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控制戰爭對生態破壞,美國1000多個軍事基地釋放溫室氣體不受限制

當今世界, 日益嚴峻的生態問題已經成為人類文明進程的最大阻礙, 受到現代人的熱切關注。

在生態文明社會中, 保護生態的作用力是多方面的, 有自然的因素, 也有人類的各種社會行為, 而控制戰爭對生態的破壞, 是一股十分重要和不可忽略的作用力量。 今天, 當我們談論戰爭的生態性話題時, 免不了會被認為是多麼‘奢侈’和‘狂妄’。 但是現實世界又不得不讓我們警覺!今天, 美國全球性大範圍的軍事行動(戰爭、干預行動, 全世界的1000多個軍事基地和6000多個軍事設施)在釋放溫室氣體方面不受限制。

軍事基地排出的高氯酸鹽和三氯乙烯滲透到飲用水、地下水和土壤裡, 成為美國名列榜首污染源。 早前, 美國計畫斥資150億美元在太平洋島嶼關島上派駐最大的軍事力量, 必將給關島帶來不可逆轉的社會和環境影響。 美國的北極軍事化計畫也開始實施, 除了對海軍進行重整軍備之外, 還在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部署了36架F-22“猛禽”隱形戰鬥機。

1996年6月23日, 中國的《人民日報》發表了我關於“資訊戰”的文章。

此文中比較系統地提出了“控制對手、保全自己” 的設想。 我認為:“資訊武器在軍事戰爭中第三層次的運用是對戰鬥意志和決心的作用方面。 現代戰爭更多地應用腦力而非體力資源進行戰鬥, 參戰人員的意志和決心成為最重要的作戰資源。 領導人的決心、戰鬥意志的動員, 以及瓦解敵方的決心和意志, 在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發展的今天, 已成為戰鬥勝負的決定性因素。 資訊時代可以從‘消滅敵人、保存自己’, 變為‘控制敵人、保護自己’, 和以往心理戰和宣傳戰相比, 運用資訊武器進行的心理戰和宣傳戰將起到真正的‘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功效。

我在《生態戰》中提出這樣的思路:

“我歷來對那些為保護生態大聲呐喊、作出貢獻的人士和組織懷有十分崇敬的心情。 但我也不得不提出自己的質疑, 當我們在提倡‘生態文明’、‘迴圈經濟’、‘低碳生活’的時候,

為什麼不提倡‘生態軍隊’、‘迴圈軍事’、‘低碳戰爭’這樣的全新理念呢。 ”2012年路透社的一則報導警告:敘利亞境內現有6處世界遺產, 已經有5處遭到破壞, 包括巴爾米拉老城、大馬士革老城和騎士城堡。 在未來軍隊生態化生存與作戰條件下, “控制對手、保全自己”的主要任務是遏制軍事強國的反生態行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