名。

據說這些摩崖石刻的形成原因是由於松贊干布曾在這裡看到過觀音、度母等幻影,所以命令工匠雕刻佛像,後來經過一代代開鑿,終於達到今天的規模。

這裡雖不是我們所理解的廟宇,但信徒並不比廟裡少。

首先進入眼簾的是山體上巨大的釋迦牟尼雕像及眾多小佛構成的壯觀壁畫。

面向壁畫的右手一直走,會看到一座造型奇特的塔。

這座塔名為“甘珠爾石經塔”,工匠將整部《甘珠爾》雕刻在石板上,並將石板堆砌形成這座寶塔,始建於1995年,並於2009年竣工。

可以看到塔內的浮雕精緻異常。順著甘珠爾石經塔前的臺階一直向上,便可參觀藥王山上規模宏大的摩崖石刻。很多藏民會選擇沿這條通路繞一圈,以示虔誠。

人們在山上堆滿印好經文的石碑以及牛頭骨等信物,並以額頭觸碰祈福。

很多佛像雕刻的技藝非常之高,千萬尊佛像覆蓋了整個山體。

2、功德林寺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7:30-20:00

又被稱為“雪曲卡林”,乾隆年間的“四大林”之一,由福康安牽頭建成於1797年。

功德林是在主路旁的一個小巷子裡,但稍作留意也沒特別難找。

這裡珍藏了清朝歷代皇帝特賜的獎匾和珍寶,但不對外參觀的。

網上說功德林每天3點左右有辯經。下午的時候可以聽到眾僧誦經,聲音低沉也很震撼人心。

寺廟的主殿很像一個教室,和其他寺廟供奉佛像的主殿略有不同。不少僧人在裡邊學習、念經。

3、關帝廟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9:00-19:30

很意外在拉薩這種藏傳佛教盛行的地方,會有一個關帝廟。

這座關帝廟是西藏目前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關帝廟,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關帝廟。

除了供奉關公之外,這裡還供奉了西藏的英雄格薩爾王。因為在藏民心裡,關公和格薩爾王一樣,英勇善戰。

此外,這裡的正殿後邊還有一座佛堂,裡面是文殊菩薩。百年來,這座關帝廟的香火不斷,很多人還會來這裡占卜吉凶。

沿著臺階走到山頂就是關帝廟的門口。

4、藥王山照景台(人民幣打卡之地)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夏季6:30-22:00;冬季7:00-19:00

這裡基本是拉薩打卡必備景點TOP1了,因為這地方能拍50元人民幣背面照片。

所以很多老法師每逢清晨,會來這裡長槍短炮一番。不過這個檯子嘛,除了拍這張照片,也就沒什麼別的意思了。所以這裡是個遊覽時間無需超過5分鐘的景點。

5、魯普岩寺

門票:20元

開放時間:9:00-18:00

這個廟又被稱為查拉魯普寺,是拉薩唯一的石窟寺廟。位於布宮馬路對面的巷子裡(布宮廣場安檢的旁邊),有明顯指示標,非常好找。魯普岩寺最大的特點是,它建在山上,而且寺廟的一部分是由背後的山體構成的。

這座廟修建於松贊干布時期,據說當時松贊干布在魯普岩寺所在的洞窟裡發現一塊岩石,形似佛像,於是便要求工匠把這塊天然岩石真的雕刻成了一尊佛,並開鑿了山道及魯普岩寺,用來供奉。

如今殿內的釋迦牟尼,相傳就是當年的那座天然佛像。

到此為止布宮周邊的景區基本就是這樣,另外要提醒一點,如果下午來這邊遊玩的話,建議控制一下時間。

比如6點的時候,魯普岩寺已經關門了,只拍到了上文的那張照片。

北郊1天計畫 | 風景獨好,景點人少

下面來說一下北郊部分的景區。

北郊最有名的就是沙拉寺,不過整個北郊這片,看點頗多。

比如藏王的舊王宮帕邦喀;

西藏唯一的“財神廟”紮基寺;

中國首家私人登山主題博物館:次仁切阿山嶽博物館;

還有一些我都還沒有去過的,繁星璀璨的小景點。

下面主要來介紹一下上邊提到的4個地方。

遊覽時間:

1天(前提是你要起床稍微早一點)

遊覽路線:

【市區-紮基寺-帕邦喀-沙拉寺-次仁切阿山嶽博物館】

交通資訊:

拉薩雖然公車挺多的,但會存在短距離無直達車的情況,所以北郊我建議公共交通+打車並存。

另外,不建議開車。沙拉寺和紮基寺停車都不方便。

1、紮基寺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8:00-18:30(如果想一天逛完北郊,建議8點到紮基寺)

交通指南:紮基寺門口就是紮基寺公交站,以大昭寺為座標,有多條直達公交,另外也可以騎“摩拜”哈。

紮基寺這個地方雖然不大,並且不需要逛太久,但有些很有意思的看點。所以還是強烈推薦。

紮基寺是西藏唯一的財神廟,有超過300年的歷史。這座寺廟早先為清朝駐藏官兵等漢人所朝拜,後來隨著當地人做生意的越來越多,大家便都會來這裡拜,因此形成了“財神廟”的說法。

這裡的香火很旺,香火旺的直接反應就是瘋狂煨桑,整個紮基寺都是煙霧繚繞的。

紮基寺內供奉的是紮基拉姆。

大家都知道,藏傳佛教供奉的佛像不像內地佛像那樣和藹可親,這位紮基拉姆更是如此。她黑臉、雞腳,並且吐舌頭。據說她變成這樣是因為顏值太高遭人嫉妒被下了毒。

這位財神娘相傳很喜歡喝酒,所以大殿的門口有一個賣酒的攤子,人們來朝拜的時候,都會在這裡買酒供養女神,整個大殿都是濃郁的酒味(後來查了一下,說是沱牌曲酒和瀘州老窖最靈…)。

人們一般朝拜紮基拉姆的流程是這樣:先在殿門口準備好酒,然後捧起一條哈達進殿,紮基拉姆在左側的玻璃房子裡,玻璃房子外有幾個喇嘛,他們接過信徒們的酒,觸碰他們的頭來祈福,然後將酒倒入一個大盆,為其完成供養。最後,信徒走進玻璃房子,將哈達獻在紮基拉姆身上。於是可以看到,女神的身上掛滿了哈達,信徒們的長隊從殿裡排到殿外。

大殿的二樓通往房頂露臺,可以在晨曦中看到整個拉薩北郊。

相比起舊城區,這裡更像一個尋常二三線城市的城鄉結合部,除了這些老建築之外,很多商鋪和居民區都是後來修建的。

主殿的旁邊還有一個偏殿,據說這裡有算命的。基本上這樣一圈,紮基寺就走完了。如果你8點進來的話,現在應該是9:30左右,接下來去另一個地方。

2、帕邦喀(又作:帕崩崗)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9:00-17:00

交通指南:

【紮基寺路口站】乘坐22路,【總醫院站】下車,然後步行700米到【娘熱鄉政府】,路口會有黑車帶你上山到帕邦喀。

上山單程是20元,不過你可以跟師傅談好,讓他帶你往返,並且返程的時候把你直接送到沙拉寺。這樣的話給師傅50塊錢,然後你會非常省心省時。

帕邦喀雖然現狀看起來冷清,但它的地位和意義,絕對不容小覷。

帕邦喀的興建時間比大、小昭寺還要早,被稱為“拉薩第一宮”。

帕邦喀的意思是“巨石宮”,這也反映了它的特點,即建在巨石上邊。帕邦喀佔據整個拉薩城北的制高點,從這裡可以俯視布達拉宮。

帕邦喀由松贊干布建立,並在此修行。建立初期有九層宮殿,恢弘異常。

遺憾的是,壯觀的帕邦喀後來被摧毀,只留下了底層牆體。

帕邦喀是松贊干布時期重要的政治活動場所,他曾在這裡接待眾多外國使者、談論國事。整個吐蕃時期,它都是極為重要的佛教活動場所和王宮。

更為意義重大的是,吞米桑布紮在這裡發明了藏文。

文字是一個民族的重要象徵,整個藏民族文明能流傳至今,藏文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這樣想來,帕邦喀在藏族歷史發展中的意義則非比尋常。

除政治意義外,西藏最早的七比丘和蓮花生都曾在這裡修行,之後西藏歷代的達賴喇嘛都要到這裡接受禮佛和受戒。

整個帕邦喀區域由三部分構成,分別是:巨石上的帕邦喀宮、巨石西側下部的石洞“十日殿”(也稱:策久拉康)、巨石南面坡下的“怙主三尊殿”(也稱:日松貢布)。

帕邦喀宮登上巨石臺階後方可進入。

從此門進去便是主殿。這裡沒有巨大的佛像,反之,房間裡是幾排僧人的座椅,裡邊聚集著一些喇嘛在念經。四周供奉著蓮花生等藏傳佛教大師像。

沿著右手邊樓梯上到頂樓,有一個露臺,站在那裡可以拍到整個拉薩城。

沿巨石外側樓梯原路返回,可以參觀西側下部的石洞“十日殿”。這個洞穴石壁上有護法神白拉姆浮雕像。殿內還有一座八角蓮石燈檯和一些經書刻板,都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

參觀完這兩處地方之後,我們來到南面坡下的怙主三尊殿。

這裡最重要的兩個看點是嵌於門廊外右壁內的“六字真言”浮雕石刻,它是有吞米桑布紮最早書寫的;以及,由松贊干布時期工匠雕刻的怙主三尊浮雕像。

除了上邊說的這三處重要構成部分外,帕邦喀這裡還有很多廢墟。雖不可考證這些廢墟的用途和歷史,但在荒蕪的北郊山上,在這樣一處充滿歷史滄桑感的古跡周圍,廢墟是很容易平添內心感慨的。

3、沙拉寺

門票:50元(講解費200元)

開放時間:8:30-16:30(目前辯經時間是15:30開始,佛教節日無辯經)

交通指南:如果按之前的建議,直接打車從帕邦喀去沙拉寺,半小時不到。另外沙拉寺門口有公交站,從舊城區過去也很方便。

沙拉寺始建於1709年,有僧舍萬間,和哲蚌寺、甘丹寺、紮什倫布寺、塔爾寺、拉蔔楞寺合稱為格魯派六大寺院,而格魯派目前是藏傳佛教中最大的一個宗派,即黃教。

整個寺廟分為措欽大殿、三個紮倉以及32個康參。這裡的“紮倉”意思就是學院;“康參”意思是僧團,一般按照僧侶的籍貫和來源地域做劃分。

沙拉寺常規的參觀路線是措欽大殿、三大紮倉(阿巴紮倉、傑紮倉、麥紮倉)然後再看個辯經。

值得一提的是,三大紮倉裡,阿巴紮倉是密宗僧院,也是整個沙拉寺最早的建築。

理論上講,遊覽完紮基寺和帕邦喀,到沙拉寺應該是下午1點左右。

所以在沙拉寺建議遊覽路線這樣:【麥紮倉-阿巴紮倉-辯經場-傑紮倉-措欽大殿】,下面的介紹也會按照這個順序來講。

最後如果有興趣,可以在寺院裡隨意散散步,其實那些康參,每個也可以當做一個寺廟。

麥紮倉位於寺院進門後的左手邊,始建於1419年,是沙拉寺早起的建築之一,也是寺廟創始人所建。這裡主要供奉的是釋迦牟尼銅像,另外列供於兩側的還包括未來佛、無量壽佛、藥師佛等。

經堂北側有4個神殿,其中最西邊的神殿裡供奉了“塔烏護法”。這位護法是從桑耶寺請來的,現在作為沙拉寺的一寶,可以格外留意一下。

麥紮倉二樓有太陽神殿,也被稱為尼瑪拉康;還有個甘珠爾經殿,這裡曾經藏有108部金粉書寫的《甘珠爾》,但後來在文革中流失了。

麥紮倉一直向北,可以走到阿巴紮倉。

這裡最大的特點就是大殿中的壁畫,非常精美。包含釋迦牟尼傳記、西方極樂世界等題材。另外還有一尊宗喀巴時期的大威德神像。

阿巴紮倉參觀完之後差不多就到看辯經的時候了。辯經場在傑紮倉旁邊,基本上3點半不到這裡的喇嘛就已經開始了。

辯經大概看10分鐘,然後就到辯經場旁邊的傑紮倉了。

傑紮倉最著名的是馬頭明王殿,這裡的馬頭明王是沙拉寺最神聖之所在。他是觀世音化現的怒相護法神,也是傑紮倉的主要保護神,也是傳說中沙拉寺的起源。

進入大殿直走,通過一排偏殿直到最裡邊可以看到這座馬頭明王像,信徒會把頭伸進佛龕裡,頭觸佛像基座以得到加持。

穿過沙拉寺主幹道來到東部區域,這裡有沙拉寺地位最崇高的措欽大殿。

措欽大殿建於1709年,可容納5000僧人誦經。大殿門廊的壁畫描繪的是佛教世界的《生死輪回圖》。

主殿一樓的唐卡值得一看,此外,二樓有一座來自印度的千手觀音像,是這裡的鎮店之寶。

除了三大紮倉、措欽大殿和辯經之外,沙拉寺還有其他看點。

比如說,一些較大的康參。像最北邊的哈東康參,壯觀像是一個紮倉。

與哈東康參相鄰的恰查康參也不輸規模。

還比如,靠北邊的馬頭金剛靈石。馬頭金剛是沙拉寺的護法神。

亦或者,那些看起來破舊的僧舍,其實穿行其中,會讓人覺得這座佛國不僅有富麗堂皇,但其實它與人的生活並不那麼遙遠。

4、次仁切阿山嶽博物館

門票:50元(講解免費)

開放時間:9:30-17:30

交通指南:沙拉寺到這裡坐公交的話需要兜一大圈。建議直接打車過去,況且逛完沙拉寺再去博物館,時間已經不多了。

如果你對登山和雪山沒什麼興趣,可以直接從沙拉寺回到住處了,但這個地方是一座私人博物館,值得推薦。

這座博物館是由西藏登山隊隊長尼瑪次仁建立。

“次仁切阿”指的就是喜馬拉雅主峰的5座姐妹峰,其中包括珠峰。

博物館分為兩部分,分別是喜馬拉雅山地區和珠峰登山區。

講解員小姐姐會先帶你來到喜馬拉雅山地區,這裡主要介紹的是喜馬拉雅山的自然風光和古老宗教,還有深厚的高山文化。

然後是珠峰登山區,這裡展覽的都是創始人到處收集來的實物。

包括上世紀50年代以來世界各地及中國登山隊員用的衣服、帳篷及各種登山裝備,還有照片等等。

另外因為08年奧運火炬曾由創始人帶隊,在珠峰傳遞,所以也展出了當時的照片以及火炬實物,還有些奧運方面的收藏,能看出博物館創始人的個人情懷。

不過這地方全程不讓拍照,網上有一些照片視頻,可以找來看下。

北郊景點中個人比較偏好的基本是這些,另外還推薦了一個曲桑寺,位於沙拉寺和帕邦喀之間,無公交直達,可以從沙拉寺包車。

這個地方如今是尼院,在歷史上很有名,全盛時期是拉薩知名的公開說法道場。

拖拖拉拉有點長,但西藏文化的博大精深有無意義,你自己感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